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蚌埠解放前和解放初期,居民取用河水和井水。开埠初水井不多,民国8年(1919年)蚌埠大火,因水源不济,延烧掉半个市面。经此教训,市区内水井增多,至民国35年6月统计有96眼,分洋井、土井、砖井、石井、抽水井多种。井浅者2米多,井深者30多米;水量不均,最充足者每日可取水10多吨。水质亦不一,有的味甜清润,有的含矿物质高,水味涩苦。
由于取用河水和井水,开埠不久即形成挑卖水业。挑卖水者清晨从淮河或水井取水后,肩挑双桶或推水车沿街叫卖。20年代,井水每担2~3个铜板,河水每担5~7个铜板。随着住户的增多,挑卖水者相应增加,并形成帮会组织。离蚌10多公里的怀远白乳泉,泉水表面张力强,烹茶煮茗,芬芳清冽,甘美适口,挑卖水者有的将泉水运至蚌埠,高价售给少数富户。白乳泉纯阳殿道士王九龄也自备小船将泉水运到蚌埠出卖。
民国36年夏和37年秋,市政当局曾两度召开会议,筹划兴建自来水厂,但未能实施。
建国后,蚌埠市于1951年筹建自来水厂,设计规模为日产自来水1.2万吨。1952年3月,成立市自来水厂筹备委员会,于1954年1月建成投产。年底实际日供水能力为1.2万吨,年供水量为72.2万吨,售水量为67.3万吨,用水总户达11143户。当年生产用水36.5万吨,生活用水30.8万吨,平均每人每天生活用水7.4升。
1966年3月,市着手兴建第二自来水厂,设计日供水能力为3万吨。第一期工程于1970年6月竣工,日供水能力1.5万吨。是年,一、二水厂日生产能力3.7万吨,年供水量999.1万吨,比1954年建厂供水初期增长12.74倍。年售水总量894.1万吨,其中,生产用水421.6万吨,生活用水472.5万吨,平均每人每天生活用水36.9升。
1972年,对自来水管网进行改造,加大输水管口径,新铺胜利路直径400~600毫米输水管3562米,并调整今淮河路东段、凤阳路东段300毫米输水管网约4000米。同时,拟定一水厂扩建方案,于1975年4月竣工投产,日供水能力提高到2万吨。1978年5月,二水厂进行扩建,于1980年12月供水,新增日供水量3万吨。
1978年9月至1979年5月,淮河流域持续干旱,水源污染,水质变黑发臭,自来水厂虽竭力采取净化处理措施,仍达不到国家规定饮用标准。此期,全市居民多取井水和人防工事内积水饮用。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解决淮河水的严重污染问题,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在1979年视察时指示:“抓住不放,做出成绩,一直到解决问题”。是年,安徽省政府拨款15万元给蚌埠,在西郊八里桥东边新建一座临时简易提水泵房,取天河水并做净化处理,日提水能力2万吨,暂时缓解了饮用水困难。1980年初,因水量仍供不应求,市又决定引淮河蚌埠闸上游水,经引水泵房提水进入两个水厂净化处理。该项工程在施工中,曾动员市民一万余人次义务出工,开挖土方1.7万立方米,建造水泵房一座,内设日产水8万吨的4台机组,铺设各种输水管4500米,于1981年6月竣工送水,基本解决了蚌埠旱季缺水和水源污染问题。
1982年,市在二水厂增设日产水3万吨的平流池一套,一水厂增设日产水3万吨的斜板沉淀池一套,增加了供水能力。1984年,市开始筹建第三自来水厂。1985年,全市日供水能力13万吨,比1954年增长9.83倍;全年供水量达5307.56万吨,比1954年增长72倍。售水量5030万吨,其中,工业用水3244万吨,生活用水1786万吨,平均每人每天生活用水136.2升。水质综合合格率为99.81%,超过部颁标准。
除自来水供应外,蚌埠仍保留和开掘部分水井,以适应偏僻地段无自来水供水管道的地方取用。另外,私人宅院内和部分工厂、单位的自备水井,也可用来弥补水量不足。
蚌埠市城市自来水供水情况一览表

一、制水
1954年蚌埠自来水厂建成投产后,采取的制水工艺是由一级泵站低压水泵把淮河水吸到净化厂集水口,加药混合后进入反应池。上层清水再流入快滤池,除去杂物和细菌,进入清水管道,至清水库集水井加液氯消毒,再经二级泵站高压水泵提取,加压进入市区管网,供应用户。
1970年,二水厂建成投产,一级泵房、二级泵站提升和加压工艺不变,将沉淀池改为机械搅拌加速循环澄清池。此工艺使源水直接进入池中加药,一次性反应沉淀澄清,上层清水经特制钢水槽入快滤池过滤。1975年4月,一水厂在扩建工程中将沉淀池进一步改造,采用圆型结构建筑,借助水力在池中循环澄清,一次性加药制水。同时,对快滤池工艺采用虹吸排泥的无阀滤池,滤池冲洗采用自动排泥方法,减轻了劳动强度。
1977年7月,二水厂新建工程中,将普通滤池改建为机械搅拌斜板沉淀池,提高了沉淀效果。1978年,二水厂又采用机械搅拌自动排泥平流沉淀池,制水操作方便,效果较好。1982年,一水厂改造工程采用同样制水工艺。
1978年,二水厂与湖北省给排水设计院联合研制,把普通快滤池改造成三层滤池,提高滤速一倍。1979年,一水厂又把原西平流沉淀池改成一组斜板沉淀池,提高产量一倍。1982年,一水厂亦采用三层滤料滤池,此工艺获省科技成果奖。
二、管网
1954年初,蚌埠第一座自来水厂建成投产时,全市铺设管道8公里。当时属直线供水,输水管道前后段压力差别较大,管道末稍水质不好,且供水区域小,管道经常发生故障,供水可靠性差,影响用户用水。
1958年,全市供水管道26.22公里,是1954年初建厂时的3.28倍。1963年至1964年,新管道平均每年增加2.24公里。1965年,管网累计达41.6公里。
1966年开始,将今胜利路直径300毫米输水管与大塘路、凤阳路的直径150毫米管道接通;将淮河路直径300毫米管道经永康里、东风二街与淮堤南侧直径400毫米输水管接通;新安装管道达4.34公里,改善了供水区域的水压及水量。
1967年至1969年,由于管网投资少,每年增加的长度仅为1公里。1970年,第二水厂建成投产,全市管网达51.82公里。1972年,为使管网配套,一水厂增设了直径600毫米出水管至胜利路,从胜利路用直径400毫米输水管,直通东区三角线,与今解放四路直径300毫米输水管连通,并与凤阳路直径300毫米输水管并列延伸到肉类加工厂,使东区龙子河以西地区全部用上了自来水。是年,管网累计56.92公里。
1977年至1978年间,为解决东区水压低的问题,沿淮河堤设一道直径600毫米输水管到今东风四街,经沿淮路向东延伸到解放四路,共新增7公里管道,改变了东市区东北部低压供水状况。至此,全市已形成环状供水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给水管道进行适当调整、扩展。1981年,一水厂增设一道直径900毫米的出水干管,连接直径800毫米输水管至三号码头,再连通朝阳路和淮堤内侧直径600毫米输水管道。同年,从二水厂引出一道直径800毫米输水管,沿大庆路经涂山路向东3.3公里到跃进路桥,使二水厂管网末稍供水压力由每平方厘米0.5~0.8公斤提高到2.5~2.9公斤。年底,全市累计管网总长度97.3公里。
1982年至1983年,结合大街小巷道路的改造和整修,再次对全市给水管网进行大幅度改造、调整。1985年底,全市给水管道达到148.6公里,密布大街小巷,形成网络。全市管网压力差在同一时间内不低于每平方厘米1公斤,基本保证了生产和生活用水的需要。
三、水质处理
1954年至1965年,蚌埠自来水厂采用明矾制水,水质符合国家规定饮用标准。经明矾制水,混浊度在3度以下,但成本较高。消毒采用漂白粉溶解于水中,但因水质不稳定,不易保存,1963年改用液氯消毒。
淮河水源在60年代后污染渐重,水中含各种杂质、漂浮物、细菌、泥砂等。一般春冬两季源水浑浊度为200度左右,夏秋两季达到2500~3000度,不能直接饮用,必须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进行处理。
1968年至1972年间,采用硫酸铝制水,腐蚀性小,操作方便,对出厂水质无影响。同时采用三氯化铁制水,特别适用于高浊度源水净化,不受水温的影响。在净化水质过程中,还同时采用过硫酸亚铁制水。1974年至1975年,采用三氯化铁、硫酸亚铁、硫酸铝混凝剂制水,仍采用液氯消毒。1976年至1984年,制水多采用三氯化铁、硫酸亚铁混凝剂,消毒仍用原法。蚌埠市自来水历年水质质量(出厂水)一览表单位:%

四、计量、水价
出厂计量1954年,水厂出厂水的总计量,采用文丘利表,安装在总出水干管上,利用压差,每小时按指数实录进行计量。1970年6月,二水厂采用直径400毫米大口旋翼式水表,安装在出水干管上。这种水表体积大,重达250公斤,不易检修,每次检修均需停水,影响用户用水。1975年,两个水厂均改用分流计量,方法简便易行,拆装方便。1981年,自来水公司购置两台电磁流量仪,安装在二水厂总出水干管上,取代了分流量的计量方法,计量的准确度有了提高。1983年,一水厂在总出水管上安装一台直径800毫米插入式匀速管流量仪,1985年后又安装蜗轮流量仪,确保了计量的准确性。
用户计量1954年,用户用水计量均采用湿式旋翼式水表计量,按月抄录水表指数,计量收费。1977年,全市安装户头水表1350只,但水表型号繁多,特别是日用水量万立方米以上用户使用的水表,体积大,不易检修。从1983年起,水厂对全市水表均按统一型水表替换。1985年,全市共安装不同口径统一型水表4072只,用户分表8000余只,确保了计量的准确性。
水价1954年自来水厂初建时,供水成本每千吨144.6元,售价为每吨0.28元。1955年,企业加强管理,千吨成本降至76.32元,水价降为每吨0.25元。1958年再次降低水价,工业用水为每吨0.168元,生活用水为每吨0.1728元(其中包括代收的市政建设费,工业用水5%,生活用水8%)。1973年,自来水价格再次下降为每吨0.12元(其中包括代收市政建设费,每吨0.0089元),工业、生活用水价相同。至1985年,此价格未变。五、供水企业
蚌埠解放前夕,挑卖水者近千人,分为南方帮、北方帮、怀远帮、凤阳帮等。
解放后民国38年(1949年)7月,蚌埠成立由挑卖水工人组织的供水工会,并下设东、中、西三个区供水分会,会员800余人,至1954年1月撤销。
1952年3月,市成立自来水厂筹备委员会,有职工30人。1953年1月,筹备委员会改名为自来水厂筹备处,隶属市工业局领导。1954年,自来水厂建成,隶属市建设局管辖,有职工47人,至1958年增加到105人。1959年春,水厂属蚌埠专员公署建筑工程局领导,1961年专区撤销后复归市建设局。
1970年6月,二水厂建成投产,内部称为自来水厂二车间,年末职工数为142人,翌年增加到208人。
1982年9月,成立蚌埠市自来水公司,将原厂内一、二车间更名为一、二水厂,并下设了营业管理所等。1983年10月,自来水公司属市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翌年称委员会)领导,职工人数增加到297人。1984年,自来水公司筹建的三水厂动工兴建,公司增辖三水厂。1985年,全公司职工368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895万元,净值790万元,年售水收入558.9万元,实现利润229.3万元。1954年至1985年,累计实现利税3127.5万元,上缴利税2438.2万元。1984年、1985年在全省创最佳经济效益竞赛中,分获银杯奖和金杯奖。
一水厂位于淮河南岸,新船塘西侧,纬四路北首,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取水于淮河四号码头。该厂于1953年底建成,1954年1月正式送水。1963年,工厂从淮河航运局购置一艘退役木质60吨级驳船,改装成水泵机组,使用到1969年2月,日增加水量6000吨。后从滁县水厂调进两艘20吨级军用艇,改装成水泵机组,日供水量增加4000吨。1972年4月起扩大一、二级泵房,至1975年4月投产,日增加供水量2万吨。1982年9月定名为第一水厂,属自来水公司领导。1985年,设计规模日产水已达8万吨,实际日产水8.5万吨,是建厂时的7.52倍。
二水厂地处西郊大庆二路7号,占地面积1.96万平方米,一级泵房位于蚌埠闸以东2.7公里淮河南岸上。该厂始建于1967年7月,初为自来水厂的第二车间。1969年铺设浑水管、出水管,1970年二级泵房、快滤池、清水库及其它综合设施相继建成,6月投入生产,一期供水能力为日产水1.5万吨。1978年5月起,该厂扩建,至1980年10月竣工,日供水量新增3万吨。1982年9月,定名为第二水厂,属自来水公司领导。1985年,该厂全年供水量2017.25万吨,平均实际日产水5.53万吨。
附:主要单位自备水源
铁路系统水源蚌埠火车站在民国元年(1912年)即有自备水源,建国初又在淮河铁路桥下的给水所设一泵、二泵,加压三级扬水。1956年迁于距大桥下游1000米处设置供水设施,敷设供水管道4626米,其中,直径250厘米管道1628米,直径200厘米管道2998米,年平均供水量108万吨,均供给铁路机车和旅客列车使用。日用水量机车1000吨,旅客列车1833吨,其它166吨。其供水设施有直径200厘米水鹤8台,300立方米水塔一座,150立方米水塔一座,客车上水栓96个。1975年、1979年,铁路系统东站给水所、曹山给水所也先后建成使用。1985年,淮河给水所扬水量70.8万吨,不足部分由市自来水厂供应。
造纸厂水源1955年起自备水源,在蚌埠船厂下游500米处建立一个泵船,源水取于淮河,敷设直径650毫米预应力水泥管道,全长2公里,年供水量840万吨,供给厂区一、二车间生产用。1985年,日供水能力2万多吨。
肉类联合加工厂水源1956年起自备水源,源水取自淮河和地下深井。开始在郑家渡淮河边利用河水和淮河南岸驻蚌舟桥部队旁边建井取水,共建一、二、三级3个泵站,日供水能力4000吨,供给厂内7个分厂、4个车间,年平均用水量142.5万吨。供水设施有淮河船泵站4台泵、二级泵站4台泵、深井3台泵、三级泵站9台泵。1970年扩建船泵站,并建沉淀池、循环池等,保持自备水源的正常供水。
橡胶厂水源1958年开始自备水源,在淮河边新建一房两泵,源水为地下深井水,日供水能力1900吨,敷设管道约1公里,泵站平均年供水量32万吨,主要供给厂内再生胶车间、胶管车间使用。厂内供水设施有自备水池2个,容积600立方米,蓄水池、回收水池各1个,水回收率达50%以上。
印染厂水源1966年开始自备水源,取淮河蚌埠闸东边河南岸之地下深井水,共建4口深井、1个二级泵站,敷设管道6000米,日供水量4800吨,主要供给厂内东纺车间、织布车间。
第二制药厂水源1970年开始自备水源,在东郊龙湖公园建立一个泵站,以龙子河水为源水,敷设管道700米,平均日产水5000吨。1984年,第二套供水设施“上马”,日供水量(包括老系统)1.2万~1.5万吨,主要供给本厂10个车间、锅炉房用。厂区内供水设施有水循环沉淀池、重力无阀滤池、净水剂投加设备、消毒设备及水管检验设备等。
制革厂水源1981年2月开始自备水源,引龙子河水,利用原蚌埠钢铁厂泵站,敷设管道800米,日供水能力1200吨。另在厂区内安装深井泵一台,泵站平均年供水量60万吨。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