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我县青年学生在新文化、新思想的影响下,组织了学生联合会,参加爱国宣传活动。1921年,学生联合会创办“群星书社”,出版了学生联合会会报(简称学联报),宣传反帝、反封建,刊登针砭时弊的论文,如在创刊号上登载的李仲华撰写的《劈头一个大问题——我们能不问政治吗?》,文章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1922年,学生联合会又把学联报改名为《宿县周报》,为四开八版。由刘道行、李仲华等任编辑,杨子宜等负责缮写,在各区聘请通讯员。周报内容丰富,大力宣传新思想,提倡妇女解放,对地方上的劣绅、恶霸进行有力的抨击1922年底,《宿县周报》改名为《宿县日报》,发行量由200份增加到800多份,若非当时印刷技术所限,发行量还可增加。《宿县日报》已成为反映广大人民群众呼声的喉舌,反动统治者对其恨之入骨,竭力反对。1925年,劣绅黄太勋勾结军阀褚玉璞迫害进步青年,下令查封了《宿县日报》。
新中国建立后,于1957年2月1日创办《宿县报》,郭沫若题写了报头。它是中共宿县县委的机关报,初为八开两版五日刊,半年后改为三日刊,1958年10月1日改为日刊。1961年元月停刊。
《宿县报》从孕育到诞生、成长,县委都是十分重视和关怀的,从各方面做好准备工作,抽调干部到省委党校新闻训练班学习,并为创建《宿县报》拨款7万元。在县委的领导、关怀下,报刊全体同志共同努力,1958年,在专区第一次县报评比会上,被评为红旗单位,并出席了省文教群英大会,荣获省委、省人委奖给的红旗。当时有通讯员近千名,发行份数由创刊时的3000份,上升到6000多份,1958年,发行份数达13000多份。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广播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