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中国国民党及前身在民国16年(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前,为安庆的民主革命斗争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辛亥革命时期,以同盟会员吴谷及其他革命党人为骨干,领导了安庆的
光复斗争,推翻了清王朝在安庆的统治。民国政权建立后,国民党人、安徽都督柏文蔚又领导
了安庆焚烟(鸦片)及反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到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在安庆的国民党左派,与共产党人一起,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军阀统治,先后参与和领导了安庆“六·二”运动、反曹锟贿选、声援“二七”和“五卅”运动的斗争;并在大革命高潮中,积极推动了区内工农民众运动的发展。
在孙中山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后,国民党中少数右派一直进行抵制,大搞分裂活动。至大革命失败,国民党则彻底走向反共反人民的道路。
一、左右派的斗争
民国9年(1920年),国民党中央派管鹏来安庆筹备组建国民党安徽总部支部。经过一段时期,组织不但未能建起,反而分裂为柏文蔚派和管鹏派,且“均不得社会的信仰”。
民国13年3月,国民党中央派李次宋、曹似冰负责筹建安徽的国民党组织。但李次宋等却受命于上海执行党部中极少数反动分子的指令,不给在安庆的国民党左派发放党证,甚至连国民党中央的宣传品亦不予分发,公开地支持管鹏派。孙中山逝世后管鹏立即投向由“西山会议派”非法组成的“上海中央”,任“上海中央”执行委员兼农民部长,并伙同在安庆的陈紫枫、李次宋、金维系、方治等,竭力破坏安庆的国共合作的政治局面。
左派国民党人和共产党则按照孙中山提出的“三大政策”,积极发展革命势力,建立了一批国民党基层党部。因此,国民党中央于民国15年1月,派左派人士光明甫、常恒芳和共产党人朱蕴山、薛卓汉等9人,在安庆建立了临时省党部。对此,管鹏派一面拒绝到省党部作党员登记,一面派陈紫枫等到“上海中央”请命,并于2月22日在安庆另外组建省临时党部、安庆市党部和各区分部。
对于管鹏、陈紫枫等人的行径,国民党中央在听取左派安徽省临时党部的报告后,召开
常委会,并专函光明甫等,“勉其努力党务,并斥管鹏、陈紫枫等举动为叛党行为,决为中央所
不容”。国民党中央还对出席上海的所谓国民党“二大”的人员,作出了必要的制裁。在此形势下,管、陈等组建的“临时省党部”即宣告解散。但是,管派分子不甘受挫,竟向盘踞在安庆的军阀告密,唆使军阀对左派国民党和共产党人进行迫害,致使共产党员、国民党安庆第一区党部常委杨兆成,于民国15的8月25日被捕,后遭杀害。
民国16年2月,北伐军进军安庆地区。3月20日,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抵达安庆,随即发表了一系列指斥安庆国民党左派的讲活,遭到左派人士的驳斥。3月23日,蒋介石在安庆制造了“三·二三”反革命事件,左派国民党省党部、安庆市党部和怀宁县党部等均被捣毁,国民党左派及共产党人被迫转移至武汉。
4月16日,国民党右派在安庆开始“清党”。7月16日,安庆市、怀宁县“清党委员会”正式成立,凡国民党左派及共产党人,均被通缉或杀害。
二、反共活动
“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以后,国民党在安庆的反共活动,主要表现在破坏中共组织、镇压中共领导的民众运动、军事进攻革命根据地、迫害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等方面。如:自民国16至38年,国民党当局先后破坏了中国共产党怀宁县临委、怀宁县委、安庆中心县委、宿松特支、岳西汤池特支和岳西县委等。先后捕杀了潜山特支书记余大化、安庆中心县委书记刘淠西、太湖县委书记卓金和、怀宁高河区委书记操球等。其中汤池特支被破坏时,一次就有60余名共产党员被捕杀。据民国20年5月王步文从安庆狱中向中共中央所作的报告中透露,当时狱中被囚禁的共产党人竟达四五百人。民国19年2月,中共潜山县委领导的请水寨暴动成功后,形成以天堂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同年7月,安徽省政府调集桐、怀、潜、太等6县自卫团数千人,向天堂地区进攻。当包
括潜山、岳西、太湖等县在内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形成后,国民党中央又先后5次调集数十万军队,实行军事“围剿”,企图一举消灭共产党。抗日战争一结束,国民党就公然撕毁国共双方签订的《停战协定》,对安庆沿江地区实施了3个月的“万人大扫荡”。
为反对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民国18年后,安庆大、中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曾举行
多次游行示威,但都遭到国民党当局的镇压。中共安庆高工支部负责人鲁宏图、安大支部负责人伯习福等19人为掩护同学而被捕,后都遭到国民党安庆当局的杀害。此后的安庆人民声援“一二·九”运动,以及“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等革命斗争,均为国民党当局破坏。
此外,国民党还大力推行“反共、防共”的政策,并于民国24年改变基层建制,实行联保联坐。抗战初期,还专门设立“防共委员会”,把政策的重心由对外转向对内,加强了反共活动。民国33年冬,驻安庆境地的国民党军以2个师的兵力,对安合公路和城郊大龙山的江北
游击队实行封锁和围剿;在交通路口设盘查哨卡,追捕中共地下党员和抗日群众。民国37年2月,国民党又在岳西、太湖、潜山、宿松等县成立“勘乱委员会”,实行清乡、清山,强化保甲制度。不到3个月,即捕杀农会干部100余人,强迫自新4000余人。
三、党务整顿
国民党怀宁县党部于民国34年(1945年)9月从石牌迁入安庆,另国民党中统怀宁县调查室,专门委派行动队到乡、镇、保、学校、团体等单位进行搜捕和暗杀,妄图消灭党内外的异己分子。
民国35年,国民党强化了对党员进行清查、登记、整理党籍、整顿组织机构和清除“游离”分子活动。安庆及各县的党部还利用行政力量筹集资金,加强党务清理,多次发动党员参加基层乡镇保长职位的选举,以达到专制管理的目的。
国民党在全国各地布置国大代表选举时,怀宁县政府立即着手安排“竞选”,并于民国36年9月选出该县国大代表汪幼平、葛晓东2人。汪的主要支持人为怀宁县参议长钱镇东,葛的支持人为怀宁县党支部书记长吴芹。各县选举策划者,都勾结党徒,携带巨款,分赴各乡镇收买地痞流氓,包围投票地点,威逼利诱,操纵选举的每一环节。人民群众对国民党的假民主、真独裁无不切齿愤恨。
附:三青团、青年党、复兴社、民社党组织
一、三青团
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简称三青团),是民国27年(1938年)3月由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建立的,以便在国民党外围发展青年骨干力量。
安徽三青团于民国29年开始建团,支团部筹备处设在立煌(今金寨)县。当时国民党中央委派方治、方宏孝、吕醒寰、钟鼎、汪平、李国干等人组成干事会,管辖长江以北、淮河以南各县。民国34年抗日胜利后,安徽省支团迁来安庆,增管江南各县。民国36年夏,安徽支团奉令撤销;同年10月,三青团成员开始并入国民党组织。
三青团安徽支团在安庆专区曾设9个分团:
1、怀宁分团民国30年4月,三青团安徽省支团首次在怀宁进行建团活动,并派汪曙东为首任建团筹备委员。至民国36年7月办理团员登记事项,共发展团员500余人,建立有区队、区分队和直属分队等基层组织。
2、省会分团正式成立于民国34年2月,以省会机关男女青年为发展对象。同年8月迁入安庆后,在安庆高中、银行等单位成立了直属区队组织。
3、天柱分团民国34年8月,天柱中学由立煌县迁至东流县大渡口镇,建立了三青团组织。
4、高中分团民国35年4月成立,下设5个区队,辖15个分队。民国37年停止活动。
5、安大分团成立于民国35年10月,曾发展团员600余人。民国38年4月被瓦解。
此外,在安庆还有师专分团、高工分团、邮政分团、工人分团,均于民国35年建立,民国37年停止活动。桐城、潜山、太湖、岳西、宿松、望江等县,亦于民国29年建立分部。民国36年秋,因国民党、三青团合并,县三青团均停止了活动。
二、中国青年党
中国青年党成立于民国12年(1923年)。民国36年,青年党安庆党部才正式成立,主任委员江一之,委员王闵予、姜惠然、何经纬、胡国钊。党部成立后,在怀宁县城乡发展党员55人。与此同时,区内各县均建有青年党组织,直到民国37年秋,因受国民党各县党部监视而停止活动。
建国后,安庆青年党党部的主要成员,均到安庆市公安局进行了登记。
三、复兴社
民国20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中央一些要员想利用特务组织来巩固统治,于民国21年以复兴民族为名组织了中央民族复兴社,并在安庆成立安徽分社。安徽分社的负责人是国民党警察厅防护队队长童携堤、保安处副处长王锡钧、余增三等人。随后,又在区内各县建立了支社或小组。民国23年,以安徽教育厅厅长杨廉为首成立的特务训练所,共开办特务训练班2次:第一期为民国23年12月至24年5月,训练60人,吸收社员30名。并将受训人员编为7个特种教育宣传队,分赴潜山、岳西、宿松、太湖、舒城、六安、霍山等处,配合国民党军队向鄂、豫、皖苏区进攻。第二期为民国24年7至9月,训练60人,后将他们分配到各县担任控制与镇压群众的任务,如编查保甲、建立外围组织、布置情报网等。抗战初,复兴社撤销。各成员归属于民国27年3月建立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并在区内重新组建特务组织,直到建国初被取缔。
四、民社党
中国民主社会党由国家社会党与华侨中的民主宪政党联合组成。民社党安庆支部成立于民国36年(1947年)2月,负责发展和领导桐城、怀宁、潜山、太湖、宿松、望江、东流、至德、庐江等县的组织活动。各县民社党部设执行、监察2个委员会,下设组织、宣传、社会、总务4个组,由筹备员在县内各地开展活动。民国37年,仅宿松县就发展党员58人。后因国民党的监视、排挤,该党停止了活动。
上一篇:第一节 组织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