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花凉亭水库灌区位于太湖县长河右岸。渠首枢纽建在龙山宫附近,渠系分布在太湖、宿松、望江、怀宁4县丘陵地带。设计灌溉105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22%,丘陵区耕地面积的42%。1975年被列为全国520项重点建设项目,是安徽省4个大型灌区之一,到1988年实灌面积已达到62万多亩。
一、灌区建设
1、渠道枢纽工程渠道枢纽工程由进水闸、滚水坝、冲沙闸3部分组成。进水闸有新老两座:老进水闸是原计划30万亩灌区时所建,过水流量16.80立方米/秒,设计水位42.60米;新进水闸是1972年灌区扩大时新建的,过水流量52.68立方米/秒,设计水位42.68米。滚水坝长275米,坝顶高程42.75米,顶宽5米,坝身高5.25米。下游坡设有消力池、消力槛、防冲槽、上下游导墙、翼墙和冲沙闸。冲沙闸为3孔,每孔宽3米、高4.35米,闸底高程38米,另建有消力池、上下游翼墙、导流墙、工作桥等。
2、渠道主体工程渠道总干渠自龙山宫渠首起,向东延伸,直到袁家下门,全长36.7公里。沿总干渠分出4条分干渠:望江北分干渠自袁家新屋向东北沿等高线,经孙家埠、窝风岭到高士岭进入赛口,全长49.4公里;望江南分干渠自袁家下门向东南沿等高线,经碎石岭、长岭铺,到凉亭镇,长44.6公里;太怀分干渠自南山寺附近向东北沿等高线,经甘河洲、王家岭、郑火岭、舒大屋、余老屋、松田铺、孔石口、社檀岭到怀宁县茶棚岭,全长21.75公里;太宿分干渠自毕家岭附近向西南沿等高线,经太湖县太平,宿松县长铺、乔木到许岭区,全长40.36公里。渠道控制范围:北起龙山宫,南至大官湖、黄湖、泊湖,东至宝塔河、武昌湖、青草湖,西至宿松县城,控制面积1047.6平方公里。
3、渠系建筑物渠系建筑物有调节闸、渡槽、地下涵(倒虹吸)、隧道和桥梁等。调节闸包括进水、节制两种。渠首以下建有不同规模的进水闸15座,节制闸5座,渡槽共18座。总干渠4座,共长115米,过水流量29~67.97立方米/秒。其中虎形潭渡槽因灌区扩建,故新老两槽并列,均为简支梁板式结构。望江南北分干渠各1座,共长55米,过水流量2~9.3立方米/秒;太怀分干渠9座,共长2331.5米,过水流量3~8.68立方米/秒;太宿分干渠3座,共长1877.5米,过水流量12.6~22.3立方米/秒。最大的渡槽6座:太宿四号渡槽长911.5米,一号渡槽长512米,二号渡槽长454米,太怀甘河洲渡槽长630米,叶祠渡槽长454米,王家桥渡槽长406米。
倒虹吸共46座。位于望江北分干渠的孙家埠倒虹吸,因缺钢材,原为无筋混凝土管,过水流量5.4立方米/秒,不能承受水压力,破裂漏水。虽几次整修加固,仍不能安全输水。1984年重建1座城门形钢筋混凝土管,全长435米,过水流量8.26立方米/秒,共投资44.02万元。地下涵共建42座。分布在总干渠11座;太宿分干渠7座;太怀分干渠10座;望江南分干渠7座,北分干渠7座。隧洞3个:刘湾岭隧洞,灌区扩建前该隧洞长183米,过水流量16立方米/秒,灌区扩建时已切开改为明渠。塔岭隧洞,长260米,过水流量2.03立方米/秒。郑火岭隧洞,长125米,过水流量7.2立方米/秒。另有公路桥、机耕桥、人行桥共323座,分布在总干渠50座,望江南分干渠72座,北分干渠68座,太怀分干渠52座,太宿分干渠81座。规模最大的总干渠火神庙公路桥,为四孔石拱桥,设计过水流量100立方米/秒。
4、泄洪工程泄洪工程包括泄洪闸、泄洪河两部分。已建泄洪闸25座,规模最大的龙潭湖泄洪闸,排水面积为16.9平方公里,设计泄洪流量167立方米/秒,由于人为障碍,现只能泄40立方米/秒。已开挖泄洪河21条,全长71.8公里,多未达到设计标准。
从渠道提水的机电灌溉站18座,分布在总干渠2座,太宿分干渠4座,太怀分干渠2座,望江南分干渠3座、北分干渠7座。
二、灌溉效益
花凉亭灌区是边建设边受益的工程。1963年开始放水试灌。1964年夏长期无雨,太湖江亭、徐桥两区田地干旱,灌区于7月20日开始放水,共60天,放水总量537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21.6万亩。1978年夏秋连续干旱130多天,于是太宿、太怀两分干渠先后开通,在水库储水很少的情况下,安排轮灌,放水159天,总量达3.73亿立方米,灌溉了50多万亩,保证增产粮食1亿多公斤。1980年春雨少,太湖县塘堰蓄水不足,缺水育秧。当时灌区及时放水,保证了秧苗生长。1983年前期暴雨,后期干旱,灌区适时放水灌溉,共补给水量4.09亿立方米。1985年天气干旱,望江凉泉乡群众生活缺水,学校被迫停课。灌区自5月1日开始放水,到9月30日止,共159天,放水总量达5.3亿立方米。灌区4县现有配套受益耕地62万多亩。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