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枞阳江堤位于白荡湖、陈瑶湖两流域下游,上起枞阳县幕旗山脚,下迄无为县洪土庙,全长85.5公里,保护耕地58万亩,人口80万。据《桐城县志》记载: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原汤沟外江心洲因历年洪水泥沙冲积,江道南移,逐渐与江北武良洲连接,人民开始垦殖,原名牛角牌洲。嘉靖四十二年桐城知县陈于阶主持加固成圩,改名为陈家洲。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先后建永赖圩、永丰圩,清道光七年(1827年)建永登圩。嗣后,在王家氵套以下到灰河口,又陆续围垦72个零星小圩。建国后,1953年兴建白荡闸,第二年在陈瑶湖出口处又建梳妆台闸,拒江水倒灌入湖。1954年以后,枞阳大堤逐步连接成一体,江湖分开。1955年吴家咀隔堤筑起,白荡湖与陈瑶湖两水系分隔。1956年建起湖东闸,使横埠河水由湖东闸入江,横埠后河水经枫沙湖由梳妆台闸入江。经过水系调整和圩堤联并,枞阳江堤已延伸到梳妆台闸。从此,枞阳县圩区外拒江水,内隔湖水,三湖(菜子湖、白荡湖、陈瑶湖)分治的格局基本形成。
枞阳江堤防洪设计标准为:1949年堵口复堤时,设计堤顶超高1949年最高洪水位1米,顶宽5米,外坡1∶3,内坡堤顶下3米内1∶2,3米以下1∶5。1954年堵口复堤时,设计堤顶超高1954年最高洪水位0.5米,顶宽8米。1972年修订标准为:堤顶高程按湖口水位22.5米相应水位超高2米,顶宽8米,外坡1∶3,内坡堤顶下3.5米处建有6米宽的平台。
1975至1978年前后,枞阳县动员全县民工按照1972年的设计标准整修加固,使该堤成为全地区第一个达到设计标准的大堤。
枞阳江堤岸滩历次崩塌共有13处,长约19.86公里。崩岸较为严重的有殷家沟、王家氵套以及林圩拐、上下八甲等处。1955年地区开始在此堤各崩岸处试行抛石护岸,验证有效后,在全区江堤推广。该县截止1987年,共抛石82.72万立方米,沉柳2.5万组,护岸12.3公里,其中已基本稳定的有10.12公里。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