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50年
暴雨:沿淮淮北西部7月2日至3日,东部7月12日至13日连降暴雨、大暴雨,淮河水位猛涨,不少堤坝溃决,受涝农田2000多万亩。
低温阴雨:9月下旬到10月,江北阴雨20天左右;沿江江南阴雨26天,晚稻减产,小麦、油菜播种期推迟。
1951年
冰雹:3月至6月,全省先后降雹8次,波及宿县、六安、滁县、安庆、徽州五个地区。5月上旬,嘉山县潘村泊港一带降雹,地面积雹10公分厚,灾区小麦全毁。
暴雨:7月中旬,沿江连降暴雨、大暴雨,11日至13日,芜湖降雨342.1毫米;14日,安庆雨量198.5毫米,沿江两岸严重涝灾,早稻、中稻几乎颗粒无收。
1952年
冰雹:2月至6月,全省先后有雹灾13次,其中5月12日、6月8日,滁县地区有8个县、97个乡遭风雹灾,毁坏作物11万亩,房屋1万余间,倒树15000棵。
暴雨:8月22日,沿淮、淮北13个县市降暴雨、大暴雨;是月28日至30日又连降暴雨,淮北地区内涝严重,灵璧县黄桥乡平地积水1米左右,豆类、花生等作物全部无收,玉米等能收1至2成。
1953年
寒潮:4月11日至12日,强冷空气南下,淮北气温骤降10℃以上,江淮降5~7℃,淮北2000多万亩小麦受冻减产。
暴雨:6月24日至27日,沿江、江南连降暴雨,贵池、潜山、芜湖、桐城等地24日降雨量均超过200毫米,造成江河水位猛涨,圩堤溃决,270多万亩农田被淹;淹死和失踪197人;冲毁、倒塌房屋13万余间,以安庆地区最重。桐城、潜山两县破圩100多个,不少村庄除人幸免外,其余皆一扫而空。
旱:4月至5月,8月11日至10月,沿淮、淮北干旱,农作物减产。7月至8月,合肥以南干旱,徽州、芜湖尤甚,不少地方沟塘干涸,水源枯竭,田地龟裂,55700亩水稻干枯,77890亩龟裂。
冰雹:3月至8月,全省先后降雹15次,波及7个地区的30个县市,以4月27日至29日、7月31日至8月2日,两次雹灾损失最重。7月31日至8月2日,涡阳、临泉、太和、阜阳、舒城、六安、肥西、歙县、祁门等地先后降雹,一般持续20至40分钟,雹块大者如碗口,临泉作物被打坏30%至70%,毁坏房屋、树木甚多。
1954年
暴雨:淮北7月4日至7日、10日、16日至17日、20日、27日;淮河以南6月5日、13日、24日至25日、7月2日、4日至8日、11至13日、17日至18日、22日、26日至28日连降大面积暴雨、大暴雨,为百年罕见。吴店7月11日降雨量达422.6毫米;长江、淮河相继发生特大洪水,较1931年更为猛烈,不少堤岸溃决,大片农田被淹,淮河正阳关、蚌埠,长江芜湖、安庆等地的水位都超过历史最高水位,工农业生产损失严重。有关部门统计:受灾人口达1500万,面积4570余万亩,粮食减产78亿斤,倒塌房屋310万间,损失耕牛20万头。
1955年
雪:1954年12月25日至1955年1月9日,全省降大雪,沿淮、江淮最大雪深40厘米至50厘米,其余地区5至30厘米,河道冻结,交通中断。阜阳开往正阳关的客轮冻在半途;积雪严重地区,不少房屋倒塌,部分耕畜冻死。
寒潮:1954年12月25日至1955年1月20日,全省持续25天以上冰冻严寒。1955年1月9日至12日,全省平均气温在零下8~14℃;极端最低气温北部零下18~22℃,宿县、滁县、正阳关达零下23至24℃,为历史最低值。
冰雹:3月至8月,全省共降雹20次,以六安、阜阳、安庆三地区出现最多;5月3日,阜阳、六安、安庆三地区的15个县同时降雹;阜阳地区有8个县,雹块大者似拳头,受灾严重地区70%至80%的午季作物受损。
雨淞:12月30日至31日,亳县降冻雨,电线压断10处。
1956年
低温阴雨:3月22日至31日,4月5日至8日、22日至26日、5月5日至9日,沿淮、淮北阴雨连绵,气温低、日照少,小麦受损减产。
暴雨:3月至8月,全省暴南频繁,以6月为最多,6月3日、6日至9日,26日至29日出现大面积持续暴雨、大暴雨,造成全省涝灾,午、秋两季作物受损。沿淮、淮北大部分地区5种5淹,个别地方7种7淹。阜阳地区秋季作物损失95%左右,部分地区几乎颗粒无收,受灾面积有2650多万亩。
台风:8月1日至3日,受12号台风影响,全省出现大风、暴雨天气,8月2日,全省有42个县市降暴雨、大暴雨,不少民房倒塌,芜湖地区倒房147000多间,各地早、中稻减产5成以上。
1957年
雪:2月1日至6日,全省大雪,徽州南部、沿江西部雪深10厘米以下,大别山区20厘米至30厘米,其他地区10厘米至20厘米,导致交通、电讯受阻。
寒潮:4月10日至11日,受强冷空气影响,全省气温骤降8~10℃,江南在10℃以上。淮北小麦普遍受冻,涡阳县受冻面积达82.4%。
冰雹:自1月13日亳县降雹,至6月10日,全省先后降雹8次。最大一次出现在6月10日,全省有23个地市县降雹,局部短时风力12级,雹块大者似拳头,平地积雹3寸至4寸,砀山豆集乡的一条土沟里两天后仍有积雹尺余;蒙城县顺光农业社400多间草房屋顶被大风掀光。农作物损失严重。
旱:8月至10月中旬,全省少雨干旱,气温高、蒸发快,部分中秋作物和大部分晚秋作物枯萎,造成减产。全省受旱面积2233万亩,粮食减产10亿公斤。
1958年
冰雹:2月至5月,全省先后降雹14次,波及全省7个地区。以5月25日至26日冰雹影响最大,宿县,滁县、六安、安庆等地区的14个县市的部分地区受灾,天长县21个乡的作物损失10%至30%。重灾区农作物打坏80%,房屋、树木及通讯设施受损,伤210人、56头耕畜。
旱:5月中旬至8月上旬,淮河以南地区90多天未下透雨,7月旱情最剧,塘坝干涸,河水断流,不少地区人、蓄用水困难,全省受旱面积1774万亩。霍山县受旱农田24万余亩,占耕地面积的80%,其中7万亩土地开裂,禾苗枯黄;3万亩作物茎叶枯萎乃至死亡。
1959年
暴雨:6月3日至4日,8日至9日,16日至17日,沿江、江南连降暴雨、大暴雨,以8日至9日降雨面积最广,16日至17日降雨强度最大。17日祁门降雨219亳米,休宁202毫米;屯溪等6个县市降雨均在100毫米以上。上述地区山洪暴发,淹没各种作物115200余亩,冲毁塘坝、木桥数百处,冲走木材上千立方,房屋、粮食损失严重,8人死亡。
旱:6月下旬到10月,全省少雨干旱,以7月至2月最甚。期间,气温高,西南风大,蒸发快,极端最高气温普遍在39~41℃,部分地区水源枯竭。全省受旱面积达3211万余亩,阜阳地区有80%以上的土地干旱,一半以上作物发黄,部分枯萎,减产幅度大。
冰雹:3月至9月,全省先后降雹19次,波及全省近40个县市。其中,以6月7日夜到8日下午的风雹最为严重,波及宿县、阜阳、滁县的13个市县。雹块大者如碗口,持续10分至15分钟,并伴有8至9级大风,濉溪、灵璧、凤阳、五河受灾最重,五河县6个公社受灾面积59000多亩,减产1至3成,房屋倒塌,树木折断不少。
1960年
寒潮:3月30日至31日,受强冷空气影响,全省日降温幅度8~10℃,出现晚霜冻,淮北有540万亩作物受冻,减收粮食1亿公斤。
大风:5月3日至4日,受强冷空气影响,全省出现大风,有32个县市风力达7至9级,个别县12级,大风持续2小时,不少大树连根拔起,许多电杆刮倒,通讯受阻,各地气温骤降。皖南山区伴有暴雨,引起山洪暴发,河水漫堤,104人死亡,1419人受伤。
台风:8月3日,滁县、沿江、江南受7号台风影响,出现暴雨天气,暴雨中心在南陵县,日降雨量249.9毫米,造成江河水位猛涨,部分村庄被大水冲毁。
1961年
旱:1月至7月,全省少雨干旱,江北4月无水育秧,旱粮播种困难,全省受旱面积3825多万亩。江淮丘陵旱情尤甚,大部分塘堰干涸,河水断流,严重地方水稻全部枯萎,点火可燃,生活用水困难。
风雹:3月19日至10月27日,全省先后降雹8次,5月3日降雹面积广、危害重,阜阳、宿县、滁县3个地区17个县市降雹持续5分至10分钟,雹块大如拳头,并伴有大风,除皖南山区外,全省从早上6时至晚7时刮7级至8级、部分地区9级至10级东北大风,午季受灾面积达1900多万亩,淮北损失最重,刮倒民房无数,人员亦有伤亡。
台风:10月4日至5日,皖南山区受26号强台风影响,出现大风暴雨天气,风力7至8级,最大10级,暴雨中心在宣城、宁国一带。暴雨引起山洪,水头高数尺,奔腾而下,致使河道决口,圩堤溃破,桥路冲毁,房屋倒塌,作物基本无收。宣城、郎溪、广德3县被淹土地44万余亩,倒塌14万余间房屋,伤亡400多人,工商业资产损失76万余元。
1962年
寒潮:4月3日,受强冷空气影响,全省气温骤降,江北降8~10℃,江南降6~8℃。3日最低气温淮北零下2~5℃,为历年同期最低值,出现晚霜冻,午季作物受冻严重;南部早稻发生烂种烂秧。
暴雨:7月3日至9日,江北出现大面积持续暴雨、大暴雨,长江、淮河及内河水位相继猛涨,不少圩堤溃决,全省受涝农田1193万多亩,成灾503万亩,97200多间房屋被水冲倒。
台风:8月6日至7日,8号台风穿越安徽,大部分地区出现大风、暴雨,造成涝灾,受涝面积775.9万亩,倒塌房屋17409间,伤亡140人。9月6日至7日,14号台风影响江南地区,暴雨中心在泾县一带,引起山洪暴发,26.5万亩农田被淹,倒房10386间,死6人。上述两次涝灾,农作物受损严重。
1963年
连阴雨:4月中旬至5月中旬,全省阴雨连绵,雨日在30天以上,淮北持续到5月下旬。不少地方积涝成灾,午季作物受淹严重,成灾面积达1243万亩,淮北煤矿8个矿井和电厂被水包围。
暴雨:7月7日至9日、19日至20日、30日至8月5日,全省连降暴雨,内涝严重,不少民房倒塌,午、秋作物损失严重,受灾面积3900多万亩,倒塌房屋160多万间,死伤540余人。
1964年
雪:2月5日至10日,15日至20日,全省大雪,淮北雪量大,地面积雪一般16厘米至25厘米,最深达30厘米以上,房屋、竹木受损。
雨淞:2月8日至11日,淮北南部出现冻雨,一般厚4厘米至6厘米。最厚10厘米。
低温阴雨:4月至5月中旬,全省阴雨连绵,沿淮、江淮丘陵有9次大到暴雨,低洼地区积水1尺左右,农作物受渍,受灾作物1260多万亩,绝收和基本绝收近370万亩。9月至10月,全省秋雨连绵,气温偏低,晚稻生长受影响。各地秋收困难,秋种推迟。
干热风:6月4日至8日,江北最高气温均在30℃以上,西南风速大于3米/秒,因是年多春雨,小麦贪青迟熟,造成青干枯熟,300多万亩小麦减收3成。
冰雹:3月至11月,全省先后出现20次冰雹,波及全省60个县市,以6月13日至14日降雹波及最广,损失最重。影响阜阳、宿县、滁县,芜湖、宣城的23个县市。雹块一般如鸡蛋大小。五河瞬时风速达40米/秒;太和县积雹2厘米至4厘米;蚌埠风速达30米/秒,11万伏高压线断在铁轨上,造成津浦路汀运1个半小时,电报电话中断;受灾作物361810亩,刮毁房屋4328间,砸伤283人。
1965年
低温阴雨:3月20日至29日、4月2日至10日,江淮南部阴雨连绵,气温低、日照少,午季作物受渍,早稻烂秧严重。9月27日至10月12日,全省低温多雨,晚稻迟熟,影响产量。山芋干霉烂严重。
暴雨:6月30日至7月3日、7月12日至14日、18日至21日、26日至28日、8月1日至4日,沿淮、淮北出现5次大面积暴雨、大暴雨,房屋倒塌,桥梁涵洞冲毁,受涝秋作物1600多万亩,其中,淹没无收或基本无收的800多万亩,倒塌房屋22万余间,死伤180多人。
冰雹:全省当年出现冰雹16次,大多在沿江、江南,其中,5月28日岳西、桐城到黟县、休宁一带12县市降雹,并伴有狂风暴雨。桐城局部雹块大似鹅蛋,打坏房屋上万间,10万亩作物受损。枞阳灾区地面积雹4寸,大风将两人合抱的大树连根拔起,被雹砸死的蛇、兔、蛙、雀随处可见。
1966年
雨淞:3月5日至8日,阜阳地区西北部、宿县地区南部出现雨淞,使交通及邮电线路受到破坏。
旱:4月至11月,江淮北部、淮北少雨,出现春、夏、秋三季连旱;江淮南部、江南7月中旬到10月,夏秋连旱,秋作物损失严重。
暴雨:6月28日至30日、7月7日至8日,安庆、池州、徽州出现大面积持续暴雨,不少地方日雨量超过100毫米,有的多达200毫米,内河水位猛涨,圩堤倒塌,山塘冲毁,水库垮坝,出现程度不等的洪涝灾害。
龙卷风:8月8日,灵璧县东北出现龙卷风,风力10级以上,并伴有冰雹,农作物、树木、房屋均遭受损失。
1967年
旱:4月下旬至6月中旬,淮北少雨,午季减产3至7成。淮河以南夏秋连旱,7月中旬到10月持续少雨,来安受灾面积69万亩,干死绝收14万亩。
冰雹:全省本年降雹19次,波及50个县市,以6月13日降雹面积最广,影响全省22个县市;以3月26日至27日灾害最重,太湖、泾县等10个县市降雹,歙县26个公社持续降雹10至20分钟,特大雹块重约3公斤至4公斤,山沟积雹3市尺,平地2寸,农作物被毁26789亩,倒房261间,伤亡48人。
1968年
旱:去年12月至本年5月,全省雨雪稀少,淮北尤甚,泗县小麦白天调萎,10%至20%的穗头变白,有的枯黄死亡,春播作物出苗不齐。
暴雨:6月29日至7月18日,沿淮、淮北出现4次较大面积的暴雨,以6月30日暴雨面积为最广,18个县市日雨量均在100毫米以上。凤台县达320.4毫米,加上上游客水,淮河水位猛涨,王家坝水位高达30.35米,超过了1954年最高洪水位、受涝面积为340万亩。
龙卷风:7月14日至17日,舒城县南港区出现龙卷风,持续3小时、影响4个公社11个大队。所经之处,毁房2147间,4670亩作物减产4成以上,死亡10人,伤200人。
1969年
雪:1月28日至30日、2月3日至5日,全省大雪,淮北部分地区伴有雨淞,地面积雪长达14天,雪深一般15厘米至25厘米。淮北最低气温零下20~22℃,淮河封冻20天;淮河以南除江南南部外,均在零下14~18℃。导之交通受阻,通讯中断,农作物和山区茶树、竹木受冻严重,不少耕畜冻死。
干热风:5月底到6月初,沿淮、淮北出现干热风,6月1日最高气温38~39℃,早熟小麦枯死,晚麦瘪粒减产。
暴雨:6月24日至7月17日,淮河以南不断出现暴雨、大暴雨,以7月14日至17日暴雨最为集中。14日降水量不少地方超过200毫米,庐江、桐城、岳西、霍山均在280毫米至340毫米,引起山洪暴发,长江及内河水位猛涨,洪涝严重。霍山县20座库容4万立方米的水库全部破坝;佛子岭水库漫坝1.5米,冲毁厂房和大桥;部分山头塌方,致山变形,河改道,房屋倒塌,良田熟地变沙滩,23000多亩水稻绝收。全省受涝面积1031万亩。
1970年
雪:3月12日至13日,全省大雪,雪深一般10厘米至20厘米,皖南部分山区20厘米至30厘米,电线结冰厚5厘米。宁国县7个区电话不通,断线上百处,13日客年停运,倒电线杆50多根,停电1至2天。
暴雨:7月12日至13日,沿江、江南暴雨,大部分地区二天雨量均在200毫米至300毫米,引起山洪暴发,冲毁公路桥梁,淹没农田。南陵县倒塌房屋1万多间;农作物受灾19万余亩,其中7万亩绝收;冲毁水库2个,桥梁50多座。
低温阴雨:8月下旬至9月,全省阴雨连绵,气温偏低,晚稻成熟期推迟,泗县豆类霉烂,棉花落桃烂桃。
冰雹:2月23日至7月25日,全省先后出现16次冰雹,近50个县市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其中,6月13日降雹影响江北22个县市。五河县周庄到张集13公里范围内伴有大风暴雨,风力8级,雹块大如鸡蛋,灾区作物被打坏,收上场的小麦受损;寿县有上百人受伤。
1971年
冰雹:3月至11月,全省先后降雹25次,其中以4月28日降雹危害最重。该次冰雹波及宿县、滁县、巢湖、芜湖地区的13个县市,雹块大如鸭蛋,当涂县最大的重2.7公斤;全椒,含山积雹近1市尺,并伴有9至11级大风。受灾地区房倒屋塌,作物被毁,含山县有近1000亩庄稼几乎无收。
龙卷风:7月4日14时51分至15时,舒城县干镇公社出现龙卷风,历时10分钟,直径8米,行程4华里,毁坏作物25亩。7月7日15时至16时半,全椒县广平、赤镇等9个公社、11个大队,受龙卷风袭击,刮坏房屋3000多间。8月2日13时20分至14时50分,全椒县界首公社又出现龙卷风、刮坏房屋225间,伤3人。8月27日11时半,蚌埠郊区李楼公社受龙卷风袭击,龙卷所经之地,树倒房塌塘干,地物腾空,房顶升天,直径1尺多的大树连根拨起,塘中够浇40亩地的水全被卷去抛洒他处。
台风:9月23日至24日,全省受23号强台风影响,出现大风暴雨,风力普遍7至9级。沿淮到江南出现大暴雨,引起山洪暴发,造成洪涝;五河县倒塌房屋810间;水稻倒伏,损失10%,其他作物损失很大。
1972年
风雹:是年,风雹灾害频繁,波及面广,其中,4月18日降雹,波及全省34个县市,全省风力普遍8至10级,最大11至12级,持续10分钟,最长达79分钟。雹块大如鸡蛋,打坏庄稼,船只翻沉,房屋倒塌,人畜伤亡。安庆地区午季作物受灾面积114万亩;巢湖地区刮坏房屋120.5万间,倒塌10.17万间,死33人,伤2273人;安庆市停电,工厂停产。
低温阴雨:4月,全省低温多雨,日照偏少,午季作物受渍,南部普遍发生烂种烂秧。10月15日至21日、1l月1日至15日,全省阴雨连绵,淮北山芋干霉烂严重;淮河以南秋季作物受涝受渍,徽州油菜等死苗30%。
暴雨:7月2日,沿淮、淮北降特大暴雨,界首县日雨量达440.4毫米,为本省日雨量最大记录;临泉、太和到蒙城一带也普遍在200毫米以上。暴雨集中的界首、临泉、太和一带,,沟口倒灌,阜阳地区淹没农田平地积水1米左右,河水猛涨,沟口倒灌,阜阳地区淹没农田897.3万亩,重灾507.5亩。
1973年
雪:3月5日至6日,沿淮、淮北雷电交加、骤降大雪,太和县积雪深1市尺,电线积冰5厘米以上,厚的7厘米至8厘米,雪后又遇大风,全县通讯线路损坏80%。
冰雹:是年,全省降雹32次,影响近60个县市。6月26日,全省23个县市降雹,雹块直径一般8毫米,长丰最大雹块似皮球,灾区作物、通讯线路受损、人畜亦有伤亡。
旱:7至8月,全省少雨,出现伏旱;10月中旬到12月,全省干旱4400多万亩作物受损。
1974年
风:2月22日至23日,全省寒潮大风,风力一般5至6级,阵风7至8级;日降温幅度淮北7~9℃,江淮9~11℃,江南11~13℃,不少民房受损,水上运输受阻。祁门山区出现雨淞,2月23日至28日,连续冰冻5至6天,小麦、油菜受冻严重,个别地方减产80%。
冰雹:是年,全省降雹31次。6月17日,54个县市出现大风冰雹天气,风力一般8至9级,阵风10至12级,持续半小时左右,长的达2至3小时。宿县地区雹块大者似鹅蛋;利辛县80%至90%草房被刮坏;嘉山县7万多亩作物受损,死伤26人,场上小麦损失30万公斤。
1975年
低温阴雨:4月,全省阴雨连绵,气温低、日照少,南部地区大面积烂秧。9月至11月全省出现6段连明雨,洼地作物被淹,山芋受渍霉变,棉花烂桃,花生发芽,秋种推迟。
干热风:5月28日至30日,沿淮、淮北气温高,湿度小,西南风力普遍4至5级,阜阳县200万亩小麦穗灰黄,籽粒不饱。
冰雹:是年,全省降雹11次。5月30日,淮河以南15个县市降雹,长丰县最大雹块重1.85公斤,5万多亩作物受灾;怀宁县一生产队39户有37户房屋倒塌。
台风:8月5日至8日,3号强台风在河南省境内降特大暴雨,洪水下泄,沿淮西部严重洪涝。8月中旬,4号台风又影响安徽,18日来安雨量达303.6毫米,外洪内涝,不少中小水库漫顶或垮坝,城镇进水,交通中断,房屋倒塌,农田被淹。全省受涝面积508万亩,减产粮食约8.5亿公斤。
1976年
大风:3月17日,全省寒潮大风,风力7级左右,油菜受灾最重。4月22日,全省再次出现寒潮大风,风力7至8级,阵风9至10级,伴有阵雨,局部降雹,小麦、油菜倒伏、折断、不少民房受损。
旱:9月中旬到1977年3月中旬,全省持续少雨,淮北尤甚。宿县地区近170天无雨,田地龟裂,播种困难;已播作物因缺水而不出苗或出苗不齐的近1000万亩,占播种面积的53%
1977年
严寒:1月26日至30日,全省严寒冰冻,最低气温在零下10℃以下。淮北干冷,越冬作物受冻严重;淮河以南伴有大雪;最大雪深10厘米至30厘米,公路交通一度中断,电讯受阻。
龙卷风:7月4日下午4时许,肥西出现龙卷风,风力10至12级,持续40分钟,行程120华里,有22个公社受灾。7月16日下午,天长出现龙卷风,风力10级以上,部分受灾。
台风:7月27日至28日,受4号台风影响,淮河以甫地区降暴雨,暴雨中心在潜山,日雨量301毫米,出现涝灾。9月11日,全省受8号强台风影响。淮河以南降暴雨,风力普遍6至8级,最大10级。宣、郎、广一带受灾最重,宣城县倒塌民房17000余间,死亡8人,伤94人。
1978年
旱:3月中旬至1979年3月,全省少雨,气温高,早情重。不少地方塘堰干涸,大型水库见底。长江水位大落,涵闸断流,大片农田开裂。定远县路上有渴死的兔子、乌龟。皖东地区部分的松树,皖南山上的竹木旱死,部分县社人畜吃水困难,靠汽年拉水定量供应,为近200年来未遇之奇旱。
1979年
寒潮:1月28日至31日,受强冷空气影响,江北降温13~15℃,江南11~13℃,淮北最低气温普遍在零下10~14℃,北部伴有雨淞,砀山一支78厘米长的树枝结冰0.85公斤。树木普遍断枝,折断电杆9000多根,损失铁丝近30吨,断线90多公里,断高压瓷横担1900多根,烧毁变压器7台。
风:3月29日、4月12日,受冷空气影响,全省风力8级以上,部分地区伴有暴雨、冰雹;大风折断电杆,刮倒毛竹,掀掉房顶。江南灾情较重,有的大树拦腰折断或连根拔起,旌德一座明代石牌坊也被刮倒。
冰雹:是年,全省有4次冰雹天气。其中,6月8日至9日,波及31个县市,雹块大者如鸡蛋,并伴有大风。桐城一大队积雹2寸,最大的重0.25公斤,20000多亩作物被砸,几乎绝收;固镇平地积雹3寸,许多家禽被砸死。
1980年
低温阴雨:3月,淮河以甫持续低温阴雨,日照少,小麦发黄,部分腐烂死苗;南部双早稻播种推迟。
寒潮:4月13日,受强冷空气影响,全省日降温9~10℃,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降雪,小麦、油菜及山区的茶树林木、毛竹冻害严重。
暴雨:5月下旬至8月,全省先后出现11次较大面积的暴雨天气,以6月17日至18日、23日至25日、7月8日至10日、17日至18日、29日至31日、8月11日至12日6次面积广,强度大,造成江河水位猛涨,洪涝严重,全省受灾面积1275万亩,房屋倒塌28万间,粮食损失13亿公斤。
1981年
龙卷风:5月1日下午,滁县地区出现龙卷风,有6个县伴有冰雹,来安县施官、复兴、双塘等7个公社危害最重。龙卷宽300米至500米,全程80公里至90公里,风声如闷雷,所经之处,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墙倒屋塌,大树连根拔起,电杆折断,三线不通,作物被毁,人畜伤亡惨重。是日下午2时,徽州地区6县市的44个公社降雹,部分社队灾情较重。
低温阴雨:10月至11月,全省连阴雨,次数多,时间长,范围广,双晚稻未能齐穗,不实率增加;山芋、大豆等霉变;棉花品质降低,部分烂桃,秋种推迟10天至15天。
1982年
风:3月23日至24日,全省寒潮大风,气温骤降9~10℃,阵风8至9级。宿松县下黄湖、龙湖捕鱼渔民千余人受灾,造成8人死亡,20人下落不明。
暴雨:6月20日至21日,徽州南部降特大暴雨,引起山洪暴发,屯溪市内积水,交通中断,电讯不通。7月17日至24日,全省暴雨频繁;是月21日至22日,肖县日雨量361毫米,洪涝严重。沿淮6个行洪区先后行洪,润河集水位超过1954年,居首位,受淹地区作物被毁,人畜亦有伤亡。8月18日至22日,沿淮、江淮降大暴雨,颍上县20日2小时雨量126.7毫米,平地积水。淮河水位猛涨,怀远荆山湖炸坝行洪,全省受灾面积1900万亩,特重灾600多万亩。
龙卷风:6月10日下午,定远县观寺、大桥公社出现龙卷风,所经之处,瓦房倒塌,百年大树连根拨起,人畜伤亡大,7月23日,安庆石化厂一带出现龙卷风,砸伤11人。
冰雹:5月至7月,全省出现7次雹灾,以6月10日、7月4日两次降雹波及面广,灾情重。6月10日,江北有10个县降雹,定远观寺积雹2寸。7月4日,8县市出现风雹,含山最大风速36米/秒(12级),水桶般粗的大树连根拔起;当涂雹块大者如碗口,风雹所经之处,早稻无穗,棉花无枝,杂交稻无头,秧苗蔬菜无踪影,房屋倒塌,为该县历史所罕见。

1983年
风:4月,全省出现5次大风,其中,25日、28日两次范围广、损失大。造成民房受损,午季作物倒伏。
冰雹:4月13日,合肥以南18个县市降雹,青阳一公社最大雹块大于鹅蛋,农作物打坏,损失惨重。
暴雨:6月19日至7月24日,全省暴雨频繁,先后出现7次大面积暴雨。以6月29日至30日、7月3日至5日两次危害最重。其中,7月4日,桐城日雨量305毫米、长江流域出现仅次于1954年的洪水。全省受涝面积810万亩,重灾绝收的202万亩,倒塌房屋48万余间,破圩941处,死亡82人。
旱:7月下旬至8月底,长江流域、淮河流域出现伏秋旱,安庆及宣、郎,广一带土地干裂,水稻断水,旱粮枯萎,吃水困难。
1984年
雪:1月17日至18日,全省大雪,淮河以南雪深35厘米至50厘米,大别山区50厘米以上,不少地方超过1954年。雪后出现严寒冰冻,全省主要公路交通受阻,7300次客运班车停年000辆,有60万旌客滞留途中;许多房屋压倒,山林竹木压断无数,电讯受阻;华东电网因电杆压断、压倒严重,不能统一调度,造成负荷下降,停电停产,经济损失严重。
暴雨:6月12日至14日,阜阳至江南东部为一暴雨带,日雨量200毫米以上的有9县市,合肥238毫米,宣城301毫米,阜南382毫米,暴雨引起山洪暴发,出现大面积洪涝,淹没992.8万亩农田,损失3亿公斤小麦。许多城市进水,倒塌民房29.5万余间,死97人,交通一度中断,设备、物资损失很大。9月6日至7日,淮北暴雨,中心在阜阳西郊,造成严重涝灾,成灾面积568.1万亩,倒塌房屋3.57万间,死亡7人,重伤5人,交通、邮电一度中断,树木损失严重。
龙卷风:7月26日15时48分,舒城李堰、长堰出现龙卷风,吹毁484间民房,刮断树木,吸走池塘鱼苗,死伤20多人。
台风:8月8日至9日,皖西地区受7号台风低压影响,出现暴雨,霍山宋家河乡4小时降雨285毫米,潜山山区3小时降雨200毫米,导致山洪暴发,泥石俱下,冲垮河坝塘堰房屋。8月30日至9月3日,淮河以南受11号台风倒槽影响,霍山与儿街2小时降雨178毫米,半夜突发洪水,不少地方路成河,河成畈,庄稼地变成沙石滩。3日,宣城水阳江水位18.33米,为历史上最高值。江南涝灾严重。

1985年
风:4月25日中午到傍晚,全省40多县市有8级以上偏北大风,阜阳地区普遍9至10级,局部11级,桐城瞬时风速达38米/秒。风灾使油菜、小麦倒伏,房屋毁坏,树木电杆折断,亳县、潜山、桐城等县一度断水停电。
冰雹:4月至6月,全省出现4次雹灾。4月21日,潜山县风力11级,暴雨夹裹冰雹。持续3小时,雹块大者如鸡蛋,地面积雹3寸至6寸,48%作物受灾,大风掀飞屋面,折断尺围树干。
旱:7月中旬到8月,全省旱,受旱面积近2000万亩,淮北、安庆、巢湖、六安地区旱情最重,一些地方水塘干涸,部分大豆、棉花缺水枯死,全省受旱面积近2000万亩。
低温阴雨:江北自10月9日至30日,江南自10月18日至30日阴雨连绵,气温低,日照奇少,雨量特多,大部分地区100毫米至200毫米,沿淮、江淮西部200毫米至260毫米,低洼地受涝,棉花秋桃腐烂,晚稻不能及时收割,秋种普遍推迟10天至15天。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