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国29年(1940年)10月到翌年4月,农民自卫团在抗日民主根据地放哨盘查,防特防奸,维护社会治安。配合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参战。
解放战争时期,凤台民兵配合豫皖苏六分区十一团、十二团和县大队作战,担负侦察敌情、送情报、支前运输及战场救护等任务。淮海战役期间,县组织4000名民兵、600副担架,分两批开赴前线,光荣完成支前任务。渡江战役时,又组织800名民兵,200副担架,被编为阜阳地区担架团第七大队,随十八军南下支前。在地方,曾配合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参加战斗和执行军事任务200余次。
解放后,民兵军事活动主要是训练、演习和配合公安部门维护社会治安。1950年至1957年,民兵训练以民兵干部和持枪民兵为主。每年训练2期,每期15至20天。1953年至1958年,两次开展大规模取缔会道门斗争。各级人武部均动员民兵积极参与斗争。共取缔会道门组织16种,逮捕大小道首1000余人,教育解散道众1万余人。随后在“大办民兵师”的号召下,在练兵高潮中,民兵背枪下田,休息时练武。1962年至1963年,本着小型、就地、分散和劳武结合原则,由公社人武部组织民兵训练,每年轮训3到5次。1964年,全县开展民兵大比武活动。再次掀起练兵高潮。武装基干民兵集中训练时间每年在6个月以上。同时,县、公社、生产大队层层开展比武活动。1970年,全县民兵训练以打飞机、打坦克、打空降和防空袭、防原子武器、防化学武器的“三打三防”为主要训练内容,并组织大规模防空疏散和野营拉练演习。
1981年至1983年,以公社为单位组织民兵进行周期训练。全县有3762人领取训练合格证。1983年7月,县高炮连参加省军区在巢湖组织的高炮实弹射击中,取得优异成绩,受到省军区嘉奖。到1985年,在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中,全县各级人武部积极组织广大民兵参予严打斗争。并以民兵为主体,担负设卡、搜捕、看管、遣送、巡逻等任务,密切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工作。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