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中华人民共产国成立前,省内未进行过大面积区域物化探工作。1949—1957年,区域物化探由地质部、重工业部、化工部、煤炭部所属队进行,主要在已知矿区外围开展工作,部分地带作了航空磁测和航空放射性测量。1958—1965年,是省内物化探发展的高峰期,地质、冶金、煤炭系统相继建立专业物探队,在淮北、淮南、合肥等地区,运用重力、地震、电测深及水化学方法,广泛开展煤田和石油普查。同时,随1∶20万区域地质调查,系统地开展了同比例尺土壤化探和放射性测量。1966—1976年,地质、冶金系统在主要金属成矿区部署航磁异常详查。燃料化工系统于阜阳、天长地区进行重力、地震勘探。省地质局在中新生代盆地进行了以找钾盐为目的的电测深和重力普查,在淮北平原进行了水文物探调查。1977—1985年,物化探以寻找能源矿产及富铁矿为主。目前省内已完成了第一代中等精度的区域物化探调查,其中航磁、重力已覆盖全省,化探、放射性测量覆盖了基岩出露区,见表47。后期按照新的技术要求,开始第二代1∶20万区域化探(以水系沉积物为主)和区域重力扫面。应用物探成果进行小比例尺成矿预测和地质构造研究。仪器设备进行了更新换代,核子旋进磁力仪、数字地震仪等高精度仪器及电子计算技术,在物化探中开始运用。
表47区域物化探覆盖面积单位:平方公里


一、区域物探
【航空物探】
航空磁测:省内航空磁测始于1957年,迄今1∶ 20万—1∶10万航磁普查已覆盖全省,其中蚌埠、霍邱及铜陵、芜湖等地进行了1∶ 5万详查,见图27、表48。工作部门主要是地质部、冶金工业部和第二机械工业部。省地质局物探队于1979年编制了1∶ 100万安徽省航空磁测工作程度图和1∶ 50万安徽省航空磁测(⑽T异常平面图。1985年省地质矿产局编制了1∶50万。安徽省航空物探(包括航磁测和航空放射性测量)研究程度图。通过航空磁测,发现了著名的郯庐断裂(1957),尔后又利用航磁解释成果确定了宿北、肥中、磨子潭、江南等一系列深断裂构造,长江沿岸发现2条异常群带,除提出两岸有一区域性断裂带通过外,还明显反映了中基性和中酸性岩体的存在,为铁、铜、硫等矿产提供了找矿信息。同时,全省圈定出航磁异常1129个,验证的218个异常中见矿者156个。霍邱周集、庐江罗河、和县雍镇等大中型铁矿,均为航空磁测首先发现异常。
航空放射性测量:一般与航空磁测同时进行。1958—1975年,由地质部、第二机械工业部航测队完成。工作比例尺以1∶20万、1∶10万为主,沿江及祁门—休宁、绩溪—歙县等地,作了1∶5万和1∶2.5万详测。
【地面物探】
区域地面物探主要针对找煤、石油、岩盐等,方法以重力、电法、磁法、地震为主。工作部署于淮南、淮北广大地区和桐城—潜山、南陵、郎溪、休宁等中新生代盆地。工作比例尺多数是1∶20万—1∶10万,次为1∶5万。
地面磁法测量:建国后,地质、冶金、煤炭、石油、化工等部门,在省内广泛开展了地面磁测,现将主要工作单位和地区列出。

年份 单位 地区 比例尺

1955 地质部南满物探队 濉溪、萧县 1∶5万
1960 华东石油勘探局304重磁队 江淮之间及宣、郎、广地区 1∶20万
1961 省地质局物探队 合肥、长丰 1∶5万
1963 省地质局物探队 阜阳地区 1∶20万
1966 华东煤炭基建公司物测队 濉溪地区 1∶5万
1970 浙江省冶金地质队 郎溪、广德 1∶10万
1974 省地质局332地质队 绩溪、祁门 1∶10万
1984 地质部第一综合物探大队 庐江、枞阳 1∶5万
重力测量:区域重力普查已基本覆盖全省,主要部署于砀山、萧县、涡阳、泗县、界首、利辛、凤台、霍邱等淮北和淮南广大地区,以及芜湖、枞阳、望江、祁门、屯溪等地,工作比例尺以1∶20万—1∶10万为主,霍邱、合肥、庐江、祁门等地作了1∶5万重力测量,见图28、表49。






电法测量:工作集中于两淮煤田和中新生代盆地,主要有以下工作单位和地区。

年份单位 地区比例尺

1955地质部南满物探队 濉溪、萧县1∶5万
1957地质部物探局济南大队 江淮之间大部地区1∶100万
1957华东煤炭局 蒙城、宿县1∶20万
1959地质部物探局济南大队 泗县、固镇1∶20万
1959省煤炭厅地质局 宿县、淮南、宣城、广德等地1∶5万—1∶20万
1960华东石油局物探队 合肥盆地1∶10万
1960省煤炭厅地质局 定远、霍邱、芜湖、繁昌等地1∶5万—1∶10万
1961省地质局物探队 涡阳、阜阳、宣城1∶5万
1965华东煤炭基建公司物测队 宿县1∶5万
1967华东煤炭基建公司物测队 阜阳1∶20万
1970省地质局313、312队 肥西、太湖1∶5万—1∶20万
1972省地质局311队 桐城1∶20万
1972省煤炭基建公司物测队 来安—天长 1∶5万
1974省地质局322队 南陵1∶10万
1979省地质局324队 贵池1∶5万
1980省地质局物探队 霍邱1∶5万
地震测量:地震勘探多数由煤炭和石油部门所作,一般部署在两淮煤田及中新生代盆地。主要工作单位和地区有:

年份单位地区比例尺

1955地质部南满物探队淮南盆地 1∶5万
1957地质部物探局济南大队淮北平原大部地区 1∶100万
1959省煤炭厅地质局地震队淮南、宿县、定远等地 1∶5万—1∶10万
1960省煤炭厅地质局地震队宿县、蒙城、凤台 1∶5万
1965华东煤炭基建公司物测队宿县 1∶5万
1966华东煤炭基建公司物测队宿县、凤台 1∶2.5万
1967省煤化局基建总队物测队凤台—淮南市 1∶5万
1969华东煤炭基建局物测队宿县 1∶1万
1971省燃化局基建总队物测队颍上 1∶5万
1973省石油处地震队定远、合肥 1∶20万
1973省煤炭基建公司物测队灵璧—固镇 1∶20万
1978省煤田地质三队物测队宿县不定
1979省石油处地震队天长不定
1979省石油勘探指挥部地震队凤台、淮南市不定

放射性测量:省地质局区调队1959—1979年间,在1∶20万区域地质调查的同时,已完成全省基岩区放射性测量,共55625平方公里(省境边缘部分由苏、浙、赣、鄂、豫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完成)。70年代中期,配合1∶5万区域地质调查,陆续于沿江地带进行同比例尺放射性测量,现已完成巢县、矾山,将军庙、义津桥、枞阳、汤沟、怀宁、殷家汇、戴家汇、慈湖镇、小丹阳等11个图幅,工作面积1796平方公里。
区域地面物探取得一批重要成果。1979年省地质局物探队编制了1∶100万安徽省区域重力工作程度图和1∶50万安徽省布伽重力异常平面图。1984年区调队编制了1∶50万安徽省放射性矿产图和放射性矿产分布规律图。省地矿局于1985年主编了1∶50万安徽省区域物化探研究程度图。通过重力、电法、地震勘探,查明了两淮煤田构造特征、含煤盆地范围和储煤构造;确定了界首—阜阳断裂以北的含油远景区,合肥盆地为找油重点区,天长地区是找油远景区;1953—1985年,仅地质系统共发现各类异常2816个,其中磁异常1186,电法异常724,重力异常110。经检查验证的850个异常中,见矿者443处。

二、区域化探
不同方法的地球化学测量主要部署于基岩出露区,工作地区以大别山区、皖南山区和长江两侧为主,比例尺多数是1∶20万和1∶5万。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
1∶20万土壤化探由省地质局区调队在开展同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时进行,于1979年全部完成,测量面积7.8万平方公里,覆盖了全省基岩出露区。1965年省地质局32队、326队在区域地质调查时,完成铜官山,洪镇2幅1∶5万化探。1976年起,区调队和322、324地质队也相继在沿江地区开展1∶5万区调,并同时进行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至1985年已完成11个图幅,工作面积4000余平方公里。
【水系沉积物测量】
1961年省地质局物探队在庐江、枞阳、繁昌和贵池等地作了1∶5万测量,面积2345平方公里。1983年—1984年,313、332地质队分别于大别山区北缘及皖南山区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取样,工作面积1.5万平方公里。自1983年起,省地质局按照全国区域化探重新扫面的技术要求,在全省部署1∶20万第二代化探扫面,样品由省地质局测试中心采用全定量分析,分析元素39—41个(常量元素为氧化物)。到1985年底已完成宣城、铜陵2幅野外工作,测量面积1.2万平方公里。
【水化学测量】
通称水化学找矿。工作开展甚少。1960年华东石油勘探局综合研究队108队,在霍邱—长丰、定远—肥东进行1∶50万水地球化学测量,完成面积1.4万平方公里。省地质局物探队于1962年,在歙县地区进行1∶5万测量,工作面积500余平方公里。
通过1∶20万土壤化探资料重新整理,省地质局区调队于1982年编制了1∶50万安徽省铜、铅、铬、镍、钴、钒地球化学图,圈定单元素异常686个,其中可进—步工作的168个;大别山区北缘和皖南山区大面积水系沉积物测量中,圈定单元素异常千余个,综合异常372个。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