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工资
宣纸工人在旧社会被称为“棚花子”。劳动所得只够维持个人生活,难以养家活口,故有“好汉不当宣纸郎,讨不起老婆养不起娘”的顺口溜。
建国后,职工工资及福利待遇不断调整提高。联营时(1951~1953年),职工工资沿用以米折价计付的方法,平均月工资18.20元。1954年公私合营后对部分职工工资作了调整,职工平均月工资提高到23.60元。
1953年全国实行工资改革,县宣纸厂工人实行8小时工作制。根据生产情况确定各种等级,分别为:
选检工:1~3级;剪纸,晒纸,做料;帮槽工:2~4级;烧焙工:3~4级;原料加工:2~5级;动力机械工:6级;步碓工:4级;捞纸掌帘、调皮工:5级;捞纸抬帘工:3级。并开始实行定额计件工资制以促进生产,确立捞纸工一个槽位日产量以“十刀头”为标准,日产量1350张。其它工种参照这一指标定额完成日生产量。工资改革后,职工月工资由人均29元提高到38元。
1959年、1963年,通过工资调整,职工月平均工资增加到41.8元。1963年由2类工资区提为3类地区。
1966年~1978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以所谓“砸烂不合理规章制度”为由,取消计件工资制,实行8小时生产制,超产不奖,欠产不扣薪,影响了工人生产积极极性。
80年代始,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奖惩制度、考勤制度,提高安全文明生产,实行“超定额计件工资制”,超产计件,欠产扣薪,职工工资通过1971、1977、1979、1983年先后4次调整和改革,月人均工资由44.77元增加51.24元。
1985年全面实行工资改革后,全民制职工人均月工资达到60.98元,集体工人月工资由39.11元提高到57.41元。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由1978年的428元上升到1987年的900元,在实行按劳取酬,多劳多得工资制后,工人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工人工资结算支付,按每个固定月工资算出日工资金额(以每月25.5工日计算),根据实际出勤日数计算月工资,按月发放。
建国前宣纸工人工资一览表
(民国25年)

一、工资
宣纸工人在旧社会被称为“棚花子”。劳动所得只够维持个人生活,难以养家活口,故有“好汉不当宣纸郎,讨不起老婆养不起娘”的顺口溜。
建国后,职工工资及福利待遇不断调整提高。联营时(1951~1953年),职工工资沿用以米折价计付的方法,平均月工资18.20元。1954年公私合营后对部分职工工资作了调整,职工平均月工资提高到23.60元。
1953年全国实行工资改革,县宣纸厂工人实行8小时工作制。根据生产情况确定各种等级,分别为:
选检工:1~3级;剪纸,晒纸,做料;帮槽工:2~4级;烧焙工:3~4级;原料加工:2~5级;动力机械工:6级;步碓工:4级;捞纸掌帘、调皮工:5级;捞纸抬帘工:3级。并开始实行定额计件工资制以促进生产,确立捞纸工一个槽位日产量以“十刀头”为标准,日产量1350张。其它工种参照这一指标定额完成日生产量。工资改革后,职工月工资由人均29元提高到38元。
1959年、1963年,通过工资调整,职工月平均工资增加到41.8元。1963年由2类工资区提为3类地区。
1966年~1978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以所谓“砸烂不合理规章制度”为由,取消计件工资制,实行8小时生产制,超产不奖,欠产不扣薪,影响了工人生产积极极性。
80年代始,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奖惩制度、考勤制度,提高安全文明生产,实行“超定额计件工资制”,超产计件,欠产扣薪,职工工资通过1971、1977、1979、1983年先后4次调整和改革,月人均工资由44.77元增加51.24元。
1985年全面实行工资改革后,全民制职工人均月工资达到60.98元,集体工人月工资由39.11元提高到57.41元。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由1978年的428元上升到1987年的900元,在实行按劳取酬,多劳多得工资制后,工人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工人工资结算支付,按每个固定月工资算出日工资金额(以每月25.5工日计算),根据实际出勤日数计算月工资,按月发放。
建国前宣纸工人工资一览表
(民国25年)
下一篇:第八节 杂录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