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建国前的小学教育
清末,区内各县相继兴办小学堂。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潜山高等小学堂创立,开风气之先。继之有怀宁县风鸣高等小学堂、公立皖江初等小学堂、公立尚志小学堂、公立枞阳镇小学堂的创立。光绪二十八年,怀宁县又有两等小学堂创立。光绪三十年,怀宁县有公立育正两等小学堂和公立务实两等小学堂,桐城县有公立崇实高等小学堂。光绪三十一年,区内又有了最早的私立小学堂--怀宁私立敦义学堂。
安庆原为安徽省垣,故得兴学堂风气之先。从光绪二十八年清政府公布学堂章程起,至辛亥革命的10年中,所建官立、公立小学堂计有:怀宁26所、望江4所、宿松7所、贵池6所、桐城6所、东至境内5所。上述小学堂一般规模小,学生少。至于私立小学堂,数量很少,据光绪三十四年统计,全区仅9所。安庆地区早期创办小学堂诸人,多为学界耆宿或地方名流,如教育家邓绳侯创办怀宁县两等小学堂,陈独秀曾在校讲课。教育家童峰在桐城县枞阳镇创办化俗女子小学堂,首创安庆女子教育。
民国始立,学堂一律改为学校,初等小学堂则改为国民学校。民国元年,怀宁创办高、初两等小学5所,初等小学15所;桐城改办和新设高等小学5所、女子小学5所;其余各县亦有数量不等的初等或高等小学。当时区内虽有不少热心教育事业的人士辛勤办学,但自民国建元后的十余年中,安徽处于军阀统治下,战乱频繁,教育经费支绌,严重影响了初等教育发展。民国16年(1927年)秋,“除省立少数学校开学外,各县小学大多停闭,竟有全县无一所学校开学者。”民国17年以后,安徽政局相对稳定,区内初等教育经过改组、合并、充实和发展,到民国18年,共有公、私立小学427所(女子小学5所),学生13274人,教职工958人。当时小学虽有较快发展,但有一部分是由私塾转办的,教学内容与教育部颁布的教学计划不尽相同。
民国24年,省政府规定全省9至12岁失学儿童,5年内至少应受1年义务教育,10年内逐渐达到四年制义务教育。区内各县一方面扩充学额,推广初级小学,将原单设的高小扩充为高初两级并设的完全小学;另一方面办理短期小学(一年制),以满足实施“义务教育”的需要。据统计,当时江北6县有小学776所,其中短期小学200所。民国26年冬,日军入侵江淮地区,小学教育又一次受到严重破坏,校舍被毁,师生流散。至民国28年战局稍定,各县原有公、私立小学渐次恢复,省府又在区内6个县设有省立临时小学8所。同年,安徽率先推行“政教合一”新县制,将原有县区公私立小学一律改为乡(镇)保小学,校长由乡(镇)保长兼任。民国31年又改乡(镇)小学为中心学校。改保小学为国民学校。民国33年据国民政府令,乡(镇)中心学校一律改称中心国民学校。其特点是将义务教育与失学民众补习教育合并实施,中心国民学校和国民学校既办儿童教育又办成人补习教育,不再称义务教育。
抗日战争中,怀宁、望江、宿松、贵池、桐城、东至等沿江地区被日军占领,日伪政权亦开设小学。在教学上,他们以宣传投降卖国和奴化思想为主,设置的课程中增加了日语的份量。
抗日战争胜利后,各收复县县政府迅速派员接收了区内日伪办的小学。不久,遵令将接办各校一律改设为中心国民学校或保国民学校。此后,区内小学有所增加,其中私立小学发展最快。因国民政府层层克扣教育经费,私立小学教师的待遇一般超过公立小学教师一倍以上,致使公立小学逐渐萎缩。
新中国成立前,安庆地区是鄂、豫、皖边区革命根据地的组成部分,苏维埃政权积极发展小学教育事业。民国19年(1930年)5月在岳西头陀河创办列宁小学,设初、中级两个教学班,学生60余人。小学设国语、算术、常识、习字、珠算、军体等课程。同年6月,汤池区农民识字学校(实为全日制小学),设初、高级两个教学班,招收贫苦工农子女80多人入学。民国25年红二十八军便衣一分队在岳西磨刀坪创办了一所红军小学,教材除用私塾启蒙课本外,还编写了《先苦后甜三字经》。后因战争形势恶化,苏区学校相继停办。
二、建国后的小学教育
1949年4月底,安庆地区全境解放,各县政府接收原有的乡镇小学,一律改为公办,并将大部分私立小学改为民办。江北8县当时有小学921所,入学率很低。各县只得在原有基础上,重点办好几所区完全小学,同时辅以公办乡小、民办村小及私立学校,逐步形成点面结合,公、民并举的初等教育格局。1950年,江北8县计有各类小学近1000所,班级学额增加,儿童入学率也相应提高。
1951年,区内民办小学得到较大发展,当年江北8县共有2718所,是公办小学(279所)的9.7倍,出现了建国后第一次群众办学的高潮。1952年全区小学总数达3623所,学生211761人。同年8月,各县将全部民办小学转为公办小学。1953年,区内全面贯彻了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整顿和改进小学教育指示》,加强小学正规建设,完善各种规章制度。经过调整、整顿,全区小学约精减10%,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
1954年,全区遭受特大洪灾,半数以上的小学被毁。灾区各小学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送教上门、办早晚班、田头教学等方法进行补救。非灾区学校积极支援灾区学校,努力扩充班级学额,吸收就近灾区和转移来的儿童入学。当年仍有各类学校1534所,在校学生91349人。1955年,全区小学开始贯彻落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建立以教学为主体的质量管理。1956年,区内各县都制定了教育事业发展的十二年规划,计划在短期内普及小学教育,当年全区在校生达到280548人。1957年,“反右”斗争在区内全面开展,小学教师受到冲击,严重削弱了小学教育的力量,各县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未能完成。
1958年,为贯彻中央“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区内再次掀起群众办学热潮。当年计有学校4157所,学生427805人。其中怀宁有民办308所,宿松有民办312所、太湖有民办99所、桐城有民办63所。为了配合“大跃进”的形势,许多学校办起小工厂来大炼钢铁,还制定出很多不切实际的规定,造成教育质量严重下降。1959至1961年,因经济困难,各地小学都有所减少,在校人数不足。1961年,为贯彻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专区初等教育进入调整阶段,对“大跃进”中办起的各类小学,分别作了保留、停办及合并处理。通过调整,年底全区实有各类小学2645所,比1958年减少1512所。1964年9月,全区又掀起了大办耕读小学的热潮,据桐城、怀宁、潜山、太湖、宿松、贵池等6县统计,一年间开办的耕读小学有3459所,入学学生148478人。耕读小学有半日制、早晚制两种,其特点是“小型分散、灵活多样、便利入学、不误生产。”后因师资、校舍、教材、经费都不充足,使耕读小学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1966年“文革”开始,区内15%的教师受到批判、管制或下放的处罚。全区耕读小学全部停办,民办小学也呈半开半闭状态,公办小学正常教学秩序完全被打乱。这一时期儿童入学率大大下降,由91%降到65%。1968年12月,《人民日报》发表侯振民、王庆余来信,建议公办小学一律下放到大队,教师不拿工资拿工分,由贫下中农管理学校,致使区内小学教育面临无所适从的境地。1970年废除考试制度,1971年又大批“师道尊严”。贫下中农走上讲台,小学教育处于无政府主义状态。1972年周总理主持中央工作,教育事业出现生机,学校教育秩序稍加稳定。1973年,由于宣传“白卷英雄”张铁生,学校教育又陷入混乱。直到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区内小学教育才开始恢复正常秩序。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县恢复了校长责任制及中心小学、辅导小学,并确定了地区的重点小学。1980至1981年,遵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各县召开了教育工作会议,决心脚踏实地地办好一批重点小学和中心小学,把普及规划落实到区、乡、村,并鼓励勤俭办学、集资办学。1982年全区有小学6663所,在校生881987人。1983年,教育部再次发出普及小学教育的通知和规定,各县都按照地委要求调整了普及规划。据1985年统计,全区小学平均入学率为96.5%,学校6330所,在校生达907004人。1986年,国家《义务教育法》颁布,对巩固小教普及成果、促进九年制基础教育的普及,提供了法律保证。1987年全区小学略有压缩,计有5831所,在校生821880人。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