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耕耘农具传统的大农具有步犁、方木耙、耖等,小农具有锹、锨、锄、镢等,现仍在县境普遍使用。步犁一般为一牛一张(1985年统计全县耕牛59766头),方木耙略少,耖以往大家庭使用,随着家庭小型化,已不多见。50年代末,从北方引进双轮双铧犁92张,因县境土质坚硬,未能推广。70年代引进的江淮—12型栅条双铧犁85台,现今在水湖、下塘两区部分农村中有用。
播种农具传统播种大都手工操作(撒、插、栽等),畜力牵引的耧,县北部分地区使用,今少见。70年代三十头公社购进两台自走式谷物条播器,装有内燃机由人驾驶行走的水稻插秧机,因造价高,农村尚未推广。该社同时购进一批人力钳夹式水稻插秧器,因不适于小苗移栽,也未能推广。
喷洒器具用于农作物灭虫防病的喷洒农药器具,50年代为单管式喷雾器,到60年代仍普遍使用;70年代到80年代,单管式淘汰,改用较先进的背负式和压缩式喷雾器(又叫打气筒式),1985年统计,全县共有24684台,分布各地。担架式远程喷雾(粉)器,县内共有26部,分布于杨公区2部,杨庙区10部,双墩区10部,朱巷区4部,适用于大面积农作物病虫防治。
收割器具镰刀为传统的手工收割工具,现今仍普遍使用;铲刀适用于大面积麦田使用,现已少见。建县后引进的人力收禾器2台,已淘汰,摇臂式收割器、100、120稻麦两用收割器共3台,均未推广。
脱粒器具石磙是县境传统的脱粒工具,现有约5万只左靡,70年代以前统用牛拉,以后有用手扶拖拉机牵引的;连枷在县南双墩区使用,现已减少;60年代引进脚踏式打稻机(以后县农机二厂也能生产),到70年代仍广泛使用,生产责任制后渐次淘汰;半复式脱粒器,复式脱粒器,因价格过高未能推广。
排灌器具龙骨水车是传统的人力提水工具,至今仍普遍使用,1965年全县共有4622部,1970年增加到6116部。农业生产责任制后又有增加,全县约1.5万部左右;戽斗也有一定数量;喷灌机、喷雨器共有13台,在蔬菜队使用。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