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学宫
学宫始建于唐代,原在州署东侧。明正德十六年(1521),生员段九畴等因旧学宫规模狭小,且离州署太近,呈请移建于城内西南隅(今第二中学院内)。新建的学宫与孔庙设在一起,中为大成殿,殿前为丹挥台,两翼为东西庑;前有戟门,再前为欞星门,门前为泮池,其上横跨拱桥;桥前为照壁,壁上书有“宫墙万切”4个大字。殿东为崇圣祠,殿后为明伦堂。每年春秋仲月(二月、八月),各级行政官员均齐集孔庙大成殿拜奠,州、县学生员在每月朔、望日(初一、十五)进孔庙行礼。
州学设于学宫明伦堂。康熙二年(1663),明伦堂在学官的西北隅。雍正十一年(1733),因亳州改为直隶州,于明伦堂即地建学院考棚。雍正十三年(1735),亳州改属颍州府,考棚遂废。乾隆三十一年(1766),明伦堂移建大成殿北。
清光绪年间规定:岁、科两试亳州文童每试取18名入州学为附生,岁试取武童12名为武生,廪生、增生各24名,岁贡生3年贡2人,拔贡生12年贡1人,恩贡生遇恩科贡1人。
(二)私塾
亳州旧时私塾大体上分力“坐馆”、“家塾”、“义塾”等类,以家塾为多。学生三五十人至几十人不等。入学年龄、学习期限均无统一规定,文化程度也高低不一。塾师采用个别教授法,没有一定的教材和学习年限。
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科举。亳州陆续办了一些学校,但城乡私塾仍很多。民国24年,全县有私塾353所,学生3900人。抗日战争期间,许多学校停办,大量儿童失学,私塾有了明显的增加。民国29年,全县约有私塾五六百所。
民国时期,县政府曾对塾师进行培训,让他们学习国语、算术、英语、美术、音乐和体育等,并明令未经培训的塾师不准设馆授课。但后未照此规定执行。民国31年,日伪县政府对沦陷区的塾师也曾进行过一次短期培训。建国初,私塾仍在偏僻乡村小范围内存在,但多已增加了算术、拼音等内容。50年代中期后基本消失。
(三)书院
清代,亳州先后建有朱公书院、柳湖书院和培英书院。除柳湖书院外,其他两所书院后因经费不足、场地不宜等原因停办。
柳湖书院位于城东南隅。雍正元年(1782),州绅刘恩沛建。时书院前有院门,后有讲堂3间,面北房7间,面南东西廊房各3间,堂东小舍3间。书院临城壕,地势低洼,春夏之交雨水旺季积水成潦,宽数百尺,更兼广植柳树,故名“柳湖”。道光元年(1821),王家椿重修。书院依城傍水,奎星楼耸其南,文昌阁峙其北,依栏临风,塔影戏柳,不仅是州城环境幽雅之学舍,而且是风光绮旎之胜地。
光绪二十五年(1899),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解放前夕,所存校舍全部拆毁。
培英书院位于城东北隅,今华祖庙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始建,道光元年(1821)竣工。前为大门,中为讲堂,门左右斋房各3间,东西厢房各3间,堂后有房若干。
培英书院建成时,正值柳湖书院重修,故有南北书院之称。书院左临砂礓坑,右傍茭池,“水光淡沱,映带清流,且绿树交柯,清阴四覆”,确系“培养人才乐育英俊之地”。然而,在建院的第4个年头,竟因经费不足而无法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以致当时知州任寿世不得不向社会呼吁:“凡师儒之膳修,诸生之膏火,尚无所藉。后之君子有心于培养人才者,或捐置田亩,或劝输金钱,资生息而绵善举,则尤余之所厚望也。”可见经费不足为古今办学者之大忌。
附:义学、社学
义学为旧时当地私人集资或用地方公益金创办的免费学校。清代早期,义学在北关里仁街西,后废。乾隆四年(1789),州绅王庆泽于城内东北隅创建养正义学。道光元年(1821),其子王家椿又改建于柳湖书院内,并捐地1000亩以助膏人。道光三年,王效晋又捐地250亩。
社学明、清两代在乡镇设立的学校。据清顺治《亳州志》记载,当时亳州社学有四:一在城东,一在城隍庙右,一在北关,一在城东门内东岳庙前。至光绪年间俱废。光绪《亳州志》云,养蒙社学在城西十八里铺,嘉庆十五年(1810)由例贡杨继祖创建。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