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安徽省地质地貌条件复杂,岩土类型多样。固结碎屑岩、碳酸盐岩出露于沿江、皖南、沿淮及淮北北部等低山丘陵区:侵入岩、变质岩出露于皖南、大别山区及淮河南岸;松散土分布于淮北、沿江、江淮等平原及山间河谷、盆地(参见图20)。中上更新统分布区有胀缩土,淤泥质土分布于淮北及沿江地区,淮北北部地表有盐碱土。全省地震烈度绝大部分地区均在七度以下,唯泗县—嘉山和阜阳等地达八度或八度以上。
总的来说,区域稳定性尚好。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岩溶、矿区采空塌陷、江湖岸崩、滑坡以及工程建设由于勘查不清所引起的各类工程地质问题,阜阳因过量开采深层地下水而发生地面沉降等。
一、工程地质岩组
据岩土成分、结构、构造、力学性质及水作用特征等,将全省岩土体分5类19岩组。
【土体工程地质岩组】
分布面积约80000余平方公里。15米(淮河以北和合肥市30米)深度内分4个土质组(表35)。

砾质土组:零星散布于沿江三、四级阶地,面积不足100平方公里。由上第三系和中下更新统砂砾、泥砾夹中粗砂组成。厚5—80米。结构均一而紧密,承载力较高。
砂性土组:分布于沿江、沿淮和淮北黄泛区等全新世堆积地带。干燥时压缩性小,承载力高,可作工业及民用建筑场基,但饱含水后受震易液化。
粘性土组:由广泛分布的中上更新统(老粘土)、全新统(新粘土)冲积洪积及残坡积物组成,底部常有砂砾层。前者发育于河间二、三级阶地,可塑,中等压缩,承载力高,为良好的建筑场基;后者布于河谷一级阶地,可塑—软塑,中等—较高压缩,承载力多变。
特殊土组:包括淤泥质土、胀缩土及盐碱土。淤泥质土分布于淮北平原及长江两岸粘性土中。埋深大于2米,厚2—6米。分布区地下水位较高。软塑—流塑,中等—高度压缩,承压时极易流动。
胀缩土发育于江淮波状平原及滁州—天长上更新统粘性土中。因吸水膨胀、失水收缩而反复变形,对低层、轻型建筑影响尤为明显。
盐碱土分布于怀远—阜阳—界首一线以北平原地表。
【岩体工程地质岩组】
岩体工程地质岩类出露面积约50000余平方公里,分4类15岩组(表36)。

岩浆岩类:分3个岩组:(1)坚硬块状侵入岩岩组分布于皖南、大别山等地区。主要为中酸性岩类,少量基性和超基性岩。岩石坚硬,抗压强度高,是最好的建筑场基和建筑材料,但风化表层(风化带厚0.5—30米为多)、断层和裂隙发育带及接触带等处,易发生滑坡、岩崩及风化物流失等现象。(2)坚硬层块状火山熔岩岩组为分布于嘉山—天长及当涂釜山等地第三纪玄武岩及辉绿岩。玄武岩厚度小于100米,为重要铸石原料和建筑材料,但因柱状节理发育而易岩崩。(3)坚硬较坚硬层状火山碎屑岩岩组分布于沿江、宣城—广德及大别山北麓等地。为侏罗系—白垩系安山质、粗面质及少量流纹质等岩石组成的火山岩系。岩石成分和结构不均,节理发育,疏松多孔,易风化,抗压强度不均。
变质岩类:分3个岩组:(1)坚硬厚层状混合岩、片麻岩岩组为分布于大别山、蚌埠—五河及肥东太子山等地之上太古界—下元古界中深变质岩。岩石致密坚硬,抗压强度高,宜作建筑场基及建筑材料,但暗色基体多时,易风化而使强度降低。(2)坚硬较坚硬中厚—薄层状石英片岩、大理岩岩组为嘉山—滁州、肥东双山和凤阳山等地之中下元古界及大别山北麓上元古界等中浅变质岩。片岩异向性抗压,其抗压强度随云母含量增加和片理发育而降低。大理岩的抗压强度较高,但具弱可溶性。(3)软硬相间中厚—薄层状千枚岩、板岩岩组为分布于沿江之下震旦统、皖南之前震旦系及金寨地区之石炭系千枚岩、板岩、变质砂岩及变质火山岩等。总面积8000余平方公里。除变质砂岩、变质火山岩质地坚硬,抗压强度较高外,一般因片理、劈理发育,异向性抗压而强度较低。
碳酸盐岩类:包括4个岩组:(1)坚硬中厚层强岩溶化碳酸盐岩岩组由皖南中寒武统和沿江中寒武统—下奥陶统、上石炭统—下二叠统、中下三叠统灰岩、白云岩夹泥灰岩组成。灰岩、白云岩强度较高,泥灰岩遇水易软化。分市区岩溶构造发育,常使地面塌陷及矿区突水。(2)坚硬中厚层状中等岩溶化酸碳盐岩岩组由沿淮、淮北及滁州之寒武系—中下奥陶统灰岩、白云岩组成,局部夹砂页岩。15米深度内溶隙大,但多被充填;15—70米为小型溶网,充填较少。(3)坚硬较坚硬薄—中厚层状弱岩溶化碳酸盐岩岩组由沿江地区下三叠统灰岩、白云质灰岩及泥灰岩、页岩组成。薄层灰岩、泥灰岩及页岩抗压强度较低。(4)软硬相间中薄层状弱岩溶化碳酸盐岩岩组由皖南上震旦统—下寒武统、沿江上奥陶统及下石炭统之灰岩、泥灰岩、硅质岩及砂页岩组成。砂页岩相间,易风化,抗压强度具异向性,局部灰岩具岩溶构造,一般抗压强度较低。
碎屑岩类:包括5个岩组:(1)坚硬中厚层状砂岩、石英砂岩岩组由沿江和皖南中上志留统、上泥盆统、上二叠统砂岩段;皖南下震旦统及上奥陶统;沿淮、淮北青白口系下部等砂岩及粉砂岩、页岩组成。岩石坚硬,抗压强度高,但因性脆,局部裂隙发育而致强度降低。(2)坚硬较坚硬中厚层状砂岩、砾岩、砂砾岩岩组为分布于宣城—广德、大别山北麓之下第三系红色砂岩、砾岩、砂砾岩,局部夹泥岩及石膏。新鲜岩石尚坚硬,抗压强度较高,但遇水易软化,风化层极易坍塌流失。(3)软硬相间中厚层状砂砾岩夹泥岩岩组分布于青阳—南陵、宣城—广德、庐江—枞阳、嘉山—五河及大别山北麓。由中下侏罗统砂页岩夹煤层和白垩系红色砂砾岩、粉砂岩、钙质粉砂岩及泥岩组成。抗压强度变化较大,除钙质粉砂岩较高外,一般遇水易软化,强度降低。(4)软弱较坚硬薄—中厚层状砂岩、泥岩岩组为沿江和皖南下志留统、下石炭统、下二叠统等页岩、粉砂岩和合肥盆地白垩系—第三系红色砂岩、泥岩。岩石易风化和泥化,抗压强度较低。(5)软弱薄层页岩岩组由皖南中下奥陶统和沿淮、淮北石炭系—三叠系之页岩、钙质页岩、粉砂岩夹煤层及灰岩透镜体组成。页理发育易碎,抗压强度较低。
二、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省域新构造运动以晚第三纪末或第四纪最强烈。其表现形式主要为大别山和皖南中低山区的差异性升降运动、大别山东南麓的掀斜运动、淮北平原的沉降和江淮地区的轻度隆起,以及北北东向、近东西向(含北西西向)和北东向区域性断裂活动,并伴有岩浆活动、地震活动和温泉出露。岩浆活动和温泉已在前面有关部分阐述。
【新构造期的断裂活动】
主要表现为老断裂的继承性活动,但性质发生了变化,新生断裂较少,且规模小、连续性差。主要活动断裂有北北东向、近东西向(含北西西向)、北东向3组。地震多发生在这些断裂带附近或转折交汇处。1974—1978年间,沿淮出现北西西向、北西向和部分北东向平移地裂,裂缝长数米至数十米,最长1500米;宽0.08—0.8米;可测深度数米至数十米。这些活动断裂的活动方式,在区域上具一定规律性,即以郯—庐断裂带为界。西部之北北东向断裂以右旋压扭为主,北西及近东西向断裂以左旋张扭活动为主;东部则北东向断裂以右旋挤压作用为主。
北北东向断裂主要发育干郯庐断裂带及以西地区。受其影响,五河、怀远附近淮河作南北向改道;五河—临淮关淮河河床以1—1.3毫米/年下降;1952—1979年间,定远附近东升西降差50毫米;合肥抬升43毫米;皖南葛公镇断裂两盘交替升降。郯—庐断裂带在新构造期的活动十分强烈,在省内的地貌和水系特征、卫星影象等均很显著,且多处见有第四纪断层,还控制新生代盆地和晚第三纪火山活动。
近东西向断裂以郯—庐断裂带之西、磨子潭深断裂以北最发育。引起淮北平原持续下沉;1978—1979年凤台西北上升10毫米;淮河近东西向延伸;磨子潭深断裂和周王深断裂等保留断层崖及断层三角面;温泉、冷泉沿断裂带分布。
北东向断裂主要在沿江地带和江南深断裂近侧。青弋江上游及长江河道沿断裂蜿蜒,沿江地带第四系隆坳相间,宣城西南及泾县翟村等地见第四纪断层。
【沉降运动】
总体上说,在新构造期皖北处于沉降背景,晚第三纪—第四纪沉积广布,据其厚度推算,淮北地区持续沉降,沉降幅度达数百米至千米,而且,据现代地貌、水系和地形变测量资料分析,沉降过程中存在着由西北向东南的近代掀斜运动,导致沉降中心由西北部向东南部淮河一带迁移;沿淮湖沼、洼地众多;地形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趋势,水系自北西产行流向淮河;淮河长淮卫至浮山集约70公里长的区间内低于海平面的河槽有10处,最低处达-14.4米。其掀斜幅度,仅据1953—1958年资料,界首—亳县一带上升、蚌埠—五河一带下沉各在30毫米左右。
另外,安徽中南部天长—巢湖—潜山、长江谷地、南陵—当涂石臼湖和宣城南漪湖等地也为相对沉降带(区),松散岩厚度一般约50米,局部100米以上。地面降低,地下水位相对抬升,常有河湖崩岸及洪涌。
【上升运动】
大别山和皖南山区整体间歇性强烈抬升,表现为现代地貌自水系分水岭(隆起中心)向二侧呈阶梯状降低并发育3级剥蚀面和3级阶地,成层岩溶地貌和深切河谷发育,晚第三纪和第四纪沉积极不发育,时有岩崩、滑坡和泥石流发生。沿江丘陵地区表现为缓慢抬升,上第三系除山麓地带外普遍缺失,第四系也较薄,常有标高为100—200米之剥蚀面和3级阶地以及成层岩溶地貌。
【地震】
根据1978年出版的《中国地震区、带分布图》,肥中断裂和响水断裂之南属华南地震区的长江中下游地震亚区,其中又以郯—庐深断裂南段为界,进—步分为西部的常德—麻城地震带和东部的扬州—铜陵地震带。上述地区之北属华北地震区华北平原地震亚区,除郯—庐断裂以东的嘉山地区属营口—郯城地震带以外,均属许昌—淮南地震带。
根据1978年出版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省域大部属六度或低于六度区,七度区在亳县、萧县—凤阳、淮南、六安—霍山、合肥—庐江、泾县、宿松之南等地区。八度和八度以上区在泗县—嘉山和阜阳等地。据统计,自西晋元康四年(公元294年)以来,全省共发生4.75级以上地震17次,其中6级以上3次,最大6.25级。这些地震,绝大多数发生在沉降区或其与上升区的交接地带,尤以后者的地震活动水平为高。地震震中多沿活动断裂附近分布,特别是北北东向与近东西向(含北西西向)断裂的交汇地段,更是发生中强地震的主要地点。
省内地震震源皆属浅源地震,大部分发生在地壳上部康氏面附近,尤其是霍山地区,震源深度一般仅数公里。
三、外动力地质作用与工程地质问题
【风化、水上流失与河道、水库淤积】
省内固结基岩风化层厚一般0.5—10米,花岗岩、变质岩及红色砂砾岩区达30—50米,以南部风化为强。松散堆积层、强风化岩及无植被地区水土极易流失,以皖南、大别山区及巢湖附近为甚。现今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达2万平方公里,约为50年代初的2倍。大量流失物淤积河湖、水库。潜山部分河床近十年抬高2—3米;宿松钓鱼台水库淤积厚4—5米,已抵达低层涵洞;龙河口水库淤积150—200万立方米/年;巢湖淤积达400万吨/年。
【崩塌、滑坡与边坡失稳】
崩塌多见于皖南、大别山陡崖及河湖陡坎之层状硬质岩和破碎岩分布区,以暴雨洪水期为甚,黄山地区崩落体直径可达10米。泥石流曾见于旌德旌桥及金寨斑竹园。
滑坡多发生在沿江、江淮低丘和山区之松散层、薄层岩及破碎岩地段,以及水库、河道、港口、道路、露采矿坑等坡堑处。长江岸崩总长213公里,占省内江堤长度27%,北岸曾达300—350米/年。巢湖岸崩长44.3公里,占湖岸长度24.05%,塌入湖内面积389.3亩/年(约33.74万立方米/年)。淮河及其主要支流岸崩频繁。淮北徐岗切岭滑坡体长50米、宽540米,体积约5万立方米,滑距40米,致使河道—度阻塞;泾县北村石质滑坡体主轴长80米,计4—8万立方米,并以10.8厘米/年持续滑动;梅山水库坝基曾因滑动而漏水;铜陵市圣冲水库因滑坡曾使溢洪道底部拱起,并危及水坝。马鞍山市凹山及当涂姑山露采矿场,都出现过边坡崩落及滑动,宁国—仙霞段公路、铁路曾因崩塌、滑坡而阻塞。
【岩溶与岩溶塌陷、渗漏】
岩溶发育于淮北北部、沿淮、沿江及皖南山区北部等碳酸盐岩分布区。岩溶带一般位于海拨—100米以上,宣城麻姑山深达—620米。
矿床岩溶充水、突水多见于淮南、铜陵诸区。矿山排水常导致岩溶塌陷。铜陵新桥铜矿共塌陷20多处,陷坑直径1—10米,最深30米;地裂长达200米,宽3—15厘米。淮南孔集煤矿塌陷直径16米。
全省有渗漏大型水库6座,占同规模水库数的60%;有渗漏的中小型水库占同类水库数的80%。大部为岩溶渗漏。泾县高村水库渗漏段长60米,溶洞直径0.4米,漏水量41.5升/秒;和县夹山关水库因岩溶渗漏不能发挥设计效益。
【侵蚀性地下水】
分布面积占省境2%,分结晶侵蚀、分解侵蚀2种类型。
因硫化矿床、硫酸盐岩及盐渍土而形成的SO4·HCO3-Na·Ca和HCO3·SO4结晶侵蚀型水分布于砀山、萧县、怀远、庐江、马鞍山、铜陵等地。水中硫酸根离子与石灰、水泥等物化合结晶膨胀,破坏建筑基础。
因还原条件有机质影响而形成的含CO2分解侵蚀型水,分布于淮北及霍邱、舒城、太湖、宿松、东至、屯溪、黟县等地。河湖、沼泽地带工程建筑基础因被分解侵蚀而破坏。
【胀缩土、淤泥质土与地基变形】
胀缩土在水作用下反复变形,淤泥质土承压易流失。宣城杨滩排灌站淤泥质土基础变形,机房错裂垂距0.5—0.7米。淮北胀缩土基础变形,部分建筑物破裂、歪斜或倒塌。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