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天柱山位于安徽省潜山县西北,距县城仅9公里,是大别山东南高峰。旧《图经》记“潜山七千二十丈,广二百五十里,周五百里”。《方舆胜览》日:“天柱高三千七百丈,周二百五十里”,这当然是一个大概数字。据1980年航空测定,天柱峰海拔为1488.4米,规划保护区面积为333平方公里,风景区面积为82.46平方公里,中心位置(天柱峰)地理座标东经116°27′,北纬30°43′,
天柱山又称潜山、皖山、皖公山、万岁山、万山等。
一山多名是历史上常见的现象。《尔雅》曰:“大山宫小山,霍”。《白虎通》则曰“霍之为言护也,言太阳用事护养万物也,小山绕大山为霍。”尽管前人说法不同,但皆言天柱深藏万山丛中,一峰高耸,千岩万壑,远近大小,莫不围绕拱拜。故秦汉时,该山称“霍山”。旧《潜山县志》:“县以山名,山以潜名”。潜,古为簪,形“尖”也.,义及天柱山多为尖形,故该山又称潜山,并有单尖,笋子尖之异名。春秋时,天柱山属皖伯封地,故该山又名皖山。为颂扬皖伯大夫治皖有方,清明德政,亦称皖公山。由此,皖也成了安徽省的简称。
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刘彻行南巡狩,自浔阳,顺江而下,经盛唐(今安庆市盛唐湾)入皖口(今怀宁县山口镇),溯水而上。法驾谷口(今天柱山野人寨),登礼天柱,“号曰南岳”。由此该山又增添万岁山之名,简称万山。总之,霍山、潜山、皖山、皖公山、万岁山、万山,其实皆为一山,只是天柱山一山多名罢了。
唐天宝七载(公元748年),李白曾渡江到皖西,一方面寄情山水,一方面求仙访道。他远眺天柱峰,挥笔写下《江上望皖公山》一诗:“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青冥皖公山,巉绝称人意……”全诗十二句,可以说字字珍珠,笔笔含情。又二年,李白在游访庐山的同时,也游览了天柱山,终于还其“欲往心莫遂”的心愿。
“奇峰出奇云”,这是诗人对天柱山最生动最形象的概括。“奇”,首先在于它的构成物质:天柱山一为二长片麻岩(分布于野人寨一带),二为混合花岗岩(分布于整个风景区内)。混合花岗岩是岩浆中的酸性深成岩,一般位于地表以下3~6公里。由于它不断受到地壳抬升作用的影响,岩体的上部常常出露地表,规模大小不一。而地壳抬升作用又受到差异性升降运动的影响,便发育了一系列的断层和凹陷。同时,它又有不同方向、不同间距的节理构造,在风化剥蚀和流水冲刷的作用下,很容易形成山峰、怪石、峡谷、深潭、瀑布、溪流、泉水。而天柱山山体又位于长江北岸,安徽平均年降雨量为800~1600毫米,而天柱山为1900毫米(黄山为2400毫米)。由于降水量大,又多暴雨,便使岩石的节理和断裂的下蚀作用特别强烈。所以,天柱山也就显得格外巍峨雄奇。层峦迭嶂,峰林竞秀,怪石罗列,以致形成峰雄、石奇、洞幽、水秀的特点。
“皖山在潜山……其山三峰鼎峙,叠嶂重峦,拒云概日,登陟无由。“《古今图书集成》及《江南通志》、《安徽通志》皆云,皖山“为长淮之扦蔽,空青积翠,万仞如翔,仰摩云霄,俯瞰广野,瑰奇秀丽,不可名状。”《方舆纪要》集其著名景物:峰22、岭8、崖5,岩12、源4、洞12、台4、池3。后来虽稍有增补,但多不全。今经有关部门考察,命名者有:峰45、岭17、岗7、崖18、岩14、关7、洞22、冲4,源6、泉17,瀑8、川l、溪3、涧5、河13、潭3、井16、池6、湖3、奇松11、竹海2。这只能说是一个大概数,并未穷尽。
主峰为天柱峰,海拔1488.4米。“突出众山之上,屹然独尊,峭拔如柱”。有摩崖题刻“中天一柱”、“孤立擎霄”、“顶天立地”等大字。主峰周围有天池峰、司元洞、渡仙桥诸胜。渡仙桥亦称试心桥,在天池峰顶。峭崖中开,上横二石,如同桥梁。桥下千丈深渊,令人目眩。相传明人刘若实常来此操琴,故为“天乐台”。桥北有“天池”,一方一圆。桥畔观日出、晚霞、佛光、云海、雾潮最佳。桥南为司元洞,空邃深幽,洞中有洞,迂回曲折。“洞外青藤绕门楣,洞里虚明别有天”,煞是神妙,今人便命名为神秘谷。《道经》曰:“司命洞府在潜山。司命,天神也,主治在舒之潜山”。《名山记》:“天柱山九天司命真君在舒州”。故道教列封中国名山洞天有三十六天柱山为第十四洞天,谓之“司命洞府”。所言多系神话,但天柱形胜,为世所称,由来已久。
天柱形胜,贵在天然。峰峦横空,像舒展翠屏,如飞来峰(天柱山第二高峰)高顶巨石,似从天外飞来,谓之“飞来石”。下有雷公洞,乌龙井。右有狮峰,形如雄狮,上有狮子石,狮口有石如舌。其它如石榴峰,“突起如结”;石印峰,“有石如印”;石楼峰,“势如楼观”;丹砂峰,“顶有丹砂或现如霞”;莲花峰,状似莲花。而蜒蚰石最为诡怪,天蛙石最为逼真。总之,天柱山石状狮虎猿龙,肖花鸟鱼虫,干态万状,出自天然,巧夺天工。再加上苍松修竹,高山湖水,飞瀑流泉,朝晖夕照,似晴非雨,以及云海、雾潮、佛光等瞬息变幻之奇,便使天柱山气象万千,蔚为壮观,神奇多彩。若阳春三月,山花烂漫,万山红遍,又增“杜鹃闹春”之景;夏日来临,芳草茵茵,碧波扬“雪”,又有“白莲嬉夏”之趣;深秋霜后,山里山外,层林尽染,便有“红叶醉秋”之美;冬天飞雪,冰雕玉琢,银妆素裹,更有“黄杨笑冬”之绝。……这些险峰云海,奇松怪石,幽洞峡谷,激瀑飞泉,佛光霞出,仿佛一切都有机地揉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森罗万象,变幻无穷的天然图画。对此,一些旧志称赞“上侵神气,下固穷泉”、“实为淮南江北诸山之冠”并不过分。明李庚曾惊呼道:“天下有奇观,争似此山好!”莫不出自实情。
由于天柱山地处中亚热带北缘,沿江湿润气流受大别山所阻,与山区上空冷空气相遇,直接影响天柱山气候变化,它平均年降雨量在1900毫米以上,全年云雾为180天,无霜期为235天,年平均气温9.5℃,(7月份平均气温20℃,元月份平均气温一2℃)。正由于山上空气清新湿润,雨量充沛,水源丰富,所以天柱山植被繁茂,线条柔和,物产丰富。现已查明,山上大部分是次生林。1958年建立天柱山林场,便营造了大片人工林。其中北关寨八千亩竹海,铜锣尖数千亩杉林,良药坪和南关寨有大片的苍松,漫山遍野更是扶摇直上,郁郁葱葱。天柱山植物约为119科,计千种以上。主要有马尾松、杉木、樟树、女贞、苦楝、刺槐、枫香、桐、榆、椿、橡、棕、乌桕;珍贵树种有黄山杜鹃、黄山松、珍珠黄杨、三尖杉、天女花、紫树、青线柳、香果树、红豆杉、榧以及斑竹、苦竹、毛竹等。石斛、天麻、灵芝、白术、茯苓、黄连、黄精、芍药、百合、金昆草等许多名贵药材,亦附其间,尽情生长,随着垂直分布的影响,组成天然的植被层次,使天柱山的色彩更加浓烈,形象分外妖娆。深山密林中,则是珍禽异兽的理想王国,至今仍有虎、金钱豹、小灵猫、狗獾子、豪猪等。鸟类有长尾雉、黑鹊、画眉等,水中还有各种鱼类,如娃娃鱼(大鲵)等。
天柱山区,资源丰富,早就驰名天下。《潜山县志》说:“高山茶气味不待薰焙,自然馨馥。”“悬崖绝壁间不种自生者,尤为难得”。谷雨时节,采制贮茶.“不减龙团、雀舌”。潜河水吼等地,均产茶。舒州天柱山茶,唐宋时已负盛名。《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志》及《唐国史补》皆记“唐朝使臣至西域,见内地名茶其中有舒州茶,视为珍品”。《玉泉子》说“唐名宦李德裕爱茶,特请舒州刺史寄‘天柱峰茶”,。沈括《梦溪笔谈》:“古人论茶,唯有阳羡(江苏宜兴)、顾诸(浙江长兴)、天柱、蒙顶(四川雅安)之类”。以上四地,均产名茶,唯天柱山茶,堪称佳茗。今天所研制的“天柱剑毫”,更保持了天柱茶甘香芳美的特色,并在1985年全国名茶评展会上获奖。此外,还有石耳、樟脑。《安庆府志》云“潜山出龙须草,可为席”。舒州竹席,历史悠久,工艺精美,早就畅销省内外,远销东南亚。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在南洋赛会上获一等奖。
与此同时,天柱山还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这里不仅有五千年前的“薛家岗文化”,而且是世俗文化和宗教文化(神话亦可分为这两个方面)的汇合地。据《史记》、《汉书》记载,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武帝刘彻南巡,自九江东下,舳舻千里,“锦帆张风景,萧鼓际远天”,浩浩荡荡,至盛唐湾。当时,潜、皖二水深阔,大船可由长江直接驶入天柱山南麓野人寨,然后在后山高岗上设坛祭岳,号天柱山为“南岳”。至今仍有旌驾桥,回龙桥、迎驾乡、万岁乡、五岳祠等遗址和记载。《古今图书集成》所载《潜山图》便绘有汉武帝驻辇处,封禅台等古迹。唐舒州刺使孤独及曾追怀往事道:“早岁慕五岳,尝为尘机碍。孰知天柱峰,今与郡斋对……汉皇南游日,望秩此昭配;法驾到谷口,礼容振荒外。”后来,隋文帝诏改江南衡山为南岳,自此尊号南移,天柱山遂成“古南岳”。
随着汉武帝的行踪以及天柱山神奇色彩的初步揭开,便吸引了大批的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如李白、白居易、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陆游、杨万里等。他们或远眺寄情,或登临抒怀,或结庐酬唱,或勒石题名,无不异曲同工,天柱山仿佛成了诗山词海墨河。这里不仅留有上千首传世之作,而且仅“石牛古洞”一处的摩崖石刻,就完好地保留了近300方,集正、行、隶、草为一体,荟名家书法之精华。尤以唐李翱、李德修、宋王安石、苏子平、赵浮、黄庭坚,以及明李元阳、罗文博、阮自华、胡缵宗等人的题刻,甚为难得的珍品。这些诗文石刻,不仅歌颂了天柱山的壮美,而且留下了重要的史料。
在文人墨客纷至沓来的同时,一些道徒佛子也前来这里修炼寻仙,设坛讲经。从东汉初平元年至兴平二年(公元190~195年)间,庐江方士左慈首先来山修道炼丹,并传教于葛玄。从此道教在此生根,并留下了许多神话故事和地名。萧梁时,金陵高僧宝志也来此传经布道,并与方士白鹤道人“斗法”,争夺天柱胜地。结果各显神通,平分秋实。从此,天柱山成为道佛圣地,并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唐宋时,两教曾盛极一时,寺观不下百余座,历史上曾有“三千道人八百僧”之说。至清代,由于朝廷支持甚少,道教开始冷落,道去观空,流入民间,于是佛教成了天柱山唯一的宗教。今天,天柱山佛教经历了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后,又从奄奄一息中恢复过来。宝镜重光,法炬复燃,使国家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一寺四庵已得到修缮和重建,经修复后的三祖寺内的藏经楼、塔院、大雄宝殿和塑像等,更加庄严肃穆。宗教寺观的存在,不仅给天柱山增添了众多的名胜古迹,而且留下了许多精神产品,如僧璨的《信心铭》,被视为禅宗经典;还有大量的寺院字画、雕刻艺术等也很珍贵。以致形成了宗教文化和儒家文化相汇合,相并存的局面,使天柱山呈现出多层次、多风格的文化色彩。仅以建筑而言,唐天宝年间建造的觉寂塔,梁武帝时创建的山谷寺(又称三祖寺),明万历年间皇封的佛光寺等,都是金碧辉煌,巧夺天工,梵宫玉宇,形成了人工创造美和山水自然美的和谐统一。
天柱山和全国名山一样,按照中国的古老文化传统,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加以典型化、艺术化、概括为“天柱十景”(又称“潜阳十景”):1、舒台夜月;2、乔公故址;3、吴塘晓渡;4、诗崖漱玉;5、酒岛流霞;6,石牛古洞;7、山谷流泉;8、九井西风;9、天柱晴雪;10、丹灶苍烟。当然,这些景色有些已成陈迹,并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但细心品味,仍是很迷人的。
天柱山临江负淮,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东汉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孙策称霸江东,周瑜率兵攻克皖城(今潜山县城),得二乔,策娶大乔,瑜纳小乔。后人于其故址建亭曰“秀英亭”。今已废。“胭脂井”遗址尚存。南宋末年,元军南侵,潜山义民刘源率众结寨天柱山,多次挫败元军的进攻,轰轰烈烈,先后坚持十五年,最后因内奸卖寨,刘源和义军全部战死。至今仍留有关寨、遗址、题字、刘源墓等。明末,朱统绮再踞西关结寨,抗清复明。同时余公亮聚众造反,杀清兵,济穷人,声势浩大,坚持两年有余。太平天国将领陈玉成,曾率兵与清兵转战天柱山一带多年,留下了许多英雄事迹。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活跃在天柱山,与敌人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斗争。为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为建立鄂、豫、皖根据地,为解放皖西作出了贡献。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如一把钢刀插入敌人的心脏。至今仍见天柱山地区关寨苍苍,弹痕累累。不仅记颂着先辈们的英雄业绩,而且也给天柱山增加了光辉的篇章。
历史上,天柱山无专门管理机构,开发建设只限于寺观亭阁,接待游客多为寺院主持。1942年,安庆行署督察专员范苑声倡建“天柱山开发委员会”,并得到安徽省府的拨款、社会募捐,共筹集资金近百万元(法币)。由于当时社会动乱等诸方面原因,只修建了岳云山馆、翠云别墅和一条简易的登山步道(良药坪至天柱峰)。建国以后,随着祖国建设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天柱山的开发迈进新的里程。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确定天柱山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同年11月,天柱山园林管理处成立,1986年改为安徽省天柱山管理处,下辖旅游科、园林科、基建科、计财科等六个单位。几年来,国家共投资258万元,先后修建大小水电站7处;公路37公里,每天班车4次;景区内有39条游览步道,计133公里。已建成舒州饭店、天柱饭店等26个宾馆、饭店,计有2326张床位。这些宾馆,不仅能经营京、扬、川、徽名菜,还能供应地方佳肴,如“天柱晴雪”、“石耳炖老鳖”、“玉兔鳝鱼”、“雪山莲子汤”、“盏儿糕”、“连浆豆皮”等,别有风味。1979年~1987年,共接待游客52万多人次,外宾280多人次。梅城、三祖寺、茶庄、马祖、青龙涧等已建成为经济、文化、行政管理及佛教、游览活动的中心。这里设有旅行社、宾馆、山庄、汽车运输公司、银行、邮电、文教、卫生、商店等服务单位。“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天柱山正以新的姿态,迎接天下来客,一展宏图。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