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吴成三,1914年5月16日出生,法库县法库镇人。少年时代,在家乡读完小学、中学,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读书。1939年毕业于北洋大学土木工程系。吴成三于北洋大学毕业后,面对贫困落后、内忧外患的旧中国,虽学有专长,却报国无门。新中国成立给了他施展才能的机会。
1949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1953年3月加人中国共产党。1949年至1990年,吴成三先后在国家铁道部第二工程局施工处任工程师、科长、副处长;铁道部基建总局技术处处长、基建总局副总工程师;波兰华沙铁路合作组织第九专门会议主席;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副总工程师,其技术职称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吴成三曾先后参加了成渝铁路、宝成铁路、成昆铁路、川黔铁路、湘黔铁路、枝柳铁路、大秦铁路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1950年至1979年,在铁路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上,吴成三先后提出和发明了以石代替钢筋水泥的“氟化法”,在软土桥台基础上的“换土壤法”、用粉煤灰掺人水泥的新技术、推行混凝土岔枕桥枕、对桥梁钢板验收进行质量探伤以及对桥板进行预热等新技术、新工艺,尤其是在设计形式上力主采用先进的薄型箱结构。
1982年12月,吴成三参与主持修建的汉江斜腿钢构薄壁箱钢梁桥,在全国铁路系统,首次获国家工程金质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吴成三先后发表了《长跨度石拱桥的修建及其研究》、《在砂类卵石上修建桥梁基础,不打桩的实践及其研究》、《当代铁路钢梁》、《合理地以桥代路、节省良田,是对人民的一大奉献》等120多篇学术论文,翻译了大量外文资料,为中国铁路建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曾先后荣获成都市特等劳动模范、四川省特等劳动模范、全国铁路系统先进生产者、全国先进生产者等荣誉称号。吴成三年逾70,还在忘我工作,不断做出新成就,还多次荣获中央国家机关和铁道部机关先进生产者、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0年2月,已退休的吴成三,被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聘任为技术顾问。在“八五”后三年铁路大会战期间,80岁高龄的吴成三针对被称为“天下第一险洞”的南昆铁路家竹箐隧道因“高地应力”而发生大变形的情况,提出按“立即封闭成环”方法施工,为该项重点工程建设做出了贡献。
1998年4月,中共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委员会和该公司为表彰吴成三的先进事迹,做出了《关于命名吴成三“敬业奉献的老专家”称号的决定》,并专门为吴成三举行授予荣誉称号表彰大会。
1998年9月30日,吴成三于北京逝世,终年84岁。
上一篇:侯竟
下一篇:赵树春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