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耕地面积
据前志载:明穆宗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知州唐可封奉丈实得田地塘山一万七千三百四十顷九十八亩三厘,内田九千三百一十五顷四亩八分五厘;地三干二百零五顷九十五亩五分三厘六毫;塘山四千八百二十顷九十七亩六分四厘四毫。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6年),田地山塘为一万二千四百九十六顷五十八亩一分九厘。民国3年(公元1914年),核实民田二十四万五千五百七十一石七斗五升三合三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耕地面积呈增长趋势,1954年达到高峰。此后,由于各项事业的发展,大量征用、挖压、淹没,面积逐年减少。1986年,全县土地总面积为3456平方公里,折合518.45万亩,其中耕地146.2万亩(水田116.6万亩,旱地29.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8.19%,人均耕地1.11亩。
1949年——1986年耕地面积统计表单位:万亩

二、劳动力
本县劳力资源,清代前期较为贫乏,中叶以后,逐渐增多。据人口资料载:光绪末年,六安州(不含英山、霍山二县)劳力约12万人;民国26年,六安县劳力约20万人。建国后,本县劳动力随着人口发展而增加更快,1958年为403042人,1986年为618244人(其中农业劳动力为49.9万人),二十八年间,增加21万人,逐年情况如下表:
1958年——1986年劳动力情况统计表
三、农作机具
建国前,本县依赖旧式农具耕作,劳动强度大,工效低微,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建国后大力推广新式农具。1953年,县人民政府在新安、木厂、马头、韩摆渡、西河口、独山、城南等湾、畈、平原区,示范推广新式步犁60张,工效倍增,效益明显,影响很大。1954年又推广十寸步犁2部、八寸步犁30部、七寸步犁18部、改良耩子600部、山芋切片机30部。是年,始用排灌机械,首次于木厂建立两个抽水站。1955年,推广双轮双铧犁100部。1956年,推广双轮双铧犁562部、圆盘耙12部、播种机15部。是年在苏埠区韩摆渡乡建立一所国营拖拉机站,引用9台标准拖拉机,进行机械化耕作示范。1958年,改制和推广新式农具掀起高潮,全县出现新式农具160多种,计96万多件。从1954年~1960年的七年中,农用动力从无到有,发展到5265马力,平均每年增长752马力。
1961年~1970年,农用总动力发展到23500马力,平均每年增长1823.5马力,增长速度为前七年的2.4倍。在这十年中,随着淠史杭灌溉工程效益提高,排灌动力发展到19197马力,占农用总动力81.7%,平均每年增加1479.2马力。
1970年,贯彻中央“农机制造以地方为主,农机产品以小型为主,农机购置以集体经济为主”的方针后,本县撤销国营拖拉机站,建立人民公社拖拉机站,农业机械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小型拖拉机、加工机械发展更为迅速。到1978年农用动力增长到122336马力,八年平均每年增长12354.5马力。排灌动力每年增长2969.3马力,拖拉机平均每年增长3609.4马力,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平均每年增长3541.2马力,脱粒收获机械也有所发展。
1974年4月,县成立农机管理局(现改为站),下设农机研究所、农机监理站、农机训练班、农机公司,并建立区农机管理站12个,个体修配网点83个,拥有各种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床244台,农机服务专业户516户。全县从事农机管理、服务人员,包括工程师、技术员、拖拉机手、内燃机手计11233人,形成一支较强的农业机械技术队伍。
1979年以后,在农村深入改革的推动下,农机化体制也相应变革,农业机械迅猛发展。1980年4月,贯彻农机部“关于全国农机化区划工作座谈会纪要”精神,省农机管理局在本县进行农机化区划试点,共抽调科技干部、农机专业干部76人,历时80天,撰写了《六安县农机化区划(草案)》,对指导本县农机化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在这期间,本县农机工作发生三个根本转变:由过去国营、集体经营转变为以农户个体和联营为主;由单一为种植业服务转变为农、林、牧、副、渔及加工、运输综合性服务;由过去单纯行政管理转变为技术培训、推广、农机维修、新机具引进示范、信息咨询、组织代耕等全面服务。到1985年,全县农用动力达163558马力,比1978年增长36.1%,平均每万亩耕地拥有动力1106.6马力,其中:拖拉机1688台,计30184马力,平均每万亩可机耕地有拖拉机动力204.2马力;农用汽车266辆,平均每乡3.05辆;机引农具1331台;排灌机械2720台,计39634马力,其中:柴油机1875台,计27662马力;植保机动喷雾机械277部,计522马力;农副产品加工机械5154台。全县排灌、农副产品加工和农村运输,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现在农民磨粉、碾米有小钢磨、碾米机,榨油、轧花有榨油机、轧花机,排灌有抽水机、农用水泵,运输有汽车和拖拉机。耕地、脱粒、植保等皆部分实现了机械化。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