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和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明万历三年(1575)《和州志》“景胜”载:“历阳八景有:鸡笼晓霁、乌江晚渡、天门夜月、云观峨眉、平疴香泉、罩春棠洞、千桃春坞、万柳芳堤。”
为了开发旅游资源,全县曾进行数次文物考古工作。1956年1月,县文化馆协助芜湖专区文物普查工作队,进行为期15天普查工作,发现古遗址、古墓葬多处,铜、铁、瓷、玉器、古币、古碑等251件。“文化大革命”期间,文物均散失。
1975年至1976年,县文化馆配合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的文物考古队,对西梁山至石跋河口的马鞍山河段,进行野外考古调查,发掘了黄墩遗址等,搜集一批石器、陶器和瓷片。
1978年,县文化局文物组,有计划地进行第一次文物普查工作。发现文化遗址43处,古墓葬28处,古建筑28处,其中尚存10处。1985年4月至11月,在全县开展第二次文物普查工作。查出各类文化古遗址648处,古墓葬70处,古建筑170处,石刻178处(件),出土历史文物736件,实际征集文物271件。
根据文物考古的发现,现在境内有30多处名胜景点,其中八大景点为:“和县猿人”遗址、霸王祠、陋室、镇淮楼、香泉、鸡笼山、西梁山、半枝梅。九小景点有:万寿塔、文昌塔、昭明塔、亚父城、桃花坞、浣纱祠与渔邱古渡、喜雨亭、戟门、古洞。其它景点有:如方山、狼窝山古墓群、乔家山遗址、黄墩遗址、栗家山遗址、古朴树等。这些大小景点汇集成蔚为大观的名胜古迹群,展示出辉煌灿烂的文明史。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