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流通渠道
解放前郎溪县商品流通全赖水路木船运输,辅以肩挑车推。水路以南漪湖与梅渚港两路运输为主。
南漪湖(南路)——县内出产物资均集中在南漪湖畔的毕桥、飞鲤、东夏3镇,经水阳运往芜湖,回来将南北货、杂货、百货运回郎溪。
梅渚港(北路)—县内出产物资由梅渚、定埠运往溧阳到无锡入运河。全县进出口以梅渚港为大宗。食盐、煤油、布匹、百货皆从梅渚运到县境。抗日战争时期,江西上饶、景德镇及屯溪等地的独轮车都云集于此,货物在此集散。
解放后,1952年仍以水路运输为主。各国营公司建立初期,商品由芜湖二级站调拨,由于大批商品均产于沪、锡、常一带,周转费用大,且郎川河床日益增高,泥沙淤塞,枯水期大船只能到南漪湖,需用小船在10多里外过驳。1956年冬改按经济区直接调运。百货、针纺织品由江苏站调拨,西药、五金由无锡二级站调运,都由溧阳中转至梅渚。上海高桥煤油起运至沪港中转溧阳转运梅渚。猪、鸡、蛋由梅渚中转站运往溧阳再中转无锡,鸭集中成棚由码头赶运到无锡火车站上车。1959年改为由梅渚直运上海,回头带货,梅渚设中转仓库。仅1959年直运百货、针织、五金等商品共5441吨,节约费用37057元;石油1571吨,节约费用15368元。
70年代后为汽车运输,而煤油仍由水路至梅渚港中转。
除上述主渠道外,还有一些日用品是从产地直接进货。瓷器来自景德镇和祁门金子牌;草席、枕席来自四川、浙江两省各地;夏布来自江西;再生布、土毛巾来自沙洲、常熟;天竺筷来自南陵;高梁扫帚来自怀远等。
副食品的重点货源是:广东、福建的桂圆、荔枝;山东的柿饼、红枣、黑枣;四川、浙江等地的榨菜;广西的八角;镇江的香醋;苏州的味精;无锡、张渚的酱制品;高淳的藕粉;宁国、绩溪的香菇、秃挺笋、焙熄笋等等。
县内的重点产品有陶器、铁锅、布伞、表芯纸、草帽、羽扇、糕点、蜜枣、茶叶以及各种铁、木、竹、棕等制品。
郎溪县商品流转1949~1987年总值一览表 (表13-5)

(二)农副产品收购
对农副产品的收购在不同时期采取了统购、派购、换购、奖售和价外补贴政策与措施。农副产品分为三类,一类物资实行统购,二类物资实行派购,三类物资实行议购,但三类物资中的重要品种有时也提到二类物资予以管理。1951年国家对棉纱实行统购。1953年11月国家对粮食、油料实行统购统销;1954年9月15日国家对棉花、棉布实行统购统销,1955年对生猪实行派购;1956年对苎麻、蚕茧、茶叶、土糖、土纸、牛皮等实行派购;1957年国家对实行派购的物资品种进一步扩大,如棕片、毛竹、鲜蛋、重要药材等,以后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供求的变化,派购的品种有增无减。1962年对主要农副产品实行收购奖售政策。收购棉花、油料、麻类、烤菸、茶叶、蚕茧、蜂蜜、土纸、毛竹、中药材、畜产品、生猪、家禽、鲜蛋等均给以奖售(发给票证),开始是奖售成品粮、食油、食糖、棉布、化肥、毛巾、肥皂、卷烟、煤油、胶鞋、布胶鞋……等等,以后的重点是奖售粮食、化肥和布票。1964年收购毛竹、表芯纸、橡子仁对距收购点10华里以上者按收购价给予10%的超里程价外补贴。1964年起奖售范围逐步缩小,奖售标准逐年降低,品种减少。奖售标准各年不一。1983年棉布库存充裕,化纤布增多,对针、棉织品的供应减少或不收布票。这时对农副产品收购奖售的品种主要是粮食、化肥。1984年棉布取消定量凭票供应,放开供应,取消奖售办法,逐步向换购、议购方向发展。农副产品少数品种的奖售,也随之取消。
收购种类共分8类,380多个品种:(一)农产品包括粮、油、棉、豆类等共12个品种;(二)土产品包括茶、麻、蚕茧、竹、木、柴、炭、棕、桐籽等共93个品种;(三)副食品类包括生猪、禽蛋、鱼、枣、栗、蜂蜜、瓜果、芡实、莲子等54个品种;(四)畜产品类包括皮革、毛羽、肠衣等46个品种;(五)药材类包括明党、沙参、桔梗等50多个品种;(六)种籽类包括茶种、油茶籽、棉籽、瓜豆、楝树籽等共26个品种;(七)废旧物资类包括铜、铁、锡、锌、铅、旧书报、橡胶、旧布、塑料等约80个品种;(八)日用杂品类包括各种土制纸、竹木制品、铁锅、陶器等50多个品种。
郎溪县若干年份主要农副产品收购数量表
(表13-6)

(三)废旧物资收购
建国后,废旧物资由县供销社收购。1955年后属供销社下属的采购经理部收购。1965年2月县土产杂品公司成立后由该公司组织收购。1986年9月,县供销社将土产杂品公司的废旧物资回收经理部划出单独成立县物资回收公司。1951年与1952年两年共收购废钢铁45吨、杂铜铅4吨、废锡0.75吨。1956年至1962年收购猪鬃共8771斤。1960年1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一个以收购杂铜、废钢铁、废橡胶为中心的废品突击回收运动。从1957年起至1962年的6年时间内废品回收总值达74.2万元,共回收废钢铁727吨、废铅锡9.9吨、杂铜59.9吨,废橡胶1.5吨。1953年至1987年底,全县共收购废钢铁6080吨,废铅锡47.6吨,废铝19.4吨,杂铜121.3吨,羽毛1537吨,山(绵)羊毛21.5吨,牛皮11085张。1957年至1987年废旧物资收购总值共计330.3万元。1986年9月,县物资回收公司成立后,主要经营废旧物资的回收和畜产品、蜂产品、蚕茧收购等4大类。该公司现有在岗职工26人,拥有固定资产15万元,流动资金3万元。当年9至12月盈利25057元。
(四)生活资料供应
建国以来商品的供应是以计划管理为主。分配原则是“城乡都需要的工业品优先供应农村”,“城乡都需要的副食品优先供应城市。”建国前后,人民生活贫困,购买力低,市场萧条。1949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仅200.5万元,1952年达818.8万元。1954年9月棉布、棉花凭票供应,1955年实行粮食、油脂油料统购统销。1958年后,商品短缺,供求矛盾加剧。为了稳定市场价格,安定人民生活,对货源紧张的工业品、副食品,采取计划分配办法进行供应。1962年对人民生活必需品,实行以人(或户)定量,凭票(证)供应。凭票供应的商品有:食糖、食盐、卷烟、煤油、针织品、鞋子、火柴、肥皂、香皂等。对部分供应紧张的商品如搪瓷面盆、搪瓷口杯、搪瓷饭碗、汤盆、暖水瓶、钢精锅、棉毯、棉线、绸缎、手电池、民用灯泡、铁锅、瓷碗、卫生纸、蒲扇、一般海产品、豆制品等,根据不同用途和供应对象,分别采取分配、限量、凭票证等办法供应。
1962年为了平抑市场物价,缓解市场供应紧张的矛盾,对部分商品实行高价供应。糕点每市斤起点价为3元(后调整为2.2元),食糖每市斤4元(后调为3.4元),特制口子酒、古井贡酒每瓶10元(后调为6元),濉溪大曲每瓶8元(后调为5元),粮食大曲和粮食白酒每瓶7元和6元(后调为4元),山芋干酒每斤2.5元。此外手表、挂钟、座钟均实行高价。副食品零售价均高于平价数倍,购买数量不受限制,缓和了供求间的突出矛盾。1962年高价商品全年销售额为72.8万元,占全部商品销售总额的16.5%。城关开办高价饭馆一所,年上交利润13291元。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后,商品供应情况略有好转,1965年停止商品高价销售。
1963年6月,由县计划委员会、财贸办公室、供销社、商业局、百货公司等单位负责人组织商品分配小组,合理分配商品。1963年后,供需矛盾逐渐缓和,凭票证供应的商品品种开始减少。1964年市场供应情况好转,大多数商品已敞开供应,1965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1585.2万元,是1949年的7.9倍。1966年以后,市场供应情况再度紧张,但社会商品零售额仍然逐年上升,1968年达1802.8万元,1970年2107.5万元,1976年超过3000万元,达3147万元。此后,商品备货充足,市场供应情况迅速好转,商品品种增多,供应量日益增加,1979年社会商品零售额达3826万元。1982年8月由百货、糖酒、五交化工公司举行首次供货会。两天供货会共54个单位146人参加,成交额107万元,陈列商品3100多种。
1982年后,根据“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除统购统销,计划收购外,增加议购议销、联购联销。根据“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采取横向进货,以销定购,搞活流通,参予竞争等措施,组织工业品购销。商品分配,除仍执行两个“优先”的原则外,大部分商品实行选购、订购和联购联销的办法。由于经营渠道增多,产销结构出现新的变化,工业品货源日益充裕,多层次的经营已成普遍现象。形成了县内、县外、集体、个体一齐上的经营体制。
1983年棉布、棉花敞开供应。1985年猪肉取消计划分配,实行敞开议价供应。由于商品供应量增多,计划管理的商品,到1985年底只剩下少数几种。彩色电视机等商品仍实行计划供应,高档名酒供应特殊需要,其余商品一律敞开供应。1987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13521万元。由于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自行车、缝纫机、电视机、电冰箱、电扇等高档商品已普及城乡。缝纫机1955年销售5架,1980年的销售量为10061架,自行车1955年销售量是4辆,1986年销售量达4659辆。电视机1976年开始销售,年销售仅6架,1987年销量为2319架;洗衣机1985年销售200架,1987年销售553架。
(五)农业生产资料供应
一、肥料
建国初期,肥料供应原则是“以农家肥为主,商品肥为辅”。1954年至1955年供应各种饼肥(菜、豆、芝麻、棉饼)8336680斤,杂肥(红花草籽、石膏等)1401000斤。此后,宣传推广化学肥料,开始供应氮、磷肥到多元素复合肥。1953年化肥销售量仅9吨。1957年推广使用氮肥,年销售量359吨,磷肥6吨。1987年各种化肥销售量达5839吨。1960年后,曾有一度供应氨水,后因肥效不高,运输使用较难而止。
化肥初期供应敞开,1960年后按种植面积分配供应,另外有奖售、换购与专项用肥指标供应(农、林、土副产品、桑、棉以及扶贫救灾等)。一度曾发放“化肥票”,凭票供应,后改为凭“承包合同卡”供应。
二、化学农药及药械供应
1952年开始推广农药,农药仅有6个品种,当年销售农药150公斤,药械30架。1956年农药销售量增至26.65吨,药械131架。到1987年农药品种、规格逐渐增至百余种,有粉剂、乳剂、混合粉剂、混合乳剂等。原来的666粉、1059、西力生、赛力散已先后被淘汰。1981年农药销售量已高达1286吨,药械2304架。供应时做到技术在先,供应在后,传授使用技术与保管方法,并对农药械供应零配件,实行维修。
三、中小农具供应
中小农具包括铁、木、竹、棕制品(棕蓑衣等),1952年供应2.1万件,1953年供应4.3万件,包括大小水车、水泥船、掼桶等。1957年县供销社与县手工业联合社分工,地产地销的农具由手工业联社经营。地方不产或产不够销的农用商品由供销社组织供应,并组织加工。1952年至1987年累计供应中小农具543万件。
四、新式农具供应
1956年曾推广双轮双铧犁、双轮单铧犁、水田犁、旱地犁共440件,并培训了耕田手。后来由于双轮双铧犁笨重,不宜于小块田、深泥田操作而停止推广。
半机械化农用具,手摇或脚踏打稻机、山芋切片机、山芋粉碎机、农用水泵等,一直由县农资公司经营。1962年后县供销社经营平板车、独轮车及轮胎与配件,销量正常。
农用塑料薄膜,1967年开始经营,当年销售0.1吨,以后逐年上升,1976年销售54.8吨,居历年之首。1987年销售52吨。
五、农业机械供应
农业机械及配件原由供销社组织供应。
1952年4月购进4台吴淞12型柴油机,用于排灌抗旱。1955年成立第一个机械排灌站,购进20台小型柴油机,其中16台为福建12型。
1958年11月成立拖拉机站,引进热特25、德特14、铁牛25、东方红54拖拉机共8台,并配有圆盘耙、5铧犁、3铧犁等。
1959年引进4台苏联产稻谷分扬机,1960年又引进20台汽油分扬机。同年,引进柴油抽水机200多台。
1970年成立县农业机械局,下属农机公司。管理全县农业机械引进、供应、使用、维修、人员培训等工作。农机局不久撤销。
1971年引进38台机动脱粒机,至1980年达438台。
1973年引进工农36型担架式机动喷雾器5台,1979年达55台。
1976年引进东风23型机动水稻插秧机7台。同年引进机耕船2台。
1977年引进3台工农69-108型稻麦收刈机,后因不适用报废。
1977年成立农机监理站。1979年成立农业机械供应公司,后设立农机研究所,不久撤销。农机公司于1986年6月划归物资局。引进的农业机械除大小拖拉机仍在经营运输外,其他机械由于条件不具备,多数不适用,或使用效率差而停止使用。
六、耕牛供应
1954年开始,城关、十字、梅渚、涛城供销社先后成立了耕牛交易所。1954年至1957年4年中为农民调剂牛2693头。1955年县供销社派人去巢县、含山县购回耕牛371头,供应农村。
1962年将姚村山区多余耕牛53头调剂到圩区。
七、种籽供应
供销社系统经营的种籽有:稻种、棉籽种、茶籽种、桑树种籽、蓖麻种籽、草籽种、蔬菜种籽等。1953年调进稻种、棉花种3170000斤,红花草籽种210000斤,萝卜种1600斤,供应灾区生产自救。1954年水灾,组织供应马铃薯、蔬菜等种籽。1957年水灾后供应蔬菜种籽12266斤。1963年后种籽由县农林局种子站供应。
郎溪县若干年份主要农业生产资料销售数量表
(表13-7)

下一篇:第四节 外贸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