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凤台县位于安徽省偏西北部,淮河中游。地处北纬32°33′至33°,东经116°21′至116°56′之间。东靠淮南市,南邻寿县,西和颍上县接壤,西北和利辛县毗连,北隔茨淮新河与蒙城县相望。全县呈东南、西北斜形,南北长50公里,东西最宽处约42公里,总面积1110平方公里。1985年全县划7区1镇,28个乡,284个行政村,1551个自然庄,2745个村民小组,居民121632户,53679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3509人。境内居民以汉族为主,间居回、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土家、高山、东乡、羌等15个少数民族,共4665人。
凤台县历史悠久。据史籍记载,早在西周时为淮河中游的州来古国,后被楚灭,为楚之州来城。战国时,周景王十六年(公元前529年)吴灭州来,季札封延陵后辖州来,又名延州来。周敬王二十七年(公元前493年),吴王将蔡国由上蔡(今河南新蔡县)迁都于州来,遂改名为下蔡,秦统一中国后置下蔡县。五代十国,显德四年(957年)周世宗柴荣攻克寿州,移寿治于下蔡,下蔡遂名寿州,原寿州为寿春县(今寿县)。北宋因之。南宋和金划淮水中流为界,下蔡为金之寿州,寿春为宋之寿州,故有“南、北寿州”之名。明洪武二年(1369年),寿春县、安丰县、下蔡县废,并入寿州。清雍正十年(1732年)分州北设一县,因县境内有凤凰山而得凤台县名,与州同城治理,又有“寿凤一家”之说。清同治四年(1865年),迁县治于下蔡镇,下蔡改名为凤台。
县境内地貌平缓,资源丰富。县境地面受河流交互沉积影响,地势从西北逐渐向东南倾斜为海拔18米至194.5米之间,除沿淮低山丘外,平均坡降为万分之一,呈大平小不平之势,地质状况良好。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半湿润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216天,气温年平均15.1℃,7月份最热,平均27.8℃;1月份最冷,平均1.2℃。水资源丰富,境内有“六河四湖”,北部边界有茨淮新河,中部有淮河、西淝河、港河、架河、永幸新河(人工开挖),有利于水运事业和农田灌溉;焦岗湖、城北湖、花家湖、姬沟湖面积均在5000亩以上,最大的焦岗湖水面达6万余亩,适合水产养殖。矿产资源蕴藏量较大,凤台县是两淮煤田的中心地带,据勘探资料表明,煤炭储量达100亿吨以上,可采量约70亿吨,磷矿储量约180万吨,紫砂土储量约300万吨,耐火土储量约70万吨,石灰石及山石资源丰富。
凤台县的经济发展,历经曲折。解放前,工农业生产水平低下,经济十分落后。解放后,全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迸发出极大的劳动热情,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了很大成就。1949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仅6430万元,1985年上升到29683万元,是1949年的4.6倍。但也经历了诸多的曲折,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发展较快,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8.3%。之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加之“大跃进”、“浮夸风”等,使国民经济跌至低谷,工农业总产值年均下降7.5%。在“三年调整时期”,执行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国民经济得以恢复回升,年增长7.3%。“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再度使国民经济滑到了崩溃的边缘,年增长4.4%。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纠正了“左”的错误,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国民经济才得以突飞猛进的发展。至1985年,各项经济指标在短短的7年间,竟翻了一番多。
凤台历来以农业为本,农业在整个经济领域中占据主要地位。在解放前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历代官府都没把生产条件和生产的改善放在重要位置上,加之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缚,只搞单一的粮食生产,耕作粗放,广种薄收,发展极其缓慢。到解放前夕,全县播种面积311.2万亩,粮食总产量144750吨,单产44.6公斤,人均粮食133.7公斤。农民虽终年劳作在田间,仍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贫困生活。解放后,广大农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走上了集体经济的道路,贯彻执行一系列发展农业生产的方针政策,艰苦奋斗,兴修水利,改良土壤,防治病虫害,研制、引进优良的品种和肥料,改革耕作制度及栽培技术,使粮食生产大幅度增产。特别是1980年后,农村推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克服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发展迅速。1978年全县播种面积136万亩,粮食总产148943吨,亩产比1949年增长2.6倍。到1985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9248万元,比1949年的6082万元,增长3.2倍;产业结构也发生很大变化,改变了过去单一生产粮食的陈规,而向农副产品就地加工、“三高一优”方面转变,提高了农村的经济收入。农业机械的迅速发展,改善了农民的生产条件,从过去的人畜耕作,到现在的既有灌溉机具、耕作机具,又有运输机具、脱粒机具、加工机具等配套机械,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1985年,全县农用机械总动力202743马力,其中中小拖拉机11450台,机耕面积达512107亩,占总耕地面积865995亩的59.1%。林业和水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
县境内河道纵横,又多岗湖洼,过去曾是十年九灾的老灾窝,人民饱尝了水害的苦头。解放后的36年中,全县广大人民群众在政府的号召下,坚持几十年一贯制,农忙种地,农闲时全部奋战在水利工地上。仅兴修水利一项即投资76000万元,农民自筹资金达1000多万元。先后修筑干支堤118公里,生产圩堤50多条,长达194公里,防洪庄台26万平方米。开挖了一条总长42.63公里的人工河流——永幸河,开挖各类沟渠总长234.6公里,使县境内河、沟、渠相连,东水西引,南水北调。兴建大中型桥涵210余座,电力排灌机站289座,总装机量28288千瓦。打灌溉机电井1034眼。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了“电灌站、机电井,星罗棋布;灌溉渠、引水沟,纵横交错”的排灌网络体系,变水害为水利,成为全国水利先进县。
解放前县境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仅有几家私营手工作坊。1949年全县小型工业企业19个,总产值348万元。1958年在“大跃进”的形势下,一轰而上的工业企业猛增到近千家,后因严重脱离实际又一轰而下。仅剩阜阳地区在县内办的几家工厂,后交给凤台管理,成为县内的工业基础。1978年后,全县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到1985年,已拥有食品、建材、化工、纺织和机械制造等22个行业,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达109个,固定资产总值达6000万元,总产值10435万元,比1949年增长近29倍。部分产品,如顾桥陈醋、铸铁锅、塑料童鞋、小磨麻油、针织浴巾等产品,分别被评为国优、部优、省优,并打入国际市场。乡镇工业也异军突起,发展迅猛,在国民经济中占据越来越多的比重。1985年底,全县乡镇企业已达359家,年总产值2675万元。
交通、邮电、商业及金融业协同发展。交通方面:县境水陆交通发达,境内航道纵横,通航里程172公里;阜淮铁路、合阜公路横贯;199条乡村公路交织成网,总长达352.98公里,为经济发展提供先行条件。邮电事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步形成体系,到1985年,有局所16个,邮路投递线1867公里,电话1640门,装机766部。商业也呈现出市场繁荣、物价稳定的局面,在计划经济的指导下,蓬勃发展。1985年城乡共有商业门点3688个,从业人员8318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13960万元。金融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逐步发展,1985年末,城乡居民储畜存款余额3112万元。财政、税收也逐年增加。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1985年,全县职工25642人,工资总额1908万元,人均年收入744元,其中全民职工年收入为804元,集体职工年收入为611元,比1980年分别增长20.5%和24.7%。农民人均年收入382元,比1980年增长5.8倍。城市居民的住房面积人均11平方米;农民住房人均9.13平方米,且由过去的低矮、简陋的草房,逐步变为宽敞、造型美观的瓦屋和楼房。耐用商品、家用电器和一些高档消费品也逐步进入城乡居民的家庭。
教育、科技、文化、医药卫生体育事业飞速前进。教育:清同治三年(1852年),凤台始建州来书院,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创办学堂,学生大都就读于乡村私塾,教育十分落后。民国10年(1921年)城乡才相继开办小学校,民国24年始有初级中学。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教育工作,到1985年,全县已拥有中等专业及职业学校2所,普通中学48所,小学273所,幼儿园16所,在校学生100780名,教职员3763人。科技:全县科技组织健全,有各种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28个,科技人员2816人。1978年至1985年间,共有98项科技成果分获省、市、县级奖励,并在城乡各个行业普及应用。文化:全县乡镇有文化馆、站、室184个,文化中心5个,电影放映队33个。这些文化设施及骨干人员活跃在城市乡村,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业余文学艺术创作成果丰硕,1985年,有370多篇(幅)作品发表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广播电视发展很快,全县有广播专用线5300公里,基本实现户户通广播。1985年,县又建电视插转台一座,覆盖率达100%。医药卫生:全县有51个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卫生人员884人,病床955张。农村每个乡镇都有医院,村村有诊所,改变了过去缺医少药的局面。医疗技术水平也逐步提高,尤其在出血热防治的研究上有显著的成效。全县的病死率低于全省全国,并获省科技成果奖。体育:解放后,本着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方针,全县城乡修建各类运动场417个,每年都举办各种运动会和单项比赛,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比较普及。1985年县举办大小运动会24次,并在省级比赛中刷新3项省纪录,获金牌3枚,银牌7枚。
凤台县历史上人才辈出。战国时有甘茂、甘罗,三国时有周泰,宋时有吕夷简、吕公著、吕本中三代宰相,明时有方震孺,近代及现代有岳相如,著名医理学家侯宝璋,革命烈士吴宝才、阎世华等。凤台人民世代富有斗争精神。1853年张茂在芦沟集一带竖旗起义,自称“西淮王”和清皇朝对垒;刘洪立、郭明栋、王之重等结捻起义。清末,岳相如、张汇韬等人联络知识分子成立信义会,尔后组建淮上军,活动在淮河两岸,并建立国民革命政权。凤台1924年即有共产党活动,1928年成立中共凤台县特别支部,开始发展共产党员,从此,凤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人民解放事业开展了诸多的革命斗争。1949年1月12日,凤台县解放,凤台人民从此摆脱了三座大山的压迫,获得新生。
凤台这块土地,经过历代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开发,特别是解放后36年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呈现一派繁荣景象,被誉为“淮上明珠”。这块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的大地,经过富有创业精神的凤台人民艰苦奋斗,前景灿烂辉煌。光彩夺目的篇章,将载入新的史册。
凤台县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