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安庆地区系古森林地带。据怀宁县古土样的孢粉分析,区内长江平原、丘陵地带原是大片茂盛的亚热带落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并有水生沼泽等植被存在,附近的山地丘陵则有松属组成的森林分布;平原中的乔木以落羽松属、栎属、枫香属、桦木属、冬青属、榆属、柳属等为主,另有杉科、柏科树种和枫杨属、桤木属、漆属、栲属、乌桕属、油桐属等,灌木较少,此外还有海金沙属、凤尾蕨属。上述森林植物,反映了地区为南北过渡类型,证明当时安庆长江两岸平原及丘陵地带原始森林组成复杂,种类繁多。
在漫长的历史年代里,由于长期战争和社会动荡,区内的森林几经兴衰。由苍郁茂密的状态演变为林少、林荒,近现代只得靠发展人工造林来维持。民国初年,区内相继建立了公、私林业机构,开展植树造林。民国9年(1920年)东流林场(后改名安徽省教育林场,今东至县金寺山林场)成立,到抗日战争开始,该场已栽植树木1200万株,果树万余株,面积约4万余亩。私营林业单位一般是以农为主,兼营林业。如岳西民生、茂野农场,经营面积约1000余亩,造林树种以松、杉、桐、漆为多。此外,许多农民世代承租地主的山场垦种粮食,山场上都栽插了杉树和油桐;还有许多宗祠所属的山场和一些聚族而居的山庄,也留养了“风水林”,树种以松、杉最普遍。到民国37年,全区林地面积约65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1%。
1950年以后,在毛泽东主席“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的号召下,全区连续开展了群众性的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活动。1955至1957年,全区完成人工造林47.7万亩,“四旁”植树4939万多株。1958年开始,在“大跃进”和“共产风”的影响下,走了一段曲折的道路。当时造林面积上报数字多虚夸不实,而乱砍滥伐山林树木成风,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为纠正林业工作中“左”的错误,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于1961、1963年颁布了《关于确定林权、保护森林和发展林业的若干政策规定(试行草案)》(即林业“18条”)和《森林保护条例》,调整了林业政策,确定和保障了山林所有权,以便群众造林。“文化大革命”期间,在“以粮为纲”的口号下,林木又遭破坏,群众造林、护林的积极性再次受到挫伤。197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地委、地革会两次召开山区工作会议,及时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如增加山区粮食定销指标,对乡村造林实行定额补助,调整国家统配材生产计划等。这不仅使林业生产得以休养生息,而且逐步转入到基地办林场,林场管基地的新阶段。
从1981年起,连续3年在全区开展了稳定山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的“三定”工作。1985年又在“三定”基础上,进一步放宽政策,允许农民、城镇居民、机关干部、厂矿企业职工承包荒山造林,一定30年不变,从而调动了方方面面的造林积极性,呈现出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和持续、稳定、高速发展的好形势。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