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60年,淮北市在基层政权建设上采取了人民公社的形式。1961年初,有人民公社1个,大队8个,生产队119个,5129户,18569人。是年5月,进行了调整,设郊区1个,公社3个,大队32个,生产队223个,5005户,18519人。人民公社实行公社管理委员会、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管理,人民公社机关设置管理委员会和监察委员会。公社管理委员会下设农林水利、畜牧水产、工交、财贸、文教生活、人民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等,分别由公社管理委员会委员负责,并配备工作人员。公社管理委员会下辖若干生产大队,生产大队也设管理委员会,下辖若干生产队。
1968年8月,濉溪市革命委员会成立,各级基层政权也在原来名称上加上“革命委员会”、“革命领导小组”字样。至1981年4月,淮北市农村有14个人民公社,95个生产大队,1072个生产队。
1982年新宪法规定,乡(市辖区、镇)为基层政权。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并规定建乡工作由民政部门办理。
1984年,淮北市进行了改社建乡工作,上半年完成了14个人民公社的体制改革。成立了14个乡,新设立了青龙山镇,并在原来生产大队的基础上,整建了102个行政村。改社建乡后,乡镇成立乡、镇人民政府,村设村民委员会。乡党、政、企在组织上分开,各有分工。乡镇设正、副乡镇长及1至2名助理员。乡镇长多由乡镇党委副书记兼任,助理员也多由党委成员担任。在改社建乡的同时,淮北市的行政区划又作了调整。1984年10月,烈山、杜集、高岳、朔里、毛庄、窦庄6乡依次改称烈山、矿山集、高岳、朔里、段园、石台6镇,并青龙山镇,至此淮北市有7个建制镇。同期原烈山乡之黄桥村、洪庄村、吴山口村的刘庄行政村划归青龙山镇。各镇设镇人民政府,实行镇管村、居委会的管理体制。1986年,任圩乡改称任圩镇,并实行镇管村的体制。为了加强基层政权建设,1988年11月7日至1989年1月21日,举办了正副乡镇长、书记培训班,培训52人。
1991年底,开始了撤区并乡工作。市、各(区)分别成立了专门工作机构,市委制定了“决心要大、工作要细、步子要稳、稳中求快、快中求好”的工作方针。至1992年将原来的15个乡镇合并为8个乡镇,又将濉溪县的土楼乡并入渠沟镇;濉溪县宋疃乡改设宋疃镇,划归烈山区管辖;撤销青龙山镇建制,划归烈山镇。通过撤并,使平均每个乡镇土地面积由原来的324平方公里增加到778平方公里。充实了乡镇干部编制,乡镇配备干部平均数由原来的7至8人增加到38人,加强了各乡、镇的力量。结合简政放权,除跨乡镇设置的目前暂不具备下放条件的单位外,将其他生产技术部门、科教文卫部门、监督协调部门、社会保障部门、土地管理部门等的人、财、物三权均下放给乡镇管理。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并在市、区、乡(镇)逐级建立了农村社会服务体系,加大了乡镇的服务职能。健全了乡镇政府机构,乡镇都建立了农业、乡镇企业、文教卫、民政司法、计划生育等办事机构。通过撤并、简政放权,健全和完善了乡镇政府的职能,减少了管理层次,提高了乡镇政府的工作效率,减轻了农民负担,乡镇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加强,乡镇驻地在当地形成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小城镇的建设。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