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本县大地构造属扬子准地台的次级单位下扬子台坳。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
一、地层
境内有大面积酸性岩浆岩分布,出露沉积岩,以早古生界的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最发育,其他各系仅零星分布。
震旦系上统皮园村组,为碎屑岩和碳酸盐建造,出露极少,仅酉华乡与泾县接壤部出露一点,厚度为80米。
寒武系自下而上出露有黄柏岭组,黑色硅质页岩;杨柳岗组,泥质灰岩;团山组,泥质条带灰岩;青坑组,石灰岩为主。都含有三叶虫化石,证明其时是浅海环境,厚度为628至2027米。主要分布在酉华乡青坑、城东乡沙漠岭、蓉城镇清泉岭等地。
奥陶系仑山组分下中上3段,依次页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和瘤状灰岩为主。含笔石、三叶虫、腕足类和头足类化石,厚度702至1318米。主要分布杨田窦家村、酉华盖山、五溪至四板桥、南阳西南等地。
志留系自下而上依次为高家塝边组页岩,坟头组粉砂岩,寨山组细砂岩。沉积岩中的化石,证实浅海逐渐变成陆地,其厚度为447至694米,主要分布在新河、木镇、乔木、丁桥、五溪至六泉口、沙济南部等地。
泥盆系境内缺失中、下泥盆统,直到上泥盆世才沉积有五通组。其下部为石英质砾岩、石英砂岩;上部为拗砂质页岩、碳质页岩,并夹有不稳定的劣煤层和硫铁矿层。页岩中含奇异次鳞木化石,厚度为77至208米,主要分布在新河峙门口、丁桥店门口等地。
石灰系境内下石炭统地层缺失,中石炭统黄龙组石灰岩,上统船山组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厚度为43至103米,主要分布在丁桥大盖山、新河洪山、团结及蓉城镇同形圩以西等地。
二叠系下统栖霞组、孤峰组为浅海相沉积石灰岩,含锰页岩、硅质页岩和燧石层,富含蜒类和腕足类、菊花石等化石,厚度为184至510米,上统龙潭组、大隆组,依次砂岩、炭质页岩夹煤层,硅质页岩、灰岩,厚度为47至150米。主要分布在新河、木镇、丁桥、童埠等地。
三叠系下统青龙群一、二岩组为钙质页岩夹灰岩、致密灰岩和砾状灰岩,含有菊石和辨鳃类化石,厚度为67至212米,主要分布在丁桥大盖山一带。
白垩系上统大通组紫红砾岩、细砂岩、粗砂岩,厚度为647至2216米,主要分布在木镇、丁桥、大通一带。
第四系全新统近代冲积层。亚粘土、亚砂土、砂、砾,厚度为0至70米,主要分布在青通河、九华河、七垦河沿河两岸。
出 露 地 层 主 要 情 况 表

二、岩浆岩
本县岩石,主要有花岗闪长岩、花岗岩及岩脉,其面积约占总基岩的75%。
青阳花岗闪长岩岩体为印支旋回侵入体,绝对年龄测定为2.1亿年。地表近圆形的岩基,侵入于七都复背斜的北东段,岩体本身又被后期九华岩体侵入破坏而不完整,所侵入围岩为寒武系上统至志留系下统地层。接触面一般向外倾,岩体北部倾角为43度左右,南部为21度左右。岩体的流动构造也与之基本吻合,北部的流动面倾角一般为20~40度,而南部一般为9~20度,岩体顶部呈波状起伏。
岩体相带发育明显,中心相以二长花岗岩为主。由于九华山岩体侵入,破坏不完整,过渡相以花岗闪长岩为主,占岩体出露面积的75%以上。边缘相为细粒花岗闪长岩,发育不良,出露宽度仅几厘米至数十米。
岩石化学特征主要为二氧化硅过饱和成份(见附表)。微量元素特征表现以亲铁元素,钛钒含量普遍较高,钛超过0.1~0.3%。钒最高可达0.04%,铜、镍、钴等元素分布较普遍。
九华山花岗岩体九华山岩体为燕山旋回侵入体,绝对年龄测定为1.43亿年。位于蓉城镇以南5至25公里,形成九华山主脉,出露面积为401.2平方公里,为一岩基。岩体大致沿印支期青阳岩体中心部位侵入,故岩体西半部与青阳岩体呈侵入接触关系。东半部侵入于黄柏岭复背斜轴部(七都复背斜的东延部分)。岩体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两组剪切节理十分发育。
岩体与其他围岩为皮村组——高家边组地层,均呈侵入接触,接触面向外倾斜,斜角40~75度;局部地段向内倾斜,如东北部岭花尖一带呈倾角复于寒武系之上;南部岔泉岭呈50度倾角,复于青阳岩体之上。
岩体相变发育完整,中心相以粗粒似斑状花岗为主,局部斜长面集中形成似斑状花岗岩。该相面积65平方公里,出露于低山丘陵区。过渡相为中粒花岗岩,占岩体面积的70%以上,构成岩体主体,往往出露于高山区。边缘相为细粒花岗岩,在接触带附近常有花岗岩或细晶岩(盆泉岭)与细粒花岗岩逐渐过渡,组成岩体的皮壳相。边缘相虽不宽,但很完整,一般宽度不超过500米,有的仅几米。
岩石化学特征(见附表)属铅过饱和类型。二氧化硅过饱和岩,碱质较高,“从中心一边缘相碱质有增高之势。
岩体所含微量元素,以亲氧元素与亲硫元素为主,锆(0.04)、镱(0.01)、铌(0.01)等元素的含量和分布,都超过印支旋回岩体为其特征。微量元素的含量和分布与付矿物的含量和分布相吻合。
岩体大部份围岩为青阳岩体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未发生明显的变质现象,仅在南部黄石溪一带见一些绿泥石化,宽10米左右,在东南部的砂岩围岩中见有含电气石白云母角岩,在北部岭花尖一带,产生宽约210米的矽卡岩带。
岩脉岩石青阳岩体、九华山岩体发育的岩脉有正长斑岩脉、石英正长斑岩脉、花岗斑岩脉。其走向有近南北和西北、北东向三组。与围岩接触较陡,倾角一般为70度至80度。

三、构造
本县褶皱构造,按其形成时间,属印支期。由北向南依次划分地质构造带。
永村桥背斜构造为一两翼不对称之短轴状背斜,背斜轴向变化较大,南西段为70~80度,至北东渐转成30度。北西翼较南东翼倾角陡。背斜之枢纽向北东倾伏,倾角约5度。背斜区出露地层,自志留系下统至三叠系中统均可见,其中志留系地层组成背斜之轴部为一负背斜。
大通——木镇——南陵向斜带自本镇向东北延至南陵,向西至大通构成一个向斜带。向斜核部为白垩系地层(红层),两翼主要是二叠系等地层组成。
盛公山背斜轴部位于粽子店、盛公山、曾形山一带,呈北东50度展布,轴部出露志留系坟头组、矛山组地层,两翼因受走向断层破坏,地层出露零乱。
峙门口——座山背斜轴部位于峙门口~座山一带,轴向北30度东,轴部为二叠系孤峰组地层,两翼出露龙潭、大隆组,北西翼地层出露不全,东南翼出露较完整。地层产状平缓,小褶曲发育。
下山口——田里村复向斜轴向40度东,北东端为第三系复盖。向斜轴部为小凉亭组组成,两翼依次为二叠系大隆组、龙潭组、孤峰组、栖霞组、泥盆系五通组。向斜东南翼地层出露比较齐全,北西翼地层被断层破坏,分布较乱。向斜轴部开阔,两翼地层、产状较缓,一般为30度左右。
清泉岭——老虎尖背斜张溪镇~青阳复向斜北东段之次一级褶皱构造。背斜以北30度东走向,轴面向北西倾,倾角约60度左右。形态较紧闭,沿轴向由南西向北东逐渐开阔,两翼不对称,北西翼缓,岩层倾角小于50度,东南翼陡,岩倾角55~80度。深度地标高400米处,岩层有倒转趋势。背斜长约6.5公里,两端被断层切割,宽度南西端约1公里,向东北渐阔展为2.5公里。背斜轴部由杨柳岗上部岩层组成,两翼依次为上寒武系、奥陶系下统至志留系地层,其厚度和岩性均有差异。
黄柏岭——七都复背斜七都复背斜的东延部分由寒武系岩层组成,两翼为奥陶系志留系地层,轴向为北东~西南向,轴部有青阳岩体侵入。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地貌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