当前日期:

目录

一、经费及设备的来源
1、教育经费来源清末,中、小学堂经费,大部分来源于渔课、田租、地租、草场租等,还有官绅资助及学生缴纳的收入。
民国时期,省立学校经费由省政府拨款,县立学校由县公租、税收划拨,联立学校由各县出资筹集(如六邑中学),私立学校一般由氏族公租划款,或请富商、地主捐助。区内最早的桐城(枞阳)私立鞠隐小学,就是吴芝瑛遵照其父吴康之遗嘱捐资兴办的。当时,区内学校经费来源虽不一,但勉强能维持。后因有些县长、区长层层克扣,实际经费并未完全用于教育。如怀宁县民国19年的教育经费收入为23000余元(银圆),而实际用于教育开支的只有10000多元。
民国31至34年,国民政府实行田赋征实,教育经费用稻谷支付。到民国35年又改为现金支付。各县教育经费必须先造预算,交县参议会审查后,才能下拨。
建国以后,公办学校经费,由人民政府全部负担,正式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私立学校经费仍以自给为主,政府补助为辅。1952年后,学校一律改成公办。小学经费由县人民政府从征收附加公粮中统一拨付;中学经费由省政府拨付,交专署文教科统筹安排。
1958年,教育经费管理权调整为:幼儿园、小学、初中教育经费由县人民政府根据上级预算指标,掌握使用;全日制中学与城镇小学、幼儿园,由县教育局管理;农村农业中学和小学由县财政部门会同教育局的经费指标,下达给人民公社管理。
1980年起,国家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划分收入,分级包干”的原则,全区中、小学教育经费逐年增加。1983年集资办学1000多万元。1985年工资改革后,区内教育经费再次增加。
2、教学仪器设备建国前,区内学校教学设备十分缺乏。建国后从1957年开始,安庆专区文教科才设专人购置、调配教学仪器。1958年,为使中等学校仪器配套,加强学校图书、仪器专门管理,既配了专人,又为完全中学设置了专门教室,以供教师演示和学生实验。
1979年,安庆地区单独成立教学仪器供应站和电化教育馆。县教育局和各中等学校亦配备专职人员。1986年起,地区与省教委配合,分别在各县设中心实验室,以供相关的中学使用。但从总体看,学校需要量大,供应量少。
二、教育经费的支出
民国18年(1929年),教育经费支出225736元,与收入相比节余2544元。民国22年支出为321783元,节余3994元。
1952年,全区教育事业费支出396.5万元(折新币)。1953年,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全区教育事业费支出已增加到405.9万元。从1954年开始,教育事业费的分配和管理,采取“条、块结合”的办法,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教育经费支出才略有节余。1953至1988年教育经费支出共计74953.8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26.18%(1968~1970年不在内)。
1953年教育经费支出范围,只有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中等师范教育、工农业余教育5项。1955年增加扫盲教育事业费1项,1956年增加中小学教师进修及轮训经费1项。1959年增加高等教育经费1项,并将中等师范教育费并入中等专业教育费内。1963年增加民办教育事业补助费1项。1964年增加职业教育事业费1项。1974年增设“五·七”大学经费1项。
1976年全区教育事业费(不含安庆市和贵池、东至县)为1546.8万元,到1980年已上升为3358.58万元(含贵池、东至县)。1982年,省财政直接对地区各县全面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各级各类学校的普通教育事业费都改为地方财政供给,全区中小学教育经费逐年增长。以江北8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数比较,1988年实际支出数为6821.4万元,是1953年的16.8倍。
教育事业费实际支出内容,从1985年开始,共划分有高等学校经费、中等专业学校经费、职业教育经费、民办教师补助费,以及其它教育经费等11项。1986年起,高等学校收归省管理。1987年又增加广播电视教育费。
三、勤工俭学
安庆地区中小学校的勤工俭学活动,是在建国初期以坚持灾区教育和劳动建校的形式开始的。当时各县教育部门动员师生齐动手,修建校舍、平整场地、制作教具,以弥补国家教育经费的不足,后来就成为勤工俭学的良好开端。据不完全统计,1949年底至1953年,全区广大师生拆迁、改建、修缮祠堂、庙宇等公房用作校舍达2500余间。
1958年,省教育厅指示:各级学校要把生产劳动列入正式课程,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到年底,全区已有校办工厂150个、农场210个。生产的工业产品有生铁、水泥、建筑材料、文化体育用品、机电产品;农产品有粮食、棉花、茶叶、水果以及家禽家畜等,完成勤工俭学总产值120余万元,纯收入10万余元。
1962年,行署文教局根据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采取一系列措施,对校办企业择优淘劣,各县都保留了一批办得好的校办企业,生产纳入地方经济计划。1964年,中央提出《两种教育制度》方案,全区改办了农业中学和职业中学37所,1965年发展到157所。这类学校大都建立了校办工厂、农场,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966~1968年,全区勤工俭学活动中断,到1969年才重新开始。当年,望江华阳大号小学办起墨水厂,桐城、东至、宿松、贵池等县的中小学校办工厂也迅速发展起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地区勤工俭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82年11月,行署计委、经委、教育局、财政局联合召开了全区中小学勤工俭学和“三结合”建校工作会议。据1985年统计,全区开展勤工俭学的学校2617所,比1982年907所增长2.8倍,完成总产值925.92万元,比1982年的156.95万元增长5.9倍;完成纯收入199.04万元,比1982年的62.56万元增长3.2倍。1986年,行署教育委员会制定了全区中小学勤工俭学“七·五”规划纲要。据1988年统计,全区已有学农基地2511个,校办工厂281个,第三产业校办企业289个。行业有第一产业的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第二产业的机械电器、数学仪器、文化体育用品、化工、皮革塑料、食品加工、工艺美术、竹藤棕草制品、服装化纤针织品、建筑材料,以及第三产业的旅游服务业和其它服务业、商业。全区校办农场已拥有土地面积8780亩,有固定资产净值905万元。完成勤工俭学总产值2679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132万元。完成勤工俭学纯收入390万元,其中工业纯收入118万元。勤工俭学收益分配中,用于改善办学条件91.3万元,用于发展基金142万元,上交国家税金44万元。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