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安徽报纸的版面编排,自清末至民国,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已在不断突破旧模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尤其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中,更是不断改革创新。
一、版式
清末报纸的版式均为册装式,光绪、宣统年间的报纸为32开,每期30页至40页,每页分上下两栏,按所设栏目顺序由右至左竖行编排。全省最早官办《阁钞汇编》,只分“官门钞”、“上谕”、“奏折”3个栏目。随后办的《安徽官报》也只增“政治”、“外交”、“杂俎”等栏目。各栏的消息,逐条罗列,不作标题。而同时期革命党人和进步文化人办的《安徽俗话报》、《安徽白话报》、《皖江日报》编排力求开拓创新,设置栏目大增,多达十二三个,栏目排列顺序也有新变化,已把评论栏目排于前头,所发消息一般拟有一行简短的一栏标题,并注意图文并茂。
民国初年报纸的版式,几乎全部改为单张或二三张的大印张式,有8开、4开、对开的2至10版几种。报名有在右上角直排,有在正上方居中横排。报名下方或两侧刊登“告白刊例”和“定报价目”。版面改成了分版分栏分类编排。各种4版报纸,版面划分大致是:第一版广告或言论、要件;第二版国内外新闻;第三版地方和本埠新闻;第四版副刊、商情或广告。对开《民极报》8个版,第一版为“社论一”、“社论二”、“要件”;第二版为“专电”、“通电”、“命令”、“时评一”;第三版为“紧要新闻”、“各省新闻”、“时评二”;第四五版为广告;第六版为“本省新闻”和“本城纪事”、“时评三”;第七版为“文苑”、“小说”;第八版为广告。当时报纸的字体字号很单调,只用四号与二号宋体字,区别题与文。少数报纸的版面,除有木刻漫画外,已有了栏目题花装饰。
“五四”运动以后,报纸的版式有了较大的改革,编排方法改为多栏短行,且各报风格不同,分栏有异,横隔8栏、10栏、12栏不等。版面划分也有新变化。有的报纸第一版改成新闻、言论版,重要新闻排上了头条;广告则分散排于其他版中。有的报纸常将一篇评论、一组新闻辟栏围线。有的小报版面划分还独树一帜,如4开幅《安庆晚报》,横向通排为正反两面两版,新闻采用“混合编辑法”,不分版分类编排。在此时期,字体字号已逐渐增多,有一、二、三、四、五、六号楷、宋体字。正文一般用五号字,言论用四号字,有的长新闻用五、四两号字混排,重要句段排四号字。版面上刊登新闻漫画已较普遍。新闻照片也已出现。民国11年黟县在上海编印的《黟山青年》,每期封面刊出一幅地方风光照片。《徽州日报》于民国23年初也开始刊出了新闻照片,头一个月报纸的二三版,常有照片两幅。当时受摄影、制版条件所限,刊载新闻照片的报纸还是凤毛麟角。抗日战争以后,很多报纸每逢重大节日、纪念日、均出特刊、专页、特辑,套红印刷,特大新闻都增出《号外》。解放战争中的《黄山报》,一年多时间,出《号外》40多期。编排中对于新闻标题的制作日益讲究。先是有了主题和副题(或引题)搭配运用的两行题,后来一度出现迭床架屋的滥作标题现象,连一般消息也动辄三五行题。如民国22年《国事快闻》发表的怀宁县拨款预防虎列拉(霍乱)的百字新闻,做了四行题:防虎疫以维万全,县府设置防疫院,开办费为九百元,药品疫苗分署拨付。还有的报纸把七八条消息的标题集中排在文前,而将各条消息内容逐一罗列于后。40年代以来,制作新闻标题又形成二三行题为主流。标题中大多以实题为主,也有些虚实结合,其中有概括性的,也有解释性、提高性、夸张性、比喻性的,而且标题有占一栏、二栏、三栏等不同位置,字号也有大有小,已出现了四粗、五粗、六粗的大号字标题,以突出重要新闻和美化版面。
建国后《皖北日报》、《皖南日报》,以至《安徽日报》的版式,长期是对开4版,报名由直排改为横排,正文则由分栏直排改为分批横排。言论、通讯和栏目、专栏均围线辟栏编排,分批的每行字数且有变化。版面划分:第一版为要闻;第二版为经济报道;第三版为电讯;第四版为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多种专栏、副刊和专刊。1956年全国掀起新闻工作改革后,《安徽日报》也很注意运用版面语言,讲究编排艺术,在制订《改进报纸办法》中,就有一条是“要求版面活泼、醒目、大方,在便利阅读的原则下,力求多样化,增加图片和美术作品”。1958年1月10日第一版的植树造林专页,在“社社百亩、千亩、万亩林,户户十棵、百棵、千棵树”的通栏大字标题下,安排了省里林业工作部署,全省冬春造林情况、林业系统互下战书开展造林竞赛、绿化合肥等等新闻,以及绘有画面的3年造林面积比较表,图文并茂地宣传当时中共中央提出关于12年内基本消灭荒山荒地的精神,曾被毛泽东主席赞扬“编得好”、“内容也不错”。
50年代创办的《安徽农民报》和地、市、县党委机关报,面向当时识字不多的农村大众,一个较长的时期为4开4版,刊期间隔比较长,一般是周3刊,版面划分近似安徽日报。版面设计则与大报截然不同,一般具有字大、画多、方块化的特点。1953年《徽州报》创刊初期,刊用连环画、组画、漫画、照片,经常占到整张报纸的六分之一的篇幅,各种版面的题花、插图、花边、围框、围字等等装饰已日渐见多,大都用小标题、小照片、小插图、小题花。
“大跃进”时期的报纸版面,按照“革命的现实主义加浪漫主义”这个当时极为流行的观点,突破了原来的编排框框,经常是用大装饰题、大幅照片、大幅图画。遇有粮食、钢铁放“卫星”的重大新闻,并设计大幅报头画,或大幅包边画,或通栏装饰题,且套红印刷。“文化大革命”中,版面编排的特色是“一快二大”,凡是两报一刊和“梁效”等文章,各地、市党委机关报,不论是3日刊还是周3刊,都是收到电讯即编排出版,有的还出上午版、下午版。报纸上的标题、照片之大、文章之长,都为“大跃进”时期报纸所不及。有时第一版刊登整版大的1幅领袖照片或新华社1篇文章。
80年代以后,《安徽日报》和地市党委机关报的版式编排均有重大改革。选出参加比利时“世界报纸展览”的1984年8月28日《安徽日报》一版以“许海峰等载誉归来,获得省政府嘉奖”的四栏大照片作头条,紧密与文字消息相配合;二版国庆35周年专版,头条题图照片是“大包干”的发源地——凤阳农村午季丰收场面,与头条农村改革的消息报道相呼应;在刊登“包字进工厂之后”、“水利史上一丰碑”、“千里江淮任驰骋”、“蚌埠果糖甜万家”、“黄山风景线素描”等工业、水利、交通、黄山旅游的突出成就中,还有1幅安徽省农业12种主要产品产量发展情况的图表,一幅风景如画的“合肥街头公园一瞥”的新闻照片。三版电讯版也用了“安徽运动员在奥运会”4张新闻照片,与一版的“为我省参加奥运会的体育健儿庆功”相配合。四版是全省著名画家张宽的画展与“蚌埠市五人画展作品选登”。整张报纸重点突出,图文并茂。1986年《安徽日报》率先创办《周末版》,1994年又扩为对开8版:一版要闻、二版综合新闻、三版政法科教文新闻;四版国内外和体育新闻;五至八版为《黄山》、《社会观察》、《科技大观》、《摄影天地》等40多个专刊和副刊轮流刊出。广告也在报纸上占有相当的版面位置,除第一版要闻版外,其他各个版面均常有广告刊出,有时,甚至刊登整版广告。周二、周四、周六办的《生活特刊》、《经济特刊》、《周末特刊》,突出了各种特色,形成了报中报的新格局。地、市党委机关报和各个对象报、专业报也随之办了《周末版》、《星期刊》、《月末版》,其他专刊、副刊和新栏目更是层出不穷。新增的这些专刊、专栏,能够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很受读者欢迎,各种报纸因此,纷纷扩版,有的扩为4开8版,有的改为对开4版;有的办了报中报,如《合肥晚报》办了《逍遥津》,《马鞍山日报》办了《皖江晚报》,《芜湖日报》办了《星期刊》;有的缩短刊期,地市委机关报已全部改为周7刊。全省报纸的版面设计,也呈现出八仙过海之势,编排上各出机杼,大胆创新,打破了传统格局。多标题的制作、排列和装饰,在用上电脑照排新技术以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格式:其横竖排列,有均列式、斜列式、对角式、夹心式、宝塔式、散点式,其字体、字号、字形和花边、网纹的运用也是变化多端,新闻照片大而多,且能上头版头条,使得版面更加新颖、醒目、活泼、美观。
二、文体
清末至民国初期的报纸,大都是文言文,既无标点符号,也不分段落。后来文言报纸稍有改进,只是采用“空格断句法”(句末空一字)和“圈点法”(句末加一圈点),以示句读。其新闻体裁,在官办《阁钞汇编》中,主要是辑录文牍,无评论和访稿,随后办的文言报纸才有评论,消息、通讯等体裁。白话报纸的形式则另辟蹊径。光绪三十年(1904年),陈独秀在安庆创办的《安徽俗话报》(后迁到芜湖),是当时国内发行量最大的白话报刊之一,体裁多种多样,已有评论,消息、通讯、知识小品、传记、小说、诗歌、杂谈等等;采用的白话文,通俗易懂,明白如话,生动活泼。如在《开办安徽俗话报的缘故》(即发刊词)中这样写道:“现在各种日报、旬报虽然出得不少,却都深文奥意,满纸之、乎、者、矣、焉、哉字眼,没有多读书的人那里能够看得懂呢?这样说起来,只有用最浅近最好懂的俗话写在纸上,做成一种俗话报,虽然随后又有《安徽通俗公报》、《安徽白话报》相继诞生,但在社会上还是没有形成很大影响,所以当时的白话报仍往往被人看作是“俯就愚民”受到歧视。辛亥革命成功,安徽省都督曾批准每月补助白话报300元,可是这一鼓励措施是昙花一现,第二年就停止了施行。民国元年9月创办的《霹雳白话报》,不到半年改为《通俗教育报》,第四版也恢复了文言文,可见当时白话文推广之难。
“五四”新文化运动前的民国4年夏,陈独秀从日本到上海创办的《青年杂志》,翌年改名《新青年》以后,登出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又打出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大旗,并且身体力行,这才对全国白话文的早期推行起了有力的带头和示范作用。当时安徽一些进步青年办的报刊受其影响,都采用了白话文。一些文言文报纸也开始出现了白话文副刊,并由副刊的“白话化”,逐步扩展到整张。同时新式标点符号随之逐步使用。但是当时报纸的部分评论、专电和一些新闻的文字,还是写得半文半白,难以上口。30年代以后,很多县办起了白话报,未冠名“白话报”的各种报纸也完全改用了白话,从此全省报纸的白话文才得以普及。在此时期,各报的新闻体裁也在演变中。如消息除一事一报动态消息外,还有综合性消息和评述性新闻;通讯原来只有纪实性事件通讯,后来偶尔有了一点风貌通讯、人物通讯,并有了特写、访问记、调查报告。
建国后的1951年冬,安徽提出报纸通俗化改革,安徽的报纸提出改进编辑工作反对党八股,文字风格也力求短小精练,多样化。特别强调报纸面向农民、工人,不仅在文字上要求口语化,并且在文体上注意通俗化。为使初识字的人能看懂,不识字的人能听懂,要求编辑、记者向群众学习,向通俗作家学习。《安庆报》编辑部曾作出3项规定:一、编辑、记者到群众中去搜集群众语言、谚语、歇后语、汇编成册,给采写人员带在身边学习;二、记者要把采写对象作为第一读者,所写稿子先念给第一读者听懂后再发排,遇到难以通俗的专有名词,另作“名词解释”;三、发展和培养语言朴实、明白易懂的工农通讯员,优先刊登工农通讯员来稿。《阜阳报》也把大量采用农民来信来稿,作为报纸通俗化的一条主要措施,1965年上半年的报纸一二三版,刊登地方稿907篇,其中采用农民来稿235篇,占到26%。同时,各报都要求编短新闻,让农民劳动歇息吸袋烟的工夫就能读上一条新闻。还设置有“政策问答”、“讲话材料”、“答读者问”等专栏,用简短,浅近的文字,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法令、国内外重大时事和当地党和政府的重要决策。对于新华社的时事新闻,有的还加以改编,另作通俗解释,或增加文字、图片资料。一些报纸在提出创造性地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中,也出现了通俗化的新形式,有把诗歌运用到消息、通讯中,编写成有说有唱,谈笑风生的说唱新闻;有用快版、鼓词介绍农业生产知识,有配以漫画的章回体系列现场新闻,还采用抓典型、设栏目,组织讨论的“活人活事活道理”的报道方法。60年代以来,全省报纸中人物通讯和故事式通讯已大量出现,报告文学也时有所见;有的报纸还采用“采访札记”、“记者见闻”等新的工作通讯体裁。
“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各报从改革大话、空话、套话连篇的文风开始,日益注重新闻报道形式的创新与改进。长期以来当作新闻规范的“倒金字塔”形式,已被突破,代之以自由活泼的散文笔法写新闻,语言更加生动、丰富,原有的新闻体裁也在变革与充实。一是由单篇的深度报道发展为连续的、系列的、组合的深度报道;二是由人物通讯的固有模式发展为人物专访;三是出现了大量生动形象、镜头化的现场短新闻。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