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安庆地区土地总面积为20420.3平方公里(折合3063.02万亩),其中可利用生产用地为2239.4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3%(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可利用水面),按农业人口平均,每人占有可利用土地4.08亩;非农用土地面积为823.5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7%。到目前为止,全区已利用土地1680.05万亩(其中耕地676.5万亩),占可利用土地的75.4%;待利用土地559.41万亩,占可利用土地面积的24.6%。区内生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其中栽培农作物品种520多个,木本植物品种800多个,畜禽品种20多个,淡水鱼类84种,还有数千种野生动植物。总之,适宜的自然气候,广阔的山场土地,丰富的生物资源,构成了安庆地区的经济特点——典型的农业经济区。
建国前,在封建社会制度的束缚下,大部分土地为地主阶级占有,农民被剥削,受压迫,进行带有强制性的劳动。同时由于生产方式原始,耕作技术粗放,因而安庆地区的农业十分落后。1949年,全区农业总产值只有3.10亿元(折新币),粮食总产量仅54.3万吨,平均亩产90.5公斤;油料总产1.76万吨,平均亩产25.5公斤;棉花总产1660吨,平均亩产6公斤。广大农民生活极为贫困,常年处于饥寒交迫之中。
建国后,在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进行土地改革和生产关系的调整,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同时大力推广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从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39年来,安庆地区农业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1950~1957年,粮棉油等种植业产量得到大幅度增长。这一阶段,完成了土地改革,开展了农村互助合作运动,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957年,全区粮食总产113.65万吨,比1949年增长109.3%;棉花总产24.74万担,增长645.5%;油料总产47.9万担,增长35.5%。1958~1978年,农业生产处于长期徘徊局面。这一阶段由于“左”倾错误思想的指导,片面强调生产关系变革,随意改变基本核算单位,推行平均主义,从而导致农业生产多年徘徊不前。20年间,农业总产值平均年递增速度只有1.7%。1979~1988年,农业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于正确执行了“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生产方针,合理调整农业内部生产结构,从而出现了农林牧副渔各业持续增长、农业经济效益和农产品商品率显著提高的新局面。1987年全区粮食总产213.1万吨,比1978年增长16.2%,比1949年增长292%;1987年棉花总产4.41万吨,比1978年增长80%,比1949年增长230%;1987年油料总产8.64万吨,比1978年增长116%,比1949年增长400%;1987年出栏肥猪146.35万头,比1978年增长40%,比1949年增长960%;1987年全区农业总产值为16.17亿元,比1978年增长51%,比1949年增长420%;1987年全区农村人均收入369元,比1978年增长338%,净增284.8元。另外,农民随着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改善,消费质量也有显著提高。目前,农村在社会经济技术和物质方面均具有一定基础,为今后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