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本区有县(市)治5座,巢湖市巢城为中共巢湖地委、行署及中共巢湖市委、市人民政府驻地。
一、巢湖市巢城
巢城在明代已大体形成,直至晚清无大发展。城西南临裕溪河,西北居卧牛山,东、西、北有人工开挖的护城河。沿裕溪河和护城河筑有城墙。城墙用长约1.5尺、宽6寸的大青砖砌成,高2丈6尺,开阔面为6尺,总长度为6公里。东南西北分别设有朝阳、通津(迎薰)、滨湖、拱极四门。东、西、北三门城墙下有石拱桥跨护城河,南门为跨河木质浮桥。晚清及民国期间,商业中心为西河街、东河街及北大街。最繁华地段是北大街与东河街交叉处的十字街。
民国19—24年,淮南铁路及合巢、含巢公路相继通车,东门外街道延伸至火车站、洋码头一带。东、西两门兴建了一些服务性和食品加工业设施。民国27年日军侵占巢城,县治迁至柘皋镇。
建国初,城区建筑占地约0.7平方公里。1966年,城区四周兴建十余家工厂,城区面积扩大到1.8平方公里。
1978年后,基本建设投资猛增,在城区主要街道,商业、文化设施不断增加,在郊区也出现了大量的建筑群体。1981年,巢县地方财政投资219万元,房屋竣工面积2.06万平方米。1985年末,城区面积达7.8平方公里。1990年,巢城规划区占地面积为9.46平方公里,北至7410工厂,省维尼纶厂,并以长腰山、巨嶂山100米等高线以下为界;南达望城岗省区测队、抱书桥一线;西至龟山、东风石矿;东到油泵厂、鲍家田埠。半汤镇、鼓山为风景区。半汤路两侧各50米宽范围内也列为城市规划区。
(一)房屋清代沿街多为砖木结构的平房,间有二层楼房及草屋。城中较大的建筑是县署、文昌阁、钟楼、城隍庙、宁公祠等。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西班牙籍传教士司铎裴礼相(音译)在城北建中西兼备式瓦房13间,作天主教堂(现为市一中校办工厂),为当时规模较大、质量较高的建筑物。
民国时期,城内建筑均为砖木结构。其中较为突出的是位于小西门外的李家楼,2层,约200平方米,做工考究;民国16年,美国基督教在北大街建普仁医院,约300平方米。建国后到1978年前,巢城兴建了临湖宾馆、卧牛山大会堂、市人民剧场和行署办公大楼等3层以内的建筑。改革开放之后,一座座大楼拔地而起。这些建筑一般在6层左右,混合框架结构。代表性的有卧牛商场、巢湖饭店、省干部疗养院大楼、巢湖汽车站、邮电市话楼等。1990年竣工商品房1.35亿平方米,其中住宅5267万平方米。
巢城主要公共建筑简表

(二)街道晚清时,街道均由长3尺、宽1尺、厚6—8寸条石铺成,宽丈余。南北、东西街道长度均为3华里,建国初期尚不能通行汽车。1949年,巢城街道有20条。1958年建东风路,西起县委大门,东至火车站,全长1500米,宽8米,沥青路面。人行道宽2—5米,以水泥构件铺设。1978年建团结路、健康路。团结路自卧牛商场至临湖宾馆,长850米,宽10米左右;健康路自县人民医院至环城东路(1986年改巢湖路),长300米,宽10米,均为沥青路面。1979年建人民路,南接东风路,北至县人民医院,后延至草城街,接巢湖路,全长1500米(草城街段为28米),宽12米,沥青路面,人行道5米。1985年拓宽合裕公路市区段,名长江路,水泥路面,长6000余米,宽40米。1986年扩建环城东路(1958年建)更名巢湖路,连接东风路与长江路,沥青路面,长2170米,宽40米。此外,市区还有巢南路(854米)、巢柘路(2100米),官圩路(1355米)等街道。至1990年共兴建改建道路16条,总长25.83公里;其中沥青路面16.6公里,水泥路面9.77公里。改建新建小街巷道25条,总长7.09公里,多为水泥路面。
(三)桥梁晚清时,东、西、北三门外城墙下分别有珍珠桥、普济桥和见子桥等三座石拱桥,横跨于护城河上。东门另有一座施家桥,跨裕溪河通向洗耳池的小河之上。南门跨裕溪河建浮桥。1965年初,拆去浮桥,1966年底兴建钢筋混凝土结构3孔拱形大桥,名巢南路桥。1979年,改建北门草城街大桥,为钢混结构。1987年建团结路桥,1988年建健康路桥,均为钢混结构。1990年扩建草城街桥。此外,在巢湖路及长江路分别建有公路跨铁路立交桥。
(四)供水1970年前巢城居民饮用井水、河水。1968年下半年至1969年初,兴建了巢湖水厂,直接提取巢湖水,1970年正式供水。1990年日供水量达2.5万吨,供水普及率达85%。
(五)排水晚清至民国期间,街道无系统下水道,靠砖砌排水沟排水。由于年久失修,至建国初,污、雨水排放十分困难。建国后有计划地建造了街道下水道。截至1990年,城区兴修的下水道总长为15.8公里,基本形成雨污水合流的排水系统。
(六)园林绿化市区有公园3个,其中以卧牛山公园规模最大,建有环形水池,叠石为岛、假山等景点,池傍配有卧牛形雕塑,并建有儿童乐园;环城公园位于环城河畔,面积2.01万平方米,水中建小岛2个,有曲桥与岸相通,迂回曲折。水面种有睡莲,供游人观赏;城南望城岗建有南山陵园,内有革命烈士纪念碑。在主要街道两侧及庭园均栽种了树木、花草。1990年市区园林绿化面积人均为10.5平方米。
二、无为县无城镇
无城又名芝城,为中共无为县委、县人民政府驻地。隋开皇元年(581)在此建镇。元末明初始筑城墙,周长9里36步,高1丈2尺,基宽7尺,城头宽4尺。四周开挖有护城河,设6道城门。民国27年(1938),日军先后4次窜犯无城,狂轰滥炸,至解放前夕,到处断壁残垣,破败不堪。建国初,城区面积1.97平方公里。后经不断扩建,1990年,已达4.24平方公里,市容有很大变化。
(一)房屋清末民国期间,一些官绅富商在城中建有豪华住宅。清代达官刘秉章在礼拜寺建有刘家公馆,2层,约30间;刘体乾(海关道)在西门建刘家花园;广西巡抚潘鼎新在西大街建潘家公馆;国民党将领徐庭瑶在天王庙巷建徐家花园,园内建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3层小楼1幢。建国前无城较有影响的公共建筑主要有鼓楼、米公祠、文庙、西寺塔和黄金塔,均破陋不堪。(1978年后,省文管部门,为保护重点文物,抢救修复了米公祠、黄金塔等)。但贫苦居民的住宅均为草房。
建国后,1956年建县人民大会堂,面积1038平方米;1959年建大江剧场,面积826平方米。改革开放之后,兴建了许多钢筋砼结构的大楼。主要有:1978年建县政府大楼,4层,4800平方米;1986年建县电视转播塔,高60米;1987年建商业大厦,4层,2816平方米;建供销商场,4层,2349平方米;1988年建百货商场,4层,3200平方米;建工商大厦,6层,1500平方米;1990年建县医院门诊楼,5层,4500平方米;建邮电大楼,5层,3200平方米。80年代,私人住宅亦发生很大的变化。1984年县成立房产开发公司,建造商品房,缓解了职工住宅的紧张状况。据1988年统计,新增建筑面积为14.7万平方米,城市面貌大为改观。1990年竣工住宅商品房2500万平方米。
(二)街道建国前,有街道21条,巷道28条。街宽不足4米,巷道更窄。路面由条石铺成,凹凸不平,雨季积水,行人不便。
1950年7月,修筑大东门桥头至西门二状元祠的街道,长1000米。1952年底,整修街道500米。1958年拓宽东、西、南、北4条主要街道,路面宽8米,人行道3米。辟原城墙基为环城马路,宽8米,与北门街道相连接。其中主要街道铺设沥青。1990年,城区主要街道6条,总长6.4公里,均为沥青路面。
(三)供水建国前,居民饮用井水、河水,全城有水井31口。1970年3月,始建自来水厂,1971年元旦供水。城内主要街道铺了供水管道、部分巷道铺有支管道。至1990年,管网覆盖率达90%,日供水量达6000吨,供水普及率达85%。
(四)排水建国前至建国初期,每逢大雨,城内污水难泄,溢满街道。1958年后,主要街道建下水道,至1990年已达17.8公里,但淤塞严重,宣泄不畅。
(五)园林绿化有绣溪公园1座,位于城西南隅,始建于宋代。民国时期,先为曹家花园,后购为公有。日军侵占时,破坏严重,1950年重修。1958年在园内芝山建革命烈士纪念碑及吕惠生、胡竺冰烈士陵墓。
三、庐江县庐城
为中共庐江县委、县人民政府驻地。隋开皇初改潜县为庐江县,县治庐城。元末至明正德年间(1506—1521),筑土城。明万历年间筑砖城。民国28年(1939)拆除城墙。建国前夕,城区面积仅0.5平方公里,人口不足1万。建国后,城区不断扩大,人口逐渐增多。1990年底,城区面积3.2平方公里,人口5.5万。
(一)房屋庐城旧有魁星楼、四牌楼、城隍庙、东岳庙等。建国前,临街建筑多为砖木结构的小瓦平房,间有2层小楼。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兴建了一大批公共设施,主要有百货大楼、邮电大楼、庐江饭店、县人民政府办公大楼及新华书店、供销商场、电影公司大楼等,均为4—5层,钢筋混凝土结构。1990年竣工商品房808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5764万平方米。
(二)街道建国前,城关只有以四牌楼十字街为中心的东、西、南、北四条小街道。此外,还有马厂巷、高家巷、粉子巷、朝基巷、沙弯巷等狭窄巷道。
建国后新修道路15条,长达8.08公里(不包括过境公路)。1990年有主街道5条。其中牌楼路长1050米,宽8米,沥青路面;城中路,长880米,宽14米,沥青路面;文明路,长970米,宽14米,沥青路面;文昌路,长680米,宽14米,沥青路面;桑园街,长140米,宽14米。其他街道9条,过境干道4条,巷道29条。
(三)桥梁城区除东门大桥(原名捧檄桥,为石拱结构)外,南门外大桥、北门大桥、得胜桥和桃花桥等4座桥梁,均为建国后所建。1976年建得胜桥,桁架式拱桥,长46.2米,宽8米,荷载汽15吨以下。1979年建桃花桥,钢筋混凝土结构,长50米,宽9米,荷载汽15—20吨。1984年改建南门外大桥,石拱结构,长24米,宽8米,荷载汽8吨以下。1990年改建北门大桥,石拱、砼面、长12米,宽8米,荷载汽8吨以下。
(四)供水建国前,居民均饮用井水、河水。1973年在城东文昌河口建县自来水厂,原设计供水能力为300吨/日,用户1700家。由于水质不符合卫生标准,1985年在城西重新建厂,当年12月供水。新厂设计规模为万吨/日,以移湖及果园山水库为水源,行水管道约3公里。1990年供水5000吨/日左右。
(五)排水城区排水为雨污合流、单面排放,其流向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全城仅有下水道8条,总长4.9公里。
(六)园林绿化建国初期,庐城街道狭窄,城区内基本没有林木。建国后在主要街道两侧栽种树木,截至1990年,街道两傍植树2万多株。临街还设置花盆、花坛400多个。公共绿化地带约有0.54平方公里。
四、含山县环峰镇
环峰镇为中共含山县委、县人民政府驻地。唐武德六年(623)建镇。明正德七年(1512)筑土城,周长3里许,高1.5丈,周围挖有护城河,四方留有城门。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筑砖城,周长900余丈,高1.8丈,厚1丈。民国29年7月,国民政府拆除城墙。1953年,沿城墙墙基建环城马路。建国前城区面积仅为0.9平方公里。建国后逐步扩大,1990年底,已达4平方公里,人口4.05万。其中非农人口2.013万。
(一)房屋建国前,含城有夫子庙、县署、节孝祠、安国寺、关帝庙、观音庵等较大建筑物。街道两傍均系小瓦平房或草房,偶有小楼相间。“远望含山县,近看破猪圈;老爷打板子,四门都听见。”这首民谣是旧含山县城真实写照。
建国后陆续兴建了一批新式建筑。1982至1988年,竣工房屋1.99万平方米,其中私房4678平方米。位于环峰北路的翰林商场,高5层,建筑面积3325平方米。其它建筑均为4层以下。1990年竣工商品房254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919万平方米。
(二)街道抗日战争前,有明贤街(俗称大市街)、东门大街、北门大街、善化街、攀桂街、进贤街、遇仙桥街、小西门街、小东门街等,均为石板路面,宽3—5米。抗战初期,日机多次轰炸环峰镇,十字街、西门大街、北门大街、遇仙桥街遭彻底破坏。日军侵占环峰镇时,又拆除北门、东门和西门外未被轰毁的房屋。解放前夕,仅有3条街道,均为石板路面。1959年沿北大街后和小西门街开拓一条贯通南北的环峰北路、环峰南路;1974年,沿西门大街、遇仙桥街开拓一条贯穿东西的环峰西路、环峰东路。1990年主要街道有环峰北路,长500米;环峰东路,长1200米;环峰南路长760米;环峰西路,长600米。路宽均为22米,沥青路面。
(三)供水1972年前,居民饮用井水、塘水。1972年建水厂,配有容量为80吨水塔1座,水源取自得胜河,日产饮用水1000吨。1988年,取水点由陡岗集水坑迁至东门桥,日供水量增加到5000吨。1990年日供水量已达6000吨,引水主管道长6.5公里,供水普及率达80%。
(四)排水建国前城区无下水道设施,仅有一条明沟(俗称阳沟),自遇仙桥经王巷,由老城水关洞排出城外。建国后,首先整治原有的明沟,用砖砌成全封闭式阴沟。1974年后,修深2米、宽1米的主干下水道4条,各街道支渠与干渠道沟通,形成排水网络。1990年,全城下水道长度达5.1公里。
(五)园林绿化建国前城区有一些居民在住宅的庭院种有花木。建国后,在拓宽和兴建的路旁植树造林,绿化城区。1990年城区绿化面积已达0.6平方公里,覆盖率达25%以上。
五、和县历阳镇
历阳镇为中共和县县委及县人民政府驻地。秦子婴二年(公元前206)历阳为范增封地时,始建城,故又名亚父城,由子城、南城、新城组成。宋乾道六年(1170),统制郭刚将三城合一,辟11门。明洪武十六年(1383),统制郭景祥、知州张纯诚重修,将11门改为5门,后增1门,共为6门。此后历代均有修缮。清咸丰年间(1853至1861),六门城楼及墙堞均毁于兵燹。清光绪十六年(1890)知州罗锡畴复修四门城孔。民国时期筑有土城墙。建国后因建设需要,拆除城墙,仅留有部分土城遗迹。
建国前夕城区面积1.5平方公里,人口0.8万人。建国后城区逐步扩大,1990年,城区占地面积已达5.67平方公里,人口2.75万人。
(一)房屋建国前,有镇淮楼、陋室等古建筑,但城市的基础设施落后,有“天晴徽(灰)州,天阴湖(糊)州”之称。沿街多小瓦平房。建国初,兴建一些砖木结构的平房。60至70年代,兴建一批商业、办公及服务性建筑。改革开放之后,先后建起许多高层建筑物,主要有县政府办公大楼,中楼为4层,东西两边各为3层,建筑总面积达4538平方米;广播电视大楼,主楼5层,建筑面积为1700平方米;县医院门诊大楼,3层,建筑面积2768平方米;文化大楼,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工人文化宫,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玉带河农贸市场,占地面积为1780平方米;文昌宫农贸市场,占地面积1.56万平方米;六龙酒家,3层,建筑面积为1050平方米;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大楼,4层,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生资公司综合楼,建筑面积1950平方米;工商贸易公司营业楼,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市话综合楼,主楼5层,建筑面积3066平方米。1990年竣工住宅商品房380万平方米。
(二)街道建国前,主要街道共4条,总长1.2公里,宽2.5米。城区以小市口为中心。大街小巷均系碎石泥土路面。1950年,拓宽大东门、小西门街道,改建为中心大街。1959年拓宽了南北大街。1984年建南大街。1988年建半边街。1990年主要街道有东门大街、小西门街,系沥青路面,全长960米,宽6米;北大街,沥青路面,宽12米,人行道宽5.5米;雨露街,长180米,宽5米,混凝土路面;镇淮楼南街,长228米,宽8米,其中沥青路面168米,混凝土路面60米;玉带河大街,长900米,宽5米,混凝土路面;观弯街,长612米,宽4米,其中332米为沥青路面,280米系水泥构件铺设;新生街,长530米、碎石土路。
(三)供水1963年前,居民饮用井水和河水。1963年筹建水厂,1964年建成供水。日供水量为1000吨左右。厂址建于东门下坡处,水源取自得胜河。1974年水厂扩建,扩建后为日产5000吨平流池。1980年新厂开始供水,日供水3000吨。随着用水量的不断增加,1983和1984年,分别对水厂进行改造和扩建。1990年底,水厂供水已达1万吨/日。主管道长11公里,供水普及率达90%。
(四)排水民国时期,全镇下水道均系砖砌阴沟,自北向南分三路排入玉带河。建国后逐步改善排水设施,在主要街道埋设双排或单排管道,少数地段开挖地下水道。全镇管道总长为6公里。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