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商务总会
安庆商务总会成立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发起人有宋玉田、胡懋旃、吴甫臣、蔡静堂等,会董共30人,其中选出总理1人,协理1至2人。会址设在安庆司下坡,属省厅一级组织,领辖全省各县商务所。辛亥革命胜利后,安庆商务总会改为安徽省城总商会,组织仍然沿用董事制,只将总、协理改正、副会长。基层组织仍以各业商号为基础,各县商务公所也隶属总会。商会的主要工作是注册商号、发给执照、摊派捐税、检查监督商业活动。民国16年(1927年)北伐军抵安庆,总商会停止活动。民国22年,怀宁县总商会建立,负责省城商界的各种事务。民国27年,安庆沦陷,日本侵略者推行所谓“怀柔政策”,于民国28年初,组织了亲日的伪商会。民国34年抗战胜利后,安庆重新恢复怀宁县商会,直到民国38年初停止办公。
二、工商业联合会
1、工商筹备组织1949年12月,安庆市改组旧商会,选举产生了工商联筹备会,并将分散的104个行业进行合并调整,改善其生产经营方式。桐庐、桐城、怀宁、潜山、岳西、太湖、宿松、望江8县也采取扶持措施,为私营工商业的经营活动打开销路,并给予信用贷款。
1950年秋,各县工商联合筹备会举行普查登记工作,统计出全区有商业户1989个。1952年1月,安庆、池州两专区合并后,安庆专区辖13县1市,私营工商户有23795户。这一时期,工商联除筹建、整顿外,主要是协助政府恢复市场经济,协调劳资关系,协征税务,认购公债,及参加“镇反”、“三反”、“五反”斗争。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工商会员共捐款15.47亿元(旧币)购买战斗机1架,命名为“安庆市工商号”,支援了中朝人民的抗美战斗。
2、建立工商联1953年5月至1954年2月,全区13个县的工商筹备组织进行改组,正式成立县工商联合会。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根据逐步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精神,工商联积极协助专、县党组织进行并厂、并店,改善经营管理,调整商业网点。1954年2月,地委决定成立专区财委第三办公室;各县也相继成立财经工作组,主管私改工作。同年10月,专区又成立“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委员会”,各县设“资改”办公室,对私营工业企业采取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等政策,创造条件促使工商业纳入国家资本主义初级形式的轨道。与此同时,国营商业逐步代替批发商的业务,对零售商则采取经销、代销形式以便利用、限制和改造。1956年春,全国出现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安庆专区有8个私营工厂按行业进行了公私合营;手工业则通过合作化的形式组成359个生产社、12个供销生产社和152个生产小组,其参加人数占手工业总人员的94%;商业上组织成公私合营的商店有29个,小私营商业户组成合作商店(组)1017个,全区参加合作化的从业人员达36364人,占商业总人数的95%。
3、恢复工商联文化大革命中,工商联被迫停止办公,直至1980年各县才正式恢复工商联的组织活动。同年4月,地委成立区别工作领导小组,开始对工商业者落实政策。全区有区别对象310人,共落实资金34.8万元。到1985年底,全区改正“文革”与历次政治运动中有关工商业者的冤假错案154件,补发了52户的定息款3万余元;恢复被“文革”运动撤销干部身份的11人的工作;收回安置了60年代初被动员下放的39人。另外,工商联还积极开展经济咨询服务和工商专业培训工作,引导工商业者为繁荣经济、安置待业青年、参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三、个体劳动者协会
该会是个体劳动者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而建立起来的群众性组织,受同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和监督。全区第一家个体劳动者组织——宿松县个体劳动者协会于1983年5月17日成立。1984年初,10县个体劳动者协会全部成立,各区、乡又相继成立分会和小组。有的协会已开始建立党团组织,发展党、团员。该会组建后,积极组织会员学习贯彻党和政府有关政策与法令,教育会员遵纪守法,提倡职业道德,交流生产经营经验,并协助工商、物价、税务、城管等部门做好管理工作。到1986年,全区成立县级个体劳动者协会10个,区乡级协会90个,协会管理人员225人;各级协会共建立党支部11个,党员1496人,团支部10个,团员2159人。
四、消费者协会
由政府有关部门、人民团体及有关方面代表共同组织的消费者协会,是沟通政府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主要实行社会监督的职能。安庆地区消费者协会于1987年7月13日正式成立,会上制定并通过了《安庆地区消费者协会章程》。协会由44名代表组成,设理事36人(含22名常务理事),会长1人,副会长13人,秘书长1人;另设名誉会长4人,顾问4人。
第一届协会名誉会长张伏生、张俊模、张文质、朱佐臣;顾问田茂德、王德锦、方迪安、李安杰;会长王弋。
协会宗旨为,受国家和行署机关委托,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