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土壤
土壤以全新统中段发育成的亚粘土为主。成土初期,富含碳酸钙,经雨水淋冲至底层,由地下水及草甸潜育作用,形成腐泥状砂礓黑土层。全新统上段,系十三世纪以来黄水泛涡淤积成的砂土,棕红色亚粘土及淤黑土过渡带。1983年土壤普查,全县境内的4个土类,16个土属,41个土种中,一般有机质及氮磷含量不足,纯地力不高。
砂礓黑土类占全县的75.77%,土层深厚,但耕种层仅15厘米左右,均呈微碱性反应。其中:黑土、黄土属粘性含量大,孔隙度小,呈块板、棱柱状结构,耕性不良,适耕期短,易涝易旱,不保肥。农民形象地说它:“一寸黑,二寸黄,三寸以下见砂礓。”青白土、白碱土属粘性含量较小,适耕期稍长。
潮土类两合土属,质地松软,耕性好,适耕期长,保水保肥,养分含量高。沙土属,质地轻,耕性好,保肥差。淤土属,结构粘重,耕性差,适耕期极短,习称“犟三晌”(头晌粘,二晌松,过了三晌扒不动)。
此外县境内还有少量棕壤土类和石灰土类分布。

蒙城县1983年普查耕层土壤理化性状表

植被
夏朝,县境水面多,多水生植物和树木,在今坛城一带有农作物分布。
商以来,农作物增多。
民国时期,林木及茴草、芦苇,约占全境的12%,耕地占70%,但复种指数低,过冬作物仅占耕地总面积的60%,夏秋作物占70%。
建国后,广泛开展植树造林,兴修农田水利,以村旁、宅旁、路旁、沟旁为主的林木覆盖率,到1985年提高到10%左右,耕地率提高到79.43%,复种指数1.58。越冬作物占耕地总面积的75%,夏秋作物占95%。除农田林地之外,沟边路旁的荒废土地,多为野草覆盖。
上一篇:第三节 水文
下一篇:第五节 气候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