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电话
(一)长途电话
民国18年(1929)5月,本县参与筹建宣城——泾县——旌德——绩溪——歙县段电话线路。民国24年3月旌德长途电话管理处(简称话管处)成立,装10门人工磁石交换机1台、电话机13部,明线线路(单线)107.5条公里。次年,旌德——绩溪分界山段和旌德——泾县浙溪桥段,木杆2.0铁线线路架通。民国29年2月,本县话管处开办至太平、泾县、宁国、绩溪的长途电话业务,用户多为军政机关。当年电话收入为407.35元(旧币,下同),民国30年1~10月为249.70元,民国31年1~11月为543.90元。
建国后,长途电话仍沿用原话管处线路,并开通至屯溪电话线路1对,1964年又增设至屯溪1路,1971年至屯溪电话改为单路载波。1977年添置ZM202Ⅲ三路载波电话终端机1台。次年,长途电路增为6路。1982年,安装30门人工磁石式电话交换机1台,改变了过去长途电话和农村电话交换机合用的局面。1986年,再装30门长途电话交换机和ZJl2型载波电话终端机各1台。1987年,本县长途电话线路有至合肥1路、屯溪7路、绩溪2路,并改装一台人工交换机为半自动拨号,进入屯溪市内电话网,提高旌德至屯溪电路的利用率。全县办理长途电话网点15个,其中自办局、所9个,代办点6个。长途电话去话由1950年42张发展到1987年32369张,增加770倍。
(二)农村电话
民国20年(1931)县筹办架设县城至三溪、庙首、白地等县级干线50公里。民国28年4月架设县城经石井里、小岭下至庙首电话杆线约20公里。至此,全县共架设线路16条、120条公里,形成一定规模的电话网。民国29年2月,三溪镇设电话交换所,装5门人工磁石交换机1台。民国34~35年间,全县电话线路计有干线46杆公里,支线87杆公里,11个乡镇通电话。1952年,话管处农村杆线有县城至俞村、乔亭,三溪至庙首2.0铁线40杆公里,通信设备有磁石交换机2台。50年代始,县邮电局更新改造原话管处线路形成县城至俞村、乔亭、三溪、庙首、白地,县城至南关、版书、板桥(今旌桥),乔亭至云乐、朱庆,三溪至双河、兴隆,庙首至孙村、祥云等地的中继线和用户线。1956年后,农村电话发展加快。至1958年底,通信杆路达277杆公里,明线368条公里。磁石交换机总容量增至130门,农话实装电话机84部,农村电话网初步形成。60~70年代初,县局分别对县城至白地、三溪至兴隆木杆杆路和县城至俞村、乔亭至云乐中继线路进行大修和更新。1972年更新乔亭、白地、三溪、俞村等支局的交换机设备。次年,蔡家桥邮电支局开办电信业务。1973年后,部分通信线杆换成水泥杆;部分支局先后架设进局电缆7.1皮长公里;县局至各支局、所陆续开通单路载波电话,至1981年农村电话载波电路已发展至10路。1985年孙村邮电支局开办电信业务。1987年县局对支局的ZZD03型环路载波机开通使用。是年底,全县有杆路长度191杆公里,其中农村电话中继线153杆公里(水泥杆路71杆公里);明线383对公里,其中中继线246对公里;农村电话中继线路30路,其中载波电路7条。15个乡镇装有磁石交换机,总容量670门,电话机186部。其中,属邮电局经营8处,总容量460门,装机147部;乡镇经营7处,总容量210门,装机39部。另有行政村装机37部,占行政村总数的I/3。此外,工矿企业自装交换机15处,总容量1310门,装电话机266部。
(三)市内电话
建国前夕,只有容量20门磁石交换机1台,且与长途电话、农村电话共用。1952年市内装电话机仅29部。1953年市内架空明线4.98对公里、0.7杆公里,全为木杆明线。1957年县城首次架设铅皮电缆近百米,芯线5.5对公里。1962年对市话线路进行初步改造,架设电缆1800米,芯线38对公里,城内电话明线密度得到控制。1972年对市话线路进行彻底改造,重新架设电缆3.2皮长公里,埋设地下电缆1.2皮长公里,出局电缆300对,电缆芯线共195对公里;市内电话杆改用水泥杆;交换机总容量从200门增至400门,有效地提高了市内通讯能力。1981年增加出局电缆200对,架设电缆1.7皮长公里,芯线123对公里,并添置100门磁石交换机1台。1987年有交换机5台,容量500门,电话机300部。出局市话电缆500对,埋设和架空铅皮、塑料电缆5.7皮长公里,芯线261对公里,明线杆路5杆公里。
(四)会议电话
1962年有会议电话终端机2部,供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召开电话会议之用。1978年由县财政局拨款,县邮电局为县委和18个公社安装会议电话机20部。1984年安装HQ24—Ⅱ型会议电话汇接机台。1986年4月,在县邮电局内新设电话会议室1处。
二、电报
民国23年(1934)5月,县政府设本县第一部无线电台,功率5瓦,属军政通信专用,员工3人(民国35年5月增为7人)。民国27年,电信局使用话管处长途电话线,话传电报至绩溪转发,当时业务甚微。民国36年11月该业务移交话管处办理。
建国初,仅县城办理电报业务,1953年增三溪一处。1958年办理电报业务的局、所增为7个。同年,县局始用振荡器人工发报机,增加屯溪至旌德幻线电报电路1条,从此结束出县电报话传的历史。1961年,开始使用莫尔斯电码人工发报机。1966年底和1979年先后配发15WX—D6型和15W八—小(C)型备用无线电台。1977年新开本县至屯溪电传打字电报电路1条,开始使用BDO—55型电传电报打字机,终止人工抄报。1984年后,县委、公安局先后向邮电局各租用1条长途专用电路,开设传真电报和电话。1985年县局使用BFD01单机头自动发报机。次年,增设BLR01型电报调度综合设备l台。1987年,县局有报务员5人;下属10个局、所办理电报业务,其中代办所2个。是时,电报收发并入自动转报网,从而结束30余年来必经屯溪传输的方式,传递速度明显加快。电报业务量也迅速增长,去报量1952年为57份,到1987年为23643份,增加414倍。
上一篇:第一节 邮政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