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阜阳市是安徽省现行11个省辖市中辖区最大的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淮北平原。行政区域介于北纬32°25′~34°04′与东经114°52′~116°49′之间。东西宽180公里,南北长182公里,总面积18169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3.1%。该县东分别与淮北、蚌埠、淮南市所辖的濉溪、怀远、凤台3个县相连,南以淮河为限,分别与六安地区的寿县、霍邱县隔河相望,自南至西到北与河南省的淮滨、平舆、新蔡、沈丘、郸城、项城、鹿邑、商丘、虞城、夏邑、永城县等4个专区11个县为界。现辖3个县级市辖区与亳州、界首2个县级市和利辛、临泉、涡阳、颍上、蒙城、阜南、太和7个县,计12个县级区划。其中,9个独立的县级区划。其基层区划共设17个街道办事处,90个乡,175个镇。市人民政府驻颍州区清河路。
一、市名由来、疆域变迁
〔市名由来〕
阜阳市源自清雍正十三年七月十三日(1735年8月29日)增置的阜阳县。民国37年(1948年)11月,以阜阳县城为基础组建阜城市。1950年3月,撤销阜城市,并入阜阳县,改设城关镇,仍兼专区、县驻地。1975年12月19日,以阜城镇为基础,北以位于北纬32°56′的陈桥,南以北纬32°52′的谷堆庄,东以东经115°54′的东岳庄,西以东经115°47′的张庄为界,东西长12.95公里,南北宽4公里,总面积51.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创建县级阜阳市。1992年11月20日,撤销阜阳市、县,重新组建县级阜阳市。阜阳县在历史上作为县级区划前后长达258年;阜阳为市,加上初设的阜城市,前后只不过24年;县级阜阳市前后仅4年时间就被撤销,改为地级阜阳市的3个市区。地级阜阳市为原阜阳地区范围。
阜阳市、县、专区名缘于境内有古阜阳侯国城邑,以古邑为名,《后汉书·济南王传》有载。道光《阜阳县志》载有名称由来两说:其一是以当地学者刘体仁为代表,以《颍纪》为根据说:“旧志引《颍纪》:州(指颍州,治今阜阳市区)西百五十里沈亭南有阜阳城”,是认定名源于东汉置阜阳侯国故城,清置附郭县,以古侯国为名。考其遗址位今临泉县境内的黄岭集北。这个作为地区、市名及先前的县名的阜阳侯国,据《后汉书·济南王传》载,为济南王刘错子刘显的封国,为列侯,小于县。此封邑为错子孝王香时封弟显等4人为列侯时封。永建元年(126年),因济南王香死后无子,国绝,改封香弟阜阳侯刘显为济南王,阜阳侯国废,存在前后19年。清雍正十三年,安徽巡抚土紘奏升直隶颍州为府,于是雍正帝赐新置附郭县名时,起用了已泯灭16个多世纪后的古地名为之,先后延为县、市、行署名。其二说是以读史而论方舆的清学者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新”条里说:“州东八里,城西三里,有土阜屹然高大”,而县志认为以此“土阜”为秦代丘,隋颍阳县,合成阜阳,十分牵强附会。此说显然难以成立。
〔疆域变迁〕
今阜阳市辖区范围奠定于清雍正十三年七月十三日升直隶颍州为颍州府,所辖的阜阳、颍上、太和、蒙城4个县及亳州(治所均今驻地,唯位于今淮河南岸的霍邱县今属六安地区)范围。同治三年(1864年)正月,清政府在镇压太平军后和进一步镇压捻军中,为防止再次爆发农民起义,在亳州、阜阳、蒙城县、宿州4个州县交界处各划出一部分土地,在捻军根据地,原属亳州的雉河集创设涡阳县。其中,从宿州南部(在今濉溪县西南部)划出龙山、白云洞、石弓山、丹城集等19个集(保)46个圩(今涡阳县西北,约占今县三分之一以上)。这是颍州府的一次最大的疆域变迁,一直维系到民国元年(1912年)1月,废道、府;4月,改州为县,今境内设阜阳、亳县、蒙城、颍上、太和、涡阳(均治今地)6个县,直属安徽省。
民国21年4月2日,安徽实行首县制,仍以此6个县为第六区,首县为阜阳县。10月10日,以第六区为基础,仅将蒙城县划入安徽省第六专区(专员驻泗县),其余5个县改属安徽省第七专区(专员驻阜阳县,今阜阳市区)。今阜阳市辖区仍在此6个县范围内。24年1月1日,析阜阳县西部地区在沈邱集设临泉县,今阜阳市辖区改在此7个县范围内,仍没有大变化。35年12月12日,组建的豫皖苏边区行政公署第二专区设有沈鹿淮县。次年11月,改为界首县。后改为界首市(今为界首市)。38年4月15日,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公告,界首市改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阜阳专区(含今划入淮南市的凤台县),为解放后阜阳专区疆域的第一次大变化(增加今界首市原属河南省沈丘等县部分地区。1953年6月25日设界首县时,主要从太和、临泉县划出土地组成,即今市境,并非从河南划进土地)。36年(1947年)11月23日,划原属阜阳县南部地区建立阜南县。38年2月20日,撤销阜南县,并入阜阳县。6月3日,成立阜南工作委员会。6月30日,在薛集设阜南办事处(县级)。1950年6月,正式改为阜南县。从此,阜阳专区较长时间保持亳县、阜阳、太和、界首、临泉、涡阳、蒙城、凤台、阜南、颍上10个县建制。1959年3月22日,撤销界首、太和县,组建首太县,阜阳专区有9个县建制。1961年12月15日,撤销首太县,恢复界首、太和县,仍有10个县建制,范围没有变化。1964年10月31日,从阜阳、涡阳、凤台、蒙城4个县各划出一部分土地在利辛集新置利辛县,使阜阳专区有11个县级建制,但大范围没有变化(当然,小变化是有的,主要是随着淮南市区发展,陆续从凤台县划走一部分土地,但是凤台县在明清时期地属凤阳府寿州,只是解放后才划入阜阳专区的,可以不予考虑)。1977年1月20日,将凤台县正式划入淮南市后,从此至今,阜阳地区、及现市辖区范围就没有变化了,只是在原有范围内对建制进行调整,如先后设阜阳县、市,今并为阜阳市区,亳县、界首县先后改为市。历年与河南接界的边远地区虽有变化,但范围均较小,故在介绍各市、县疆域变迁时再作详细交待。
二、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阜阳是安徽开发较早的地区。从众多的新旧石器时期发掘的遗址看,这一地区是介于中原文化和长江流域文化的交替区域。远古时期,这里居住着属东夷集团一支文化程度很高的淮夷部族。进入奴隶社会后,淮夷成为夏、商、周3个中央王朝南下东渐的重要阻力,并多次发生对抗中央王朝的战争。因之,三代境内方国、封邑林立。夏、商时期,主要力量为淮夷所建方国危、稽及焦、梅伯等封国。西周东征严重地打击了淮夷集团及南下的东夷集团,使安徽地区在西周和春秋时期实行第一次民族大融合和南北地理大迁移。
西周趁淮夷势力渡淮南下之机,分封了部分封国和采邑。著名的有康王姬钊(公元前1004年至前967年在位)封功臣、舜后裔陈满(妫姓)后裔于胡(子爵,位今阜阳市区西北1公里处,今为农校址),公元前495年为楚灭,立国近5个世纪。焦国(姜姓,神农氏后裔所建,位今亳州市)系夏、商时代方国,西周武王承认褒封,公元前528年为楚平王所灭。沈子国,公元前1063年,西周成王分封周文王第十子聃季载于沈(“沈”通“聃”,姬姓,子爵。位今临泉县城关镇西0.5公里处,地名古城子,北距泉河1公里,南靠流鞍河,古名沈亭),公元前506年为蔡国灭,立国5个半多世纪。余如采邑性有夷邑(今亳州市城父镇)、稽、梅等遗留城邑或封邑。
春秋时期,既是中国古代奴隶制社会与封建社会交替时期,也是各国兴灭无常的无义战时期,前期仍为上述封国、采邑。公元前5世纪,随着楚国北上东渐,在灭国的基础上,设了一批城邑,今阜阳地区纳入楚的版图。楚除建附庸许男国(公元前533年至前530年迁都夷邑,今亳州市城父镇)、徐子国(公元前512年至公元前286年为郑所灭)外,在灭国的基础上领有一批城邑。在今阜阳地区著名的有焦邑(位今亳州市区,楚平王筑谯城,改焦邑为谯邑)、夷邑(位今城父镇)、梅邑(商封邑,以上3个邑均位今亳州市境内)、胡邑(位今阜阳市区西1公里,今农校址)、沈邑(位今临泉县城西1公里古城子)、慎邑(楚封公子慎于今颍上县江口镇北汤圩孜村)、鹿上邑(位今阜南县公桥镇东2.5公里处)、稽邑(位今蒙城县境内)、苦县(今涡阳县闸北镇东)等。
战国时期,今阜阳地区仍先后属楚国、魏国、宋国争夺地区,后期为楚的腹心地区。大约战国前期主要属楚国,宋君偃曾一度占领淮北地区,宋亡后复归楚。楚在这一地区除建有上述邑、县外,还建有钜阳(又名巨阳,秦改细阳,位今太和县原墙集),并于公元前253年至前241年前后12年间作为楚国第六次迁徙的都城。比较像样的城邑还有莘(位今界首市杨庄乡蒋娘店村)、新(位今太和县张阁乡地名宋王城)、鹿上(位今阜南县境内)等名邑外,郡、县建制也比较健全。如楚春申君封地在淮北地区就建有12个县,大多在今阜阳、宿县地区境内。
〔秦朝〕
秦在今阜阳地区设可考5个县,分属3个郡。秦王政二十三年(前224年),占领楚西北地区,地入秦,并以楚国的陈邑(原陈国)以南地区置陈郡(治陈,今河南淮阳县),领可考12个县,相当于今豫东南、皖西北地区,在今阜阳地区设新阳(位今界首市小黄乡尹城子村,下称新阳故城)、平舆县(位今临泉县城西1公里古城子,下称古城子)、汝阴县(今阜阳市区,下称汝阴故城)3个县。砀郡,秦王政二十年(前227年),取大梁;二十二年,灭魏国置,治砀(位今河南夏邑县境内),领可考22个县,位今苏、鲁、皖3个省交界处,在今阜阳地区仅设谯县1个县(治今亳州市区,下称谯故城)。泗水郡,秦王政二十三年在魏境古泗水流域置(治沛,位今江苏沛县境),领可考16个县,位今皖东北、苏西北地区,在今阜阳地区仅设城父1个县(治今亳州市城父镇)。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占谯县。冬,陈胜起义军先后占领汝阴及今阜阳地区。
〔西汉〕
汉王元年(前206年)四月,泗水、砀郡、陈郡改属项羽的西楚国(都彭城,今徐州市),余仍秦旧。高祖五年(前202年)正月,汉灭项羽,今阜阳市地区改属韩信楚国(都下邳,今江苏睢宁县古邳镇,下称古邳镇)。六年十一月,废韩信为侯,3个郡归汉。高祖十一年三月丙寅,陈郡(治陈,今淮阳县)改属刘友的淮阳国(都陈)。惠帝元年(前194年),国除,归汉。高后元年(前187年)后,陈郡径为刘强淮阳国。八年,复为陈郡。文帝四年(前176年)二月乙卯,改陈郡为刘武的淮阳国(仍都陈)。十二年,国除,复为陈郡(仍治陈)。陈郡及高后径改陈郡为淮阳国(治、都均陈),在今阜阳地区设新阳、新、细阳、富波、平舆5个县,并在今陈郡南部置汝南郡(初治平舆。后治上蔡,位今河南境内)。景帝二年(前155年),改汝南郡为刘非的汝南国;三年,刘非徙封江都王,汝南复为郡。汝南郡于元朔五年(前124年),得淮南国期思、弋阳县;元康三年(前63年),得淮阳郡长平县;神爵三年(前59年)后,曾得新汲县;元延三年(前10年),得颍川郡淳于长的定陵侯国;又在今阜阳地区增设县、邑,历经变化,汝南郡领37个县,在今阜阳西部地区设慎县(治今颍上县江口镇北汤圩孜村。神爵三年即前59年四月壬戌为侯国,历3世,至王莽时绝,下称故慎城)、富波县(位今阜南县万沟乡谷河南岸500米,下称故富波城)、细阳县(位今太和县原墙镇北1公里茨河左岸,下称细阳故城。元朔二年即前127年十一月癸酉,封刘为钜阳侯国。元鼎五年即前112年,国除为县。五凤二年即前56年九月癸巳,为王宪侯国,历3世绝,复为县)、新县(位今太和县张阁乡地名宋王城的地方,下称新故城)、阳县(位今临泉县城镇)、汝阴县(《汉书·地理志》作“女阴”。高祖六年即前201年十二月甲申,封夏侯婴为汝阴侯,为侯国;文帝十二年即前168年,作汝南郡都尉治;元鼎二年即前115年,国除为县。元康四年即前62年,复为侯国。更始二年即24年,封刘信为汝阴王,为王国,仍治今阜阳市区)、新阳县(仍治今界首市新阳故城。高祖六年正月,封吕清为新阳侯,为侯国,亦作信阳侯国。元鼎五年即前112年除国,复为新阳县。鸿嘉二年即前19年五月戊子,封刘永为新阳侯国,历2世,除为县)、平舆县(位今临泉县城关镇西古城子)8个县;今阜阳市东部则在高祖六年免韩信楚王后,分秦泗水郡南部地区所属的沛郡(治相,今淮北市相山区,下称相故城),历经变化,领37个县,设山桑县(治今蒙城县坛城镇)、郸县(位今涡阳县城北约30公里的丹城集乡包河南岸。中元元年即前149年,封周应为郸侯,为侯国;元康四年即前62年,国除为郸县)、城父县(仍治今亳州市城父镇。高祖六年,封尹恢为城父侯,为侯国;高后三年即前185年,复为城父县;元康四年即前62年,复为城父侯国)、谯县(仍治谯故城)4个县。历西汉,境内共设12个县,分属2个郡、国。元封五年(前106年)四月,上述郡、国改属豫州刺史部。
〔附王莽新朝〕
王莽篡汉后,改汝南郡为汝汾郡,改慎县为慎治县,改女阴县为汝坟县,又作汝郪县,改细阳县为乐庆县,改新县为新延县,改新阳县为新明县;改沛郡为吾符郡,又作吾府郡,改郸县为单成县,改谯县为延成亭,改城父县为思善国(《水经注》说:“夏淝水经城父故城南,王莽之思善国也。”有人认为是新莽新设县,位今涡阳县境,误),余仍之。
〔东汉〕
恢复王莽乱改的地名,仍为汝南郡(国)(治平舆,今临泉县城关镇西古城子),沛郡(国)(仍治相故城),在今阜阳市境内设15个县(国),属豫州(治谯,今亳州市区)。其中,汝南郡与今阜阳市有关的设置变迁有:在永平十五年(72年)四月甲子,封为刘畅汝南王国;建初四年(79年)四月己丑,复为汝南郡;建安十八(213年)五月,分沛郡南部置谯郡。该郡(国)最盛时设37个县(国),在今阜阳市境设慎县(国)(仍治慎故城。建武二年即267年,封光武族兄刘赐为慎侯。三十年,改封刘隆为慎侯,为侯国,历2世,国除为县。灵帝封外戚何进为慎侯,为侯国,历2世约30年,宦官杀何进后,国除为县)、城父县(国)(仍治城父镇。永兴二年即154年,封外戚梁桃为城父侯;延熹二年即59年,国除为县。汉末,改属谯郡)、新阳侯国(县)(仍都新阳故城。建武九年,封外戚阴就为新阳侯;永平二年,国除为县。建初七年,改属刘羡的西平国;章和二年即88年,改属刘羡的陈国;永元十一年即99年,复属汝南郡)、宋公国(东汉初,复为新县,仍治新故城。建武十七年,封外戚郭竟为新郪侯,历2世,国除为县;建初二年复封,后无子国除为县。建初四年,徙封商后宋公于此)、细阳侯国(县)(东汉初复名,仍治细阳故城。建武十二年,封岑遵为细阳侯,历2世,国除为县;安帝复封,仍国除为县)、汝阴侯国(县)(东汉初复名),仍治今阜阳市区。更始帝封刘信为汝阴王,建武二年即26年,封刘信为汝阴侯;永平十三年即70年,国除为县)、平舆县(治古城子)、阳侯国(县)(仍治今临泉县阳镇。永平元年四月癸卯,封外戚阴庆为阳侯,历5世,国除为县)、原鹿侯国(县)(东汉新设,位今阜南县公桥乡公桥集东2.5公里地名阮城的地方,为春秋时期宋国的鹿上邑,下称原鹿故城。建武十五年,封阴识为原鹿侯,传5侯4世,国除为县)、富波侯国(县)(仍治富波故城。建武二年,封王霸为富波侯,30年后国除为县)、思善侯国(县)(后汉章和二年即88年,分城父县南部新置,位今亳州市古城乡古城)、山桑侯国(县)(由沛郡改属,仍治今蒙城县坛城镇。建武二年夏,改为王常山桑侯国,仍都之。历2世,建武三十年,国除为县,仍之)13个侯国(县)。此外,县级以下侯邑较著的有阳侯国境内的姚丹的葛陵侯邑,在慎侯国境内有刘敏的甘里侯邑,在汝阴侯国境内刘显的阜阳侯邑(永初元年即107年,封济南王刘错子刘显为阜阳侯)等,后均并入有关县。沛郡(东汉初复,仍治故相城)于建武二十年六月乙未,徙封中山王刘辅为沛王,为沛国(仍都相故城。历8世,至魏始降为崇德侯),建安末,分置谯郡。最盛时,沛国设19个侯国、县,在今阜阳行署境内设谯县(仍治故谯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封曹林(曹操子)为谯侯(建安末,为新置的谯郡治)、郸东汉初复旧名,仍治今涡阳县丹城乡包河南岸)2个县。还有复置苦县(位今涡阳县闸北镇)初属淮阳郡,后先后改属陈国、陈郡。
〔三国·魏国〕
东汉建安十三年,曹操实际控制北方,汉室已是傀儡。延康元年(220年)十月,曹丕建魏国代汉;十二月,定都洛阳。今阜阳市境属魏国豫州(仍治谯,今亳州市区;不久,改治颍川郡,今河南禹县;太和六年即232年,徙治项,今河南沈丘县;正始九年即248年,徙治安成,今河南汝南县汝南埠),历经变动,设12个县,分属汝阴、谯郡2个郡。其中,汝阴郡(治汝阴县,今阜阳市区)原属东汉汝南郡;黄初三年(222年),分汝南郡东部11个县新置。景初二年(238年),宋县改属谯郡;又分沛国的萧、相、竹邑、符离、蕲、銍、龙亢、山桑、洨、虹10个县入汝阴郡,计领20个县。后又将项县划出,领19个县。嘉平五年(253年),撤销汝阴郡,9个县还属汝南郡,汝南郡(仍治息县,今河南息县)领24个县。今阜阳市境内先后由2个郡分领,其中属汝阴郡的慎县(仍治慎故城。咸熙元年即前264年,封陈温为慎侯)、汝阴县(入魏,撤销细阳入汝阴,仍治今阜阳市区)、富波县(仍治富波故城)、原鹿县(仍治原鹿故城)、阳县(仍治今临泉县城镇)、平舆县(仍治古城子)、新阳县(仍治新阳故城)7个县。此外,山桑县(仍治今蒙城县坛城镇)于景初二年(238年),改属汝阴郡,计设8个县。谯郡系建安十八年五月分沛郡南部(一说黄初元年即220年置)新置(治谯,今亳州市区),初领谯、城父2个县;黄初三年(222年),改谯郡为谯国。五年,改为谯郡。景初二年(238年),增划宋县。嘉平五年(253年),增划原属汝阴郡12个县入郡,计领15个县。在阜阳市境内设谯县(仍治故谯城,初兼豫州治,为黄初二年所立五都之一。建安二十三年,封曹林为谯县公。黄初三年,改封谯郡王,兼谯国都。五年,改为谯县王都,属谯郡。七年,复为谯县)、城父县(仍治城父镇)、宋县(仍治新故城,原属汝阴郡。景初二年,改属谯郡)及后划进的山桑县、苦县计5个县。
〔西晋〕
魏咸熙二年(265年)十二月,西晋代魏,今阜阳市境属豫州(治陈,今河南淮阳县),设9个县,涉及汝阴国、谯国。其中,汝阴郡系泰始元年(265年),封司马骏为汝阴王,仍属汝南郡。次年(266年),分汝南郡复置汝阴郡(仍治汝阴,今阜阳市区),太康四年(283年),封司马谟为汝阴王。七年,无子,国除,复为汝阴郡,领8个县。设汝阴(仍治今阜阳市区)、慎(仍治慎故城)、原鹿(仍治原鹿故城)、平舆(仍治古城子)、阳(仍治今临泉县城镇)、宋(仍治新故城)6个县。惠帝增置新蔡郡,平舆、阳2个县改属豫州新蔡郡。谯国,泰始元年(265年)十二月丁卯,封司马逊为谯王,改谯郡为谯国(仍都谯,今亳州市区),历3世,永嘉五年(311年),没于石勒。沛王司马滋遇害,改沛国为沛郡,领7个县。在今阜阳市境内设谯县、山桑(仍治蒙城县坛城镇)、城父(仍治城父镇)3个县。永嘉乱后,今阜阳市区域很快被刘汉国将石勒攻陷。永嘉二年十月,刘渊称帝,封其子刘景为汝阴王。五年,全境没入刘汉将石勒。还有苦县改属梁国(都睢阳,今河南商丘南)。

〔东晋〕
初年,祖逖北伐,今阜阳市境大部收回。大兴三年(320年),豫州刺史祖逖自谯退守封邱。四年,豫州刺史祖约代兄祖逖。永昌元年(322年),祖约退守寿春。太宁三年(325年),豫州全部入后赵,今阜阳市全境属后赵(319~351年,初都襄国,今河北邢台市西南。后都邺,今河北临漳县三台村),仍设豫州(治颍川郡,今河南许昌市东),在今阜阳市境内设8个县,涉及汝阴郡、新蔡国、沛郡3个郡、国。石鉴青龙元年(349年),冉魏取代后赵,占领今阜阳市境,仍旧制。永和六年(350年)后,冉魏豫州刺史冉遇降东晋,复属东晋。其中,汝阴郡(治汝阴,今阜阳市区。后赵建武三年即337年,石虎封其子石琨为汝阴王,为王国,仍都汝阴)领5个县,设汝阴、慎(仍汝阴故城)、原鹿(仍治原鹿故城)、平舆(仍治古城子)、阳(仍治今临泉县城镇)5个县;新蔡国(都新蔡,今河南新蔡县),领3个县,仅设宋县(仍治新故城)1个县。谯郡(仍治谯,今亳州市区。永昌元年即322年,入后赵。咸和八年即333年,入东晋,旋入后赵)领7个县,设谯县、山桑(仍治今蒙城县坛城镇)2个县。光寿元年(357年),豫州入前燕(337~370年。初都大棘,今辽宁义县西北;继都龙城,今辽阳市;蓟,今北京市郊;邺,今河北临漳县三台村),仍治颍川郡(今河南许昌市东),在今阜阳市境内设8个县,涉及谯、汝阴2个郡。建熙十年(369年),曾短时间属东晋。其中,谯郡(仍治谯,今亳州市区),领7个县,设谯县、城父(今城父镇)、山桑(今蒙城县坛城镇)3个县;汝阴郡(仍治汝阴,今阜阳市区),全在今阜阳市境内,设汝阴、慎(仍治慎故城)、原鹿(仍治原鹿故城)、平舆(仍治古城子)、阳(仍治今临泉县城镇)5个县。建熙十年(369年)七月,豫州入前秦(351~394年,都长安)。建元十六年(380年),增置东豫州(治许昌),在今阜阳市境内设9个县,涉及汝阴、谯2个郡。其中,汝阴郡(仍治汝阴,今阜阳市区),领8个县,设汝阴、慎(仍治慎故城)、原鹿(仍治原鹿故城)、平舆(仍治古城子)、阳(仍治今临泉县城镇)、宋县(仍治新故城)6个县;谯郡(仍治谯,今亳州市区)领7个县,设谯、城父(仍治城父镇)、山桑(仍治今蒙城县坛城镇)3个县。太元八年(383年),淝水战后,东晋乘胜收复北方失地,今阜阳市境复入东晋。此后,除后秦(384~417年,都长安,改为“常安”)曾占据今阜阳市境部分地区仍置豫州,并东豫州入之(治今洛阳市东),设阳(仍治今临泉县城镇)、平舆(仍治古城子)2个县,属新蔡郡(治新蔡,今河南新蔡县)及山桑(仍治今蒙城县坛城镇)1个县改属徐州谯郡(仍治故谯城,今亳州市区)外,无设置。义熙十二年(416年)八月北伐,全入东晋。东晋期间,今阜阳市境内设置十分复杂。大体仍属豫州有:新蔡郡(治新蔡,今属河南。惠帝从汝阴郡分置。永嘉乱后,陷石勒,曾为祖逖收复。太宁三年即325年,入后赵。咸康二年即336年,撤销汝阴郡,并入。永和六年即350年,回归东晋。太和二年即367年,入前燕。四年,复入东晋。太元二年即377年,入前秦。八年,复归东晋。隆安三年即399年,入后秦。义熙十二年即416年,复入东晋)领4个县,设平舆(晋惠帝改属新蔡郡,仍治古城子。咸康三年即337年撤销,并入新蔡县。太元九年复,撤并安丰郡的蓼县入)、阳(晋惠帝改属新蔡郡,仍治今城镇北。咸康三年即337年撤销,并入新蔡县。升平二年即358年,为新蔡郡治。太元九年,复置阳县,仍兼郡治)2个县。谯郡(治谯县,仍故谯城,今亳州市区。永嘉乱后,晋唯剩谯城。建兴元年即313年,祖逖仍置豫州。大兴三年即320年,祖逖收复豫土。永昌元年即322年,陷石勒。咸和八年即333年,石聪降晋。升平三年即359年,谯郡入前燕。太元二年入前秦,后改属东豫州。八年,东晋收复,在今亳州市境内侨置魏、长垣县。义熙十二年即416年北伐,复入东晋。十三年,改为北谯郡(仍治谯县),复谯、山桑(仍治今蒙城县坛城镇)等旧县。汝阴郡(仍治汝阴,今阜阳市区。永和八年即352年,回归东晋。升平二年即358年,复置汝阴郡,领汝阴、宋城、宋县及侨置楼烦4个县。太和二年即367年,入前燕。四年,复入东晋。太元二年,入前秦。八年,回归东晋,仅可考汝阴1个县。隆安三年即399年,入后秦。义熙十二年即416年,复入东晋,直至宋泰始三年即467年后才入北魏,设汝阴、宋城(东晋新设,疑治故细阳城)、宋(仍治故新妻阝城)、楼烦(侨置今颍上县境内)、原鹿(仍治故原鹿城)5个县。此外,东晋末,还在今蒙城县城西北1.5公里处侨置蒙县。还在今亳州市区侨置小黄县等县。
〔南朝·宋〕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丁卯,刘宋代晋,仍“义熙土断”后旧制。今阜阳市境直至宋泰始三年(467年)才陆续入北魏。在此之前,此处为南北争峙场所。永初三年(422年),北魏趁宋武帝刘裕死,发兵淮北,占领今阜阳市境内。神三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封长孙道生为汝阴公。宋元嘉十年(433年),刘宋夺回汝阴县。二十四年十一月,文帝封其第十子刘浑为汝阴王。二十九年,北魏攻占汝阴。北魏和平二年(461年)七月,北魏文成帝封其弟拓跋天赐为汝阴王。刘宋大明八年(464年),汝阴县复为宋有。泰始三年(467年)二月,北魏攻占汝阴县失利,后入北魏。刘宋在永初三年(422年)二月丁丑,分淮西为豫州(治汝南,今属河南),后为战乱区,先后设县的郡有:新蔡郡(治汝南,今属河南。泰始二年失淮北,改治固始,今河南固始县)领4个县,设阳(仍治今临泉县城镇)、平舆(仍治古城子)2个县;谯郡(仍治故谯城)领6个县,设蒙(位今蒙城县城西北1.5公里。泰始三年,兼侨置谯郡治)、长垣(侨置于今亳州市区东部)、宁陵、魏、襄邑等5个侨县;汝阴郡(仍治汝阴)领4个县,均在今阜阳市境内:汝阴、宋县(仍治新妻阝故城)、楼烦(仍侨于今颍上县境内)、宋城(仍治今太和县原墙集镇)4个县;陈留郡(永初三年,失陈留郡,侨于故谯城)领4个县,均位今亳州市境:小黄(永初三年,侨于谯故城)、浚仪(永初三年,侨于故城父城)、白马、雍丘侨县4个县。
〔北朝·北魏〕
北魏(386~534年)和平六年(465年),占领豫州。天安元年(466年),宋淮西的汝南、新蔡、汝阳、汝阴、南顿、陈、颍川7个郡士民南奔。二年,置豫州(治悬瓠城,今河南汝南县)。皇兴二年(468年),改宋文帝侨置的司州为豫州(仍治悬瓠城)。在今阜阳市境内仅设平舆(仍治古城子)、阳(仍治今临泉县城镇)2个县,属新蔡郡(皇兴三年即469年,治平舆,领4个县。萧齐改称北新蔡郡。太和二年即478年,克固始,改为东新蔡郡,仍治平舆,领3个县。孝昌元年即525年入梁)。南兖州,太和十八年,改治涡阳城(今蒙城县涡河北岸香山乡姜楼刘寨村)侨置。正始中,移治谯城(小黄县治,今亳州市区。领7个郡21个县),设小黄(仍侨置于故谯城)、浚仪(仍治故城父城。孝昌二年,复置)2个侨县,属陈留郡(孝昌二年,复侨于故谯城关镇,领5个县);下蔡郡(治下蔡戍,今凤台县城,领4个县)设楼烦(位今颍上县境内)1个侨县。东郢州,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遥立,治社亭城(位今颍上县润河集一带)。二十二年,罢东郢州,改置颍州,领3个郡,今市境内仅汝阴郡(天安二年即467年,入北魏。东郢州立,改属之,改治社亭城,领3个县)设汝阴(仍治今阜阳市区。太和二十年,改封拓跋天赐孙拓跋景和为汝阴王,兼都)、宋(北魏太和元年复置,仍治今太和县境内故新城)、许昌(北魏新置,治今阜阳市口孜镇北10公里青邱村)3个县。平舆、阳(仍治今城镇)2个县,曾属北魏南雍州,西魏改为蔡州,东魏改为新蔡州(治新蔡城,今属河南)新蔡郡(治四望城)。梁天监七年(508年),攻占汝阴县(今阜阳市区),封刘端为汝阴王,陆续收复今阜阳市部分失地。孝昌二年(526年),复入北魏。四年,北魏置颍州(治汝阴,今阜阳市区。领18个郡,34个县),设可考郡县有:汝阴弋阳二郡(梁置双头郡,治汝阴,领7个县)设汝阴、陈留(一说位今太和县城东北3公里处)、宋(梁侨置,治今颍上县西南南照集北)、楼烦(宋侨置,位今颍上县境)、弋阳(梁侨置,帖治汝阴)5个县;财丘梁兴二郡(梁侨置双头郡,治财丘,今临泉县城镇。一说治今阜南县胡楼乡财神岗村财城遗址),领财丘、梁兴(梁置,位今临泉县南艾亭集一带)、梁城(梁置)、汝阴(梁侨置)4个县;西恒农陈留二郡(梁置双头郡,治恒农),设恒农、胡城(梁侨置,治今涡阳县城北20公里刘店乡胡城村)、南顿(梁侨置)3个侨县。陈州,北魏正始二年(505年),侨置陈留郡、县及许昌县。梁为陈留郡(均治陈留,今太和县城北旧县镇)。中大通二年(530年),梁破北魏颍州,改置陈州(治陈留),入北魏仍之。东魏武定七年(549年),废陈州,改设北陈留颍川二郡,为双头郡,领5个县,设许昌(仍治今阜阳市口孜镇北古城孜清邱村古城遗址)、陈留(今太和县颍阳故城)、圉城、雍丘、小黄(以上3个县均北魏侨置)5个侨县。涡州,太和十八年,北魏在涡阳城(今蒙城县香山乡姜楼刘寨村)侨置南兖州,统下蔡戍(今凤台县城)及谯(治谯故城,今亳州市区)、梁、沛诸郡。景明四年(503年),置涡阳郡、县,属之。正始间,南兖州改治故谯城(今亳州市区),改此处为涡州。梁大通元年(527年)十月庚戌,入梁,改为西徐州。北魏间,涡州领7个郡12个县,设南谯郡(治涡阳城。太和十八年,侨置谯郡。景明四年即503年,改置涡阳郡、县。永平元年即508年,改置南谯郡。永安元年即528年,涡阳郡改治山桑,南谯郡仍之)仅涡阳1个县;颍川郡(梁侨置,治黄城戍,位今颍上县城西南17.5公里处),仅设宁陵(梁侨置)1个县;临涣郡(治临涣,今濉溪县临涣镇。领3个县)设丹城(北魏置,今涡阳县城北30公里丹城集)1个县;北新安郡(梁侨置,治蒙县,位今涡阳城东南7.5公里蒙关店。北魏太和七年,筑南、北两蒙城,相距仅40步,置蒙郡、县。普通四年即532年,入梁,改名北新安郡,复入北魏,仍之)设蒙、勇山(当为龙山县,位今涡阳县城北约17.5公里处,并非今龙山集)等3个县。北魏又在故谯城设谯郡,曾为州治。正始中,为南兖州治。又在涡阳城设马头郡,今阜阳市境内无设县。北魏又设陈留郡(治小黄,今亳州市区),领小黄、武平、浚仪(治今城父镇)、谷阳、东燕5个县。
〔南朝·齐、梁〕
宋末及齐初,今阜阳市境曾短时间属之,建置不常设。较著的事件要数齐建元元年(479年)四月,封宋顺帝刘准为汝阴王。不久,灭其全族。齐永泰元年(498年),齐、魏涡阳之役,败北魏军,短时间占领部分地区。淮北旋入北魏。梁自天监五年(506年)梁魏大战后,陆续收复江淮地区部分失地。梁普通五年,梁趁北魏乱出兵攻取江淮地区北部失地。大通元年(527年),梁、魏涡阳大战,击败魏兵,收复今阜阳市境。北魏永熙三年(534年),高欢拥立清河王元善见建东魏(534~550年),从此,今阜阳市境为梁与东魏的拉锯战场。梁太清元年(547年)六月,东魏叛将侯景降梁,地全入梁。东魏复攻侯景,境内仍为相峙战场。涡阳一役,再次击败东魏。太清二年八月,侯景反梁于寿阳,南下后,东魏进一步占领江淮地区。东魏武定八年(550年)五月,北齐取代东魏,今阜阳市境入北齐。梁在今阜阳市境设置主要有:陈州(治陈留,今临泉县高塘集附近。中大通二年即530年置)有汝阴弋阳二郡(梁侨置双头郡,治汝阴,今阜阳市区)设汝阴、宋(梁侨置于今颍上县西南南照集北)、陈留、楼烦(宋侨置,位今颍上县境)4个县;颍川郡(天监四年即505年侨置,治许昌,今阜阳市口孜镇北清邱村古城)设许昌、宁陵(梁侨置)2个侨县;陈留郡(梁侨置,治陈留,今太和县东北3公里颍阳故城)仅设陈留1个县;财丘梁兴二郡(梁置双头郡,治财丘,今临泉县城镇。一说位今阜南县城西南胡楼乡财城岗,领4个县)设梁兴(梁置,位今临泉县艾亭集附近)、梁城(梁置)、汝阳(梁侨置)3个县;西恒农陈留二郡(梁置双头郡,治胡城,今涡阳县马店乡胡城村)设胡城、恒农(梁侨置)、南顿(梁侨置)3个县;下蔡郡(中大通三年侨置,治下蔡,今颍上县故慎城)仅设下蔡1个侨县;新蔡郡,梁改为新蔡南陈留二郡,为双头郡,治阳(今临泉县城镇),改属颍州,仅领阳1个县,属新蔡郡(梁改东魏新蔡州为新蔡郡,仍治今河南新蔡县城,北齐撤销)。此外,还有汝南太原二郡及东郡陈留二郡、清和南阳二郡、东恒农郡、荥阳北通二郡等双头郡也位今阜阳市境或与今河南与该地区相交的周边地区。西徐州(梁大通元年十一月,改北魏涡州为西徐州,仍治涡阳,即治涡阳城,今蒙城县香山乡姜楼刘寨村)有南谯郡(大通元年十月入梁,改涡阳郡为南谯郡,仍治涡阳)仅设涡阳(北魏永平元年即508年置)1个县;蒙郡(治蒙县,今涡阳县城东南7.5公里蒙关店。北魏太和七年即483年置)于中大通四年入梁,改为北新安郡(仍治蒙)设蒙县、勇山(梁置,疑为龙山县,位今涡阳城东北约17.5公里处的丹城集附近)2个县;阳夏郡(梁侨治于山桑故城,今蒙城县坛城镇),领县无考。谯州(中大通三年,梁改北魏南兖州为谯州。四年,复入北魏。正月癸未、入梁;不久,复入北魏,治谯(谯故城,今亳州市区),梁仅陈留1个郡(仍治谯故城)设谯1个县。
〔北朝·东魏〕
东魏继承北魏东部旧壤,今阜阳市境为梁与东魏争夺的前沿阵地。武定五年正月,东魏河南道大行台侯景据河南降西魏。曾名义上属西魏控制区。二月,侯景降梁,以豫、广、郢、荆、襄、兖、南兖、济、东豫、洛、北荆阳、扬等13个州来附,受封河南王,使梁名义上占领今阜阳市全境。十一月,梁攻东魏军事失利,梁、魏相峙于涡阳(今蒙城县城北)、谯城(今亳州市区)一带。次年正月,侯景与梁军渡淮南撤,全境进入东魏。后随着侯景反梁,江淮北部地区也渐入东魏。从此,南方政权(梁、陈)再没有收复今阜阳市境。东魏在今阜阳市境主要设置有:豫州(东魏元象元年即538年,侯景复置豫州,置行台,治悬瓠城,今河南汝南县城。武定五年正月,入西魏。二月,入梁。十月,复入东魏,领9个郡39个县)设平舆(仍治今临泉县城西古城子)、阳(仍治今临泉县城镇北)2个县,属新蔡郡(治石母台,今河南汝南县东南。领3个县),后改属东蔡州。南兖州(北魏正始四年即507年置,治小黄,即故谯城,今亳州市区,领7个郡21个县。武定五年正月,入西魏。二月,入梁。十一月,入东魏)有陈留郡(宋侨置,治小黄,领5个县)设小黄、浚仪(宋侨置,治今城父镇)2个侨县;下蔡郡(北魏太和十九年即495年置,治下蔡,今颍上县城东25公里甘城。兴和中复,改治楼烦,位今颍上县境,领4个县)设楼烦、下蔡2个侨县。北扬州(东魏天平二年即535年侨置,治今河南沈丘县古项城。武定五年即547年正月,入西魏。二月入梁,改为殷州。旋入东魏,复名北扬州,领5个郡19个县)仅汝阴郡(治社亭城,又名荆亭城,位今颍上县西南30公里润河集)设汝阴(今阜阳市区)、宋(一说治今颍上县南照镇北。一说仍治新妻阝故城)、许昌(仍治今阜阳市口孜镇清邱村)3个县。颍州(东魏大象元年即538年,侯景复置,废梁陈州,所立郡县唯改颍川郡为北陈留颍川二郡,全改属颍州。武定五年正月,入西魏。二月,入梁。七年,入东魏,仍治汝阴,今阜阳市区,领20个郡40个县)有汝阴弋阳二郡(梁置双头郡,仍治汝阴,领7个县)设汝阴、陈留(梁侨置,位今临泉县高塘集附近)、宋(位今颍上县城西南南照集北)、楼烦(位今颍上县境)、弋阳、新息均帖治汝阴(今阜阳市区)6个县;北陈留颍川二郡(梁置,治陈留,今太和县颍阳故城。元象元年即538年废陈州,改梁颍川郡为北陈留颍川二郡,改属颍州。武定五年正月,入西魏。二月,改属梁,旋属东魏,领5个县)设陈留、许昌(仍治阜阳市口孜镇清邱村)、圉城、雍丘、小黄(均北魏侨置)5个县;财丘梁兴二郡(梁置双头郡,治财丘,今临泉县城镇,领4个县)设财丘(梁侨置,治今城镇)、梁兴(梁置,位今临泉县南艾亭集一带)、梁城(梁置)、汝阳(梁侨置)4个县;西恒农陈留二郡(梁置双头郡,治恒农,领3个县)设恒农(北魏侨置)、胡城(梁侨置,治今涡阳县马店乡胡城村)、南顿(梁侨置)3个县。谯州(武定六年,入东魏,改梁西徐州为谯州,治涡阳城,今蒙城县香山乡姜楼刘寨村,领7个郡17个县)有南谯郡(仍治涡阳,领4个县)设涡阳、茅冈、栢桥、蜀坡(以上3个县为武定六年置)4个县;临涣郡(梁置,仍治銍城,今濉溪县临涣镇。东魏兴和中,废临涣县。武定五年,改为涣北县治,领3个县)设丹城(东魏改汉末曹腾的费亭侯旧邑费城为丹城,新置县,今涡阳县丹城集);蒙郡(治蒙县,今涡阳县蒙关店。东魏改梁北新安郡,复北魏蒙郡名)设蒙(蒙县有三:位今蒙城县香山乡姜楼刘寨村为东晋侨置县;位今涡阳县城东南7.5公里蒙关店为北魏及东魏的蒙县、郡治;今利辛县旧城集也曾为蒙县治。后两个蒙县治因军城为治)、勇山(疑为龙山,位今涡阳县丹城集附近)2个县。东蔡州(东魏置,领5个郡20个县)设新蔡、阳2个县,由原属豫州新蔡郡改属。扬州(武定七年十二月,豫州入东魏,复改扬州,仍治寿阳城,今寿县城关镇,领10个郡21个县)有下蔡郡(武定六年东魏克黄城戍侨置,治下蔡,今颍上县城东25公里甘城)设下蔡、楼烦2个侨县。财州(东魏武定八年置,治阳,今临泉县城镇。一说置于今阜南县胡楼乡财神岗村200米湖边,此处非州治,而是财丘梁兴二郡及财丘县治。北齐天保三年即552年废)改领颍州部分郡、县。
〔北朝·北齐〕
东魏武定八年五月,北齐代东魏,初仍旧制,今阜阳市全境属北齐。历经文宣帝高洋对区划的整饬,使北齐区划相对整肃。今境内设置:东豫州(北魏置,治新息,今河南息县。天保三年即552年,置北建州,治固始,今河南固始县城。七年,废北建州,领4个郡7个县。三年,废财州,改置苞信县,仍治城镇)仅设苞信1个县,改属梁安郡(天保三年,废长陵郡为县,改属梁安郡,治苞信)。信州(北齐天保二年,改东魏北扬州为信州)改治陈(今河南淮阳县。天保中,废颍州及十数个双头郡,改为汝阴、安丰、陈、北陈、高塘、颍川5个郡,改属信州,领6个郡12个县)有汝阴郡(天保七年,废颍州及双头郡、县为汝阴郡,仍治汝阴,今阜阳市区,领2个县)设汝阴、下蔡(天保三年即552年,废慎县所立下蔡郡,存下蔡县,改治故甘城)2个县;陈留郡(天保七年即556年,废颍州,改陈留颍川二郡为陈留郡,治陈留,今太和县东北1.5公里颍阳故城)仅设陈留1个县;颍川郡(天保七年,废颍州及陈留颍川二郡双头郡,改颍川郡为临颍县,后复为颍川郡,治许昌,今阜阳市口孜镇清邱村)仅设许昌1个县。南兖州(治小黄,今亳州市区,领3个郡)有陈留郡(治小黄,领2个县)设小黄、浚仪(仍侨治今亳州市城父镇)2个侨县。谯州(治涡阳,今蒙城县香山乡姜楼刘寨村,领5个郡13个县)有北谯郡(北齐改东魏南谯郡为北谯郡,仍治涡阳,领4个县)设涡阳、丹城(原属临涣郡,仍治今涡阳县丹城集。天保四年,撤销临涣郡,改属北谯郡)2个县;蒙郡(北齐天保四年,废郡为县。天统二年复,仍治蒙县,今涡阳县城东南蒙关店,领3个县)设蒙、勇山(今涡阳县丹城集附近)、龙山(今涡阳县龙山集一带)3个县;龙亢郡(北齐分蕲郡置,治龙亢,今怀远县龙亢集,领3个县)设楼烦(宋侨置,今颍上县故慎城)、下蔡(天保二年,废下蔡郡留县,仍治今颍上县故甘城)2个县。
〔北朝·北周、南朝·陈〕
北周建德六年即577年二月灭北齐,今阜阳市全境入北周。今境内设置:豫州(治悬瓠,今河南汝南县城,废汝阴郡。大象二年即580年,改豫州为舒州,仍治悬瓠城。不久复为豫州,仍治上蔡,领6个郡14个县)广宁郡(北齐改新蔡郡为广宁郡,仍治新蔡,今河南新蔡县城,领3个县)仅设苞信(仍治今临泉县阳镇)1个县。亳州(建德七年即578年二月,置南兖州总管府,仍治小黄,今亳州市区。宣政元年即578年七月壬戌,改南兖州为亳州,仍治小黄。领2个郡8个县)仅陈留郡(仍治小黄,领3个县)设小黄、浚仪(仍侨置于城父镇)2个侨县。颍州(建德六年,入北周,废汝阴郡。翌年,复置,均治汝阴,今阜阳市区,领3个郡4个县)汝阴郡(仍治汝阴,领2个县)设汝阴、郑城(北周侨置,治今颍上县城南古郑城,即旧治)2个县;陈留郡(仍治陈留,今太和县故颍阳城)仅设陈留1个县;颍川郡(建德七年复置,仍治许昌,今阜阳市口孜镇清邱村)仅设许昌1个县。谯州(仍治涡阳,今蒙城县香山乡姜楼刘寨村。周末,改治銍城,今濉溪县临涣镇,领3个郡5个县)谯郡(陈太建五年即573年十二月乙未;入陈。十年,入北周,改为谯郡,仍治涡阳,领6个县)设涡阳、丹城(仍治今涡阳县丹城集)、龙山(仍治今涡阳县龙山集一带)3个县;蒙郡(仍治蒙县,今涡阳县蒙关店)仅设蒙县1个县。
〔隋朝〕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隋代北周,初仍旧制,今阜阳市全境属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郡,撤并州、县,今境内设9个县,涉及3个州:颍州,开皇元年,撤销阳所立苞信县,并入汝阴县。三年,废汝阴郡,领3个县。开皇末,领8个县,仍治汝阴(今阜阳市区),设汝阴、颍阳(开皇三年,废陈留郡留陈留县,改属颍州。十八年,改陈留县为颍阳县,仍治今太和县颍阳故城)、清丘(开皇三年,废颍川郡,留许昌县,仍治今阜阳市口孜镇清邱村。十八年,改许昌县为清丘县)、颍上(大业二年即606年,在北周郑城县遗址,今颍上县旧治城南古郑城改置颍上县)4个县。亳州(开皇元年即581年,废总管府,仍为亳州。三年,废陈留、梁郡,仍治谯,领7个县。十二年,分小黄县置梅城县。十六年,改涡阳为肥水县。十八年,改浚仪为城父县,领8个县)设小黄、梅城(位今亳州市梅城集)、城父(今亳州市城父镇)、山桑(原名涡阳县,治今蒙城县香山乡姜楼刘寨村。十六年,改涡阳为肥水县。大业二年即606年,改肥水为山桑县)4个县。陈州(开皇十六年置,治宛丘,今河南淮阳县,领10个县)仅设阳(仍治今临泉县城镇)1个县。大业三年四月,在元年撤并州、县的基础上改州为郡,今境内设8个县,涉及3郡,属豫州刺史部:谯郡(亳州改,仍治谯,今亳州市区,领6个县)设谯(大业三年,由小黄侨县改)、城父(仍治城父镇)、山桑(大业二年,改肥水为山桑县,改治今蒙城县城关镇)3个县;汝阴郡(由颍州改,仍治汝阴,今阜阳市区。大业十三年,房献伯据城;郡民江子建于今城西北5公里据险作栅)设汝阴、颍阳(仍治今太和县故颍阳城)、清丘(仍治今阜阳市口孜镇清邱村)、颍上(隋大业二年置,治今颍上县城南旧治古郑城)4个县;淮阳郡(由陈州改,仍治宛丘,今河南淮阳县,领10个县)仅设阳(仍治今城镇)1个县。
〔唐朝〕
大业十四年五月,唐代隋,改郡为州,初仍隋末群雄割据之乱。今阜阳市境内设6个县,涉及颍、亳2个州:颍州(武德四年即621年五月,平王世充,在江子建作栅处置信州,领6个县。六年,改信州为颍州),改治汝阴(今阜阳市区),撤销高塘(治今临泉县高塘集)、永乐(今阜阳市闻集镇永集)、永安(治今阜南县关堂乡古城村永店洪河北岸,今遗址仍可见)3个县,并入汝阴县。贞观元年(627年),撤销清丘县(治今阜阳市清邱村),并入汝阴县。八年,又以涡州下蔡县来属,领4个县,设汝阴、颍上(初治今县城关镇南古郑城。武德四年,改治十二里店孜,又名旧县城,改属信州。六年,改属颍州)、沈丘(隋末置,并置沈州,领沈丘、宛丘2个县。贞观元年,废沈州,宛丘改属陈州,沈丘县改属颍州。后废,并入汝阴县。神龙二年即706年,复治沈丘县,仍治今临泉县西古城子)3个县。唐初,颍州境内先后为3个州5个县:涡州系武德四年,分颍州南部置,治下蔡,今凤台县城关镇,仅领下蔡1个县。八年,废涡州,下蔡县(今属淮南市)改属颍州。沈州,又作“州”,隋末置,治沈丘(今临泉县古城子)领2个县(贞观元年,废沈州,沈丘县改属颍州)。信州,武德四年,平王世充,江子建降唐,改置信州,领汝阴、清丘、永安(治今阜南县关堂乡古城村永店洪河北岸)、高塘(治今临泉县城关镇东南高塘乡)、永乐、颍阳6个县。六年,改信州为颍州,改治汝阴,撤销高唐、永乐(今阜阳市闻集镇永集附近)、永安3个县,并入汝阴县。贞观元年(627年),清丘县(治今阜阳市清邱村)、颍阳县(治今太和县故颍阳城)撤销入汝阴县。亳州,武德四年,平王世充复置,治谯,领5个县。五年,置亳州总管府,领谯、亳、宋、北荆、颍、沈6个州。七年,改为都督府。贞观元年,罢都督府,仍为亳州。十七年,废谯州,以所领临涣、永城、山桑3个县改属亳州,领8个县,设谯(大业三年,改小黄为谯县,治今亳州市区)、城父(仍治今亳州市城父镇)、山桑(仍治今蒙城县香山乡姜楼刘寨村。贞观十七年,改属亳州)3个县。唐在亳州境内先后撤销成、文、谯3个州、药城(今利辛县张村铺西)、文城(今利辛县境内)2个县。成州又作“城州”,王世充置,治城父(今城父镇),领城父县。武德四年五月,平王世充,废城州,留城父县,改属亳州。文州,武德三年置(治鲁丘堡,今利辛县张村铺西),并置药城县,属文州。四年,废文州,改药城县为文城县。七年撤销,并入城父县(故治位今利辛县境)。谯州(隋末侨置临涣,今濉溪县临涣镇),领临涣、永城、山桑、蕲4个县。贞观十七年,废谯州,以临涣、永城、山桑3个县改属亳州,蕲县改属徐州。今阜阳市境内上述2个州(不含唐初废6个州)6个县(不含唐初废7个县)在贞观元年,属河南道地理区。开元二十一年(733年),2个州改属河南道(治汴州,今开封市)。天宝元年,(742年),改颍州为汝阴郡(仍治汝阴,领4个县),在境内仍设汝阴、颍上(仍治今颍上县十二里店孜,后改治今城关镇)、沈丘(仍治古城子)3个县;亳州改为谯郡(仍治谯,今亳州市区,领8个县)设谯、城父(仍治城父镇)、蒙城(天宝元年,改山桑县为蒙城县,改治今蒙城县城关镇)3个县。至德元载(756年)十二月,汝阴、谯郡2个郡属淮西节度使(驻蔡州,今河南汝南县)。至德二载十二月,复汝阴郡为颍州,谯郡为亳州,余仍之。大历十四年,改属宋亳颍节度使。建中二年(781年)二月,改属宣武军节度(均治宋州。兴元元年即784年,改治汴州),2个州在今阜阳市境内仍设6个县。元和十二年(817年)平淮西,改属河南道节度使(初治宋州,今河南商丘南),继治汴州(今开封市),余仍之。
〔五代·后梁〕
唐天四年(907年)四月唐亡,地属后梁(907~923年),仍属宣武节度使(治宋州,今河南商丘南),今阜阳市境内仍设6个县,涉及2个州:亳州(仍治谯,今亳州市区,领7个县)设谯、焦夷(唐天二年,改城父县为焦夷县,又写成“焦彝”。龙德元年即921年,改为夷父县,仍治亳州市城父镇)、蒙城(仍治今县城关镇)3个县;颍州(仍治汝阴,今阜阳市区,领4个县)设汝阴、颍上(仍治今县城关镇)、沈丘(仍治今临泉县城西古城子)3个县。
〔五代·后唐〕
后梁龙德三年(923年)十月,后唐(923~936年)灭亡后梁,今阜阳市境入后唐。十一月,改宋州宣武军为归德军,改治汴州(今开封市),境内仍设6个县,涉及2个州:亳州(仍治谯,今亳州市区,领7个县)设谯、城父(复夷父旧名,仍治城父镇)、蒙城(仍治今县城)3个县;颍州(仍治汝阴,今阜阳市区,领4个县)设汝阴、颍上(仍治今县城)、沈丘(仍治古城子)3个县。
〔五代·后晋〕
后唐清泰三年(936年)闰十一月,契丹和石敬瑭灭亡后唐,今阜阳市境入后晋,仍设6个县,涉及2个州,属归德军节度使(改治宋州,今河南商丘南)。其中,亳州(仍治谯县,今亳州市区,领7个县)设谯、城父(仍治城父镇)、蒙城(仍治今县城)3个县,颍州(仍治汝阴,今阜阳市区,领4个县)设汝阴、颍上(仍治今县城)、沈丘(仍治古城子)3个县。

〔五代·后汉〕
天福十二年(947年)二月十五日,后汉(947~950年)取代后晋,地入后汉,仍设6个县,涉及2个州,属归德军节度使(治宋州,今河南商丘南)。其中,亳州(仍治谯,今亳州市区,领7个县)设谯、城父(今城父镇)、蒙城(今县城关镇)3个县;颍州(仍治汝阴,今阜阳市区,领4个县),设汝阴、颍上(仍治今县城)、沈丘(仍治古城子)3个县。
〔五代·后周〕
后汉乾三年(950年)十二月,后周(951~960年)取代后汉,仍后汉旧制。今阜阳市境内仍为归德节度使(治宋州,今河南商丘南)所辖颍州(仍治汝阴,今阜阳市区,领4个县。显德四年即957年,划下蔡县入寿州,改领3个县)设汝阴、沈丘(仍治古城子)、颍上(仍治今县城)3个县;亳州(仍治谯,今亳州市区,领7个县)设谯、城父(仍治城父镇)、蒙城(仍治今县城)3个县。
〔北宋〕
后周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北宋代后周,仍旧制,今属阜阳市境内仍设6个县,分属颍、亳2个州。开宝六年(973年)十一月,分汝阴县北王家市(今利辛县王市集)、斤沟、百火(今属原墙)、税子步(今税镇)、界沟(今属界首市)5个乡设万寿县(治百尺镇,今太和县原墙镇),属颍州。淳化四年(993年),7个县所在的2个州属河南道。至道三年(997年),颍州改属京东路(治汴梁,今开封市);亳州改属淮南路(治扬州,今为市)。熙宁七年(1074年),颍州改属京西北路(治西京,今洛阳市);亳州改属淮南东路(治扬州,今为市),此后所隶路不变。其中,颍州(仍治汝阴,今阜阳市区,初领3个县。开宝六年,领4个县。治平元年即1064年六月,封赵顼即后为神宗为颍王。元丰二年即1079年,升为顺昌军。政和六年即1116年闰正月,升为顺昌府,仍治汝阴)设汝阴(开宝六年,曾迁治于今市区东南5公里南城地方,后复旧)、颍上(仍治今县城)、沈丘(仍治古城子)、泰和(开宝六年十一月,分汝阴县置万寿县,治百尺镇,今太和县原墙镇。宣和元年即1119年,改万寿县为泰和县,改治今太和县旧县镇,又称泰和故城。至元二年即1265年,撤销泰和县,并入颍州)4个县;亳州(仍治谯,今亳州市区,领7个县。大中祥符七年即1014年,升为集庆军)设谯、城父(仍治城父镇)、蒙城(治今县城城关镇)3个县。
〔金国〕
金天会五年(1127年)二月,灭亡北宋,仍旧制。五月一日,赵构建立南宋,开始宋金对峙局面。但南宋初年,顺昌府仍属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正月,入金。绍兴六年(1136年),南宋收复顺昌府。绍兴九年正月,宋金和议定金还宋河南,2个州应还宋。十年五月,金破坏协议,攻打河南、陕西。六月,宋东京副留守刘錡率“八字军”取得顺昌大捷,乘胜收复河南失地,2个州复属南宋。根据“绍兴和议”,宋金以长淮为限,2个州复入金。十一年,金改顺昌府为颍州。从此,今阜阳市境属金,金仍设7个县,分属亳、颍、寿3个州,属汴京行尚书省(治汴京,今开封市)。贞元元年(1153年),3个州改属南京路(改汴京为南京)。其中,寿州(原宋寿春府跨淮南北,“绍兴和议”以淮河为界,下蔡县入金。贞元元年,设寿州(治下蔡,今凤台县城),增入亳州的蒙城县(仍治今县城)。永光二年(1223年)十一月,又将颍州的颍上县划入,领3个县,在今市境内设蒙城、颍上2个县。绍兴十一年(1141年),顺昌府正式入金,复名颍州(仍治汝阴,今阜阳市区,原领4个县,后改领3个县)设汝阴、泰和(仍治今太和县旧县镇)、沈丘(仍治古城子)3个县。亳州(仍治谯,今亳州市区,初领7个县,后领6个县)设谯、城父(仍治今城父镇)2个县。
〔附蒙古汗国〕
端平元年(1234年)正月初十日,宋蒙联军灭亡金国,今阜阳市境为蒙古汗国与南宋争峙场所。初期,南宋收复寿、颍、亳等淮北失地。端平三年前后,今阜阳市境全入蒙古汗国,仍设7个县,涉及3个州:亳州(仍治谯,今亳州市区,领6个县。端平元年八月,入蒙古汗国。宪宗二年即1253年,改属归德府)仍设谯、城父(仍治今亳州市城父镇)2个县。颍州(绍定五年即1232年入蒙古汗国,仍治汝阴,今阜阳市区)领汝阴、泰和(仍治今太和县旧县镇)、沈丘(仍治今临泉县古城子)、颍上(仍治今县城)4个县。至元二年(1266年),撤销4个县及录事司,并入颍州(仍治阜阳市区),不领县。寿州(至元十二年正月,降元,仍治寿春,今寿县城关镇,领3个县)仅设蒙城(仍治今县城关镇)1个县。
〔元朝〕
元至元八年十一月,蒙古汗国改称元朝,今阜阳市境内仅设颍州(治今阜阳市区,不领县)、亳州(仍治谯县,今亳州市区。撤销城父入谯县,撤销卫真入鹿邑,撤销谷熟入睢阳,撤销酂县入永城县,又将睢阳、永城2个县改属归德府,领鹿邑、谯2个县。不久,复城父县,领3个县)设谯(仍治今亳州市区)、城父(仍治城父镇)2个县。宋安丰军(仍治寿春)仍设蒙城(仍治今县城关镇)1个县,计3个州(军)3个县。至元十三年七月,今阜阳市境内全属江淮等处行省(治扬州,今为市)。其中,属江北河南道汝宁府(治汝阳,今河南汝南县)设颍州(仍治今阜阳市区,后恢复3个县)。归德府(仍治宋城,今商丘南)亳州(仍治谯,今亳州市区,领3个县),设谯、城父(仍治城父镇)2个县。淮西江北道(治庐州路,今合肥市)安丰路(至元十二年正月,降元。十三年,改属淮西道。十四年,升为安丰路。十五年,改为寿春府。十八年,改安丰府,仍治寿县,今寿县城关镇,领1个州8个县)仅设蒙城(仍治今县城)1个县。至元二十八年十二月,江淮等处行省迁治汴梁路(今开封市),改称河南江北等处行省,今阜阳市全境属之。其中,亳州(仍治谯,今市区)仍设谯、城父2个县,仍属河南江北道(治汴梁,今开封市)归德府(仍治宋城);颍州(仍治今阜阳市区)设沈丘(仍治今临泉县古城子)、颍上(仍治今县城)2个县,属汝宁府(治汝阳,今河南汝南县);属淮西江北道(仍治今合肥市)仅安丰路(仍治寿春)仅设蒙城(今县城)1个县。大德八年(1304年),复置泰和县,旋改为太和县(改治今县城关镇),属颍州。至顺壬申(1332年),置颍水县(治地理城,今阜南县地城乡),属颍州,余仍之。至正辛卯(1351年)四月,撤销颍水县,并入颍州。元末,该地区是农民起义的策源地。早在至正十一年(1351年)二月,刘福通就以“天遣神军杀不平,杀尽不平方太平”相号召,在颍州组建红巾军。五月正式起事,占领颍州。十五年二月,刘福通拥立韩山童之子韩林儿在今亳州市区北关大有街路北的明王台建立大宋农民起义政权,改元龙凤。十八年五月,改都汴梁(今开封市)。龙凤五年(1362年)八月,随着汴梁为元兵所陷才迁都安丰(今寿县城关镇,时为安丰路治)。至正二十三年三月,朱元璋解安丰之围,挟持韩林儿南还,使居滁州(今为市区),今阜阳市境全陷入元。二十六年,吴王朱元璋部先后收复寿州(升为寿春府)、颍州,继克亳州,全境入吴,属河南行省。吴元年(1367年),寿春府复降为寿州,改属江南行省临濠府(治今凤阳县临淮镇)。其中,寿州(治寿春,今寿县城关镇,领5个县)设蒙城(今县城)1个县;颍州(仍治今阜阳市区,领3个县)设颍上(仍治今县城)、太和(仍治今县城)、沈丘(仍治今临泉县古城子)3个县;亳州(仍治今亳州市区,领3个县)仍设谯、城父(治今亳州市城父镇)2个县。
〔明朝〕
吴二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建立明朝,改元洪武,今阜阳市全属明朝,设1个州4个县。其中,属江南行省(仍治今南京市)有蒙城县(治今县城),仍属临濠府(治钟离,今凤阳县临淮镇)寿州(仍治今寿县城关镇);属河南行省的有颍州(仍治今阜阳市区,领2个县)设颍上(仍治今县城)、太和(仍治今县城)2个县,属汝宁府;亳州(治今亳州市区。洪武初,撤销谯县入州,领夏邑即今属河南、城父2个县;不久,降亳州为亳县,与城父,并同属归德州。八月,临濠府改属中书省。二年九月,寿州升为直隶州,蒙城县改属中书省直隶寿州。四年二月,降寿州为散州,改属临濠府;颍州改属临濠府。今阜阳市境内仍设5个县1个州。其中,蒙城县属寿州,太和、颍上2个县属颍州,此3个县1个州属中书省临濠府。亳县、城父2个县仍属河南行省归德州。六年九月,改临濠府为中立府(仍治中立县,今凤阳县临淮镇),亳县、城父2个县改属颍州,今阜阳市境内所设5个县1个州已全属中书省中立府。七年八月,中立府改名为凤阳府(治临淮县,今凤阳县临淮镇)。八年十月,凤阳府改治凤阳县(今凤阳县府城镇)。洪武中,撤销城父县,并入亳县,今阜阳市境内仅设4个县1个州,全属凤阳府。十三年正月,撤中书省,凤阳府改隶六部。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凤阳府改属南京,后改称南直隶,又称直隶南京。弘治九年(1496年)十月,升亳县为亳州(仍治今亳州市区,不领县),今阜阳市境内设3个县2个州,属南直隶(仍治南京市)凤阳府(仍治今凤阳县府城镇)。其中,颍州(仍治今阜阳市区,领2个县)设颍上(仍治今县城)、太和(仍治今县城)2个县;亳州(仍治今市区)不领县;蒙城县(仍治今县城)仍属寿州(治今寿县城关镇)。
〔附南明〕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1644年4月25日)明亡,凤阳府属福王控制区,仍之。南明弘光时,凤阳府的颍州及太和、颍上县、寿州改属凤寿镇(治临淮,今凤阳县临淮镇),次年(1645年)四月入清。亳州改属徐泗镇(驻泗州,已没入洪泽湖),早在当年正月入清,废镇,今市境内3个县2个州属南直隶凤阳府。
〔清朝〕
顺治二年闰六月乙巳(1645年8月19日),罢明南直隶,阜阳市境设3个县2个州,改属江南省(治江宁,今南京市)凤阳府(仍治今凤阳县府城镇)。其中,颍州(仍治今阜阳市区,领2个县)设颍上(仍治今县城)、太和(仍治今县城关镇)2个县;亳州(仍治今市区)不领县;蒙城县(仍治今县城)仍属寿州(仍治今寿县城关镇)。康熙六年七月甲寅(1667年8月30日),凤阳府改属安徽省(治安庆府,今市区)。九年四月丁亥(1670年5月19日),凤阳府改属安徽省庐凤道(治凤阳府)。雍正二年九月己未(1724年11月4日),升颍、亳2个州为直隶州,蒙城县改属直隶亳州,颍州的太和县也随之改属亳州,霍邱县改属直隶颍州。今阜阳市境内仅设3个县,分属上述2直隶州,直隶安徽省庐凤道。十三年七月十三日(1735年8月29日),升直隶颍州为颍州府,增置阜阳县为府治附郭县(治今阜阳市区),降直隶亳州为散州,所属太和、蒙城县改属颍州府,亳州不领县,今阜阳市境设4个县1个州,属安徽省庐凤颍道(仍治凤阳府)颍州府(治阜阳,今市区,领阜阳、太和、蒙城、颍上、霍邱5个县及亳州)。同治三年正月,划亳州东13个保、阜阳县东北4个集、蒙城县西15个保、宿州南19个集,增设涡阳县(治雉河集,今县城),颍州府领6个县1个州。同治四年六月甲午(1865年7月23日),颍州府改属安徽省凤颍六泗道(仍治凤阳府)。光绪三十四年五月甲午(1908年6月8日),颍州府改属安徽省皖北道(治凤阳府),直至清亡。清代的江南、安徽省先后属江南江西河南总督、江南总督、两江总督(治江宁,今南京市)。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
民国元年(1912年)1月,废道、府;4月,改州为县,今阜阳市境内设阜阳(仍治今市区)、亳县(仍治今亳州市区)、太和(仍治今县城)、蒙城(仍治今县城)、颍上(仍治今县城)、涡阳(仍治今县城)6个县,直属安徽省。3年6月2日,6个县改属安徽省淮泗道(治凤阳县,今凤阳县府城镇)。
〔中华民国·南京政府〕
民国16年7月,今阜阳市境入南京国民政府安徽省。次年8月,正式废道,6个县直属安徽省。21年4月2日,6个县改属安徽省第六区(首县为阜阳县,领6个县)。10月10日,蒙城县(仍治今县城)改属安徽省第六专区(专员驻泗县);阜阳、亳、颍上、涡阳、太和(均治今县城或市区)5个县属安徽省第七专区(专员驻阜阳,今市区)。24年1月1日,析阜阳县西部地区正式成立临泉县(治沈邱集,今县城关镇),属第七专区,使之领6个县。27年7月,蒙城县由第六专区改属第七专区(仍驻阜阳,今市区),使之领7个县。10月,增入原属第四专区的霍邱、凤台、寿县,领10个县。11月10日,第七专区改属安徽省皖北行署区。29年2月2日,撤销皖北行署区,第七专区直属安徽省。4月,经调整,第七专区领阜阳、亳、临泉、宿、颍上、凤台、怀远、涡阳、太和、蒙城10个县,仍驻阜阳(今市区),今阜阳市境内仍设7个县。7月,宿县改属第九专区,第七专区领9个县。30年2月,改第七专区为第三专区(仍驻阜阳,今市区),仍领9个县,仍设7个县。34年11月,重新调整专区,蒙城县改属第四专区(专员驻宿县,今宿州市区),其余 6个县仍属第三专区(专员驻阜阳,今阜阳市区,领6个县,全在今阜阳市境内)。
〔附日伪、汪伪政权〕
抗日战争期间,今阜阳市境内先后沦陷的县有涡阳(1938年4月陷)、亳县(1938年5月30日陷。9月9日收复。1939年6月再陷)、蒙城(1938年5月25日陷。8月30日收复),其余县城没有沦陷。31年2月19日,亳、涡阳县划为汪伪苏淮特别行政区(驻徐州市)。33年1月13日,改属淮海省(仍驻徐州市)。34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这些汪伪政权结束。
〔中国共产党建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土地革命战争期间,今阜阳市境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游击区,中国共产党先后建有阜阳、颍上、蒙城、涡阳等苏维埃县,很少占领县城,控制区范围较小。
〔中国共产党建政·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期间,今境内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皖东北部分。政权建设比较薄弱。大体是,民国28年11月,成立豫皖苏边区联防委员会下辖的淮上办事处(1938年9月至1941年1月)建有亳县抗日民主政府、涡北县抗日民主政府及淮上办事处所辖怀蒙县办事处。30年1月,改淮上办事处为淮上行署(1月至8月23日)辖蒙城县抗日民主政府及直属豫皖苏区联防委员会的亳县、涡北抗日民主政府。以后建政更少,唯有边区县,如雪商亳、宿蒙及永商亳等边区县抗日民主政府,在境内已无全境在今境内的县。5月,这些边区县属中共豫皖地委。33年11月,改属淮北苏皖边区第二地委(亦称路西地委)。
〔中国共产党建政·解放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期间,今境为安徽省最早的解放区之一。早在34年10月,华中解放区设8个行署,抗日战争期间在该区域所建的雪枫、雪涡、宿蒙、雪商亳等边区县民主政府属第八专区。次年11月,宿蒙、雪涡、雪商亳、商亳鹿柘、鹿亳太等该区有关边区县撤到豫东解放区,该区为国统区。35年12月,将华中八专区改为豫皖苏第三专区,又建第二专区。36年1月14日,恢复永涡亳夏解放区。2月2日,解放亳县、蒙城,先后组建沈项临、鹿亳太等县民主政府。5月5日,再克蒙城。5月18日,攻下界首、临泉。6月,再克亳县、界首。6月25日,攻克阜阳。6月,组建阜北县民主政府。8月,组建涡亳县民主政府。9月7日至10月2日,连克太和、亳县、涡阳、蒙城。10月12日,中共豫皖苏区党委决定重新划分行政区域范围,以涡河以北属第三专区,涡河以南及颍河以东、以北,津浦路西属第六专区,颍河以西,淮河以北属第四专区。11月20日,晋冀鲁豫区政府改豫皖苏边区行政委员会为豫皖苏边区行政公署(1948年春,迁界首市区西北城郊区河北乡的刘腰庄和大郭寨村,仍下辖8个专区。11月23日,第四专区新建阜南县,并自下旬始,四专区由沈丘县莲池转往临泉县吕寨,六专区署迁驻涡阳县南张村铺,今属利辛县)。此后,四专区先后组建临泉、泉南、颍阜县,临泉市等。六专区辖及涡阳、蒙城、凤台、颍上(沙北)、怀远及新建阚疃县、涡阳市等。37年8月21日,中共中央中原局撤销豫皖苏边区行政公署,成立中原行政委员会豫皖苏分会,仍设8个专区。至37年8月,今境内设或涉及的边区县计有17个县3个市,涉及二、三、四、六4个专区。其中,第二专区的阜阳(1947年6月,改称阜北县。年底,改属第六专区)、鹿亳太(1947年5月,改建为亳县、太和县)、沈鹿淮(1947年11月,改名界首县)、沈项临(1947年10月,改属第四专区)4个县及亳城市。11月,第二专区仅辖阜北、亳、界首3个县及亳城市。年底,仅辖亳、界首2个县及亳城市。第三专区在35年12月初建时建商亳鹿柘、雪商亳、雪涡、宿蒙等县。36年11月,调整设雪涡、雪商亳、商亳鹿、宿蒙等县。37年8月,设雪涡、雪商亳、商亳鹿柘、宿蒙县。第四专区在境内设临泉、泉阳、泉南、阜南(1947年11月23日)、颍阜、沈项临6个县。11月,增设临泉、阜阳(1948年8月14日,成立市民主政府)2个市。37年8月,辖泉阳、临泉、颍阜(1948年2月建,驻黄岗寺东北杨庄)、泉南4个县和临泉、阜阳2个市。36年10月,成立第六专区,在今境内设涡阳、涡亳、阜北(1947年底,由二专区划入)、阚疃(1947年底建)、蒙城、颍上县。38年2月20日,豫皖苏中央分局第二、三、四、六专区根据中央《关于在全国解放区行政管辖省县原边归界的指示》精神予以撤销,归还原县建制,组建阜阳专署(驻阜城)。4月15日,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公告,阜阳专区(驻阜阳市,今阜阳市区)设阜阳、界首(今市区)、亳城(今亳州市区)3个县级市和阜阳(驻阜阳市)、太和(驻城关镇,今县城)、亳县(驻今亳州市区)、涡阳(驻城关镇,今同)、蒙城(驻城关镇,今县城)、颍上(1949年1月6日,颍上县城解放,颍阜、颍上合并,成立颍上县,改驻城关镇,今县城)、临泉(驻城关镇,今县城)及今属淮南市属县的凤台县(驻城关镇,今县城)8个县,阜南办事处(1949年6月30日正式成立,今阜南县,驻薛集,今县城关镇,又名薛集镇)计12个县级政权。其中,除凤台县外,全在今境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1日建国,阜阳专区仍属皖北人民行署。
1950年3月,撤销阜城市,并入阜阳县;撤销亳城市,并入亳县。8月,各县民主政府改称人民政府。年底,领9个县1个市,境内设8个县1个市。
1951年2月19日,恢复界首市,仍属阜阳专区。
1952年8月7日,阜阳专区改属安徽省。
1953年6月25日,撤销界首市,改设界首县(仍驻今市区)。
1957年6月,各县人民政府改称县人民委员会。
1959年3月22日,撤销界首、太和县,组建首太县,阜阳专区辖9个县,该专区境内仅设8个县。
1961年12月15日,撤销首太县,恢复界首、太和县,阜阳专区辖10个县,境内设9个县。
1964年8月11日,阜阳县城关镇升为县级镇,改名阜城镇(1965年6月15日,安徽省人民委员会正式批准),仍兼阜阳专区、县驻地,设10个县1个镇。10月31日,从阜阳县划出4个区,从蒙城县划出1个区,从涡阳县划出3个区,从凤台县划出2个区,增设利辛县,驻利辛集,使之辖11个县1个镇。境内设10个县1个镇。
1968年7月2日,阜阳专区革命委员会成立。
1969年6月,安徽省革命委员会批准,阜阳镇降为阜阳县辖镇,专区仅领11个县,境内设10个县。
1971年3月29日,改阜阳专区为地区。
1975年12月19日,划阜城镇4个公社及阜阳县新华区的3个大队增设阜阳县级市,使阜阳地区领11个县1个市,境内10个县1个市。
1977年1月20日,将阜阳地区的凤台县划入淮南市,阜阳地区(仍驻阜阳市)领、设一致,设10个县1个市。
1979年2月27日,改阜阳地区革命委员会为阜阳地区行政公署。先后将市、县革命委员会改称人民政府。
1986年3月11日,撤销亳县,改设县级亳州市,阜阳地区领设9个县2个市。
1989年9月27日,撤销界首县,改设界首市,阜阳地区设8个县3个市。
1992年11月20日,撤销阜阳市、阜阳县,重新组建县级阜阳市,阜阳地区领7个县3个市。
1996年1月1日,撤销阜阳市,改设省辖地级阜阳市(驻颍州区清河路),仍领7个县,代管省辖2个县级市,原县级阜阳市分设今颍州、颍东、颍泉3个市辖区。省辖地级阜阳市行政区域,仍为阜阳地区行政区域。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