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地下水的赋有规律
地下水的赋存主要受到淮河流域内岩性、构造、地貌等因素的控制。
〔岩石因素〕
淮河流域内的岩石类型按其组合特征或形成条件,可划分出松散岩、碎屑岩、碳酸盐、侵入岩、浅变质岩和深变质岩6种类型。
松散岩类在流域内分布最广,要占到淮河流域面积60%以上。地下水是否赋存,主要取决于含水砂层的发育情况。在淮河以北地区,由于地下水的研究工作比较系统,据物探和占探资料表明,浅层(50米深度内)含水砂层主要发育在古河道内,其方向为北西—南东向,共有5条。见图3—1—1。

图3—1—1淮北地区古河道分布图
岩性多为细砂,中细砂,累计厚度大于5米,单井出水量在1000立方米/日以上,砂层厚度大的地方,出水量还可达3000~5000立方米/日。在古河道中间地带含水砂层发育不好,厚度薄,岩性颗粒细小,单井出水量在100~1000立方米/日,或者小于100立方米/日。在淮河以南波状起伏的江淮丘陵地区,含水砂层主要发育在现代河谷内,岩性为中粗砂或砂砾石,但厚度薄,单井出水量一般在10~100立方米/日,而大面积的海拔高程在50米以内的低丘,地表为棕红色亚粘土,含水微弱,单井出水量小于10立方米/日。
中新生代的红色砂岩、泥岩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南海拔高程在50米以上的高丘,岩性多为泥铁质胶结,裂隙由泥质充填,孔隙小、富水性差,单井出水量在10立方米/日以内。但在颗粒比较粗的肉红色粗砂分布地段;或者在构造断裂带和富含有钙质成份的层位,也可形成局部的富水地段,单井出水量可在100~1000立方米/日。
碳酸盐主要分布在萧县,宿县以及定远淮南的四十里长山一带,地下水主要赋存在溶洞或溶隙之中,共富水性与岩石结构,构造部位、可溶性等有关。质纯、性脆,中厚层—厚层状的石灰岩喀斯特比较发育,白云岩次之,泥质碳酸盐岩类最差,地下水赋存亦有如此依次变差的规律。如萧县境内奥陶系马家沟组的层状灰岩与泥质灰岩,质纯,可溶性强,有利于喀斯特的发育,地下水赋存条件极佳,单井出水量在3000立方米/日以上。
侵入岩、变质岩主要分布在淮河南岸的大别山区的北坡;一般结构致密,裂隙多由泥质和硅质所充填,含水层微弱,单井出水量一般在10立方米/日以下。如果在隐状基岩顶部,由于风化带网状裂隙发育,单井出水量可在10~100立方米/日之间。在这类岩石中,要以大理岩富水性较好,含有喀斯特水,单井出水量多在100~1000立方米/日之间。甚至可达1000立方米/以上。
〔构造因素〕
构造因素对流域内地下水的形成影响,主要表现在区域升降变化和具体的构造性质和部位等方面。
升降运动:淮河流域自晚第三纪以来大致以淮河为界,淮河以北表现为持续不均匀沉降;淮河以南则以间歇性上升为主。
淮河以北地区由于大幅度沉降,沉积了巨厚层的松散堆积物,阜阳最厚达400~500米,发育了多期的古河道,有良好的含水砂层。淮河以南地区,除其西部的淠河一带及沿淮的淮南发育有古河床外,其余地区大部呈剥蚀、侵蚀状态,地表径流条件好,降水入渗甚微,没有含水砂层分布。
褶皱构造:背斜、向斜一般形成山脊或山谷。沿其轴部张裂隙发育,有利于降水入渗补给和汇集,赋存有较丰富的地下水,尤其是沿轴部发育的谷地,如果组成岩石又是碳酸盐,富水性极佳。如萧县陶墟北东向延伸的石灰岩组成谷地,又恰好的多组断裂交汇的部位,单井水量均在1000立方米/日以上。
单斜构造:单斜构造有利降水入渗和地下水沿其岩面运移,尤其是石灰岩形成的单斜山,其赋存地下水条件尤佳。如定远、凤阳交界的呈东西向延伸的狼窝山,为一向东倾斜的单斜山,岩性是震旦——奥陶系灰岩,喀斯特发育尚可,在其南侧倾伏端,由一东西向断裂所阻碍,地下水以泉水的形式沿断裂方向成群溢出地表,其中最大的泉水为珍珠泉,水量在10000立方米/日以上。
断裂构造:断裂构造由于其性质不同,控制地下水赋存程度有很大差别。流域内断裂构造有三组:
东西向断裂。多为压扭性断裂,伴有张性断裂,规模有大有小,富水程度差别很大。如规模较大的宿县符离集断裂,断层北侧为古生代的灰岩,南侧为二叠系,第三系透水不好的碎屑岩,形成了北侧比较富水,南侧相对贫水。
北东向断裂。多属压性断裂,规模大,延伸长,多数与褶皱轴平行,少数斜交,该方向断裂含水微弱。
北西向断裂。多属张性断裂,规模比上述两组方向断裂小,但由于多垂直或斜切褶皱轴,使不同含水岩组彼此之间发生密切水力联系,往往成为汇集和导水的主要通道,水量较大,尤其在灰岩隐伏地区,出水量多在3000立方米/日以上。
从以上对影响本流域地下赋存规律分析可以看出,在地貌、气象、水文条件基本相似的情况下,岩性和构造条件对地下水的富集运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松散岩层,富水程度取决于含水砂层的发育程度;对坚硬岩层,富水程度主要取决于岩性和构造条件。向斜的轴部和扬起端,向斜的轴部和倾没端,单斜构造的倾没端,张性断裂及压性、压扭性断裂的上盘,其富水程度相对较好,如果含水层位是石灰岩,一般有比较丰富的地下水。
二、地下水的富水程度
对淮河流域范围内地下水富水程度按其单井出水量划分出3级。见图3—1—2。

图3—1—2安徽省淮北、江淮地区松散岩强富水和基岩强—中等富水区展布图
说明:1—浅层松散岩类孔隙水强富水区;2—中深层松散岩类强富水区;3—碳酸盐岩裂隙溶洞中—强富水区;4—火山熔岩孔洞裂隙水中—强富水区;5—已勘察过的水源地。(强富水,单井涌水量>1000立方米/天;中等富水,单井涌水量100~1000立方米/天)

强富水:单井出水量>1000立方米/日;
中等富水:单井出水量100~1000立方米/日;
弱富水:单井出水量<100立方米/日。
〔强富水区〕
主要指赋存于松散岩类的地下水,分为浅层和中深层两类。
浅层松散岩类强富水区:分布于淮北古河道带内,即临泉—阜阳—新集—颍上;淝河集—张村铺—利辛—展沟—凤台县;亳县—又门集—涡阳—芮集—陈集;岳集—童亭集—南坪—祁县集—固镇;百善—四铺—宿州市—三铺等五条古河道。各古河道展布方向基本上与现代河谷展布方向相同,均为南东120°,分布范围主要在淮北市至灵璧县一线以南和颍上至固镇一线以北地区。另外,在沿淮寿县以西的淠河各地区中也分布有丰富浅层松散岩类地下水。
中深层松散岩类强富水区包括北部和南部两个。北部强富水区位于淮北北部低山丘陵的南侧,大致沿宿县—固镇—泗县一带呈弧形分布,弧顶指向南端;南部强富水区位于淮河的北岸,大致包括阜阳—利辛—蒙城—五河以南和霍邱—凤台—怀远—蚌埠以北的广大地区,呈东西向展布,东部较窄,西部较宽。
〔强—中等富水区〕
淮北包括宿县—泗县一线以北的埋藏型碳酸盐分布地区,顶板埋深100~150米,此外,淮北北部的低山丘陵,即符离集,濉溪、萧县一带的裸露型石灰岩分布地区,这两个地区内北西向断裂带导水性能较好,溶洞也较发育,碳酸盐溶洞水丰富。除淮北低山丘陵的周边地区、泗县以东和上述古河道以外的全部地区,晚更新世和中更新世属河漫滩地区,一般发育有1—2层含水砂层,但含水砂层厚度在5米以内,单井出水量在100~1000立方米/日之间。在上述南北两个中深层强富区之间的广大地区和淮北北部的萧县、砀山地区,中深层一般埋藏有多层薄层含水砂层或半胶结砂层,单井出水量也多在100~1000立方米/日之间。
淮河以南包括寿县以西的沿淮河漫滩,一级阶地、淠河的河漫滩以及以东的一级阶地、池河下游的河漫滩等地域,自晚第三纪以来,长期接受来自河流上游的砂、粘土类物质冲淤形成了砂、粘土互层的多层结构,赋存有一定数量的地下水,单井出水量多在100~500立方米/日之间,部分有500~1000立方米/日。
图3—1—2安徽省淮北、江淮地区松散岩强富水和基岩强—中等富水区展布图
说明:1—浅层松散岩类孔隙水强富水区;2—中深层松散岩类强富水区;3—碳酸盐岩裂隙溶洞中—强富水区;4—火山熔岩孔洞裂隙水中—强富水区;5—已勘察过的水源地。(强富水,单井涌水量>1000立方米/天;中等富水,单井涌水量100~1000立方米/天)
〔弱富水和贫水区〕
淮河北岸,包括宿县至灵璧以北低山丘陵周边地区;泗县草庙以东地区和晚第三纪第四纪的古河间地块,这些地区,下部的松散岩类无良好的含水砂层,单井出水量10~100立方米/日,在北部山前地带,单井出水量还小于10立方米/日。
淮河南岸,除上述西部沿淮地带埋藏有较丰富的浅层,中深层含水砂层外,大部分地区上覆的松散岩类为粘性土,不利于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在其下部为白垩系,第三系的泥岩和砂岩,结构致密,不利于地下水的赋存。就是现代河流流经的地区,除河漫滩含有砂层,单井出水量100~1000立方米/日外,其它广泛分布的阶地,下部均无良好的含水层,单井出水量均小于10立方米/日。低山丘陵所组成的基岩地区,包括碎屑岩、火山岩、侵入岩、深浅变质岩等,其赋水条件极差,在嘉山和张八岭地区,浅变质岩单井出水量小于10立方米/日。因此就整体而言,这是安徽省严重缺水地区之一,凤、定、嘉3县严重干旱就是指这一地区。
综上所述,淮河流域的地下水分布,就各类含水岩组的富水性和空间分布特征而言,整体上淮河北岸地下水较丰富;淮河以南地下水较为贫乏。
淮河以南地区,除西部地下水较为丰富外,大部分地区的地下水都贫乏,工农业及人畜用水以地表水为主,每遇旱季河水断流,水塘干涸,人畜饮用水都难以保证、尤其是凤阳、定远、嘉山的丘陵地带缺水最为严重。今后应积极寻找地下水解决人畜用水难的问题。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方向的重要问题。
淮北地区,中南部和西部地下水较为丰富,主要为孔隙水,易于开采,经地质部门勘察过的水源地有阜阳市、宿州市、蚌埠市和小蚌埠,允许开采量均在10×104立方米/日以上,而北部和东北部赋水条件较差,孔隙水属中等—弱富水,虽下部埋藏有较为丰富的裂隙溶洞水,但埋深达100米以上,给寻找隐伏的喀斯特发育带,裂隙发育带增加很大难度,开采利用极为困难,所以淮北地区的宿县、灵璧的北部;泗县的东部和北部是淮北地区开采条件较差的地区,每遇旱季,部分地区的人畜用水都难以保证。今后应以积极组织寻找裂隙溶洞水为供水对象的水源地。已勘察和开采的裂隙喀斯特水水源地有淮北市、淮北第二发电厂(青谷)两处水源地允许开采量均在10×104立方米/日以上。
三、地下水的开发利用
〔地下水的天然资源〕
地下水的天然资源是指天然条件下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直接或间接补给而形成的多年平均补给量。经计算淮河流域各县市地下水天然资源为86.51亿立方米,这与安徽省地质部门计算淮河流域地下水天然资源90.75亿立方米,减少4.24亿立方米,这是由于江淮分水岭与县市行政界域不是重合的,有的县市只有少量范围在淮河流域,而大部分属长江流域,计算面积小于地质部门的计算面积,其量就少于4.24亿立方米。
〔地下水可开采量〕
地下水可开采量是指不破坏其生态平衡、经开采后所得以恢复的动态水量,包括质和量两个方面。经计算,淮河流域地下水可开采量为67.09亿立方米。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淮河流域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主要是集中在淮河北岸,尤其是淮北、阜阳和宿州3市,1989年淮河流域地下水共开采利用11.49亿立方米,见表3—1—18。农业用地下水主要是淮北大规模井灌;1966~1979年淮北地区先后掀起3次打井高潮,国家外助、地方财政和群众自筹用于机井建设资金约3亿元,累计打机井13.28万眼,配套10.41万眼,其中机械动力配套8.53万眼,电力动力配套1.88万眼。井灌区内共建输水渠道7277公里,平整土地42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1204万亩。1980年以后,一度放松管理,部分机井遭破坏,加之长年失修,到1986年机井已减少3.57万眼,井灌面积减少337.1万亩,到1988年已恢复机井到10.9万眼,井灌面积已恢复到926万亩。
1989年各类用水量表
表3—1—18单位:亿立方米

〔地下水开发利用诱发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
地下水位区域性下降: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源的淮北、阜阳、宿州等市,各用水单位自备井分布不均,局部密度过大、开采强度高,地下水位急剧下降,降落漏斗在不断扩展。见表3—1—19,导致单井出水量变小、吊泵,出现工农业争水等供水紧张局面。
淮北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情况统计表
表3—1—19(1989年)

淮北市主要开采裂隙溶洞水,已逐渐形成电厂、相山区、三堤口、高丘、青龙山等处相互干扰的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积350平方公里。据1985~1987年长期观察资料,整个水源地岩溶水水位下降幅度为3米。在开采中心电厂,已形成岩溶水和孔隙水双层漏斗。流经开采区的新睢河,因河水下渗,河水经常断流,严重影响当地人畜用水和农业用水。
阜阳市主要开采中深层孔隙水,因开采量较大,形成的地下水降落漏斗是安徽省规模最大,范围达1600平方公里,漏斗中心水位埋深79米,水位下降速率高达1.87~2.4米/年。
宿州市主要开采中深层孔隙水,已形成自来水公司、小渡家、三十三处等地下水漏斗,预计面积达1000平方公里,自来水公司现在开采井22眼,井中动水位一般在30米其中薜园地下水埋深达60米。
淮南市地下水降落漏斗是由矿坑疏干排水造成的,已形成八公山、大通两处水位降落漏斗,面积56平方公里,沿舜耕山北侧呈条带状展布。
地面沉降:因开采地下水而引起的地面沉降,有监测资料的仅有阜阳市,截止1989年为止,地面沉降量达870毫米,沉降量大于250毫米的面积有41平方公里。
坍陷:主要发生在淮南矿区,位于奥陶系碳酸盐岩隐伏区,由于矿区长期疏干排水和大量开采裂隙岩溶水而产生岩溶坍陷。现已形成沈家岗、大通、土坎孜、孔集等4个坍陷群,见表3—1—20。
淮南市岩溶坍陷分布群表
表3—1—20

水质恶化:因长期开采地下水引起的水质恶化,以淮南、阜阳两市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地下水的总硬度,总矿化度等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水质污染:水质污染较重主要是河流,直接关系到沿河城市包括淮南,蚌埠两市在枯水期的供水质量,因为城市污水下渗,农村化肥和工矿污水渗入地下,降低饮用水质量。蚌埠市在80年代初连续4年以地下水作为自来水源的管道自来水臭味严重超标,给东市区居民用水带来严重困难,依靠汽车送水解决民用水。经检验出酚、氰化物及砷等有毒物含量严重超标,其中挥发性酚超过饮用水标准13倍,氰化物37.5倍,氯也超出4倍。
上一篇:第二节 湖泊
下一篇:第一节 河流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