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安徽省地跨淮河、长江、钱塘江三大流域,由于受太阳辐射,季风环流及地理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形成了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气候型(在中国气候区划中,安徽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同步,四季分明,春暖多变,夏雨集中,秋高气爽,冬季寒冷的气候特点。
安徽各地年平均气温在14℃至17℃。淮北大别山区在15℃以下,沿江和皖南南部在16℃以上。一月平均气温在-1℃至4℃,七月平均气温在28℃至29℃,除少数年份外,严寒期和酷热期较为短促。日平均气温低于0℃的天数仅20至50天,有利于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喜温作物的安全越冬。全省年平均降水量在773至1670毫米,有南多北少,山区多、平原丘陵少的特点。夏季雨水丰沛,沿江和江南雨季偏早,春夏雨量相当;江淮之间夏雨占年降水量的40%至50%,淮北大部份地区占50%以上。淮北正常年份降水偏少,以种植耐旱作物为主。全省年平均日照时数在1810至2480小时,淮北在2300小时以上,皖南和皖西山区在2000小时以下。因山区日照少,云雾多,湿度大,宜种植茶、林等作物。
安徽省又属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气候型,冷暖气团活动频繁,天气多变,降水年际变化大,常造成涝、旱、风、雹、冻等自然灾害。本省山区由于降水的突发性和集中性,以及大面积砍伐森林,导致山洪暴发,水土流失严重,引起水灾。建国后,兴建水利设施,水旱灾害虽较建国前有所减缓,但因本省经济比较落后,抗灾能力差,加上近二三十年来,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因而全省各地涝、旱现象仍较频繁。据统计,从1471年至1985年的515年间,全省出现涝年有302个年份,约两年左右一遇;旱年出现127个年份,约4年左右一遇。灾害性的天气,影响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正常生活,导致农业歉收和灾荒。
安徽现存最早的气象记录,是1880年芜湖天主堂的降水量记录。1924年后,增加气温、气压、湿度。风向等观测项目。30年代,随着航空事业发展的需要,国民党安徽省政府于1937年10月设立测候所。之后,省境战事频仍,经济维艰,气象事业发展极为缓慢,观测器材简陋,技术人员待遇菲薄,至1949年解放前夕,全省仅有合肥、安庆、屯溪3个气象测候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气象事业逐步发展。1950年3月在安庆市建立了全省第一个气象站。1954年,全省气象台站发展到11个。1956年,由各县农场提供土地、房屋,省气象局提供器材和业务技术人员,建起了29个县气候站和县属农场气候站。当年6月1日和8月1日起,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和《安徽日报》,开始发布和刊登天气预报。
1957年,全省气象台站发展到47个,初步形成台站网络。1958年“大跃进”中,中央气象局提出:“专有台、县有站、社有哨、队有组”的口号,省气象局将部份气象站扩建为台,各人民公社普遍建立了气象哨。由于脱离实际,一轰而起,地方财政无力提供经费,又缺乏器材和技术力量,结果各地新建的气象站、哨,如昙花一现,先后自行解体。当年8月,推广云南省镇雄县气象站补充天气预报经验,全省各气象站普遍开展了补充天气预报工作,省气象局也开展了人工影响局部天气的试验研究。年底,各气象台站又开展了中长期天气预报。在开展短期天气预报服务工作中,各级气象台站还搜集了民间流传的天气谚语,部份并作了验证。
“文化大革命”中,气象系统各级领导干部遭到冲击,多数业务骨干受到批判。许多规章制度被废弛。芜湖、铜陵、泾县、屯溪、太湖、宿松6个气象台站曾停止气象观测,中断记录达21个月之久。芜湖气象台的部份天气图;阜阳气象台2i6个月的地面气象观测记录簿被烧毁。不少气象台站仪器失修,报表积压,业务质量下降,农业气象工作停顿。给全省气象事业造成重大损失。但是,绝大多数台站的气象技术人员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严守工作岗位,使观测纪录得以保持连续性和完整性。1970年,气象部门实行军事管制,气象台站的人事和财权下放至地方。此时,较多的非气象专业人员调入气象部门,加之仪器设备陈旧,技术人员思想紊乱,不少正常观测和科研项目无法开展,天气预报准确率不高。1973年,结束军事管制,但上述问题依然存在,气象台站只能应付日常不可省却的工作,只有部分地(市)、县台站开展了飞机人工降雨、高炮和地面人工降雨,人工防雹、防霜,地面增温剂等试验,取得一定效果。1975年起,全省各气象台站陆续更新仪器,配备新设施,推广各种新的预报技术,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明显提高。
1979年2月,省气象局在全国率先提出,恢复以气象部门为主的管理体制的建议,并得到安徽省革命委员会的批准。之后,采取措施,调整了各级气象台站的领导班子,使之专业化、年轻化;调出非气象专业人员;更新气象技术人员知识;制定各项规章制度;鼓励专业人员钻研业务。到1983年9月,全省气象台站先后完成了以气象部门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改革。
到1985年底,全省己建立气象台站81个,有气象科技人员约1500人。承担地面观测、雷达观测、高空探测、农气观测、卫星云图接收等工作。初步建成了由各种专业观测组成的综合探测系统及综合性的气象通讯网。电于计算机技术已应用到预报、探测、资料、科研等气象部门的各类分支专业中。同时,全省各气象台站积极开展灾害性天气预报技术,气候分析、雷达气象、云雾物理、仪器探测、气象卫星、作物产量预报、大气污染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80年代省气象台的短期天气预报准确率,比50~60年代提高10%至15%,其中,降水预报准确率在66%至75%;地、市气象台降水预报准确率在60%左右,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在30%至38%;县气象站降水预报准确率在58%至65%,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在19%至39%。中长期天气预报与70年代相比,提高了5%至10%。
当前,气象部门正处于加快和深化改革时期,安徽的气象科学工作者正在努力推进气象事业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气象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由于人类目前尚未完全了解和掌握天气演变的规律,无法控制天气变化,不少天气现象的发生和消亡尚待进一步研究,天气预报的质量与实际天气变化,还有较大的距离。因此,要使气象事业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气象科学工作者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