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安徽省水域分属淮河、长江、新安江3大水系。沿淮和沿江地区有众多支流和星多棋布的湖泊;山区和丘陵在建国后兴建大中型水库、渠道和塘堤;新安江河网密度大,构成全省江河纵横、湖塘遍布的水文网,各种水体的水面建国初1800万亩,但是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所造成的泥沙淤积,特别是50~60年代的大面积围湖(滩)造田,水面日渐缩小,至1986年,全省水体的面积仅有1581万亩,见表3—4—1。
安徽省水体面积统计表
表3—4—1单位:万亩

说明:百分数为各水体分别占全省水体面积的比例。
长江流经安徽省境内长416公里,干流水面150万亩,主要支流北岸有华阳河、皖河、枞阳长河、裕溪河、滁河等,南岸有秋浦河、黄湓河、青通河、漳河、青弋江、水阳江等,这些河流的水面积80万亩;除此以外,还有大小湖泊500多个,水面积376万亩,占全省湖泊面积的72.44%,其中巢湖水面117万亩,北岸的龙感湖、黄大湖、泊湖、武昌湖、菜子湖、石塘湖、罗罡湖、陈瑶湖、白荡湖、黄玻湖;南岸的升金湖、南漪湖、石臼湖等的水面积都在万亩以上。
淮河流经安徽省境内长423公里,两岸主要有颍河、西淝河、涡河、浍河、泥河、史河、淠河、池河等支流汇入。此外,有两条运河——茨淮新河和新汴河,其水面共有102万亩;湖泊水面143万亩(占全省湖泊水面积27%),其中万亩以上的湖泊有城西湖、城东湖、瓦埠湖、高塘湖、花园湖、七里湖、女山湖、八里湖、焦岗湖、天河湖、四方湖、沱湖、天井湖、香涧湖、芡河湖等15个。
新安江流域水网密度居全省之首,流入新安江的支流长度在10公里以上的有57条,10公里以下的有586条。
全省有淠史杭、花凉亭、炉桥、撮镇灌区、驷马山、陈村等6大灌区,干渠及支斗农渠长1943.68公里。
全省大中型水库有107座(截止1986年)。其中佛子岭、响洪甸、梅山、磨子潭、龙河口、陈村、花凉亭、黄栗树、董铺、沙河集等10大水库,合计水面积37万亩。设计库容均在一亿立方米以上,总库容31亿立方米,还有库容在1000~10000万立方米的中型水库90座,合计水面积136万亩。
全省塘坝面积352万亩,主要分布在沿江和江淮地区,分别占全省塘坝面积48%和40%,此外皖南低山丘陵占12%。
此外,沿江两岸和淮北还有许多河沟,和不少的旧河河道或废弃的人工河道。
对以上天然水体的水质分析观测,安徽省始于1958年,其观测内容只局限于PH值,透明度、水色、水温等物理性质;以及化学成分中的钙、镁、钠钾、重碳酸根、碳酸根、硫酸根和氯化物等7大离子的测定。对其它有毒害的污染物的观测更迟,直到70年代末才对一些污染比较严重的水体开始进行。
从观测资料,表明全省范围河流的水化学性质,在70年代以前是稳定的。PH值适中,矿化度低,硬度小,属优质水,适合工农业生产及生活饮用。正常年离子总量含量的年平均值为55~410毫克/升,总硬度在0.5~3.9毫克当量/升,矿化度在1.65~16.4毫克/升。在空间分布有明显的自北往南递减的分布规律。
淮北平原的北部地区,年降水量850毫米,年径流深度(即把年总径流量均匀铺在流域面积上所得到的深度)小于250毫米。其界线相当于东起宿县的尤集,经蕲县集、蒙城的王集,利辛县的板桥集,阜阳县的城南到临泉县南部的迎仙集一线以北地区。其正常年离子总量在300毫克/升以上,其中以涡河亳县以上的河段662毫克/升为全省河流之最高值,相应的总硬度为5.35毫克当量/升,符离集以北的河流,年离子总量次之,为408毫克/升相应硬度3.91毫克当量/升。各七大离子含量中,以重碳酸根离子最多,占各种离子总量的一半。水的类型,除亳州市以上的涡河为CINa型外,其余为CICa型水。淮北平原北部为黄泛地区之一,历史上多次的黄泛形成深厚的淤土层,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比较丰富,由于降水少,水对元素的迁移作用微弱。且区内地下水相对埋藏深度较大,以3~4米居多,地下水对土壤中的侵蚀溶解作用较强烈,使地下水中离子含量增多。同时由于地表水缺乏,农业用水主要依靠地下水因此加速了地表水与地下水的交换过程,使该区离子增大。
淮北平原中部及江淮丘陵东部地区,其北部与淮北平原北部为界,南沿淮河至寿县向东南,经长丰县城南,肥东县八斗岭,含山县古河集、和县金河口一线的东北部地区,地跨淮河与长江两个流域。年降水量900~1000毫米,年径流深250~300毫米,正常年离子含量200~300毫克/升,相应硬度1.9~3.4毫克当量/升。水的类型基本为CICa型。在这一地区,也有局部河段离子的含量较高,如淮河干流的淮南段、蚌埠段,池河的明光段,滁河的滁县段,水的类型多为CINa或CⅡCa型。
省内中南部地区,包括江淮丘陵的西部、皖西山地、沿江平原和皖南山地,范围最广,其面积要占省境面积的60%。离子含量小于200毫克/升总硬度在1.5毫克/升以下,为安徽省天然水体中总硬度和离子总量最小的地区,尤以皖西山地和皖南山地是总硬度和离子总量的低值区。绝大部分为CICa型水,极少量CICa型或CINa型,往往都是孤立河段中出现,如安庆、铜陵、芜湖、马鞍山等四个城市向长江的排污口;青弋江的芜湖段等。
各条河流离子含量的年际变化,与其空间变化有相似的规律,即在一个河段的水体中,其年离子含量的多少,与年水量的大小呈反比;以丰水年份离子含量为最小,而枯水年份则最大。但变化幅度远较水量的变化幅度小,相对比较稳定。离子含量的年际变化幅度大小与正常年含量大小保持一致。离子含量较高的河段,年际变幅就较大;反之离子含量较低的河段,其离子总量、硬度、矿化度均为全省最低,离子含量的年际变幅亦为全省最小,仅为2.6倍;皖西山地和皖南山地水体的离子总量、硬度、矿化度均全省最低,其离子含量的年际变幅亦为全省最低,仅2.1倍。同一地区水体,离子含量的年际变幅比该地区水量变幅小,也比降水量变幅小。由此可见,在60~70年代期间,安徽省境内大部分的水体未受到污染,水化学性质是比较稳定的。
上一篇:第二节 地下水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