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24年,国共合作时期,本区早期共产党人江善夫、杨梓宜、孔子寿,刘道行、李一庄等人,就以个人身分加入中国国民党。并以他们为主,秘密成立宿县国民党县党部,到1926年,县党部的活动仍处于半公开状态。1927年5月,当北伐军的先头部队攻占本地后,本区各县才正式建立国民党县党部,其中泗县由于地方派系之争,竟成立两个县党部。即以张一寒、王子玉、崔滋九等青年学生为代表的北党部(党部设北关学校),和以英九经、万家宝、余小鲁、陶修五等老同盟会员为代表的南党部(党部设南关文昌宫小学)。1928年,各县县党部被逐一改组,一批早期处于秘密活动的国民党员,多被怀疑为以个人身分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而清除出国民党。
1931年,国民党省党部派员整理各县县党部,改名为党务整理委员会,设党务委员、组训委员、宣传委员、秘书、录事、干事等若干人。宿县党务整理委员杨荫舟,泗县党务整理委员陈馥东,萧县党务整理委员刘焕文,灵璧县党务整理委员赵觉民。1932年,由于国民党政府全力“围剿”中共苏区,军费支付巨大,财政日绌,党务经费紧张,各县县党部压缩人员,党务整理委员改称县党部干事。1934年,党务经费有所增加,为扩大组织,省党部将各县干事改为特派员,增派设计委员。1935年冬,各县党部特派员改为书记长。县党部下设区党部,区党部下设区分部。各县组织机构健全者不多,如宿县全县名为5个区党部,99个区分部,实际上各区分部大多有名无实,多为欺骗上司所编造上报的。当时发展党员多在各县城区,乡村不多。抗战胜利后,本区国民党组织一度发展较快,主要是利用行政手段使中学学生集体入党或集体参加三青团。1948年初,宿县共有国民党员1 000余人。宿城约有党员500人。本地区以萧县国民党员发展最多,据1948年5月统计,全县有党员3 900人。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