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地震活动概况
安徽省破坏性地震大都分布在霍山、六安和淮河中下游地区。与邻省相比,地震活动属中等水平,按纬度划分则处于华北地震带南缘,长江中下游地震区。明建文二年(1400年)以来,每百年5级以上地震的发震次数依次为3、3、5、23、5次,大致20~30年发生一次中强震。地震活动空间主要发生在现在构造较强的沿淮两岸、皖西山地北麓、郯庐断裂带和构造块体的边界断裂。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年),安徽省地震烈度8度区在泗县以东,7度区有涡阳、阜阳、利辛、灵璧、固镇、蚌埠、五河、凤阳、嘉山、定远、合肥、肥东、六安等地,东至~青阳、繁昌一线以北为6度区,以南为小于6度区(图7—5—1)。从垂直变形看,皖南、皖西山地以整体上升为主,年速率为+1.5毫米。淮北以沉降为主,年速率为-2毫米。
二、地震活动趋势
〔活动周期〕
安徽省地震活动周期与华北地震区活动周期一致。为4个活动期,第一活动期大致在公元11世纪以前,第二活动期为12世纪,第三活动期从明洪武二年至清乾隆四年从(1369~1739年),第四活动期从乾隆四年至今。
〔空间分布〕
根据安徽省区域构造特征和新构造运动特征,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强震的活动情况,可知:安徽省地震的空间分布与新构造和现代构造有密切关系。
莫霍面隆起和拗陷之间出现北京、北西、北北东及近东西向倾斜带或隆、拗转换带,中强震震中位置都落在这些带内。
5级以上中强震主要发生在构造活动带;地震活动与北东、北西、北北东及近东西向四组断裂有成因关系,震中常处于上述断裂交汇部位;6级以上的中强震大多发生在构造地貌分区界线附近,山区的狭谷带或“盆”、“岭”区的边缘,平原区分布于水系发生分支变化或河道突然拐弯地段,以及兀突平原的孤山带;已发生过中强震地段或地震构造空区。
图7—5—1安徽省地震烈度区划示意图

(据1:400万《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
1-<Ⅵ度区;2-Ⅵ度区;3-Ⅶ度区;4-Ⅷ度区
Ⅱ相对活动区:Ⅱ1阜阳-涡阳比较活动带,Ⅱ2宿州-利辛一般活动带,Ⅱ3合肥比较稳定带,
Ⅱ4滁州、含山、安庆比较活动带,Ⅱ5贵池、铜陵、广德一般活动带;
Ⅲ稳定区:Ⅲ1大别山区稳定区,Ⅲ2皖南山区稳定区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