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安庆地区为省内教育发达地区之一。早在唐代太湖县即设有“太白书院”,以后贵池、怀宁、桐城、望江、太湖、宿松等县也相继成立书院。到清初,全区已有书院14所,私塾、社学百余所。其中最有名的是安庆“敬敷书院”,经学大师刘大櫆、姚鼐先后在此担任山长,使这里一度成为安徽学术研究活动的中心。
清末科举废,学堂兴。桐城派古文家吴汝纶,不以斤斤考据义理为然,而致力于“经世致用”之学,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建立桐城中学堂,开创一代新风。至宣统三年(1911年),安庆地区先后兴办学堂10所,小学堂46所,新式教育在区内已崭露头角。此时,中等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也开始萌芽,如光绪三十二年办的安徽法政学堂,以徐锡麟为会办的高等巡警学堂,就安庆府试院改建的安徽师范学堂,以及光绪三十四年倡办的中等实业学堂,都是为了适应变法维新而积聚人才的。这中间,有不少有识之士,曾为探求西方科学技术而出洋留学,如怀宁王星拱留学英国研究化学,同邑的程演生留学法国专攻考古,桐城的孙闻园东渡日本钻研数理,太湖的刘王立明(女)赴美钻研生物学等。这些有造诣的科学家,回国后多执教于区内,成为当时改良教育的先驱。
民国初建,安庆各县贯彻执行了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壬子学制”,决定废除读经课,小学实行男女同校。省立安庆一中和六邑联中还大力倡导实利教育和军国民教育,带有鲜明的反封建意识。
“五四”前后,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区内各类学校都进行了变革。如将国文改为国语,实行白话文教学,重视平民识字教育等,这对提高民族文化水平起了重要作用。民国10年(1921年)6月2日,为反对军阀贪污教育经费,在安庆爆发了大规模的罢课学潮,千余名学生集会游行,遭到反动军阀马联甲的血腥镇压,酿成震惊全国的“六·二”惨案。广大学生在这次流血事件中开始醒悟,实业救国的幻梦被残酷的现实所击破。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安庆学生中的先进分子王步文、周新民等,开始在安庆组建党、团组织。民国14年,安庆第一师范首建党支部,第二年又在安庆一中、一女师和法专成立了党支部。从此,安庆学生逐步团结在党的周围,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与一般学校不同”的浮山中学,是当时党组织进行活动的中心点之一。民国17年就有14位党员,并开办过农民夜校,宣传马列主义,点燃革命的火种。
抗日战争爆发后,区内广大师生纷纷投入了救亡运动。其中桐城县组成的180人的“学兵队”,曾活跃在该县城乡,打敌机、毁地堡,屡建战功。除沦陷区外,省教育厅将过去设在安庆的省立中学,改办的省立第二和第三临时中学,分别设在桐城黄甲铺和宿松城关。与此同时,各县还兴办了一些初级中学和师范,如民国32年为纪念抗日英烈,于潜山县天柱山下创建的景忠初级中学和省立太湖师范,都为抗日战争输送了大批人才。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实行战后教育计划,划分学区,每学区设省立中学、师范、职业学校各一所,以便进行管理。这时,省立二临中迁回安庆,恢复安庆高中;立煌工职迁至安庆,改为安庆高级工职;一农迁到望江,改为望江水产职校;立煌医职迁至安庆,改为安庆高级医士职业学校。
民国36年秋,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即利用岳西县南岳中学校址,创办起皖西军政大学,刘伯承司令员兼校长,学生二百余人,后因战事频仍,于民国37年并入山东总校。民国37年10月岳西县城第二次解放时,又新创岳西公学。这些学校虽然办学时间不长,却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建国初期,区、县对接收下来的中、小学进行了有计划有步骤的新民主主义改造。如建立党、团组织,实行民主管理,废除体罚,调整科目,大量吸收工农兵子弟入学,对教师进行思想改造等,在师生中初步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当时全区中、小学都改为办公或联办,每县有一所中学和一所初级师范,区镇有中心小学,乡有完小或初小,另外还保留了潜山、东流、怀宁3所农校。
1958~1965年,全区教育事业经历了一个大跃进--大整顿--再前进的曲折过程。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区内根据这一方针,并结合众多的高小毕业生不能升学的实际情况,积极筹办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并组织全日制中小学学生走出校门,参加大炼钢铁运动,以便探索一条改革教育的新路子。但随着大跃进的不断升级,学生劳动量大增,课堂教学等于虚设,再加上各地“大办教育”,各类学校齐头并进,以致大大超过了国民经济的负担能力。进入1961年,教育事业不能不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而调整,区内压缩了大部分半耕半读学校,停办了一批专科学校,浪费了大批的人力、财力和物力。1964年,刘少奇同志提出“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后,全区教育结构又作了调整,农、职业中学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开始形成较稳定的类型结构。
“文化大革命”时期,区内教育事业受到严重摧残,教师逐级下放,贫下中农走上讲台,教学秩序一片混乱。当时,农业中学和各种职业技术学校,都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的“双轨制”而被取消,普通中学则畸形发展,使中等教育结构趋于单一化,与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形成尖锐的矛盾。
粉碎“四人帮”后,全区教育事业经过拨乱反正,开始走向正轨。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1978年省、地确定区内12所中学为省、地重点中学,并恢复了地、县两级教研室。
在办学方向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区内坚决贯彻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纠正了一段时期中学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如加强教学研究,发展校园经济,评选模范教师和“三好”学生等,保证了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在教育结构上,经过调整,使普通高、初中由1978年的141所、407所下降到1988年的71所和252所;职业高中由1978年3所发展到28所;中级师范由2所发展到10所;中等技术学校发展到7所。各县均有重点中学和职业高中,区有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乡镇有普通初中和初级职业中学。小学教育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了分类推进的规划,桐城县于1984年率先普及了小学教育。到1988年,全区儿童入学率为97.6%,巩固率为98%,毕业率为94%,普及率为94%。当年,全区幼儿园发展到71所,幼儿班319处,在园幼儿达22609人。成人教育在这期间也有发展,地、县两级都成立了电视大学、函授学校、自修大学与职工中专,使区内逐步形成了较完整的教育体系。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