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夏,蒙城县境,泛称九夷之域。
春秋时期,县境西北焦国,西南胡国,东徐国。
战国,属楚,北与宋国接。
秦,分属泗水郡之蕲县、城父二县。
西汉,始置山桑县,属沛郡。
东汉,山桑县,属豫州刺史部汝南郡(东汉初为山桑侯王常的封地)。
三国,山桑县,属魏国豫州谯郡。
西晋,山桑县,属谯国。
东晋,在今坛城侨置蒙县,后迁县治于今县城西北三里。
后赵至南朝宋,山桑县,属谯郡。
北魏皇兴元年(467年),置涡阳县(南兖州马头郡治所)。
梁大通二年(528年),置南谯郡(西徐州治所)。
北齐,南谯郡(谯州治所)。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淝水县,属谯郡。
隋大业七年(611年),山桑县,属谯郡。
唐贞观十七年(643年),山桑县,属河南道亳州。
天宝元年(742年),蒙城县(县名沿袭迄今,以下只记隶属变化)。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属亳州。
北宋,属淮南东路亳州。
金,属南京路寿州。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属河南行省安丰路。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属江南行省寿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属中书省寿州。
明洪武四年(1371年),属临濠府寿州。
明洪武六年,属中立府寿州。
明洪武七年,属南京凤阳府寿州。
清顺治二年(1645年),属江南省凤阳府寿州。
清康熙六年(1667年),属安徽省凤阳府寿州。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属安徽省颍州府。
清咸丰四年(1854年),属安徽省凤颍六泗道颍州府。
清同治元年(1862年),属安徽省颍州府。
民国元年(1912年),属安徽省寿州。
民国3年6月,属安徽省淮泗道(道尹驻泗县)。
民国17年3月,直属安徽省。
民国21年10月,属安徽省第六(泗县)行政督察区。
民国27年6月,属安徽省第三(阜阳)行政督察区。本月中国共产党建立板桥区抗日民主政府。
民国33年12月,蒙城县北境归宿蒙县、属淮北路西第二行署。
民国34年12月,宿蒙县属华中区第八行署。
民国36年6月,宿蒙县属豫皖苏区第三行署。11月,县南境归蒙城县,属豫皖苏区第六行署。
民国38年3月,裁撤宿蒙、宿怀、蒙城(涡河南)、涡阳4个边区县,设蒙城县,原蒙城辖区恢复。属豫皖苏区第六行署,4月12日,属皖北行署阜阳专区。
1952年4月12日,属安徽省阜阳专区。
1971年3月29日,属安徽省阜阳地区。
附一本志所载与历代《蒙城县志》相异部分:
夏,豫州之域。
商,北冢。
东周,漆园,楚北地。
西汉,西北境为梁国蒙县,东南境为沛郡山桑县。
北魏,涡州涡阳县(涡州治所)。
梁,北新安郡(西徐州治所)。
东魏,蒙郡。
北齐,蒙县。
附二《安徽建置沿革》(徐学林著)。
东晋、刘宋在今蒙城坛城侨置蒙县,后迁治今县城西北三里。北魏在今县城设南谯郡涡阳县,太和(477—499年)中增设南兖州,景明(500—503年)中改为涡州涡阳郡。孝昌(525—527年)中入梁,改置西徐州。东魏武定(543—550年)中,改置谯州、谯郡,仍治涡阳县。陈太建五年(573年),入陈,后入北周仍为谯州、谯郡、涡阳县(治今蒙城县)。隋开皇年间废郡,仍为谯州涡阳县,十六年(596年)涡阳为淝水县,大业初废谯州,改淝水为山桑县,迁治于县北34里芮集……唐天宝元年(742年)迁县治于今城,改名蒙城。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