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安庆电报通信创办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最初只有一条支线通贵池殷家汇电报局。光绪十六年安庆经练潭至桐城的单报线架设竣工,桐城成立了电报局。光绪十九年桐城至舒城、合肥单报线竣工,后两地电报局亦相继成立。光绪三十四年为迎接光绪皇帝到太湖阅兵,由安庆经潜山至太湖架设单报线1条,并成立潜山、太湖电报局。以后逐年有所发展,遂成为独立体系。
一、电路网络
民国9年(1920年)以安庆为中心的全省电报网络基本形成。全省共有电报局45个,其中支局34个,一等局1个,二等局2个,三等局1个,四等局7个。民国23年全省设立电台25处,即安庆、合肥、蚌埠、宣城、和县、庐江、怀远、阜阳、太和、郎溪、当涂、涡阳、无为、歙县、六安、凤台、南陵、广德、宿县、贵池、颍上、天长、全椒等,形成以安庆为中心的全省无线电报通信网。
民国27年6月,日军侵占安庆后,接通了九省长途电报线路。民国34年,日军投降后,国民党交通部怀宁电信局对电报线路进行整修,并开通安庆到芜湖音响单工幻线电报电路和安庆与青阳、贵池、殷家汇、至德、东流等局话传电报线路。民国37年,利用载波电路与南京增开一条成音单工电报电路,当时可与上海、南京、杭州、南昌、汉口等地通报。
1950年4月,安庆开通到合肥幻线音响双工电报电路。1959年初,首次与合肥开通幻线电传电报电路,次年又开通了安庆到芜湖、安庆到九江的幻线电传电路。1964年,安庆至合肥改为载波电传电报电路。1973年,与桐城、枞阳等县开通了幻线电传电报电路,同年开通了安庆至芜湖ZB319载波机。1981年,开通安庆到贵池、安庆到太湖的ZB319载波机,同年又开通了安庆到怀宁的载报电路。1984年,开通安庆至岳西载波电路。1985年底与安庆直达电路共14处,即合肥、桐城、六安、潜山、岳西、宿松、太湖、望江、怀宁、九江、东至、贵池、芜湖、枞阳等。
安庆局现有电报电路48条,其中载波电路18条、幻线电路5条、无线电路11条、市内话传电报电路14条。
二、电报设备
安庆电报通讯,最初使用莫尔斯单工机,人工按键。稍后改用双工通报,即在一条线上同时收发,互不干扰。
民国20年(1931年)左右,交通部拨给安庆进口韦氏登快机一部,比莫尔斯机提高工效4倍。民国27年日军侵占安庆后,开通电报设备为人工音响机,直到日军投降。民国37年开通安庆至南京成音单工电报电路。
民国38年,安庆解放后,修复了全部设备。至1958年底,全区电报设备均为人工音响机。1959年初,安庆局首次采用电传打字电报机,1966年采用双机头发报。
1964年,安装BTO型“三话四报”载波机1部,首次与合肥开通载波电报电路。1972年,安庆到合肥的载波设备更换为SH5901型12路电子管载波机,实行在一条载波话路上同时进行多路通报。
1978年10月,安庆至合肥的载报终端设备,为ZB319型16路晶体管载报机所代替。年底,安庆局传真打字机增加到19部,全区实现了电报设备电传化。
1985年初,安庆至合肥的电报电路,改装成电子电传机,通报速率由原来的50波特,提高到75波特,继又添置了ARQ自动纠错设备。8月,首次引用TQHY—13型汉字译码机,比人工译电时效提高数十倍。
1986年5月,安庆局进入全省自动转报网,使转报准确率和速度又提高10倍。1988年,安庆局有电报电路34路,有线电路20路,市内话传电报电话7路。电报设备主要有载波电报机15部,插报机9部,电传打字机43部,全电子电传机26部,机械式电传机17部。
三、电报业务
1、一般业务天气电报,即指气象台、站各类天气电报;水情电报,即防汛机构和水情站报告的雨情、水情及紧急水情所交发的电报;公益电报,指发生非常事件交发的电报;政务电报,指中央到地方党政军机关及各国驻华使馆因公交发的电报;新闻电报,指新闻机构及记者交发的电报;普通电报,为一般机关、团体、个人交发的电报;汇款电报,指办理汇兑业务交发的电报;公电,为经指定的邮电机构因公交发的电报。
2、特种业务有特急,指特别紧急事项交发的电报;加急,因处理紧要事项,需提前传递或投送的电报;邮送,为发往电报超出收报邮电局(所),均采用“邮送”特别业务。
四、投递
电报投递分“直投”、“邮送”两种,其中直投量约占95%。安庆市区直投区域半径为5公里,最远的直投点达7.6公里,年投递电报约29万份。投递班共15人,正副班长各1人,派报员2人,投递员11人。拥有摩托车5部,自行车9部。投递频次为每天上午两次,下午两次,晚上两次。如有国际业务或紧急事项,随时投递。市郊邮送电报,每天早上交早班邮班投送。电报投递,还代投送市内长话传呼单任务。
1988年,完成电报交换量70.25万份,其中去报33.70万份、来报28.57万份、传报7.98万份,电报业务收入85.13万元。投递逾限率为0.675%;电报服务差错率为0.00927%。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