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国19年(1930年)11月,红十五军军长蔡申熙、政委陈奇率2000余人攻克宿松、太湖。民国21年10月,红二十七军军长刘士奇、政委郭述申率5000余人驻潜山、太湖、宿松。
民国23年,红十军参谋长匡龙海率独立团进驻贵池棠溪乡。次年2月,红二十八军与鄂东北独立团在太湖抱儿山会师,高敬亭任军政委,在太湖、潜山、桐城、舒城等县开辟革命根据地。8月,红二十八军南移。
民国26年9月,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次年2月,红二十八军和豫南游击队合并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第四支队,司令员高敬亭,参谋长林维先,政治部主任萧望东。7月,新四军四支队七、八两团挺进安庆公路两侧,不断袭击日军。民国28年,新四军三支队五团三营八连驻桐城水圩一带。10月,该部编入新四军挺进团。
民国30年2月,新四军三支队挺进团改为七师挺进团,团长林维先,政委彭胜标,参谋长傅绍甫。部队驻岳西、桐城,后扩展到太湖、潜山、宿松。同年,新四军豫鄂皖纵队2000余人,由司令员张体学率领,分驻宿松、太湖。8月,在桐城南乡成立桐西独立团,团长傅绍甫,政委林立,属新四军七师领导。独立团团部驻桐城毛儿颈东,不久改为第五十七团,第二年改为五十八团,仍属七师领导。
民国32年2月,新四军七师所属部队整编为沿江、皖南、含和、巢湖4个支队和师属独立团。沿江支队活动于桐城、怀宁、潜山、东流、贵池一带,支队长林维先。次年初,新四军五师挺进十八团,由郑重率领,开辟彭(泽)至(德)抗日游击根据地,保证五师与七师之间联系的畅通。
民国36年9月,晋冀鲁豫野战军由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挺进大别山,将第三纵队与皖西人民自卫军合编为皖西军区。次年8月,皖西独立旅成立,辖第二十四、二十七、三十七等4个团,进军岳西。
民国38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进驻安庆外围,第五兵团进驻怀宁,第四兵团进驻望江。4月23日,“二野”第十军攻克安庆城,张友道率安庆警备团驻防城内。6月,“二野”两个团分驻潜山、岳西,二十团驻太湖、宿松。7月,华东野战军第二十一团及四八二团两个连进驻东流、至德。9月,第三野战军的第二十一大队和警备五旅进驻贵池。
1949年11月,安庆军分区警备团进驻岳西。1950年4月,明克诚政委率警备团第二、三营驻防安庆;警备团团长张友道带第一营到潜山、马家畈一带,7月返回安庆。1951年2月,安庆军分区成立新兵团,各县公安连扩编为独立营。
196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8361部队指挥部驻月山铜矿;130部队驻安庆、怀宁;131部队分驻安庆、潜山、太湖、岳西、枞阳、桐城;7322、234部队驻安庆市;南京步兵学校留部分驻安庆报社,其余分驻望江、桐城、岳西;6449部队分驻地直机关;121部队驻贵池。1968年,145、6048部队驻地区革命委员会。331部队接替驻贵池的121部队,并分驻东至。1969年,37901部队技术勤务第三所第七测象站驻桐城。1971年,南京空军某师派30名官兵到桐城“支左”。1972年,7323部队驻宿松。
1983至1988年,83517部队驻桐城,83516部队一部驻枞阳,86368部队一部分驻枞阳,86368部队六十七分队驻宿松。还有86387部队一部分驻安庆市集贤关,87039部队驻安庆大龙山,7420部队和83418部队分驻怀宁月形山。
附:日军及汪伪军
民国27年(1938年)6月,日本侵略军进犯安庆,各县相继沦陷。同月,日军华中派遣军第二军第二师第六十八联队占据怀宁月形山、集贤关、狮子山、老洲头及安庆飞机场。8月,日军500余人由杜边、河尔(后为黑田)率领驻贵池。9月,第一一六师团担任以安庆为中心,上至湖口,下至芜湖长江一线的警备。次年5月,师团长易为筱原诚一郎。民国30年10月,筱原诚一郎调往浙东,复由清水喜重接任。12月,一一六师团2000余人调往长江下游,武内英雄少将接任师团长,并从湖口调池田小岛联队1500余人驻安庆。翌年,日军派3个步兵连分驻东流、香口、张湾、马当等镇。民国32年7月,日军第一一六师团调湖南,安庆防务由第十三师团第十三步兵旅团担任,直至日本无条件投降。
抗日战争时期,驻安庆日本空军为第一、三、四飞行团各一部,共有侦察、战斗、轰炸机200余架,第三飞行团司令部驻安庆。海军有第二、十二、十三、十五航空队先后驻安庆。各航空队共配战斗机、轰炸机160余架,炮舰2艘、陆战舰3艘、巡洋舰3艘。海军士兵共1个中队,海军陆战队100余人,
除日军外,汪伪建国军安徽独立营于民国27年冬驻安庆,刘迈任营长。下辖3个连,分驻东流大渡口、宿松复兴镇。次年,该营改编为第一方面军安庆独立步兵第十一团,刘迈任团长。民国29年,第十一团扩编,第一营驻桐城杨桥乡、西瓜山、宣家店、枞阳镇、汤沟等地,营长吴匡;第二营驻宿松,营长陈士良;第三营驻望江吉水、华阳,营长郑海澄(后为徐宗朝)。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