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清末民初,工业品和南北杂货分别从绩溪县临溪、歙县深渡和泾县、芜湖输入。资本雄厚的店家也有直接向沪、宁、苏、杭等地厂商批购的。抗日战争期间,交通受阻,货源枯竭,县政府实行粮食管制,食盐公卖,平抑物价。但抑而不平,物价一日几涨,商品供应紧张,消费者怨声载道。
建国后,各类商品由专业公司组织对口调入。货源主要来自沪、杭、宁、芜等地。国营商业主营工业品批发和城区零售,供销合作商业则负责农副土特产品收购和农村市场供应,集体和个体商业则在城乡市场拾遗补缺,方便群众。30多年来,商品供应时紧时松,销售数量此消彼长。生产资料按计划分配,人民生活必需品按多种方法供应。三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由于供求差额较大,采用敞开和凭票证供应相结合的办法。1979年以后,实行统购统配、计划收购、订购、代购代销、联购联销、工厂自销等多种形式,指令性计划品种和统购、派购品种逐渐减少,自由经营、敞开供应的商品不断增多,商品经济活跃,市场繁荣。
一、农副产品收购
民国期间,本县农副产品均由私商和供销合作社收购,部分就地销售,部分运销外地。建国后,逐步由国家统一经营。1949年,农副产品收购总值52万元,1950年上升为105万元,以后逐年上升,1959年达432万元。60年代初,农业生产下降,农副产品收购量锐减,1960年收购总值仅218万元。1965年收购总值回升到444万元。1966~1976年,农副产品收购总额每年徘徊在500~660万元之间。1978年后,收购量稳步上升,1981年收购总值1275万元,1985年上升到2367万元,1987年达3510万元,比1978年增长4.97倍,比1952年增长32.43倍。
(一)副食品
建国前,猪肉由私营屠宰店经营,蛋、禽则由农民入市自销。建国初,肉、蛋由供销合作社和私营屠宰店自由收购,根据货源,平衡购销。
1955年.生猪实行派购,由县人民委员会将任务直接下达到社、队,供销社和食品公司根据下达任务与社队签订派购合同,按期收购。1956年,为扶持生产,均衡上市,生猪除按任务收购外,还实行预购,即在生猪成肥之前,向农民预约收购,每头预付定金10~20元,以解决农民生猪育肥资金的困难。1961年,收购生猪、鲜蛋实行奖售政策(发给购买物资的票证),奖售物资有棉布、饲料粮、食糖等(80年代还奖售化肥)。奖售标准一般为每头标准重量(130市斤)的肥猪奖售棉布2~5市尺,饲料粮25~40市斤,化肥20~80市斤;鲜蛋每市斤奖售食糖2市两,饲料粮3.5市两。1985年,肉、蛋实行议价购销,敞开供应。1987年取消奖售办法。
商业部门在收购生猪的同时,还大力扶持农民发展养猪。1957年,食品公司兴办种猪场,繁殖仔猪,供农民饲养。60年代初,从外地引进巴克夏、约克夏和荣昌等优良猪种,帮助农民改良生猪品种。商业部门还在县城设立仔猪交易所,调剂余缺,年最高调剂量达1.5万多头。70年代开展“猪医生”活动,食品公司向职工提出“人人学会当猪医生”的口号,帮助农民防治猪病。
(二)土特产品
本县土特产品,历来以蚕茧、苎麻、茶叶、竹、木为大宗,还有桐子、桕子、生漆、棉花、松烟、棕衣、板栗、山粉、香菇、木耳、竹笋、蜂蜜、中药材、柴炭、羽毛及兽皮(家畜、野生动物皮)等百余种。
建国后,土特产品逐步由供销合作社统一购销,后将外贸出口品种划归外贸公司经营。1961年,为解决市场供求矛盾,对土特产品收购实行奖售、换购、议购政策。以后随着经济好转,逐渐缩小奖售范围。近年对土特产品实行多渠道经营,范围不断扩大,收购数量和总值均稳步上升。1987年收购总值达1226万元,比1978年上升2.53倍。
若干年份农副产品收购数量表

二、工业品购进
(一)工业品调入
建国初期,由县国营贸易小组经营工业品,从歙县调入。1955年下半年改向杭州二级站直接进货。1957年为缩短货运里程,节约运费,又改由芜湖二级站供应。调入工业品一般由上级公司计划分配,二级站供应,不足部分和小商品自行采购。采购原则上以本地本省产品为主。本县经营的工业品大多购自省内各二级站和江苏、上海、浙江等省市二级站及兄弟县公司。主要商品调入方法,依据上级公司的分配计划,与供货二级站签订合同;计划外小商品则看样选购,签订成交单,分月分季调拨商品。贷款由银行托收承付。供货单位代办运输,本县公司就地收货。从1963~1979年,从省外调入工业品总值共591.19万元,年均34.78万元,其中最多的是1973年调入117.38万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形式和减少周转环节”的商业体制。除国家统管物资仍由上级主管部门计划分配供应并逐年减少外,其余商品全部自由选购。1982年县商业局、供销社共从省外调入工业品181.6万元,1987年调入工业品258万元。
(二)本县工业品收购
50年代,地方工业产品有条格布、纱手套、毛巾、纱袜、棉线等,全由县百货公司收购包销,酒、糕点由糖业烟酒公司收购包销。1955年收购本县生产的棉布3.7万米,毛巾1800条,酒26吨。1958年收购棉布9.7万米,毛巾8580条,纱袜1.06万双,纱手套9200双,糖果9吨,糕点125吨,酒103吨。嗣后因工业大跃进,产量倍增,工业品收购量也随之大幅度上升。1959年共收购棉布29.2万米.毛巾1.44万条,纱袜18万双,纱手套2.57万双,糕点142吨,酒143吨。1965年始产徽墨,由百货公司经销,当年收购12吨,纱手套4.4万双,糖果2吨,糕点102吨,酒68吨。1975年购进本县生产的纱手套10.8万双,1979年增至13.3万双;徽墨9吨,1979年增至18吨;糖果10吨,1979年增至13吨;糕点125吨,1979年增至132吨;酒650吨,1979年降至360吨。1980年后厂店挂钩,产销见面,本县工业品全部由厂家自行向外批售或推销,商业部门不再包销。
三、废旧物资收购
1953年起,凡废旧物资皆由供销社收购。当年收购废铜4.65吨,废铝、锡2.9吨。1958年,收购废钢铁375.8吨、杂铜35吨及废橡胶、破布、旧棉、废麻、杂骨等,总值28.6万元。此外,还收购了大量古旧书报、塑料制品、麻制品、玻璃制品等废旧物资。1953~1985年,共计回收废杂铜112.6吨,废锡81.4吨,废钢铁7080吨,总值达180万元。1986~1987年共回收废钢铁1000.9吨,杂钢20.62吨,废铅锡1.01吨,废铝4.89吨,废橡胶39.9吨,旧塑料13.8吨,废纸11.8吨,破布9.4吨,价值总计27.3万元。80年代改革开放,个体收购点大量设立,持证营业,其所收旧塑料、破布、废纸等业务量已超过供销部门。国家计划管理物资的废旧物品如金属等仍以基层供销社回收为主。同时按照“综合处理、物尽其用”的原则,80年代初建立废旧物资加工厂,把废旧钢铁加工压块外调,并挑选、整理一些废品加工为成品出售。
四、生产资料供应
(一)农业生产资料
建国初期,本县供应的农业生产资料仅犁头、犁壁、石膏、饼肥等少数品种。1953年,县供销合作社首次组织供应和推广使用化学肥料4.25吨,供应小农具2.8万件,总值2.45万元。1955年开始供应农药和农药器械,当年销售农药0.1吨,农药器械7件。1959年,国营商业开始供应石油产品,当年销售柴油15吨,汽油1.6吨,润滑油2.4吨,对农用柴油实行价格补贴(1982年取消补贴,按牌价供应)。60年代后,农业生产资料的经营品种和供应量均不断增加,先后组织供应排灌机械、茶叶加工机械、手扶拖拉机、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电动机和各种机械零配件等。1971年,建立县农业机械供应管理站,县农水局经营的排灌机具和土产公司经营的农业机械均移交农机站统一经营。同时委托基层供销社开展农机配件经销和代销业务。1977年,设立县农业生产资料公司,专营化肥、农药及农药器械等。各基层供销社设立农资门市部或农资供应专柜,专供农业生产资料。县农资公司配备农药使用技术辅导员,负责全县1371个生产队农药使用人员的技术培训,确保农药安全使用。
1953~1987年,全县共销售化肥79364吨,农药2101吨,农药器械1.6万件,小农具110万件,石膏6405吨。70年代年均销售拖拉机89台、排灌动力机械42台、水泵56台。1987年,全县农业生产资料销售总值764万元,比1985年增长72%,比1978年增长1.77倍,比1965年增长18.1倍。
(二)工业生产资料
建国初期,工业生产资料由国营百货公司、供销合作社和手工业管理部门经营。1957年,全年销售水泥36吨,原木800立方米。1958年销售煤炭39吨,生铁19吨,钢材3吨,水泥143吨,原木2080立方米。1963年4月,成立县物资局,统一经营管理国家计划分配到县的各种统配物资,主要是金属、机电、化工、建材、煤炭5大类,具体品种有钢材、生铁、有色金属、电机、纯碱、水泥、玻璃、油毡和煤炭等。统配木材由木材公司经营,1984年后取消木材派购,由生产单位自行议价销售。
80年代,物资部门积极参与市场调节,组织计划外物资支持生产。1980~1986年,采购计划外钢材1752吨,水泥6909吨,煤炭3414吨以及镀锌钢管、玻璃等物资。1986年销售额303万元,比1980年增长近两倍,其中计划外物资销售额占41.7%。物资工作逐渐由管理分配型转为经营服务型。
若干年份农业生产资料销售数量表

若干年份主要工业生产资料供应数量表

五、生活资料供应
1949年人民购买力低,消费品交易清淡,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仅135万元,以后逐年上升,1952年达280万元。1954年棉布凭票供应。1958年肉、蛋、豆制品、食糖、糕点、卷烟等紧俏商品凭票证定量供应。1961年又对棉絮、针织品、煤油、肥皂、火柴、民用线等生活必需品实行凭票证定量供应。同时,为缓解市场对商品需求的压力,回笼货币,部分紧俏高档消费晶实行高价供应政策。1962年凭票证定量供应的商品扩大到97种。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93万元,比1958年下降16.72%。
1963年,供求矛盾逐步缓和,凭票证供应的商品开始减少。1964年,市场全面好转,绝大多数商品敞开供应,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697万元,比1962年上升41.38%。1966~1976年,商品供应再度紧张,但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仍逐年上升,1970年突破1000万元大关,达到1110万元。1976年后市场迅速好转,1978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818万元。此后,商品供应量日益增加。1983年棉布免票敞开供应。1985年,肉食取消计划分配,实行议价敞开供应。食糖、彩色电视机等商品属国家计划管理物资,实行计划供应,高档名酒供应特殊需要,其余商品一律敞开供应。1987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6112万元,比1981年增长1.62倍,比1978年增长2.36倍,比1952年增长20.83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自行车、缝纫机、家用电器等高档商品普及城乡。1987年,自行车销售4188辆,比1978年增长5.19倍;缝纫机销售1205台,比1978年增长1.55倍;电视机从1981年开始经营,当年销售81台,1987年上升到2390台;电扇经营始于1983年,当年销售396台,1987年达2103台;洗衣机、电冰箱均于1985年开始经营,当年销售分别为26台和6台,1987年分别销售253台和44台。
若干年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表

若干年份社会主要商品零售数量表

六、对外贸易
(一)外贸体制
旌德县外贸商品,解放前多由私商收购,运销沪、杭、苏、赣等省市,或外地客商来县收购。建国后,统一由国家经营,先由供销合作社及所属土产公司收购和外调。1972年11月建立县外贸公司,1984年3月成立县对外经济贸易局,与外贸公司合署办公,政企合一,专营出口商品,代国家口岸公司组织货源,办理收购、调拨业务。外贸出口商品除畜产品仍由土产公司经营外,大部分委托基层供销社代购,收购后即由外贸公司初步加工、挑选,发运至有关口岸公司或工厂再加工出口。
(二)出口商品
建国前仅有蚕丝、茶叶等少数出口商品,建国后发展到20多种,1987年收购额464万元,比1973年增长8.87倍。本县出口产品有四大类。
土产粮油类:蚕豆、茶叶、苎麻、蜂蜜、香菇、板栗、芝麻。
畜产品类:猪鬃、肠衣、羽毛、畜(猪、牛、羊)皮和兽皮等。
矿产机械、工艺品类:砩石、台钻、精干麻、麻条、麻络棉、竹编工艺品、面包篮、徽墨(含药墨)、发渣。
药材化工类:前胡、黑苏子、天竺子、山苍子油、乳酸钙。
土、畜产品外销美国、苏联、日本、意大利、加拿大、西欧、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矿产品外销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巴基斯坦、欧洲及东南亚各国;轻、化工产品和药材外销日本、东南亚各国及港澳地区。
本县出口的主要产品是砩石,以其品位高、质量好,赢得外商青睐,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1980~1986年,先后有日本亚洲交流协会经济贸易代表团、新生交易株式会社、三德工业株式会社、神钢商事株式会社、阪神溶接机械株式会社和美国洛杉矶萨姆国际贸易公司等企业30多人次,前来考察和洽谈订货,出口量逐年增加。1965~1987年共出口41万吨,创汇3000万元。其中1987年出口3.02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
若干年份外贸出口产品收购数量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