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安徽最早的广播电台是30年代初芜湖民间私人创办的“大有丰广播电台”和民国23年(1934年)冬芜湖民间私人创办的“亨大利广播电台”。大有丰广播电台发射功率为10瓦,两名工作人员,一人管机务,一个兼任报播员(即广播员)。开始播出的几乎全是文艺节目,主要是放唱片,有时也请人到电台演播清唱、评弹、吹口琴等。民国25年后,增加了一些教育性节目,播出最多的是《总理遗嘱》、防卫知识、儿童教育,还增加了“芜湖新闻”。娱乐节目中后期也播放一些“抗日救亡歌曲”。民国26年11月5日芜湖遭到日军飞机轰炸,11月底芜湖沦陷,“大有丰广播电台”和“亨大利广播电台”从此停止播音。
安徽全境解放以后建立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是“淮南煤矿职工广播电台”,该台于1950年5月1日建成开播;接着合肥(皖北)人民广播电台于1950年6月5日试播,6月13日正式播音;1951年5月15日皖南人民广播电台在芜湖建成开播;1952年1~ 5月,以“皖北、皖南人民广播电台”的台号,在合肥实行联合播音;随着皖北、皖南两个行政区合并成为安徽省,并成立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省电台)也于1952年6月1日成立并开始播音。
省电台1952年6月刚开播时,每天早、中、晚3次播音390分钟,其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华东人民广播电台100分钟;自办节目290分钟,其中自办节目中新闻节目90分钟(含纪录新闻),社教节目60分钟,其余全是文艺节目和服务性节目。1952年9月28日以后,每天播音时间增加,其中自办新闻节目增加到130分钟(含纪录新闻85分钟),社教节目90分钟。“文化大革命”期间,1967年1月16日,省电台由人民解放军实行军管,停止自办节目,全部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同年9月23日,省电台恢复自办节目。从1969年5月26日起,省电台节目又一次作较大调整,全天播出由建台初的390分钟增加到1025分钟,其中转中央台630分钟,其中自办新闻减少到75分钟,社教节目增加到150分钟。1984年12月省第二套节目开播,每天播出新闻10分钟,社教类节目15分钟。自1988年1月1日起,省电台第一套节目全天播音时间为960分钟,自办新闻节目95分钟,每天播出由5次增加到9次,社教类节目120分钟,其余时间均为文艺、教学、广告类节目。第二套节目全天播音时间仍为115分钟,其中新闻节目10分钟,社教节目20分钟,其余时间为广播教学和文艺节目。
1993年6月1日,由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创办的安徽经济广播电台(简称省经济台)开始试播。在试播7个月里,采用主持人直播的形式设置溶新闻、信息、文艺、服务等为一体的大板块节目。1993年10月21日起,省经济台每天转播中央新闻30分钟,自办节目570分钟。原省电台第二套节目自1993年5月停办,转换为省经济台节目。1994年1月1日,省经济台正式开播。周一至周五每日播出14小时,周六周日分别播出17小时。其中新闻节目60分钟(周日65分钟),转播中央电台、电视台新闻节目60分钟。
从1958年开始至1994年,合肥、安庆、芜湖、淮南、蚌埠、马鞍山、淮北、铜陵、宿县、黄山、滁州等地级市和少数地区先后成立广播电台。这些地市广播电台都把新闻节目放到重要地位,一般早、中、晚都有新闻节目,并注意办出自己的特点:合肥台早上时间段曾办过“合肥新闻”外,还有“一周要闻”、“兄弟电台新闻集锦”、“新闻与气象”、“每周漫谈”;安庆台,1982年恢复播音后除设有“安庆新闻”外,还有“简明新闻”、“来自兄弟台的消息”、“各县站联播”;淮南台除“新闻”、“简明新闻”外,还有“今天淮南”、“对农村广播”;蚌埠台从1984年恢复播音后,先后设置的新闻节目除“早间新闻”、“午间新闻”、“新闻联播”外,还有“珠城快讯”,这个节目都是当日讯息、百字新闻;马鞍山台除“本市新闻”、“简明新闻”外,1988年还办了“经济信息”;淮北台的新闻广播重视短稿,力求快,规定消息在300字以内,还设有“一句话新闻”;增辟的“晚间新闻”,固定专人接稿编发,做到当天甚至晚上发生的事当晚播出;铜陵台除办好该市新闻外,1985年还开办了40多家城市电台“串播节目”;宿县地区的“宿县地区新闻”节目以消息为主,兼有新闻评论,听众来信注意地区特点和时效。
1992年以后,全省广播出现一项大的改革,这就是由录播改为直播,并按直播形式设置节目。合肥广播电台从1992年9月14日由录播改直播,至1994年设立了两个直播室;马鞍山广播电台从1993年6月1日起由录播改直播,全天节目分为3大板块,1994年每天播出14小时。由录播改为直播,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和群众的参与程度,加强了电台与听众的双向交流,但直播形式的采用,对广播工作人员的政治、文化、业务素质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它标志着安徽广播事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电视台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