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李小春(1938~1990),男,京剧武生、文武老生演员。河北雄县人。学名菊申,乳名福来,祖父李永利。为李万春之长子。
自幼受祖父及父教益,并得舅父李少春传授。后于鸣春社学艺练功,打下了坚实的功底。他文武兼备,11岁出台即红。1951年参加北京京剧一团,后改为为北京新华京剧团。随父及徐东明、徐东来演于首都实验京剧团、北京市京剧一团、新华京剧团,直到赴西藏、内蒙古,演于京津沪、河北、山东、东北及江南各地,颇受赞誉。
个人成绩
为提高技艺,曾向张世麟、鲍吉祥、朱家夔等问艺,是位难得的文武全才。1957年赴莫斯科参加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演出《哪吒闹海》,戏中耍圈、武打、枪下场令观者赞叹不已,荣获金质奖章。1960年随团调到西藏,1962年又随团赴内蒙,成立内蒙古京剧团,为该团主演之一。1975年于太原参加华北地区文艺会演,主演《气壮山河》之王若飞,获演员一等奖。1978年赴美国纽约、华盛顿、洛杉矶、旧金山、明尼阿波利斯等地演出30余场,所演《闹天宫》极受赞誉。美国总统卡特上台祝贺演出成功。他除演《三岔口》、《武松》、《马超》、《挑滑车》、《长坂坡》、《铁公鸡》、《野猪林》、《猎虎记》、《十八罗汉收大鹏》、《智激美猴王》等武生戏外,亦演《失·空·斩》、《击鼓骂曹》、《定军山》、《将相和》、《四郎探母》等老生戏及现代戏《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30多年间,演出剧目近百出,曾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
1951年,13岁时,正式登上京城舞台,始演开蒙武戏《乾坤圈》《夜奔》《蜈蚣岭》,行家无不赞赏,戏迷奔走相告,欣慰人才辈出,祈求“福来”艺坛,展望小春未来,憧憬京剧辉煌!
1956年,18岁时,主演新编历史剧《戚继光斩子》(李万春演戚继光,毛世来演戚夫人,李庆春、毛庆来同演倭寇),赴沪《人民大舞台》公演,一炮走红,谢幕达七次,青年戏迷,蜂拥台口,激动地高喊“李小春好!”
1957年,19岁时,国家派他与杜近芳、关肃霜、红线女(粤剧名家)等人同赴莫斯科参加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主演《哪叱闹海》荣获金奖。
1960年,22岁时,赴沪《天蟾舞台》公演,最佳的文戏是《战太平》《击鼓骂曹》,最棒的武戏是《三岔口》《铜网阵》,最红火的大戏是《野猪林》,还主演了新编现代戏《八一风暴》,声誉雀起,万众瞩目。
1962年,24岁时,再次赴沪《中国大戏院》公演,演了许多文戏武戏。那年,我建议李氏父子演出两台大戏:一台是小春的《野猪林》连演万春老叔的私房戏《林冲夜奔·火并王伦》,这台戏,因为演期将至,未及公演,终成一憾。另一台就是至今南北津津乐道的《龙凤呈祥·周瑜归天·卧龙吊孝》(小春演乔玄、赵云、鲁肃、周瑜、孔明、一赶五,庆春三叔演曹操、孙权、张飞一赶三)连演连满,轰动上海,每夜散戏,必有老少戏迷围聚剧场门口,久候李氏父子,问寒嘘暖,一路陪送李氏父子下榻的《远东饭店》互道珍重,这才依恋惜别。那年,李小春三字,在大江南北与长城内外,红得发紫!
1978年,40岁时,经十年浩劫,重获新生,代表中国艺术团赴美,主演《大闹天宫》,卡特总统白宫宴请,风光一时,载誉归来,就任全国政协委员。
1983年,45岁时,独挑大梁,赴沪公演文戏《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鲁肃、孔明、关羽,一赶三)《失街亭·空城计·斩马稷》《打金砖》《打渔杀家》《搜孤救孤》《四郎探母》武戏《挑滑车》《长坂坡·汉津口》《连环套》《十八罗汉斗大鹏》等剧。
1990年7月29日,因肝硬变病逝,享年仅52岁。妻室阎秀兰,生有一女一子,女李蕊未从艺,子李晶(李继春),亦工武生。
上一篇:贾小七
下一篇:李圜春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