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区内属较湿润水文地带,水资源丰沛,但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年内变化又很大,常有水旱灾情发生。此外,水土流失及局部水域工业污染相当严重,给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一定困难。
一、径流及地下水
1、径流量安庆地区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126亿立方米,每平方公里产水63万立方米,相当于全国的2.36倍,全省的1.35倍。全区平均每亩耕地拥有水量2641立方米,是全省的2.7倍,淮北平原的10.6倍,江淮丘陵的5.2倍。全区人均水量2192立方米,其中山区最多,约4600~5900立方米,沿江次之,约1470立方米。江北丘陵最少为1120多立方米,江南丘陵略高于江北丘陵。区内地表径流量的时空分布规律基本上与降水一致,由两侧山区向中部沿江递减。多年平均径流深,皖南山丘区为800毫米,大别山区为789毫米,江北丘陵岗地为536毫米,沿江洲圩区为461毫米。径流的年际变化较降水的年际变化大,1954年最大达318亿立方米,1978年最小为45.4亿立方米,变幅为1:7。径流的年内分配,一般汛期4~8月份约占全年总量65%,丰水年较高,为70~75%,枯水年份则为年总量的50~60%。
长江过境水量很大,上游宿松汇口站多年平均过境水量为8433.63亿立方米,下游大通站过境水量为8756.61亿立方米。
2、地下水区内地下水富水程度弱,据地质部门资料,地下水资源量约15亿立方米。大别山区岩石富水性差,河槽切割深,地下水移运困难,山前岗地表层多粘土,地下水补给不足,目前只有少量供灌溉和生活用水;江北丘陵和皖南山丘区为裂隙孔隙和裂隙溶洞水型,局部地区富水,单孔拥水量可达25吨/时;平原圩区为孔隙水型,除降水外兼有江河补给,地下水丰富,一般埋藏深小于3米,但由于地表水源充足,地下水资源的利用也不占多大比例。区内现有生活用井1110口,年供水量约为304万立方米,灌溉用井710口,年供水量约为3320万立方米,总计开发利用3624万立方米。
二、水质
区内水资源丰富,环境容量大,大型工矿少,所以江湖河的水化学成分基本上与天然状态下成分一致,符合国家水质卫生要求和地面水水质标准。据龙感湖、黄湖、大官湖、泊湖、武昌湖、菜子湖,升金湖取样分析资料,一般PH值6~7.8左右,溶解氧在正常气候时接近饱和状态,总硬度约0.73~2.4。但在局部的小面积水源或城镇附近的塘湖、河段有不同程度的污染。据调查,1983年全区共排放工业废水约7000万吨左右,其中安庆市每日排放5万吨,全年计有1800万吨。全区比较严重污染地段有菜子湖、三牙寺湖、望江县宝塔河等,已有一半水域鱼虾绝迹。尤其是望江县的宝塔河,作为县自来水厂的水源,在水厂附近建有20多家工厂,日排污水2600吨左右,严重污染了宝塔河水,致使望江县自来水变色发臭,在枯水时期不能饮用。该厂现已搬迁。
三、地表水含沙量
因部分山区毁林开荒,破坏地面植被,从而加重了水土流失,增加了地表水的含沙量。区内水土流失的特点是:江北重于江南,山区重于丘陵,低山重于中山,农业区重于非农业区,人烟稠密区重于人烟稀少区。在主要河流的中上游,如大沙河、皖水和潜水上游山区最为严重,为全省山区水土流失的最重地区。目前,全区中等侵蚀以上的面积达928.86万亩,占中低山面积70%,为50年代489.5万亩的1.89倍。水土流失面积有逐年扩大、侵蚀程度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区内河流的含沙量,大别山区为0.4公斤/立方米左右,大沙河最高,达0.8公斤/立方米;江北丘陵岗地为0.1~0.4公斤/立方米;江南山丘区为0.03~0.1公斤/立方米。全区每年流失总量为3052.4万吨,平均侵蚀模数1693吨/平方公里。其中江北地区年流失量为2445.7万吨,平均侵蚀模数1928吨/平方公里;江南地区年流失量为606.76万吨,平均侵蚀模数1146吨/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造成了严重危害,使土壤贫瘠,肥力减退,塘库淤塞,河床抬高,削弱蓄洪泄洪能力,加重了水旱灾害。
四、水能
区内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51.56万千瓦,岳西县占45%,太湖、潜山两县占37%。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计25.65万千瓦,占理论蕴藏量49.7%。其中装机1.2万千瓦以上大型电站可建12.28万千瓦,占可利用量的47.8%。
表25各河水能资源概况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