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气候特征
县境地处淮河中游,是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地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夏冬长,春秋短,光照充足,受季风影响明显。降水年际变化较大,季节分配不均,酿成局部洪涝干旱。无霜期较长,4至9月份东南风和西南风较多。
温度根据1949年至1985年气象资料记载,全县年平均温度为15.1℃。1月份最冷,月平均温度为1.1℃;7月份最热,月平均温度为28℃。温差年均较差为26.9℃。极端最高气温为1959年8月24日的41.1℃;极端最低气温为1969年1月31日的-21.7℃。
境内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期间的积温为5336.7℃;月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10℃的活动积温,年平均为4894.0℃;11℃至20℃之间的(农作物生长期)活动积温,年平均为4133.5℃。平均保持时间为234天。
冬夏季月气温变化较小,春秋季月气温变化较大。2月份和12月份月平均气温相差2.3℃,3月份和11月份平均气温相差1.1℃,4月份和10月份平均气温相差1.6℃,5月份和9月份月平均气温相差1.5℃,6月份和8月份月平均气温相差2℃。
全年平均气温日较差明显,1月至3月为9.5℃至9.8℃,4月至6月为10.2℃至10.0℃,7月至9月为7.7℃至8.8℃,10月至12月为10.2℃至9.7℃。最高平均气温日较差为5月份的10.7℃,最低的为7月份7.7℃。
农业界限温度,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年平均初日为2月6日;平均终日为12月26日,间隔日数为328天。活动积温多年平均为5536.7℃。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期间的积温累计年平均为4898.0℃。
日照境内年平均日照总时数2323.1小时,年平均日照率为52%。6月至8月平均日照时数为729.9小时,占全年的31.4%;9月至10月平均日照时数为391.1小时,占全年的16.8%;11月至2月平均日照时数为629.6小时,占全年的27.1%;3月至5月平均日照时数为572.5小时,占全年的24.6%。平均每月日照为193.6小时,可以满足农作物对日照的需求。
全年太阳辐射量为123.8千卡/平方厘米,6月份太阳辐射量为14.5千卡/平方厘米,为最多。12月份太阳辐射量为6.3千卡/平方厘米,为最少。6月至8月的太阳辐射量为42.7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的34.5%;9月至10月的太阳辐射量为19.6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的15.8%;11月至2月的太阳辐射量为27.4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的22.1%;3月至5月的太阳辐射量为34.1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的27.5%。
全县光能潜力的平均利用率为0.53%。水稻利用率为0.79%;小麦利用率为0.49%;大豆利用率为0.2%至0.4%。
蒸发境内一般年份6月至7月份的蒸发量小于降水量,其他各月的蒸发量超过降水量。年蒸发量最大的1959年,蒸发量1300毫米,而降水量只有900毫米,降水量少于蒸发量400毫米。全年蒸发量较小的是1969年,蒸发量为900毫米。一般是春、夏季蒸发量大,秋、冬季蒸发量小。
降水境内1949年至1985年年平均降水量为905.2毫米。降水量最多的年份是1968年,降水量1242.2毫米;降水量最大的月为1954年7月,降水量为679.3毫米;降水量最大的日为1968年7月24日,降雨量320.4毫米;降水量最大的小时为1967年7月4日12点,降水量75.4毫米。降水量最少的年份是1978年,降水量为514.4毫米。年际变化在1242.2至514.4毫米之间,差值为727.8毫米。年降水量小于600毫米为旱年,大于1000毫米为涝年。自1949年至1985年间,旱灾年占11.5%;水灾年占38.5%;正常年占50%。
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全年降水量分配不均衡,夏季量多,冬季少。7月份降水最多,平均205.3毫米;12月份降水量最少,平均16.7毫米,差值为188.6毫米。3月至5月平均降水量为191.3毫米,占全年平均降水量的21.1%,常有春旱;6月至8月份平均降水量为456.8毫米,易发夏涝;9月至11月平均降水为187.8毫米,占全年平均降水量的20.7%,利于秋收,但常影响秋种;12月至次年2月平均降水量为67.4毫米,占全年平均降水量的7.4%。全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06.9天,其中6至8月平均降水日数为32.7天,占全年平均降水日数的30.59%;3至5月平均降水日数为30.2天,占全年平均降水日数的28.25%;9至11月平均降水日数为25.5天,占全年平均降水日数的23.85%,12至2月平均降水日数为18.5天,占全年平均降水日数的17.31%。
在年平均905.2毫米的降水量中,以丁集、顾桥、钱庙为中心线,以南年降水量为900至950毫米,以北为850至900毫米。
霜期境内常年平均初霜期在11月4日。最早的初霜期是1962年10月15日,最晚初霜期是1963年11月26日。平均终霜期在4月1日,最早终霜期是1961年2月26日,最迟终霜期是1962年4月18日。年平均有霜期为149.5天,年平均无霜期215.5天。最长霜期为177天,最短霜期为104天。最长无霜期为261天,最短无霜期为188天。
风县境季风气候明显。冬季多东北风,春季多偏东风,夏季多西南风,自9月份起,多偏北风。全年最多风向为偏东风,风力一般2至3级。平均风速为3.4米/秒,极端最大风速超过25米/秒,曾出现在1972年7月。
气压境内平均气压为1013.4毫巴,一般冬高夏低。1月份平均气压为1024.2毫巴,为全年最高。7月份平均气压998.7毫巴,为全年最低。冬季,几乎全部被蒙古地区上空的高气压控制,夏季多被低气压控制。县境冬、夏两季正处高、低气压的东南部,同时冷热空气常在江淮之间交汇,因此,夏季降水量多。春秋两季是两个极值间的过渡季节,但气压形势各有不同,春季低气压活动频繁,大风和阴雨天气较多。秋季高气压控制期较长,气旋活动少,多晴朗天气,故秋季气压高于春季气压。
地温境内极端地面最高温度为67.9℃,出现在1966年8月30日。极端地面最低温度为-24.0℃,出现在1969年1月31日和2月6日。平均地面温度为17.8℃,比年平均气温高2.5℃。地面温度与气温相差最大的是8月份,差值为4.8℃。相差最小的是1月份,差值为0.7℃。
县境0厘米地面温度,3月第四候(3月16日至20日)平均温度为10.3℃以上,3月第六候(3月26日至31日)平均温度为11.2℃以上。5厘米地中温度,3月下旬平均达9.6℃以上,其中3月第六候平均达10.0℃。春季温度回升较早,有利春播。5厘米平均地温:4月15.9℃,5月22.0℃,6月为27.1℃,8月为30.8℃,9月为24.3℃,10月为18.0℃,11月为11.0℃。10厘米平均地温:4月为15.5℃,5月为21.5℃,6月26.3℃,7月为29.1℃,8月为30.2℃,9月为24.4℃,10月为18.2℃,11月为11.7℃。
冻土境内冻土平均始冻于11月中旬,完全解冻于次年3月中旬,冻结期为4个月。各月平均最大冻结深度:1月份为8.8厘米,2月为7.6厘米,3月为4厘米,11月为5.6厘米,12月为7.1厘米。最早始冻期出现在1981年11月6日;最晚始冻期出现在1978年11月21日。最早解冻期出现在1968年2月4日;最晚解冻期出现在1954年4月14日。最大冻结深度为12.0厘米,出现在1961年1月1日。
灾害性天气
境内旱、涝灾害性天气频繁。1959年到1985年间共出现春旱13次,占旱灾总次数的37.15%,每2年一遇;初夏旱6次,占17.14%,每4.3年一遇;夏旱10次,占28.57%,每2.6年一遇;秋旱6次,占17.14%,每4.3年一遇。春涝8次,占涝灾总次数的34.78%,每3.3年一遇;初夏涝2次,占8.7%,每13年一遇;夏涝5次,占21.74%,每5.2年一遇;秋涝8次,占34.78%,每3.3年一遇。
自1959年至1985年间,在农作物生长季节的4月至9月间,出现春涝、初夏涝、夏涝、秋涝为23年次。出现春旱、初夏旱、夏旱、秋旱为35年次。旱年次比涝年次多12个年次。春旱出现的频率为50.0%。夏旱多于夏涝,出现的频率为38.5%,为10个年次;夏涝出现的频率为19.2%,为5个年次。秋旱出现的频率为23.1%,秋涝出现的频率为30.7%,秋涝又多于秋旱。
境内旱涝灾害的基本特征是多发性、交替性和连续性。在一年中,或旱转涝。或涝转旱的现象交替发生。一般规律是:上年以涝为主,下年以旱为主。但有时旱涝又有连续性,如1962年与1963年,连续出现夏涝。1969年与1970年,1974年与1975年,也都连续出现秋涝。
大暴雨天气1959年至1985年间,日降水量大于或等于100毫米的共有10次,平均每年出现0.4次。1968年曾出现2次,其中日降水量大于150毫米的特大暴雨1次。虽然降水时间短,但因降水量大而集中,造成灾害。
晚霜冻1949年至1985年,境内出现3次较为严重的晚霜冻灾害,分别发生在1954年、1962年、1980年。
干热风在小麦生长后期,常出现高温并伴有一定风速的干热风灾害性天气。常始于西北风,再转西南风,最后转东南风结束。一般持续1至2天,最高气温为35℃,风速为3米/秒,平均出现日期在5月20日至26日前后。干热风出现的规律是,或连续出现2年,或间隔3年,或间隔2年又出现一个连续年,对小麦危害极大,故冬小麦早播或选用早熟高产品种,力争成熟期避开干热风的影响。
冰雹据气象资料记载,境内冰雹大多发生在6月至7月,6月份偏多,出现频率为75%。每次出现又多在午后或傍晚,降雹大约15分钟左右。覆盖面一般在宽1至2公里、长2至6公里范围内,危害性较小。
连阴雨天气自1959上至1985年间,春季连阴雨9次,每3年出现1次。其中1964年3月20日至4月20日,一月之内连续阴雨,气温低,日照少,病虫害多,致使农作物减产。午收季节连阴雨出现过5次,每5年一遇,每次平均5至7天,其中1971年6月上旬的连阴雨持续时间长达14天,影响午收,造成灾害。秋季连阴雨共发生17次,平均2年出现1次,每次平均6天,最长的10天左右,影响秋收秋种。
雨松又称冻雨,平均5年出现 1次。多出现在11月至3月间,1月至2月间为最。其中1969年的冻雨最为严重。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物候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