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饮用水卫生监督与监测
1973年,全市抽查41口水井,85%以上的水井30~50米范围内有垃圾、牲畜圈、渗水、粪垢等污染源,采样化验结果微生物指标90%以上超标。1977年抽查6个公社43口浅层地下水井,大部分水井防护设施仍较差。是年,还开展了全市枯水期、丰水期生活饮用水金属离子调查。市区采样15份,濉溪县10份,结果砷、汞、铅、铬元素均不超标,而铁、锰元素均超标,1978年,又一次对农村生活饮用水枯、丰两期水质进行监测,大肠菌群90%以上超标,污染严重。1984年,淮北矿务局对矿区水源进行调查,采水源井和终端水78份,结果三分之一以上的水样大肠菌群超标,理化指标在正常值以内。1984年,全市大口井237眼、约22035人饮用,机井6眼、625人饮用,手压井8396眼、122719人饮用,饮用地表水625人,深井(15米以下)209眼、39多万人饮用,缺水66处、约10154人。
随着矿区的发展,淮北市地下水位明显下降,矿区生活用水出现困难局面。市卫生防疫站于1987年对各矿矿井下涌水量和矿井地面水进行调查后,开始指导各煤矿开发第二水源。矿井下水存在着色度、浊度、微生物等超标问题,但经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处理后可达到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且水量丰沛,是较理想的水源。全市共建有不同规模的净化水厂12个,基本缓解矿区用水问题。
卫生部门每年组织对自来水公司19个水源井,枯、丰水期分别采样监测一次,分析浊度、细菌总数、大肠菌群3个项目。1990至1992年监测采样合格率为97.3%,月采样监测合格率为97.8%。淮北地区的水源盐类浓度较高,矿化质多,市人民医院泌尿科住院的病人中三分之一以上是结石症。
全市有8处因清洁、消毒、防护不当等原因引起二次污染。经过有效管理,1992年3月对全市水塔、蓄水池进行全面普查。微生物指标合格率88.9%,理化指标合格率99.9%。
1987年开展了大气采样评估工作,获得600多个数据,其中二氧化硫一次性最高浓度低于国家标准500毫克/立方米,日平均浓度为25.35毫克/立方米,也低于国家标准150毫克/立方米。总悬浮颗粒62.88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154.46毫克/立方米,均低于国家标准500毫克/立方米。
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工作始于70年代末。1979至1980年对市区3所及濉溪县1所影剧院进行卫生调查,1983年对相山区的公共场所进行检查。1986年对旅馆、理发店、浴池3个行业制定了具体的卫生要求,并对服务行业进行摸底调查,审发卫生许可证。1988年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1922人进行健康检查。1990年对相山地区25家大型公共场所进行卫生监测,设监测点128个,获得监测数2688个,监测项目主要包括气温、气湿、照度、噪声、二氧化碳、细菌总数等。其中理化标准合格率96%,细菌指标的合格率为61%,对于监测合格者,综合评价,审发卫生许可证;不合格者责令限期改进,验收合格后方可开业。为了进一步贯彻《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加强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市卫生局、市爱委会、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市工商局、市商业局、市文化局、市交通局、市体委8家联合发文,明确了公共场所的卫生职责范围,制定了“两证一照”健康证、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制度,并应先办理“两证”后办营业执照,证照齐全方可开业。对从业人员进行体格检查,不合格者调换工种、调离岗位。1991年再次对全市28家公共场所从业人员1750人进行健康检查。1992年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1698人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培训率95.4%,培训考试合格率94%。
三、化妆品监督
从1991年起开展化妆品的卫生监督工作。是年,对19家商场的化妆品进行了检查,查封、销毁了7万多元的伪劣产品。1992年抽查8家商场872个品种,对质量不合格,过期、失效、感观异常、包装破损的产品全部销毁。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