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蒙城人素有习武健身的传统。明代武进士1人,武举人9人。清代武进士7人,武举人51人。清末,开办学堂,始设体育课。民间体育活动,处于自发状态。
民国32年(1943年),县民众教育馆设体育部。次年,中、小学推行军训。民国35年,召开首次全县中、小学体育运动会。县城南关外广场扩建为体育场。
建国初,团县委兼管体育工作。1952年,在城内青云街南段街西设篮球场,不久迁至街北段,改为灯光球场。1955年,中学试行“劳卫制”。1956年,成立“体育运动委员会”,在东门外设运动场。内有环形跑道,灯光篮球场,6间乒乓球室,单、双杠、云梯、肋木等设备。各单位职工及各校师生先后组织代表队,多次参加省、地体育运动会。“文化大革命”期间,工作一度瘫痪。1970年,各中学增设军体课,进行短途拉练活动。1973年10月,恢复蒙城县体育运动委员会。1983年,全县运动场面积计9.7万平方米。城镇和农村中、小学,大都有球类、单杠、双杠、跳高等体育器材和沙坑、跑道等设施。
1985年,体委专职人员8名,其中教练员3名,多年来培训、输送30名各类运动员到省、地区体工队及体育院校深造。7人参加全国球类赛。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