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滁州地处江淮东部,土地丰腴,有圩田、冲田、山田、料田,适宜种植稻、麦、棉、麻及各种杂粮和豆类,是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
境内农村乡风淳朴。宋欧阳修《丰乐亭记》云:“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据《滁阳志》记载,南宋以后,江淮常被兵祸,滁废为战争之墟,人民逃亡,田多荒芜。官吏、豪绅相互勾结,强收营田,侵江北“逃田”,强划为“官田”,标价强卖。而江北农民流寓江南,大半租种勋臣、豪绅所占有的圩田。战乱以后,“流民来归,认佃买占,广包顷亩”。当时,因惠政于民,“隐占之数,许令自陈”。“元大德二年(1298年),令在官之田,许民佃种输租”,江淮等处荒闲田免租三四年。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七月,朱元璋克滁州,至正二十五年,命民依田地多少,种桑、麻、木棉。明洪武三年(1370年),迁苏、松、杭、嘉、湖之民4000余户至临濠垦田,免江北、庐、滁、和(州)田租。洪武二十年,又徙江南民14万于凤阳,屡徙浙西及山西民于滁、和。洪武二十五年,令凤阳、滁、庐、和州户植桑、枣、柿各百株。由于朱元璋三次移民免赋,奖励耕植。对滁州农业生产的发展颇为有利。明代,境内“上下晏安,井里环聚,荆棘芟而草莱辟,种植时而灌溉利,由是,野无不耕之田”。
咸丰八年(1858年)九月,太平军驻滁李昭寿部叛变降清,翌年,清军收滁州,李昭寿纵兵四乡,“清野掳粮,村舍全烧,严冬之际,无食无居,民皆冻饿以死,盱(眙)、定(远)、滁、来(安)四界之内,白骨遍地,蒿莱成林,绝无人烟者,四载有余”。同治三年(1864年)四月后,豫胜营遣散,退出滁州。“土著十不存三四。”后有“光州(河南省光州)、安庆之人,挈室而来,开垦荒土”,农业生产逐渐恢复。
辛亥革命以后,军阀混战,生灵涂炭,农民纷纷离乡外逃,农业生产又趋下降。民国初年,“以丰歉年平均计之,岁产稻约百余万石(每石约合85公斤,下同),麦约十余万石(每石约合110公斤),其它谷类之产额,皆较稻麦为少”。因旱涝频仍,至民国22年(1933年),全县粮食总产只有3805.75万公斤。民国38年,全县粮食总产量3986.22万公斤,平均亩产62.5公斤;油料总产量71.8万公斤,平均亩产35公斤;棉花总产量(皮棉)8.85万公斤,平均亩产10.5公斤。
新中国建立后,境内农村及时组织生产自救。土地改革后,农民“土地还家”,农业生产迅速恢复。1952年,全县粮食总产量6119.39万公斤;农业总产值3278万元,比1949年增长79%。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农村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农业持续增产。1957年全县粮食总产量9320.5万公斤;农业总产值3829万元,比1952年增长16.8%。1958年后,因自然灾害和“浮夸风、一平二调、瞎指挥”等人为灾害,农业损失很大。1961年粮食总产量3113.07万公斤,为历史最低水平,人均占有粮食比1956年下降66.6%。1962年开始回升。当年粮食总产量4148.87万公斤。至1966年,与1962年相比粮食总产量增长63.3%,年平均增长15.8%;农业总产值增长44.5%,年平均增长11.1%。
“文化大革命”期间,少数农民一度进城“造反”,但大多数农民坚持在农村“抓革命,促生产”。1968年全县掀起“农业学大寨”新热潮,树立乌衣袁庄、腰铺前进、滁东十里、三官关地大队等10多个县级“农业学大寨”先进典型和24个“农业学大寨”先进大队。在学大寨运动中,大力开展治山、治水、改造低产田和科学种田工作,使农业生产有所发展。至1976年,全县粮食总产量15087万公斤,比1960年增长1.23倍,年平均增长12.3%;农业总产值7956万元,比1966年增长1.11倍,年平均增长11.3%。其它各业均有缓慢的增长。在此期间,全县农业人口增长7.29万人,致使农业人均分配收入一直徘徊在80至120元/年之间,农民生活水平仍然很低。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滁县较早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迅速发展。1979年全县粮食总产量14614.69万公斤,比1978年增长15.5%;油料总产量405万公斤,比1978年增长19.3%。尔后,连续10年获得粮食大丰收。1987年全市粮食总产量28774.1万公斤,比1978年增长1.27倍,平均年递增8.6%。向国家提供商品粮食15135.3万公斤,粮食商品率高达55.3%。
1987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5.54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57亿元,占28.3%。在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等五业结构中,1978年的比重分别为71.1∶3.1∶23.9∶0.5∶1.4;1987年分别为72.3∶2.6∶18.3∶1.5∶5.3。全市在调整农村产品结构过程中,以“两水一牧”(水产、水果和畜牧养殖)为突破口,发展开发性农业,逐步形成了以种植业为主体,以多种经营,乡镇企业为两翼的经济结构新格局。1987年全市建立小麦、油菜丰产片500多处,10.85万亩;推行国家“丰收计划”确定水稻丰产片20万亩,任务落实到14个乡(镇)、112个村,实际推广面积20.81万亩,总产量130.4万公斤,平均亩产626.62公斤。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