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面积蓄积
1961年,安徽省林业调查队派员来滁调查森林资源。经调查,1962年滁县林业用地总面积78.42万亩,有林地9.80万亩(其中:国营林场5.37万亩)。比新中国建立前新增林地5.31万亩,其中:造林保存面积3.62万亩(含用材林3.12万亩,经济林0.50万亩);抚育次生林1.69万亩。全县宜林地67.19万亩,其中:荒山荒地66.41万亩,灌丛地0.78万亩,场圃用地1.43万亩。新中国建立后新增“四旁”植树177万株。全县1962年森林蓄积分龄组、树种组面积详见附表:
1962年滁县森林蓄积、面积表

1975年,县人民政府贯彻国家农林部“第四个五年计划时期各地要进行一次森林资源清查”的决定,组织45人的森林资源清查队,于9月至次年1月在境内进行了森林资源清查。调查统计:全县总面积1844626亩(不含省、地属林场),其中:林业用地348904亩,占总面积的19%;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147588亩,占林业用地的42.3%;新造未成林81918亩,占林业用地的23.5%;宜林地118232亩,占林业用地的33.9%,森林复被率为8%。有林地中,用材林107675亩,(其中杉木692亩;竹林10855亩,竹林中毛竹206亩),经济林4440亩,薪炭林24399亩,防护林169亩,特用林50亩。非林业用地中,茶叶面积8278亩。新中国建立后新造幼林保持面积76692亩,占1975年现有林总面积的51.9%。
1975年全县森林资源分布是:森林面积达万亩以上的有施集(28169亩)、花山(18606亩)、李集(12642亩)、章广(11279亩)等4个公社和国营琅琊山林场(30401亩),合计101097亩,占全县森林总面积的68.5%。林木蓄积在1万立方米以上的公社有:施集(30481立方米)、花山(18198立方为米)和国营琅琊山林场(25137立方米);林木蓄积有1000立方米以上的有李集、曲亭2个公社。总计蓄积占全县林木总蓄积的93.5%。元竹蓄积100万株以上的有6个公社,分别为花山(5604700株)、施集(3255080株)、城郊(1943600株)、珠龙(1871120株)、沙河(1575400株)、曲亭(1526600株),总计元竹蓄积15776100株,占全县元竹总蓄积的48.4%。
1975年森林资源按优势树种分龄组、蓄积量,硬阔、松、元竹等树种占比重仍很大;水杉、杉木、毛竹、国外松等速生树种面积、蓄积为数很少,多为新造幼林或未成林(详见附表)。
1975年滁县森林蓄积面积表

幼龄林中,大部分为松树人工纯林,面积达52238亩,占新中国建立后新造用材林面积的74%。阔叶树林多为天然林。
新中国建立后至1983年,全市人工林381357亩,其中:用材林348359亩,占人工林总面积的91.35%,薪炭林1047亩,占0.27%;防护林142亩,占0.04%;特用林1110亩,占0.3%;竹林2954亩,占0.77%;经济林27745亩,占7.27%。人工林有林地蓄积53.67万立方米,占总有林地蓄积的87.58%,其中:作材林53.64万立方米;特用林0.03万立方米;毛竹5.41万株;元竹546.38万株。
1987年底统计,全市总面积1770716亩(不含地直林场、白米山农场、靶场),林业用地面积358560亩,占森清范围总面积20.25%,其中:国营59266亩,集体277129亩,有争议的22165亩。
林业用地中:林地面积308797亩,占林业用地的86.12%,其中:国营45146亩,集体243511亩,归属有争议的20150亩;灌木林地面积6422亩,占林业用地1.79%;新造未成林地8769亩,占林业用地2.45%;宜林荒山灌丛28516亩,占林业用地7.95%,其中:国营3524亩,集体23051亩,有争议的1941亩。“四旁”树木占地面积37779亩。全市绿化程度87.91%;森林复被率19.94%。全市总面积(含地直林场、白米山农场、靶场)森林复被率为25.9%。
有林地中:用材林253970亩,防护林810亩,特用林194亩,竹林14322亩,经济林17108亩,薪炭林22393亩。
全市活立木总蓄积量725640立方米(不含地直林场、农场、靶场),其中:“四旁”植树5074600株,蓄积117920立方米,元竹48784276株,毛竹138275株。全市人均占有活立木蓄积量1.96立方米,元竹132株,“四旁”树木13.7株。
二、森林分布
1987年境内森林面积主要集中在西部丘陵区的9个乡镇,2个林场和北部的3个乡镇。其中:万亩以上的森林面积有张浦营(11051亩)、黄泥(10012亩)、沙河(11359亩)、珠龙(30375亩)、曲亭(18903亩)、皇甫(15113亩)、章广(17861亩)、李集(21913亩)、施集(43722亩)、花山(40658亩)、城郊(12642亩)、琅琊山林场(37424亩)、红琊山林场(11346亩)。合计面积282379亩,占全市森清总面积的91.44%。
有林地森林活立木蓄积量达到万立方米以上的13个乡镇和林场:张浦营(23866立方米)、黄泥(24155立方米)、沙河(21052立方米)、珠龙(66705立方米)、曲亭(17390立方米)、皇甫(28507立方米)、章广(44158立方米)、常山(11101立方米)、李集(37361立方米)、施集(84661立方米)、花山(85917立方米)、腰铺(19664立方米)、城郊(22966立方米)、琅琊山林场(88387立方米)。合计蓄积575890立方米,占全市总蓄积的79.36%,占有林地总蓄积95%。
元竹达到千万株以上的有花山乡(17016762株),百万株以上的有沙河、珠龙、曲亭、李集、施集、城郊等乡镇;7个乡镇合计45492093株,占全市总株数的93.25%。
全市森林森种比例分别为:用材林占82.25%,防护林占0.26%,经济林占5.54%,薪炭林占7.25%,竹林占4.46%,特用林占0.06%。全市现有人工林面积202283亩,占65.51%,蓄积量409865立方米,占67.6%;天然林面积106514亩,占35.49%,蓄积196364立方米,占32.4%。
全市现有丰产林面积2792亩,其中:国外松1848亩,板栗944亩,分别分布在沙河、曲亭、李集、施集和红琊山林场。
全市现有经济林总面积17108亩,其中:板栗、油桐7468亩,占经济林面积43.7%;茶、桑、果8289亩,占48.5%;杜仲、油茶、山楂、栓皮栎等1351亩,占7.8%。沙河镇龙亭村现有成林杜仲210亩,1984年以来,平均每年收入达2.5万元左右,经济效益较高。
全市现有人工林中,低产林总面积131132亩,占人工林的64.8%,占森林总面积的42.46%。主要是杉木小老树和黑松纯林。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