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机构设置】建国前,本县无专门统计机构,仅在县政府内配1人从事统计事项。1952年6月,县人民政府成立统计科,1958年撤销,统计工作由县经济计划委员会兼理。1962年11月成立县统计局,编制8人,业务上受国家统计局直接领导。
1966—1976年,统计工作由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工交计划组、农业小组承担。每年年报,成立临时办公室完成。1981年1月26日,恢复县统计局,编制8人。1984年5月,统计局设立城市调查队、农村调查队,专事城市和农村的统计调查。至1987年,统计局编制增加到13人,乡镇、办事处兼职统计员41人。
【统计调查】建国初期,本县统计调查只限于农业、商业两项,随着经济建设不断发展,统计调查逐渐增多,及至1987年,共有:统计局的统计调查、县直各主管部门的统计调查、乡镇及街道办事处的统计调查、企事业和机关团体的统计调查。
农业统计调查,由村民小组(生产队)填报,行政村(生产大队)汇总,乡镇、办事处秘书(统计员或粮管员、农经员)整理把关,以会议形式,集体审查通过后上报。至1987年,调查项目由建国初几项发展到近百项。
工业统计调查,采取逐级布置、逐级手工汇总方式进行。1987年始,本县有部分工业调查项目,采取超级汇总。由工业企业直接填报全国统一的计算机汇总表,由地区或省统计局用计算机汇总。
商业统计调查,由粮食、商业、供销、外贸、农机、燃料、邮电、新华书店、医药、水产、烟草、木材等部门按时统计整理上报。
综合平衡统计调查,由县统计局专业调查队以及县直各部门、火车站、汽车队、军天湖农场搜集整理。
【统计报表】建国初,因统计调查项目简单,报表数量、种类较少。随着经济的发展,统计调查项目不断增加,统计报表日渐具体、完善。及至1987年,统计报表有年报、季报、月报等共117种。其中统计年报表达69种(农业年报表16种,工业年报表10种,商业年报表12种,劳动工资年报表9种,固定资产投资年报5种,物资统计年报表12种,综合平衡年报表5种);统计季报有23种(农业季报4种,工业季报5种,商业季报3种,劳动工资季报3种,固定资产投资季报3种,物资统计季报5种,综合平衡季报1种);各类统计月报共有25种(项目与季报同)。
【统计分析】建国后,统计部门在负责上报各种统计报表的同时,编写统计报表说明,为统计分析的雏形。自1983年起,统计局始作统计分析工作,将统计数字文字化,具体分析取得成绩的经验,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展望发展前景。1983年至1987年,统计局编写综合统计分析113期,专题分析40期。其中,《从酒精厂生产的发展,展望饮料酒工业的发展情景》一文,分别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县科技进步三等奖。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