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本区位于长江沿岸及菜子湖、皖河等水系水网平原地带,共110个乡镇,5215.43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25.6%),181.68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32.36%)。地势低平,沿江两岸多为冲积平原,土层深厚松软,地下水位高。本区湖面广阔,水面面积为1443.2平方公里,其中万亩以上湖泊12个,形成6个湖群;长江中还有多处江心洲,洲面积约121.2平方公里。水热条件优越,有效积温较高,但由于冬季常有冷空气沿长江河谷入侵,极端最低气温最低值也出现在这一区域,影响农业生产。
本区为江河、湖泊水网地带,汛期常被江水泛滥淹没,加之气候湿热多雨,造成本区耐水、挺水和水生植物为主的植被类型。历史上沿江冲积带有大片芦、苇、荻等挺水植物和散生的杨、柳、槐柳等树种;浅水和沼泽地遍布茭白、慈菇、菱、芡、藕、眼子菜等水生植物。建国后,经人工垦殖改造,生态环境和植被发生很大变化,人工栽植有以杨、柳为主要树种的防护林带,有以水杉、杨、苦楝、香椿、刺槐、泡桐等用材林和水竹、桑园、果园等经济林带。本区农业生产的特点:一是地平土厚,适于粮棉多熟高产。区内水田以油菜、绿肥——双季稻,旱地以油菜、小麦、蚕豆——棉花为主。由于土地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适耕性好,农业集约化、现代化水平较高,故耕地率、复种指数、粮棉单产和耕地生产率都比较高。据调查,本区耕地率为31.7%,比全区平均值高8.7%,若除去江湖水域面积计算,耕地率为48.3%,是全区垦殖系数最高的地区;沿河圩畈双季稻区,复种指数达220%,比全区平均值高20%。1985年重点产粮区平均亩产672.3公斤,比全区平均值高16.9%;重点产棉区平均亩产皮棉76公斤,比全区平均值高16.8%;每亩耕地年产值144.1元,比全区平均值高6.7%;土地生产率62.62元,比全区平均值高35.7%。二是区域分工明显,专业化生产有一定基础。重点粮食、棉花产区,基本上形成区域化种植,同一作物,同一茬口,大规模集中连片,专业化生产程度较高。同时,在良种繁育、病虫防治、科技服务、生产资料供应、产品收购、加工、贮存、销售等环节,基本形成完整的体系和渠道,专业化、现代化水平高于其他农区。因此,本区农产品商品率较高,重点粮产区粮食净商品率在20%以上,高于全区平均水平的一倍,重点棉区皮棉商品率近100%。三是水面大、水质好,适于水产业发展。本区滨江临湖,水面辽阔,水域面积达348.71万亩,占全区水域面积的67%。其中,长江水面为52万亩,湖泊水面为202.5万亩(内可养水面160多万亩),且饵料生物和鱼类资源丰富,是水产业重点经营地区,也适于水禽、水生经济植物、耐水林木的发展。四是客水量大,易受洪涝灾害。本区地势为全区最低地带,为外围山丘通流汇集之地。据测算,在50%频率平水年,入境客水约81亿立方米,因而大部分耕地在汛期易受洪涝渍害。本区根据水田、旱地分布与种植作物种类不同,可分为两个亚区。其一为沿江圩畈农渔区。该区在长江两岸及沿湖、沿河水网平原地带,主产粮食和水产品。其大部分农田可自流灌溉,水田以双季稻为主,旱地以小麦、山芋、花生、黄豆等为主,产量较高。但一部分低圩田易遭洪涝灾害,1949至1985年的36年中,发生不同程度洪涝灾害24年,其中较重洪涝灾害16年,受灾面积超过100万亩的灾年有4年,防洪治涝是保障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另外,六大湖群的广阔水域盛产鱼类,历史上渔民以捕捞为主,解放后在各级政府及水产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多已定居,实行养捕结合。该区有集体渔场170多个,经营水面9.41万亩;有国营渔场14个,养殖水面24.78万亩;有中央、地方联营商品渔业基地3处,建精养渔塘4500亩,基本形成国营、集体、个体相结合的淡水养殖基地。其二为沿江洲地棉区。在沿江两岸冲积平原和江心洲上,是集中产棉区。这里多为潮土土壤,质地松软,适耕性好,历史上多为玉米、大豆、山芋、花生产地,解放后逐渐形成棉花集中产区。本区无霜期长,积温高,棉花产量较高,品质优良,1985年度产商品棉2.8万吨。另外,该区还出产大量的油料(花生、油菜籽、芝麻)、水禽、蔬菜、蜂蜜等农产品。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